搜索
于学忠的头像

于学忠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101/21
分享

方盛波:让爱在阳光下绽放

文/于学忠(辽宁盖州)

“公益路上,多做善事,多结善缘。公益不在名利,而在于长久,在于坚持!”盖州博爱公益志愿者团队组织者方盛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方盛波告诉记者,在这条公益路上,他得到的远远多过于他付出的。

他常常记不清自己帮过谁,他捐出的钱、耗费的时间已无从计算,但爱心团队的善款流向,他却要求做得透明公开。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是他的口头禅。在公益路上,方盛波一走就是8年,他不仅带出了一支闻名盖州的优秀志愿者服务团队,更是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动人故事。

——题记

助梦前行

今年51岁的方盛波,中等个子,看上去很是温文尔雅。他见人总是微笑着,说起话来谦和又温馨。商户称他“方总”,志愿者们称他“方二哥”,父老乡亲称“方二傻”。说起搞志愿活动的最大动力,方盛波说:“是受助者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和一句句质朴的话语,让我有了前行的动力和勇气。”

爱是源自心底的一眼泉,开始流淌成溪,继而奔腾成河,最终汇聚成海。他出生于贫寒家庭,父母时常对他说的话就是“乡亲们帮过咱,要懂得感恩”。八十年代成了村里唯一的一名大学生;1991年毕业以来,他蹬过人力仨轮车,摆过地摊,干活瓦活,架过外线;从事过教师、造纸、纺织、印染、化工、食品加工等行业。本人因为傻,所以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下雨天室外带电作业,竟然没被电过电、打过;非典时期,天津、北京、长春三大疫区来回穿梭,竟然安然无恙,真是傻有傻福……经过多年打拼,他在辽宁省盖市东城工业园区选址,成立了营口艺恒鲜肉制品有限公司,事业的辉煌并没有改变农村走出来的“穷小子“的形象。由于经常与弱势群体打交道,他的内心萌生了爱的种子。而今,余生不长,他只想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去做那些对社会、对他人有意义的事,别无他求!

方盛波有个妻贤子孝的家庭,更是一个善良热心的三口之家,社会上良好的口碑传递源于古朴醇厚的家风。夫妻二人是大学的校友,1992年6月7日结婚以来,风雨同舟28载,孝父母、敬长上,敦孝行、笃孝恩,字字在心。如今,女儿在大学期间,就多次参加公益活动,慰问孤儿等;在英国读研的时候,开始半工半读;毕业参加工作后,从第一个月的工资里面拿出一半资助寒门学子;不花父母钱买房买车,租房住,租一辆国产车做代步工具;工作二年后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继续深造,期间多次参加社团活动,做义工,参加人体器官捐助活动等公益活动,生活方面也特别简朴,袜子破了也不舍得扔,女儿的勤俭节约,自强自立,有爱心更是父母为她而骄傲!由此可见,一个家庭的“夫勤妻贤子孝”是中华民族美德,更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瑰宝,是几千年来维持家庭和谐稳定的重要原则,也是家庭走向富裕的不二法门。

“只有自身能力强大了,才有条件去帮助更多的人。”这是方盛波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起初,他一个人经常利用节假日到敬老院、残障孤儿院去做义工。在盖州还没有公益团体时,他赴营口周边地区,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并把这种善行传播到盖州。在方盛波的影响下,她的家人和亲属也积极参加到他组织的义工活动中来。之后,逐渐有不少同事、身边朋友、厂里员工加入进来,从看望老人、理发服务、打扫卫生、公益环保、文艺表演,就这样,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

2014年5月4日,方盛波组织成立了盖州市博爱公益志愿者服务队。汇聚了来自盖州市及其周边城市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他们以“奉献第一,不可索取”为宗旨,以“助学、帮贫、助困、环境保护、尊老爱幼”为公益主题,将博爱之心,撒在辰州大地。

“想要帮助别人,必须先要做好自己。”对于出生于贫困家庭的他来说,曾经的生活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方盛波认为,贫困家庭不应该成为社会的负担,他们也可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该团队的每一项活动,方盛波都不曾缺席。他用农民儿子的执著和坚定,带领团队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为更多人带去了希望和动力。

“做志愿者8年,遇到过不被理解的时候。很多人说我‘傻’,可是看到受助者露出的笑脸,我就知道自己的付出值得,我愿意为此一直‘傻’下去。”方盛波说。

8年间,该团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打造“与爱同行——盖州志愿者在行动”系列品牌;共组织看望慰问孤寡老人和儿童、参加义务环保等社会公益活动。

奉献爱心,扶危济困,公益环保,帮助他人,快乐自己,不仅是这支队伍响亮的名字,更是方盛波和同伴们一路走来爱心奉献的真实写照。自2014年第一次资助11名大学新生开始,转眼多年过去,每年都有受助学生考进高等学府;截止到2020年8月25日,博爱公益群助学活动24次,组织捐款1172596元,捐出1130189元,捐款4248人次,共资助贫困学生90余人。

8年来,方盛波个人出资近30万余元,用于各种慈善公益活动。在团队内部,队员多是开着私家车,捐资购买活动用品,活动费用也是AA制,这是博爱公益团队坚持多年的传统。

8年来,方盛波的事迹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博爱公益志愿者团队连续多年荣获盖州市慈善协会志愿服务优秀团队称号,方盛波个人也被评营口市民政局评为2016年度“慈善组织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翻开博爱公益志愿者团队的简历,这样的荣誉不是个例。其他队员获得的各项荣誉称号就有十多项。

“一老一小”是方盛波及其团队关注和服务的目标人群。一老,就是关爱敬老院里孤寡老人;一小,就是关爱残障儿童及寒窗学子。这项工作的动因来自他们最开始对盖州众多敬老院、福利院的走访。方盛波说,接触的孤寡老人、残疾孩子、寒窗学子多了,才越发懂得了“孤独”的含义。而爱心就是温暖家园的一丝曙光,每个人的生命都离不开博爱、离不开爱心的滋养。

熟悉方盛波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本子,里面记录着他的团队开展活动的情况,密密麻麻的“记事本”几乎都写满了。从这些记录来看,他的团队每个月至少会有一次公益活动。“三大”节日里,春节向敬老院、贫困户、寒窗学子送温暖,“六一”向残障儿童送关爱,重阳节向孤寡老人送关心。活动中,志愿者有的包饺子,有的为老人理发,有的打扫卫生,有的陪老人聊天,还有的表演文艺节目……每年至少要开展十多次大规模的公益活动,这是方盛波给团队确立的“硬指标”。

东城敬老院的老人们无儿无女,由于方盛波经常带领团队志愿者来院里服务,日久生情,老人们很是感激,把他们当“亲人”。老人同他们有说有笑如同“儿女”,同时感受了浓浓的关怀和温暖。

“认识方盛波和博爱公益群志愿者团队非常幸运,我患有脑癌,生活不能自理,无儿女,志愿者们不嫌弃我,经常来看望,年节给我送来米、面、油、肉等慰问品。”家住杨运镇杨运村五保户曲德福老人如是说。

16岁的焦振博,家住杨运镇钟屯村,是杨运学校的学生。所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家庭,父母都是残疾人,爸爸从小就患有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母亲患有脑瘫,完全没有劳动能力,就连吞咽功能都不健全,吃饭需要把食物送到嗓子眼才行。他的家庭收入极低,全家年收入才几千元,平时靠姥姥家接济才能勉强维持生活。在家里,他是一个孝顺父母、克勤克俭的好孩子,用幼小的身躯默默传承着中华民族孝的美德;在学校,他是一个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好学生,堪为同学们的榜样;在社会,他是一个诚实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少年,有一颗真诚的心……方盛波和博爱公益群志愿者团队详细了解了小振博贫困户家庭、生产生活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连续5年帮扶,鼓励小振博鼓起信心和勇气,努力好好学习。2018年“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组委会办公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中荣获2018“媒体特别关注孝心少年”光荣称号。

爱无止境

他常常记不清自己帮过谁,却一刻也不曾忘了谁帮过他。

8年来,方盛波身为企业家一如既往的过着简朴的生活,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主动参与扶贫,热心回报社会,他回报家乡,为家乡人铺路,为荒山绿化。与此同时,企业为周边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实现了脱贫增收。

春风化雨,滋润万物。“热心助老爱心无限”。方盛波说,作为一家坚守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营口艺恒鲜肉制品有限公司秉承“创建非凡,至善共生”的企业理念,一直以来把为公益事业作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后期我们也会持续做更多的公益活动,也会去关注更多的需要帮助的群体,也希望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到我们的团队。

“以爱之情,温暖于心”。为了公益梦想,他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在身体承受劳累的同时,还得忍受误解和嘲讽,可是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因为在他的人生词典里只有两个字——奉献。令他欣喜的是,妻子和女儿的支持成为他前进的动力,力量的源泉。

“做公益,我们可是认真的!”是的,付出总会被人看到,为人效仿。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自己做志愿容易,要组建和管理团队却很难。实地考察,贫困认定、发布倡议、讨论助困方式、公开账目管理、分组包片助困、定期汇报思想、活动后及时总结……凭着团队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及坚定不移的意志,方盛波和王朝、百合、独狼、叶子、雨辰、大勇等队友们克服重重困难,将团队一点点带上了正轨。在方盛波等人的带动下,志愿团队人数像滚雪球一样增大,盖州的志愿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城市也因这些志愿者而更加温暖和文明。方盛波说:“公益不分大小、不论身份,重要的是爱心、是参与,找到合适的方式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去影响更多有能力帮助他人的人。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我就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温暖别人,用一颗永不疲惫的爱心将公益进行到底!”

如今,已过知命之年的方盛波,依然有着年轻人的体态与心态,他说这是他的福气。“每每想起有人因为我的举手之劳而重获生活的勇气,能过得好一些,我内心就觉得欣慰又满足。”方盛波如是说。

一张张受助学生的成绩单,一本本闪闪发光荣誉证书鼓励着方盛波,他的爱心助学之路,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