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学忠(辽宁盖州)
文学艺术群体中多挚友,源于它的功能贵在净化人的心灵。一旦步入胜境,情思沸涌,如鱼游水,自由活泼,无拘无碍;似鹰飞蓝天,广阔无垠,悄焉动容,眉睫之间舒卷风云之色,神游天宇精骛八极。其快慰平生,非赌博豪饮,堪与伦比。
——题记
我和赵树发算是挚友。2013年到盖州市双台镇采访时认识的,虽然相差10多岁,但是老家咫尺之遥属于乡邻,我早些年在诸多媒体上时有所闻,大名赫赫,神交已久但从未谋面。后来,所以经常来往,一来二去也就比较熟悉了。
赵树发热爱文学,是单纯的心无旁骛的爱,他有一本杂文集就取名《把脚号脉》,一经面世,就非同凡响。
起初是2005年10月,在好友作家董琦“北极苍狼”的新浪博客里,看到一篇《孤独的啄木鸟——是为赵树发杂文集《把脚号脉》序》的文章:“这个人不会说恭维话儿,因此好像挺合适干写杂文这个活儿。当然也有那个别的人也把杂文弄成了恭维的文字,那是:非典。杂文就是给那些个杂种儿画像的文字。明明是人放着人不做非得带上了狗性、猫性、鼠性,乃至于带上了妖性!杂文永远的立场是:混血儿再聪明人类也要永远拒绝和邪恶杂交!可是甜言蜜语永远走俏着!因此经销甜言蜜语的人总是滋润着!”那时,通过社交网络和搜索,看到他的“树大发风”新浪的博客。那时,心想有缘一定要见到这位“树大发风”的“真人”。
赵树发与我的恩师现任《辽河》文学杂志主编王爱民是多年的挚友。1988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大学期间便开始诗歌创作,是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的亲历者。上个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那是一个真正属于诗歌的年代,他们因一线诗人相识、相知,并在文学之路上相互共勉,砥砺前行。
几十年来,赵树发写诗的热情不仅没有减退,反而如同孩童般执着。一首歌里说,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诗歌对于赵树发而言,是生活的一部分。或者可以说,他的诗歌内容和生活内容密不可分。从他的诗里,可以看见他的生活态度、感情世界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比如《春节,美丽的乡愁》(组诗)中的《除夕》:“除夕,又叫大年三十/也有迫不及待的时候,三十这天/也可以省略,但除夕还叫除夕/缺了这个日子/春节,就少了一扇张灯结彩的大门……。”热爱生活,就在诗文中反映生活。在《就地过年》中:“心在哪,家就在哪/人在哪,年就在哪/就地过年,不是不想家/是心里有更大的,家。”他的诗歌和生活贴得近,和他自己的内心贴得紧。在《年夜饭》中:“三十年前,他的爸爸也曾坐在这个位置上/如今河东河西,江山易主/已经退居三线的爷爷,好像从来就没有过/如此崇高的待遇,却一脸的心甘情愿。”用诗歌书写生活,在诗里留下生活的情感的印记,这是他踏踏实实的写诗的态度。在《元宵节》中:“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的月亮/此刻已羽翼丰满,高高地挂在天上/孤芳自赏/但还是逊色于人间的万家灯火……”。这是他某种执着心态的体现。在《春风词》中:“街上的行人,紧扣着衣领/走着走着就情不自禁地敞开了胸怀/春天的路上,找不到任何悲伤的理由/拂面而来的全是催生的笑脸/浑然不觉,偌大的旷野已生机盎然/万事万物,如沐春风”。这一组诗中,看到他的生活,读出他的情感。在《故乡》中,他吟唱“现在我已过了知天命之年,每次想起那些年的那些事/我都感觉自己是一片带雨的云彩/始终眷恋着那片土地/我把这些既亲切又心酸的记忆/叫,故乡”。他笔下书写的诗心是指生活中要保有一颗诗人的心,诗眼是指用诗人的眼睛来看生活。他的诗心和诗眼都需要真挚的情感激发,用自己有情的心灵和眼睛看待生活。
近年来,他身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曲艺家协会理事、营口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电影家协会会员、营口市诗歌学会副会长、营口市作家协会理事、营口理工学院文艺导师。已出版诗集《胭粉和枪》、《正午的甲虫》(五人合集)。赵树发是营口市唯一的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现任营口市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立足营口,放眼全国和世界,为促进营口文艺创作的繁荣,为营口文艺理论作家、作品走出去而努力。
2016年5月,盖州市古城文化艺术促进会成立以来,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美德、传播传统文化与群众文化的前沿推广,相续举办过四次公益民间春晚。每年相邀,赵树发、翟营文、付威、徐鸣幽等营口市文化艺术界领导,他们都不辞劳苦,为我的活动精心准备,早早到场。
“文人相轻,自古皆然”。文学艺术场域并非世外桃源,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不乏其人其事。故此,结交朋友的文品人品不可不察。“树大招风”是认同的变迁,并分析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变迁及其时代隐喻。挚友“树大发风”,树大不怕风。
永葆亮显,日见其新。“在文艺理论、曲艺等学术研究上不能人云亦云,没有独到见解和胆量是不会成功的。”这么多年,他是一直坚持这样做的。正如,他的名字“赵树发”——“树大自然直”。可想而知,“树大发风”他的博客名字的寓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发现文艺理论、曲艺新秀,他及时给予关注,也是赵树发力挺的一项活动。
赵树发,叶茂是因树大。他的作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言犹在耳。作为从营口、盖州这块文学厚土走出来的作家,他深深懂得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重要性。他从事诗歌写作30多年,诗歌作品入选全国年度诗选和《辽宁青年诗选》、《最新当代大学生诗选》等多部诗歌选集;出版诗集《胭粉和枪》、《正午的甲虫》(合集);杂文随笔集《把脚号脉》;电子版文艺文学作品集《四季歌》(诗歌)、《七嘴八舌》(杂文)。剧本《我想回家》等被拍成电视短剧,在辽宁电视台影视频道播出。
赵树发,树大依靠根深。从事曲艺创作已近20年,已有100个曲艺作品被搬上舞台,被多种形式的晚会选用。获得过30多个省级以上作品奖,其中小品《救生圈》和《我的父亲》于2013年1月在辽宁电视台公共频道播出。着有曲艺作品集《一笑置之》和电子版曲艺文集《大笑无声》。扎实的生活基础,人民大众的生命情怀,永远是他集作家、文艺理论家、曲艺家于一身的创作法宝。
豪情多神思,大气即文章。赵树发时常调侃自己接个“大活儿”,早已火遍朋友圈。赵树发,先后供职于营口市第一粮库、营口市经委、营口市工商局、盖州市双台镇、营口市站前区文联……无论职业怎么转变,他30年初心不改坚守对文字的热爱。先后创作出诗歌一千多首、杂文四百多篇、电影电视剧本近百集、歌词近百首、文学评论及文艺理论文章100多篇;除此之外,曲艺作品(相声、快板、小品、评书、三句半等)近四百个呈现出舞台上。2020年与王宗仁合作,创作三十集电视剧《美丽向阳村》,已经投拍,预计今年夏天和观众见面。他的创作领域之广,数量之多让人叹为观止!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一个人的工作也是有限的。作为一个学者,就要经得住冷和热,淡泊名利,在沸腾的生活中,演好自己的角色,保持精神永远年轻。”总是眯缝着眼睛,好像总也睡不醒似的,赵树发微笑着说。
于是,我想起好友作家董琦《孤独的啄木鸟——是为赵树发杂文集《把脚号脉》序》中的一段话:“我说他是假寐。好像举世皆醒他独睡。其实是假寐。眼睛眯缝是为了聚焦。要不就是跟你玩生存兵法。当你忽略着他的时候他好能思索着聚焦”。
葱茏拔地势擎天,皆因深扎万丈泥。“创作和评论”是文学腾飞的两个翅膀,赵树发形象地说,二者相得益彰。2020年3月,我因出个人报告文学集《岁月深处是芳华》,邀赵树发为书作序。他没有一丝推诿,欣然答应,《妙笔丹心》油然而生。
挚友“树大发风”,树大不怕风。诚如,“文如其人”看似用俗了,但其实也是最真实的评价文学的字句。赵树发的作品是从心而出的,把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写出来的,字里行间自然就有心灵的流露。“文如其人”诚信与恳挚是人生中千金难买的高贵品质。人的精神财富,一个重要的考量是看他有多少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挚友,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的幸福指数。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我时常,发个微信问候或调侃“什么时候抽空到盖州,整两杯”感受二三好友、烹茶闲聊的雅趣。
挚友“树大发风”写诗,大多从兴趣出发,书写自己的真实情感。他热爱生活,喜欢写诗,喜欢和别人谈诗,喜欢阅读一切与文艺理论有关的文字,有此诗心,希望他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人的一生,会结识很多朋友,但能成为挚友的确不多,俗话说,人生得一知己足以,可见知己是多么的珍贵。我和赵树发老哥算是挚友,我们的交往很纯洁,没有掺杂任何别的东西,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是我们共同的感触。人生苦短,情谊绵长,有一位挚友相伴,生活会增添很多色彩。我们珍惜这种友谊,享受这种友情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