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于学忠的头像

于学忠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3/02
分享

蒋荫棠故居寻访记

文/于学忠(辽宁盖州)

从小我们就在教课书上读到过苏武牧羊的故事,课文中提到苏武在北方极寒之地牧羊,为大汉守节长达十九年,其精神可歌可泣,世人传诵至今。

《苏武牧羊》是清末民初写出来的,词作者内心的一种沉重一直无法释怀:“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大节不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拱服汉德威”。这首荡气回肠的经典爱国歌曲不胫而走,迅速唱遍大江南北;而这首歌词的作者却鲜为人知,无论是音乐著作、歌曲集,还是艺术院校和中学的音乐教材,都没有词曲作者的名字,有的甚至标注"古曲"二字,使人误认为这是一首古典名曲。这首名曲《苏武牧羊》的词作者就是近代著名教育家蒋荫棠。

穿越岁月沧桑,寻访蒋荫棠故居。而隐藏在这大山深处的故事,才是山里人的精神故乡。

——题记

蒋荫棠故居位于盖州市矿洞沟镇蒋屯偏岭村。山区一隅的老舍旧居,却是幽静闲远,草色入帘,山花与绿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晃,生机勃勃。

“曾经蒋荫棠故居久无人居,墙体墙面损坏严重,屋顶瓦片破碎,房前屋后杂草丛生,显得相当破旧。现存的三间瓦房、还是经过几次修缮的。”在蒋荫棠故居,带记者参观的当地老辈人悄悄地说。在那个屋子里,它并无违和感,倒和整个屋子融为一体。环境清幽,置身处地远眺,既可欣赏群峰争秀,又可洞察山上山下来往的行人。

一所故居乃至周边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无不承载着一方水土的记忆,具有重要历史、艺术、人文价值。如果它能轻易地勾起我们脑海里的场景重现,那么它就是故居的本义。好的传承,纵然只片瓦碎笺,仍能自生“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的纵深感。故居既是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也饱含着人们对这个地方的潜移默化。对于本地人而言,名人故居是一种乡贤的教化力量,对离开故乡的人来说,它也是一份乡愁和怀念。

蒋老曾在此凭栏远眺盖州的大好河山,挥毫泼墨,留下爱国的诗篇。

蒋荫棠故居,鲜有人知道其所在,记者在矿洞沟镇蒋屯偏岭村周边走访时,许多群众都表示“不清楚、没听过”。对蒋荫棠,很多人也是只知其名而不知其人。

蒋荫棠,本名蒋永昌,学名麒昌,字号荫棠,生于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今辽宁省盖州市矿洞沟镇蒋屯偏岭村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少受母训,8岁入私塾。虽只念二年私塾,但天资聪颖,善文晓医,乡里有名。16岁设帐教私塾,同时潜心研读,声誉很高。

据家谱记载,蒋荫棠是盖州蒋氏一族蒋君佐第九世孙,祖居山东登州府蓬莱县管大城中蒋家桥。家谱字辈为:君义文世学,国振宝永成,德纯恩深玉,兰芳贵茂荣。清初为避战乱,蒋君佐携家眷航海迁徙至今盖州市榜式堡镇马连峪村。约乾隆初年,蒋君佐孙“文字辈”兄弟先后迁徙他处。其中四支分别迁至今盖州矿洞沟镇钓鱼台、偏岭、玉石洞、蒋屯居住繁衍。如今,蒋氏在马连峪郭成沟的祖茔,仅存一通立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的蒋文魁墓碑。清末,此支蒋氏已无后人在马连峪居住,蒋氏族人猜测此次迁徙应与“登州事变”的始作俑者孔有德和耿仲明有关。在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史称“登州事变”的孔有德叛乱事件中,蒋荫棠先祖作为蓬莱县城里忠于明朝的世家大族,有名可查者殉难8人。孔耿二人世居“盖州卫”,耿氏祖坟在马连峪郭成沟不远的“怀王坟”,民国九年编撰的《盖平县乡土志》中有载。清初,降清后的孔、耿家族曾盛极一时,在蓬莱惨遭屠戮的蒋氏族人,作为明朝军户后裔,恐遭不测迁徙他处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蒋荫棠18岁时,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多融会贯通,受到当地名士宿儒的称赞,在乡里声望颇高。21岁,娶妻,妻贤家睦。1905年,他带了9名学生到锦州参加院试,考题很难,他略一思索,挥笔疾书,写完卷子,又一连替学生写了9篇。发榜时,榜上高书"明枪第一名蒋荫堂"。发榜后第三天,清朝废除科举,功名落空。看透了清末官场的腐败,蒋荫棠便舍弃功名,开设私塾。蒋荫棠学识高深,远近慕名拜师求学者很多。

清末民初,国体更迭,内忧外患连年不断,执政者在外交上卑躬屈节,国人深感耻辱。当时,盖平县盛行演唱皮影戏。皮影戏的大悲调慷慨激越,雄浑悲壮,与盖平师范中学师生忧国忧民、重振国威的志向产生共鸣,学生们时有吟唱。音乐教员田锡侯听到这首曲子,非常喜欢,便把谱子记下来。但是,只有曲子还不能完全表达师生的情感,为曲子填上词,就成了师生们共同的渴求。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才华出众的蒋荫棠。

此时,蒋荫棠刚刚为学生们讲完《李陵答苏武书》,他走出课堂,一腔激情还充盈心中,恰逢学生们送来这首格调高古的曲子,立刻引起蒋荫棠的共鸣。他连夜奋笔疾书,一挥而就:"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大节不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拱服汉德威。"古人重视“审音知政,观风变俗”,一个礼,一个乐,事关治国大事,非大德不能为。“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壹其行,刑以防其奸”,在古人的治国理念中,乐太重要了。

这首歌迅速在师生中传唱,而且在传播渠道极其原始的情况下,几乎流传到全国每一个角落,而且绵延百年,至今不衰。

他是卓越的,也是出色的教育家。花甲之年,先后被盖平县辰州书院、简易师范中学、女子师范学校聘为国文教员,曾培育出一批名流高士,著名书法家沈延毅、冯庸大学教授刘化民等皆出其门下。蒋先生待母极其孝顺,每有收入,即为母增添衣食。他生活俭朴,为人正直,平易近人,从不恃才傲物,为师生们所敬重。1914年,盖平县成立师范中学,他被聘为国文教员,教学中深受上司器重和学生爱戴。曾培育出一批名流高士,著名书法家沈延毅、冯庸,大学教授刘化民等皆出其门下。

1923年4月6日,77岁的国文教师蒋荫棠逝世。翌日,盖平县师范学校举办追悼会,张作霖大帅派代表参加,众人唱起来他写的《苏武牧羊》。

音乐的力量,任何时候都不容小觑。音乐起时那一种血脉贲张的感觉,想必于难以忘记。我想,这与“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那一段悲壮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有关——诞生于民族危亡、战火纷飞、前仆后继的年代。

这首荡气回肠的爱国词曲,每一句都豪气干云,催人奋进……

蒋荫棠爱国、奉献、敬业的精神,有利于激励后人努力学习、奋发进取。因此,蒋荫棠故居的保护修缮和纪念馆的建设,将对擦亮近代著名教育家蒋荫棠的名片、提升盖州山区的文化知名度起到重要的作用。

寻访名人故居,时空灵感迸发。古人以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家国是什么?不就是人心吗?司马迁在《史记·乐书》里说:“声音之道与政通;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

据《汉书》记载:“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也就是说,因为苏武宁死不屈,不愿意投降匈奴,匈奴单于把他流放到“北海”这个地方。《汉书苏武传》中记载,苏武牧羊的地方是在北海,而古代的北海指的就是今天的贝加尔湖。这是世界上已知的记载贝加尔湖最早的文献。在两汉时期,贝加尔湖一直处在匈奴人与鲜卑人的控制之下,被称作“北海”,南北朝时又归属于柔然和突厥,到这时为止,贝加尔湖都一直被北方游牧民族所控制。直到唐朝,贝加尔湖真正纳入中原王朝的实际统治,受安北都护府管辖,成为了大唐王朝的一部分。苏武牧羊这个故事讲的是苏武在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一说今俄罗斯的贝加尔湖,一说在今甘肃白亭海)边牧羊,手持汉朝符节,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他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苏武牧羊》赞扬了苏武面对威逼利诱忠心耿耿,不畏强权,忠贞不屈,爱国且不向挫折屈服低头的精神。有时候,历史在谈笑和咏叹中是意犹未尽的,而一旦进入了音乐,那种刻骨铭心的感觉,才会淋漓尽致地被烘托出来。

积淀成一个民族的性格,为丰碑奠基。中华民族五千年古风浩荡,五千年正气长存。每临乱世大难必有英豪揭竿而起,每逢国运多舛总有雄杰扬眉出剑。一路筚路蓝缕,一路风流竞显,一路千古绝唱。满腔热血、一身铁骨,熔铸忠信义勇,百炼成钢,塑成苍凉古道凛凛长风中千年石雕如阵。

“苏武牧羊风刀雪剑十九载,归心不改的民族气节”。诗以言志,歌以抒情,看历代英雄豪杰如何将满腔的爱国情怀融入到诗词歌赋之中,譬如《苏武牧羊》,至今读来,每一句仍荡气回肠,催人奋进。

名人故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见证着城市历史文明,是触摸历史的“活化石”,也是盖州山区对外展示的文化窗口。据介绍,“在各方积极推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保护并激活乡镇里的名人故居已然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话题。蒋荫棠纪念馆将以构建营口、盖州第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目标,以爱国主义展馆为基点打造A级景区,为当地经济发展寻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透过文字对这个地区的描述,我们会对这些乡间故居,对这一带的文化有更广泛而深刻的理解。

今天的偏岭村,古韵悠悠,空气清新、交通便利。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因此其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纪念馆的功能,更是以旅游为主导的多种产业综合发展构架的重要一极。这是一处历史文化魅力满满呈现的景观,至今仍能保存完好,从其古韵特色,与赤山、玉石洞水库形成环赤山旅游风光,可知其昔日的串珠成链、可知其昔日的人文盛世,其人文精神,更让游客心灵震撼,回味无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