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于学忠的头像

于学忠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3/04
分享

财神庙初探

文/于学忠(辽宁盖州)

盖州城历史上有一座财神庙,现在位于古城东关外。

盖州财神庙是历史上东北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的专祀财神的道教庙宇。为清代遗构,是古城重要的游览景点。不过,很少有人知道,财神庙曾是“名闻八闽,声达三江”对外贸易的重要场所,是东北的“财货通衢”的“根”与“魂”,是三江客商的祖庭。

很多人都会去财神庙人们所期盼的“福、禄、寿、喜”“健康、平安、快乐”等良好意愿包容其中,以其与云云众生共同创造和谐社会。从历史纵深展开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共同性和多样性的追溯,让我们在这片天地中一起来丰富艺术体验、开拓文化胸襟、提升精神品格。

——题记

来到盖州古城,穿过子鼓楼街道办事处东市社区红旗大街路北,就到了财神庙。

关于这里,有着数不清的传说与动人故事。据说这里是古代人民祈福的场所,很多当地人都会到这祈福求姻缘,听说很灵验。

据碑文记载:“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在原有的三间五圣祠西旁始建财神庙正殿三间。正殿前有甬道、山门和围墙。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重修,在正殿前增加卷棚三间、东西配殿各五间,重塑神像,正殿东原有的三间五圣祠保留未动。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又二次进行重修山门,高建台阶,重修东西两配殿,添旗杆等”。其选址定位、设计结构、装饰色彩,都具有很显著的地方民族特色,是历史上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绝无仅有的一个古建奇观,也是全国历史文化建筑物中水平最高的典型,反映了清代盖州商业经济的繁荣。

清代时期,盖州商业快速发展,城内商铺鳞次栉比。据史料记载,自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开放“海禁”以来,三江客商便乘船渡海来到辽东经商贸易。当时的盖平(盖州)是东北地区首家贸易港口,更是辽南地区最主要的商业口岸,“名闻八闽,声达三江”,因而三江客商便首先到此驻足谋生。

作为一个财神庙的香火是非常鼎盛的,经常来此烧香拜佛求生意兴隆的商人非常多。每年旧历正月初二日及九月十五至十七日,皆有庙会;尤以正月初二为盛,人们都要争烧头股香。据说,这样可以吉星高照,当年发财。因此,“天未明,即有候城者,终一日以千万人计。”进香的多系商贾、辰州书院子弟,还有络绎不绝的善男信女前来朝拜、进香……其后,“由因年湮岁远,金碧剥蚀,道去观空,经管无人,致使古庙残破不堪。2002年2月,财神庙被盖州市政府批准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对财神庙进行了第三次维修。

悠悠钟罄,声声祈愿。我仿佛看到了人间烟火的生生不息,感叹似水流年终敌不过世间万变。

进入景区,举目四望,这里殿堂玉阁,层楼叠榭,古香古色。重修后的财神庙占地面积为5000余平方米,其中庙前广场1800平方米。台基普遍拔高,建筑皆为花岗岩条石砌筑,墙壁为青砖磨石对缝砌筑。财神庙修复后的建筑十分精美,按清式营造方式建筑,木架精雕细刻。为座北朝南的一进院落,由正殿、东西配殿、五圣祠等组成。尤其正殿建筑、厅堂建筑等很有特点。正殿是建筑主体,建在高约1.2米的花岗岩条石台基上,筑有九级台阶通往其上。

拾级而上,顿觉庭院宽敞,顾盼左右,为七架梁前后廊建筑结构,亦称“五架梁”,前后各出1米架,复合式硬山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五间,东西长约10.5米,南北宽约13.3米;高约6.18米。正脊两端施鸱吻,垂脊套兽;樨头饰行龙及云纹鎏金彩绘,额枋上绘有行龙、异兽、云纹、花卉彩画;殿内左右各有红漆抱柱3根,樟香木雕神像11尊,正中为文财神比干,左右立侍男侍女。两侧为武财神赵公明和关公,左右为招财、招宝、纳珍、利市和关平、周仓。这财神庙虽然称之为庙,但它并不是佛教的寺庙;它在本质上属于民间文化。按民间的说法,财神爷名叫赵公明,被玉皇大帝封为玄坛元帅,他可驱雷役电,呼风唤雨,除病祛邪,保天下平字,又善断公道,主持正义,更能保虔心向善的人们发财致富。

殿前正中为四开四闭八扇仿古式通天门。门楣悬黑地金字楷书“财神殿”横匾一块。门金柱楹联,左“降福本无私执掌人间福禄”,右“生财凭有道开通天下财源”。殿前台阶前左右立小型石狮一对,石狮两侧立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二00二年重修石碑及捐资碑6通。

正殿与前面的厅堂间无任何隔断,墙壁把两个建筑包在一起,成为一座复合式建筑,只是在正殿前檐柱与厅堂后檐柱间有穿插枋连接,在穿插枋上安有荷叶墩,支撑两檐间的排水天沟。厅堂为梁式建筑,在前檐设有十攒斗拱,成为柱与屋顶间过渡部分,由于正殿与厅堂都为硬心式建筑,故无转角斗拱。斗拱为三昂,斗口为约0.07米;厅堂原檐柱间无隔断,现槛墙与门窗应是为了防盗和防寒而加的防护。纤细的木雕,具有南方建筑在北方的再现与结合,其主体建筑为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融汇了古代南北方建筑梁架结构的特点。

穿过庭院,来到正殿东后侧耳殿“五圣祠”前,只见门柱两边镶嵌着两块楹联,自左向右黑地金字“无使豺狼当道卧,能驱虎豹入山林”14个大字;殿内塑天后妈祖(海神娘娘)、斗姆、九天玄女。殿前门楣悬“斗姆殿”横匾。门柱楹联为:左“烂烂然七星默运中天之化”,右“煌煌然列宿拱朝北极之尊”。黑地金字行书,落款为“王德明题”。斗姆殿后增建护法殿民居式平房3楹,殿内塑黑妈妈、胡、黄、常、蟒等护法像,供信仰者拜谒。

正殿东配殿硬山式大木架结构,建在高0.66米的花岗岩条石台基上,开前门,有5级石阶通其上。殿面5楹,南北长15.06米,东西宽7米、高约5米。殿正脊两端鸱吻,两侧戗脊端皆有套兽一组。殿前有檐柱六根,金柱六根。皆有雀替装饰。殿内塑太乙救苦天尊、药王、观音(慈航道人)、吕祖、碧霞元君像。檐前有檐柱6根,金柱6根。门楣上悬魏书“神功圣德殿”横匾一块,门柱楹联草书:左为“随处现身祥瑞盈三界”,右为“寻声救苦慈恩济众生”。黑地金字,书款为“孙金龙书”。再两侧檐柱楹联草书:左为“法灭疾殃光圣德”,右为“心为灵药济苍生”。黑地金字,书款为“姜黎书”。殿前南北各栽塔松一棵。西配殿同东配殿建筑形式相同,殿内塑文昌帝君、福、禄、寿、喜四位道教神像。殿前门楣上悬板桥体“物阜民丰”横匾一块。门两侧檐柱楹联:左为“文运逢盛世即征国运”,右为“人才可济民便是天才”。匾、联皆黑地金字,书落款为“王一鸣书”。再两侧檐柱楹联:左为“求必应翰墨超群帅”,右为“拜则灵吉祥如意神”。黑地金字,落款为“朱长仁书”。

前殿为山门,山门建在约0.63米的花岗岩条石台基上,开前、后两门,有五级台阶通上。殿前后檐皆有雀替装饰,檐下有斗拱,额枋上绘有云龙、异兽、云纹、花卉等彩画。山门内左右为钟楼、鼓楼。钟、鼓楼建筑形式相同,分一、二楼,一楼呈正方形,长、宽皆为4.5米,高约3.2米。钟、鼓楼正梁上悬吊钟及竖鼓,钟鼓上镌“财神庙”铭文。

山门后门门楣上悬楷书“财神庙”横匾一块,门两侧楹联:左为“宝殿巍峨已接三清法界”,右为“天香缥缈如游九府神宫”。黑地金字,书落款为“桑鹏兴书”。山门正门门楣上悬楷书“财神庙”横匾一块,两侧楹联:左为“庙貌重辉风调雨顺”,右为“灵光普照国泰民安”。书落款为“玉修道人书”。山门两侧墙壁上楷书八个大字“爱国爱教、护法护民”,均为全国政协常委、全国道教协会会长书落款为“闵智亭大师书”。山门前立有2米多高的石狮一对。山门前广场立影壁一座。影壁正面为闵智亭大师亲书“山容海纳”四个隶书金字赫然入目,背面为仿汉白玉塑雕“福禄寿”三星图。财神庙修复后,将使其古建筑群更加完整,为盖州古城再添一道靓丽的文化景观。2001年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12月,经省宗教局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财神庙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厚重的。在众多楹联书写中,可以看出这里是人杰地灵的;勤劳睿智的古城先民,为古城的山山水水增光添彩;古城山水的灵毓之气,又造就了一批批俊杰之才。

从建筑角度来看,财神庙不仅仅是盖州地区传统建筑的典型,而且在现代国内权威建筑家们看来,它的建筑造型,特别是它的层面结构,具有极为高超的学问,是中国古建筑中独树一帜的高峰。它的优美造型,风格独特的装饰,使一座庞然大物显得和谐凝重,飘洒轻盈,具有更好的艺术效果。

白天的清幽,夜色的魅惑,财神庙的这一抹景致与美好寓意。我们生活的当代,是一个信息过剩的全球化时代,高速变化的生活景观在逼使我们追新求变的同时,也促使我们渴求认知和把握人类精神更深层面的稳定与和谐。

抚今追昔,感慨良多。古人财神庙祈福,祈求平安幸福,走向共和,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表达是一种寄托和希望。而作为后人,我们理应对先哲前贤怀有温情与敬意,更有责任反思历史,有所效法,有所儆戒。诚然,盖州人民要想富,靠政策,靠不断的改革开放;默默祈福脚下的路,伴随着盖州人走向富裕之路,展得更宽,伸得更远,希望有文化,有品质,有尊严地生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