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于学忠的头像

于学忠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101/21
分享

赵秉泉:以天为纸绘彩鸢

 文/于学忠(辽宁盖州)

 风筝又名“纸鸢”、“纸鹞”、“鹞子”,是在竹篾上裱糊绘有图案的纸或绢,以引线放飞的一种民间游戏用品。我国各地风筝文化历史悠久,是著名的民间传统游戏项目。

 盖州风筝工艺渊源悠久,源于清代中叶;盖州经济发达,风筝艺术得到了发展。解放后,盖州“赵氏风筝”,全面继承祖辈风筝传统制作工艺,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独具辽南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风格,使盖州风筝重获新生。

 老盖州的风筝有许多不同的流派,现在传承下来的却少之又少。走近盖州风筝第三代传人赵秉泉老人,聆听“非遗”文化。

 ——题记

 说古道今彩鸢情

 每当春风拂面、天气晴朗的季节来到时,正是盖州起放风筝的最佳时节。从市府广场到大清湖畔……在那些风景如画的地方飘飞着……

 盖州风筝第三代传人赵秉泉老人介绍说,盖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艺术底蕴丰厚,文化种类多样。在漫长的岁月中创作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在这座富有深厚历史文化沉淀的城市里,盖州风筝在传承民间艺术的基础上以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延伸民间美术的艺术道路,展现着当代社会的艺术追求和艺术魅力。盖州风筝作为一项民间手工技艺,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注和支持,派出专门人员投入到盖州风筝的收集、整理,并做了详细的保护计划,使盖州风筝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2006年,盖州风筝被列为辽宁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木鸢”(木质风筝),五代时期出现了纸鸢,发明者是李邺,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行,声如筝鸣,故名风筝。盖州风筝源于何时,已不可考,但鼎盛于清代却是有据可查的,盖州清代诗人于天墀曾写过《春风》诗:“寒消黍谷莺先觉,暖入花林碟亦狂。何处儿童闲理线,争牵纸鸢舞斜阳。”这正是风筝艺术鼎盛时期的真实写照。盖州风筝是本地乡土民俗、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由于满汉杂居的历史文化背景,使盖州风筝体现出辽南满汉族乡民的审美情趣和风俗习惯,成为中国重要的风筝制作工艺流派之一。

 清代,赵氏风筝的第一代艺人赵永邦,以民间手工技艺谋生。他描绘小儿肚兜、鞋头、枕顶图案,卖图案粉底,也能做一手漂亮的风筝,还能扎制蝈蝈笼,捏面人等。特别是摹仿盖州东关古戏楼的二层蝈蝈笼:上层是戏楼和戏台造型,下层是鸣叫不止的蝈蝈,声像合一,酷似一台大戏,栩栩如生的展现在眼前。可惜的是这风靡一时的绝技已经失传。第二代传人赵福仁继承父业,以手工技艺为生,善做各种儿童玩具,同时也是扎制风筝的高手,他的“刘海戏金蟾”造型民俗,色彩艳丽、翅外金线随风转动。他制作的蜈蚣风筝长达百米,头为蜈蚣造型,放飞后酷似一条蜈蚣在天上爬行。第三代传人赵秉泉自幼酷爱美术,在家传的基础上,对风筝进行改革创新。

 纸鸢迎风艺常青

 一只风筝,一只极普通的风筝或是一只极讲究的风筝,都像是人们追寻的一个彩梦;一片摇曳在朗空中的情怀……

 他不仅以诗书画三绝著称,而且还声誉辽南,影响深远;他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盖州风筝代表性传承人。

 一生挚爱唯风筝。赵秉泉老先生来讲,“风筝”已然不仅仅是“风筝”,而是一种生活。其实,除了赵秉泉之外,整个赵氏家族都把“风筝”当成生活中最重要的符号。

 赵氏祖辈在盖州为手艺人,最擅长扎制风筝。“风筝世家”多取材于虫草鸟兽,造型仿生,深受市民喜爱。在传统风筝技艺的基础上,研究创新了风筝扎制方法,通过对结构的创新,研制出可以组装使用的“活骨架”风筝,这样更方便于人们出行携带需要。“赵氏风筝”用笔细腻,画工和扎制技艺有传承,具有起飞快、飞行稳的特点。

 盖州风筝门类齐全,在形制上有硬翅、软翅、平面、立体、板式、串式(直串、散串)、折叠式、组合式等不同的类别,规格上有大、中、小及微型之分,在造型上有利用花、鸟、鱼、虫、神话人物故事等艺术形象作为题材,盖州风筝选材讲究、造型优美、扎糊精巧、形象生动、绘画艳丽、品种繁多、起飞灵活。在中国的风筝家族中,盖州风筝历史悠久,题材丰富、广博。以其材料的奇特选用,设计的夸张变形,画工的手绘技法,以及放飞的巧用力学原理,构成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神韵,名誉古今中外。

 接受记者采访时,赵秉泉也没有闲着,他跟记者介绍说,“扎糊绘放”是做风筝的四道工序,也就是指扎风筝骨架,糊风筝皮,绘制颜色,放飞四个环节。虽然步骤听起来简单,其实,要真正掌握并不容易。赵秉泉说,他学习做风筝的时候,单单是劈竹片这一个环节,把竹子整个劈成丝。一筐竹子搁在这,一天天不干别的,光劈竹子。

 作为一种文化,一种民间艺术,风筝自然也有它的流派。盖州风筝扎制博采众家之长,但又有别于其他流派,特别在风筝的造型结构和绘画色彩上,把制作木版年画的工艺移植到风筝上,把国画的传统技法,运用到风筝的绘制上,形成了造型优美、扎工精细、色彩艳丽的独特风格,盖州风筝采用处理好的薄棉“土布”做面料,把胶刷在骨架蒙面部分,待胶稍干时将布蒙上压实,胶干后用刀或剪子将“飞边”剪掉即可。精品风筝的骨架不用绑线捆扎,而采取类似木工接榫方法,在骨架交接点处用刀具手工刻槽、卡铆、胶合,使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竹条重叠交接在一个平面上,没有凸起的感觉,达到自然交接不见交叉的痕迹。小骨架在交接处以手工钻扎,用竹钉穿过,用胶黏合,待胶干后除去“钉头”,“钉尖”用细砂纸打磨平整,呈自然流线型。

 赵秉泉老先生说,风筝虽小,却蕴藏着不少的智慧。在风筝的绘制上,盖州风筝主要采取民间木版年画的表现手法,又溶进了现代的色彩原理,使得风筝作品雅俗共赏。早期的风筝大都是色彩繁杂,没有黑色统一,对比过于强烈,绘画简单色彩晦暗,无论观赏和放飞都缺乏艺术美感。盖州风筝不但讲究一只风筝的设色和造型,而且把握住整体效果。《群蝶》风筝很能说明这一点。在总体设计上,它由九只蝴蝶组成,每只都有自己的大体色块,即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白。在不失整体色块的前提下,精工细画,使之近观优美,远观可爱,当放于高空时,仍然有鲜明的色彩效果。像其他文化现象一样,风筝在审美风格方面也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区不同,风筝的风格也各有千秋,唯其如此,风筝才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景象。

 “风筝可以说是伴随了我整整一生。”成长在风筝世家的赵秉泉讲起风筝就停不下来盖州风筝造型逼真、生动,多取材于民俗。如《化蝶》风筝利用民间传说梁祝的爱情故事设计制作的。它与众不同的是将传统的硬翅风筝上下对称的特点改为突出蝶的造型要求,即“上宽下窄”,并在上翅边缘各增加一处“超出翅外的衣袖”,使之更贴近蝶形,更能突出化蝶的寓意。在人物处理上采用一男一女并立,各伸左右手,身躯紧靠,体现出坚贞不渝的爱情决心。这幅作品成为“赵氏风筝”工艺的代表作,还被专家们誉为“关东派”、“辽南派”、“盖州派”。

 1992年,盖州市被省文化厅命名为“辽宁省群众文化活动风筝基地”,也是我省唯一的风筝基地,带动了营口地区周边的风筝活动,形成了营口的特色文化品牌。1982年至2005年盖州市政府、总工会、文体局、烟草公司及社会各界先后举办了十届风筝赛会和首届营口地区邀请赛,促进了盖州风筝的传承和发展。1989年和1991年,盖州市政府组织赵氏风筝参加第二届和第四届“北京国际风筝赛会”,盖州风筝以其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精美的造型艺术,荣获第二届“北京国际风筝赛会”优胜奖和第一名。1983年以来,盖州市共举办六届较大的迎春风筝赛会,中央电视台和省、市电视台及报刊都报道过赛会盛况,中央电视台在文化生活节目中以《忙趁东风放纸鸢》为题,专题介绍了盖州风筝。1992年,盖州风筝参加了北京首届“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盖州风筝第三代传承人——赵秉泉荣获“奇能绝技表演奖”;1995年,在文化部群文司及东三省文化厅组织的东北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展览中,盖州风筝获突出贡献奖;2008年赵秉泉个人投资创办了盖州赵氏风筝博物馆。2020年8月,中央电视台录制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第629集辽宁盖州篇),对盖州风筝传人,要把非遗鲜活地传承下去,蕴含着盖州一带人文历史和风土民情等大量信息。

 人生最幸福的事儿,莫过于从事的事业正是自己的爱好。赵秉泉说,能一直做风筝放风筝,是他的乐趣,童年放风筝的记忆在脑中挥之不去。但是,赵秉泉说,他也有遗憾,“过去我们做的风筝现在基本绝迹了,我没有听说哪个家长用纸叠一个风筝,栓上线就让它飞,我希望孩子们把这门传统技艺传承发扬光大。”现在,赵秉泉父子齐心协力将传统风筝扎制工艺不断研制、推广和发扬,让更多的人接受这种寓教于乐的手艺,从而使其更好地传承下去。老一代大师逐渐老去,风筝界依然亟待年轻的新鲜血液,为了留住盖州风筝的魂,赵秉泉老先生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