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学忠(辽宁盖州)
对一座城市来说,地名是历史文化的载体,记录着城市变迁的脉络;对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来说,地名是乡愁记忆的载体,记录着对故乡的感情,指示着回家的路。
盖州傍清河而得名,因河海文化而兴,曾有“名闻八闽,声达三江”之美誉。
老盖州人都知道,在古城区鼓楼北及城东门外有一条百年胡同——鱼市胡同。没想到时过境迁,眼下的胡同虽已找不到跟鱼有关的景与物了,但听胡同里的老人讲述过去,让人不禁感叹,岁月荏苒,物是人非!
——题记
盖州是一座有着2400多年历史的古城,它曾经是河海沿线最重要的商埠之一,也是历史上重要的辽东通商港口和盐铁业集散地,一度是一个商贾云集、士民殷富、人文荟萃的集镇。
盖州,依山傍海,物产丰富,河海文化造就了古代盖州的富庶繁华。盖州渔业,以海洋捕捞为支柱,历史悠久。盖州开埠,开创了近代城市建设的新模式。即便用当代的眼光来看,商埠的选址以及整体规划都具有前瞻性和人文思想,堪称近代史上的经典之作。
据《奉天通志》记载:“在盖平城西有连云岛,旧为海道要港”。《盖平县志》载“本邑海口有二,一曰西河口,即清河下游入海处,距城二十余里,在清季道光以前为东三省海运交通唯一之商港,南北贸易咸萃于此”。“虽系蕞尔偏邑,而名闻八闽,声达三江,无不知有盖州者,皆因货物积散之传播也”。
鱼市胡同为明代鱼市初设,渐成街巷,以鱼类交易市场设此故名,其鼓楼北及东门外即称鱼市口。据了解,开埠之初,盖州地区水产资源相当丰富,有鱼、虾、螺等几十个品种。连云岛港是东北最早的海运码头之一。金、元、明及清代由海路向辽东运送军事及水路向南方运送军需物质民用物资多由此进行转运。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海禁开放后,盖州连云岛成为东北地区重要通商口岸。可谓是“舟楫相接,百货云集”。鱼市胡同,位于盖州古城中部,鼓楼北及城东门外沿街胡同;旧时,以鱼类交易市场设此故名。
自古以来,盖州素有“东产柞蚕,西产鱼盐,南产苹果,北产棉花”之称。在清代就是奉天省的渔业中心,在五个渔区中占有“营盘”、“盖复”两大渔区;城内分有银市、柴市、鱼市、黄花鱼市、菜市、茧市、牲口市等,古城相关产业也相对发达。
在农业文明时代,盖州渔民所用捕鱼工具,都是木质小船、粗布亚麻质渔网。据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记载:“盖州一带有渔户四百三十一户,各种渔船二百九十四只。年产黄花鱼七十五万七千斤,鲙鱼二十四万九千斤,鲅鱼七万斤,铜鳞鱼五十九万四千斤,梭鱼一万一千斤,各种杂鱼三十万斤,青虾十六万八千零四十斤。鱼市,在鼓楼北及东门外;黄花鱼市,在城东门外;此后,鱼市逐渐扩展到淡水、海产品兼营,形成早期盖州市较大规模的综合水产品集贸市场”。
“门迎旭日满天金,户纳西海遍地银”。西海一带有较为丰富的海产资源,是清代的渔业中心,更是万商云集,车水马龙,往来不绝。那时候,沿海各渔港每年春夏之交为“渔汛期”,依次分为“黄花鱼汛”、“鲙鱼汛”、“鲅鱼汛”等,人称“海市”;届时,山东等地渔船云集西海,将捕来的鱼类运往盖州古城“鱼市胡同”销售。由此可见,当年的渔业也相当红火。可以看出来,连云岛港海运的繁荣,吸引了大批江南客商前来贸易,对于古代的盖州渔业是多么的发达以及普及。
走进盖州胡同,给人的第一感觉便是它的古朴厚重,以及被岁月侵蚀的沧桑破败。街道向前延伸,小巷、胡同便分布在街道两侧,路面是砖砌成的路。如今,在鱼市胡同内,再也看到往日的热闹,一片破败的景象,胡同口摆放着大量的垃圾,胡同里冷冷清清,两侧偶尔有一些老手艺人走过,留下几句吆喝声。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鱼市胡同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它们就像展开的一幅幅画卷,描绘着古城商贾的过往、变迁、兴衰以及古城几十辈人的喜怒哀乐……
这些巷子胡同是盖州商埠上南北文化交汇融合的具体地点。盖州的胡同文化,是河海文化的组成部分,体现着沿海漂来的福建文化、山西文化与山东文化的交流碰撞。穿梭于这些大街小巷,能够感受到昔日清河两岸的繁华,也能体味到盖州古城文化巨大的包容性与开放性。
乡愁是一种回忆、一种挂念、一种期盼,更是一种寄托,地名就是这种寄托的载体,随着年龄增长,大家的怀旧情结也越来越浓,对城市的感情也越来越深,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再次看到曾经去过的地方,找到回家的路,这无疑是一种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