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于学忠的头像

于学忠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2/18
分享

深巷古宅历沧桑

文/于学忠(辽宁盖州)

在盖州这片土地上,一半是在写历史,藏着旧梦;一半是在写当下,演绎涅槃。

漫步古城,岁月精心雕磨的青砖灰瓦,散发着迷人的古韵,触摸此间的一砖一瓦,你能感受到先辈谱写华章的艰辛;沿着华灯穿过鼓楼,你会看到先辈灵魂的传承,半城旧梦,半城繁华。

寻常巷弄里总是深藏惊喜,每一处青砖灰瓦中的繁华与沧桑,静静坐落于巷子深处,历经百年沧桑仍然伫立,在周边一众现代高楼林立的映衬下,如一个饱经风霜的睿智老人,轻轻诉说着古城的文化传奇。

——题记

(一)

从鼓楼办事处天红铭居后方的小路行进,穿过交错相闻的巷弄,步行约五六百米,这座老宅便赫然出现在眼前。

“臧家老宅”并非一个考究的名字,而是因为祖宅无偿捐献的主人姓臧,人们便以主人姓氏为这座私家宅邸而冠名。

藏家老宅建于清朝末年,是臧荣涛家族祖宅,此人现居香港。解放后臧荣涛先生怀着爱国爱家爱乡之情感,委托其子臧文昌先生把这所四合院无偿捐献给盖州市人民政府。后一直作为各级政府的办公机构,后由市政府经修缮后,恢复民国时期建筑风格,决定改为沈延毅纪念馆。现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沈延毅(1903—1992),字公卓,出生于盖平县(现盖州市)城东土台村。其父是清末宣统年间的秀才,能诗善文,擅长书法,在当地名望很高。沈延毅自幼聪颖,更受其父影响,从家父读经学史,作诗临帖,苦练书法,博采众长,青年时期还曾得到康有为的指导,因而书法功日渐深厚。及后先后就读于民国大学、北京大学。毕业后,先在吉林道尹公署任职,又在中东铁路督办莫德惠处司文书之职。光复后,曾任东北生产管理局秘书处处长。解放后,曾任辽宁省博物馆研究员、沈阳市文史馆馆长。后被下放农村插队落户。1978年落实政策回城后,先后担任过辽宁省政协常委、沈阳市政协常委、辽宁省书法协会会长、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华诗词学会顾问等职,是我国屈指可数的书法大家之一。

走进老宅,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油然而生。驻足在青石板铺就的院落里,满眼是一座具有辽南风格的四合院,古朴、典雅,浓郁的书香扑面而来。

整座院落建筑素雅,门敞窗明,相配益彰,虽无雕梁画栋之华美,却也碧玉素装,雅而不俗。

大门为古民居风格,门前置石墩。在古民居中,门前石墩更具备象征意义;方石墩,即箱形,象征书箱,所以文人家宅大门两侧的门墩根据传统做成箱形;圆石墩,即鼓形,象征战鼓,所以武官家宅大门两侧的门墩根据传统做成鼓形。“臧家老宅”的方形石墩昭示着主人文人的身份。

大门为木制对开,门上置门钉和门环。纪念馆正门上有著名书法家沈鹏的亲笔题词“沈延毅纪念馆”。

沈延毅纪念馆占地面积约1311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90平方米,极具有辽南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做工精细,是盖州地区目前保留最为完整的民居建筑之一,格局端庄,气势不凡。正房为主展室,东、西厢房为副展室,门房为接待室;该馆分四个展馆,分别放置沈老生前铜像、各界名人题词、沈老生前照片及遗物、沈老誉满全国及世界的书法真品。主展室内陈列着沈延毅先生各个时期的作品,一幅幅风华绝伦的书画,让人体味恬静中的灵动和淋漓中的雄健。沈延毅的遗物让我们看到,在艺术上德高望重,日常生活中却是相当的简朴和清贫。一把老式沙发、一副高度近视眼镜、一把旧茶壶、一根磨破皮的老拐杖。这里复原了沈延毅当年创作时的画室,文房四宝还是按当时的位置摆放,1:1比例复原的沈延毅蜡像令其家人、朋友和学生们惊叹不已,仿佛沈老不曾逝去。副展室主要陈列沈延毅与家人、朋友不同时期的照片,利用影像资料介绍他的创作生活和社会活动。按1:10的比例微缩了沈延毅故居,呈现出巧夺天工的神奇。

沈延毅纪念馆皆为传统四合式民居,保存完整,是清末民初辽南地区四合院民居建筑的“活标本”,极具研究和观赏价值。

俯瞰,旧檐青瓦之间浓缩着传统建筑的精髓,沉淀着民间记忆的丰厚底蕴,渗透着古城古韵。

青瓦铺于房顶,素雅、古朴、宁静;飞檐举于天地,飘逸、灵动、轻盈。

在这一角瓦片中,历史的韵味迎面而来。

(二)

天地即大人,人亦小天地;瓦上四季,檐下人生。

古朴而略显神秘的古城里,青砖铺就的老街两侧,明清建筑比比皆是,散发着缕缕古朴醇香,恍如隔世。四合院在我国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四合院形式的建筑出现。起先它是封建社会上流阶层的一种住宅,多为官宦和富豪之家用于府第,后来逐渐走向寻常百姓家,形成颇具特色的民居民俗,最终成为汉民族民居的典型代表。

四合院是盖州古城文化中一道独特、美丽的风景。古城盖州的四合院保留众多,自大堆子至东关,明清时建筑比比皆是。但它们普遍存在年久失修、拆改严重的情况。盖州古城南关码头开埠,是盖州乃至东北的一件大事。它不但使盖州从传统的农牧中心一跃而成了东北内陆第一大商贸中心,而且标志着整个东北内陆市场经济的发端。

盖州古城在明初开始构筑城池,在此基础上相继出现了砖石木结构的民宅房屋。留下了大量的官宦宅地、祠堂牌坊等古建筑物、古构筑物。古城内的大宅富户盛行砖雕、木雕,以此为荣,标新立异,争奇斗艳,蔚然成风,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极为精彩的艺术佳作,这也是古城民居的一大特色。

古人对住宅十分讲究,往往花费大量心血打造居所。通常来说,看一个家庭房屋的结构、面积便能读出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基础。古城四合院在营建是很讲究风水的。四合院装修设计的时候一般都会考虑择地、定位到确定每个建筑的具体尺度,都是要按照风水理论来进行的。

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风水理论,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国古代的营造活动。除去风水学说外,四合院装修设计、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管、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檐柱上的抱柱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

清末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建筑艺术是非常丰富的。这个时期的砖木结构民居中采用了青砖砌墙,抬梁木构架和混合结构方式来建造房屋;封火墙多采用硬山式装饰,在屋脊上多装饰花脊等。

盖州古城的四合院,并有“一壁二门三砖四瓦五脊六兽”之说。从梁架上看大多还是抬梁式建筑,不管是正房还是厢房以及门房,五檩无廊大木小式硬山是主流特征和主要形式,也有五檩前出廊硬山和七檩前后廊硬山的民居。面阔多为五间,也有七间、九间和三间的房屋;明间略大一点,次间与梢间相同。

古城四合院的基本形式是由坐北朝南的正房、坐南朝北的南房和东西厢房及四面房屋围成的南北稍长的矩形封闭庭院。位于南关普济寺前胡同里的盖州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址,更具有辽南传统四合院建筑的典范。古城的四合院,“四”是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即东西南北四面的房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展现着古老的建筑艺术风格和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古宅的窗以“支摘窗”居多。主要是木构架房屋使用这类窗户,将它安装于建筑物的前檐金柱或者檐柱之间。在槛墙之上居中安装间框,将空间分为两半。间框上端交于上槛,下端交于踏板。抱框与间框之间安装支摘窗,支摘窗分为上下两段,上为支窗,下为摘窗。有能力的人家支摘窗一般都做内外两层。支窗外层为棂条窗,糊纸或安装玻璃,内层做纱屉。摘窗也分内外两层,外一层做棂条窗糊纸,以遮挡视线,并有保温作用。

古代盖州民宅一般人家只用板壁,板壁多用于内外间的间隔,在进深方向柱间,由大框和木板构成,其构造是在柱间立横竖大框,然后装满木板,两面刨光,表面或油漆或光面。

盖州古民居展示了旧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习惯及民间风俗,家里的长辈居住的是上屋,即朝南的正房,晚辈的要住在厢房。盖州四合院是中国传统民居形式之一,汇集了传统文化中祥和、团聚、宁静等文化因素。

寻常巷陌,百姓人家,构成了古盖州民居文化的传承。想当年,盖州古城民居门楼彩绘一新,庭院井然有序,为古城装点了无限风采。“合”是出于保存自我的一片小天地;“敞”是积极迎取天地自然的大世界。“合”与“敞”在建筑上的有机结合,寄托着古人在有限的空间里实现与天地自然相互往来的愿望。

盖州古民居中最有代表性的建筑便是四合院。但这种古建筑保存下来的很少,在古城区,至今完好地保存着古民居约有171处,其中四合院约有50余处,多为清末民国时期修建的,它展现着盖州古城一带古老的建筑艺术风格和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四合院”是盖州古城特有的传统建筑形态,是构成历史盖州的“细胞”,青灰色的四合院烘托红墙黄瓦的明清建筑群,成了盖州的标志。每一座老宅,每一个庭院都承载着大量有形和无形的历史信息,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宝贵资源。

如今,青砖灰瓦古朴的身影渐渐遗落在繁华里,遗落在城市的呼吸中。古城拾遗是倾诉,是遥想,是在记忆中的追寻。随着老宅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有朝一日,这些宅邸能够获得进一步的修缮和保护,重焕新生,并发挥出其历史文化的价值,将文化遗存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与城市建设相融合。

回首过去,洗尽铅华,古城留下一身古朴厚重。展望现在,尘埃落尽,盖州古城半是旧梦半是繁华。那瓦上的风霜雨雪,那梁上的图腾,那钟鼓楼上面的晨钟暮鼓,那墙外的护城河,往日里的旧时光便藏在这里……一砖一瓦总关情,一草一木皆是诗;一片青瓦,一缕浓得化不开的乡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