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艺术家在理想道路上追求探雅的情形,正是诗人笔下“江水流春”所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将求索韵足了优美高雅的内涵。
——题记
江 水 流 春 探 雅 人
智 博
一
2014年3月,沈伟民凭着自身才华,走上了湖北省水利文学艺术体育协会(简称省水利文协)的工作岗位。在省水利文协六届一次理事会上,他凭着自己的实力当选为省水利文协秘书长。
沈伟民是一个非常执着的文化艺术追梦人。他为自己退休后仍能为湖北水文化建设作贡献而高兴。更乐意、热心地为全省水文化工作者服务。
湖北是一个水利大省,省水利文协过去在行业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如何在今后工作中克服点多面广、人少事多的困难,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服务新时代,在全省水文化建设中发挥出更好的引领作用?如何用更接地气的方式满足基层水利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更多的水利文艺爱好者在文学艺术上“百尺竿头”?他踵事增华的压力如一泓清流浸润着他的脉络和神经。
他苦思冥想地寻找答案,又站起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点飘飞在空中,弥漫的水雾把远处的建筑物笼罩成一幅延展的水墨画。雨滴将含苞待放的花蕾滋润得更加茁壮。那些树叶上一颗颗晶莹的雨珠充满生机地滚动着。他想,如果把省水利文协打造成苍劲挺拔的大树和争奇斗艳的花朵该多好!
沈伟民伫立在窗前开始思考繁杂事多的秘书长这个职位。因为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很容易积攒一些琐碎杂务。把那些堆积的繁杂事情一点点卸掉,让努力成为一种信念坚守是秘书长必须履行的职责!他从繁杂中也认识到或许压力是一种工作优势:往往复杂的环境和动荡地变迁很容易将一种精神升华和折射出来,将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形成一种特色的文化符号。
不是吗?经典的“洪湖水,浪打浪”就是在艰苦的大革命环境中孕育出来的,那富有浓郁的绮丽旋律,将“水”的艺术、“水”的斗志抹上了灵性的意识,又涂上了淡淡的绿影。1954年的大洪水,著名的荆江分洪工程形成的荆江文化成为水文化中的瑰宝影响了几代人!1998年的大洪水凝聚出的“万众一心”抗洪精神,让全国人民感受到水文化穿山破壁、砰然万里的博大精深!
水兴湖北,湖北兴水!湖北的发展离不开水。巍巍的三峡大坝、葛洲坝、隔河岩和丹江口水利枢纽以及南水北调中线等,这些显赫的水利工程在湖北凌空出世,成为震古烁今的水利巨星。而这些建设成就所承载的水文化生生不息,把建设与文化水乳交融成一种丰富的精神文化,成为一种“水兴文化,文化兴水”的浑然逻辑。
而省水利文协又不同于那些专业的文化艺术机构,在没有专业艺术高原的条件下,怎样通过播种、栽培、耕耘、守护,把省水利文协建成一个广大水利文艺爱好者暖心的家园?成为“秘书长”工作一个非常重要的未知课题,也是他这个秘书长要面临的一次大考?
雨滴洒落在窗外的树上,点点滴滴浸润在他的心坎上。他的目光在那些挺拔的树上游走,思绪又和那雨滴一样随着天空的气流飘飞,又情不自禁地洒落在万物和地面上。这种自然生态所吐露出的勃勃生机在他思绪中滚动,又如百合与茉莉在光波的浪花上翻涌。
二
沈伟民在秘书长这个岗位上应对纷繁复杂的日常工作,才智的蓓蕾也在不断绽放。
他首先想到的是运用互联网交流平台,为全省水利文艺爱好者营造一个施展才华的文艺阵地。在水利厅文明办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厅党建网上很快就出现了文体活动、诗歌散文、书画摄影三个版块。紧接着水利文协群、文协联络群、单项活动群、书画QQ群、摄影微信群等全面铺开。大大激发了全省水利文艺爱好者的活跃程度和创作热情。一时间,群众性的文化活动风生水起,让全省水利文化建设呈现出原野上的绿草茵茵、盎然生机。
为了提高创作水平,他为那些水利文学爱好者煞费苦心地创造学习机会。2015年6月组织省水利文协会员参加省文联主办的湖北省文联产(行)业表演艺术(创作、表演)培训后,又马不停蹄地在享有文化先进县盛誉的来凤县开班。让全省水利作家、文学爱好者在培训过程中与来凤县的作家们一起采访交流,收获了二十多篇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学作品。
在漳河水库举办的全省水利书画、摄影培训班上,他让书画、摄影爱好者们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将“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的万千美景描绘出来。现场收到学员书画习作105幅,经专家评选58幅书画作品入选全省水利职工2016年迎春书画展。摄影学员还与一些艺术家开展了一次“生态水利、魅力漳河”的摄影采风创作活动,300多幅摄影习作有50幅作品被专家列入参展作品,12幅作品被《大江文艺》采用。
2016年11月的文学创作在“神农故里”随州开班。他请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水利作协秘书长、《大江文艺》主编刘军对李广彦、朱白丹等水利作家的散文进行现场解析点评,这种创新形式让学习更有效果。他让学员徐诗旸、高琼、王亚维、肖童朗读自己的作品后,让大家很受感动,彭月竹、李少武、熊先春等争先恐后上台交流,台下顿时掌声雷动。进餐时间到了学员们还久久不愿离去。李广彦深情地说道:“这种培训的场面真感人。”
他把学员带到千年银杏林和桃河源上采风;到九口堰革命旧址寻觅先烈足迹;到随州博物馆“聆编钟天籁、赏廉政书法”,感受“古乐之乡”厚重的历史内涵。激发学员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引下,为全省水利精神文明和水文化建设创作出更多精品!
几年来,沈伟民积极争取各级领导支持,先后在荆门、来凤、随州、武汉等地举办文学、美术书法摄影培训班5期,邀请《长江丛刊》《大江文艺》等文学期刊主编和武汉大学书画教授和专业书法家授课,培训学员800多人次。推荐李少武、谭成举参加鲁迅文学院中青年作家班和鲁迅文学院少数民族作家班培训学习,派员参加中国作协、中国水利文协及各分会、省文联、省作协、省摄协举办的各种培训活动培训学员100多人次;培养了一批有较强创作能力的水利文艺人才,为水利行业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让省水利文协工作迈上新台阶。他多方联系,千方百计把一些高素质的水利文艺人才推荐到更高的平台。他努力的丰硕果实是3人当选中国水利文协理事,1人当选中国水利书法家协会副主席,1人当选中国水利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1人当选中国水利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5人被授予中国优秀水利作家、优秀文艺家荣誉称号;有3人加入中国作家协会;3人加入中国水利作家协会,26人加入中国水利摄影家协会,25人加入中国水利书法家协会,12人加入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有20多人的书画、摄影、视频、文学作品在全国、省、部级书画、摄影、文学大赛中获奖并入编、入展。十多本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小说等出版。这些人才、文献如一颗颗璀璨的讯号弹升上了省水利文化的天空。
他参与组织的送文化进校园、走基层活动的路线图更让人惊叹。
2015年5月,一个以省水利厅、省水利文协与省作协联合举办的“荆楚作家走乡村”的文学采风活动在他的具体操作下全面展开。从武汉出发到达十堰市南水北调水源移民区、丹江口大坝、引江济汉水利枢纽和荆江分洪区南、北闸工程等现场。20多名优秀作家行程1200多公里,把文化的精髓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文化源泉送到乡村,送到工程管理单位,并与老百姓、干部职工一起交流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文化理念。作家们还在现场捕捉一些创作素材,使“作家走乡村”活动备受外界关注。6月举办了“湖北文艺名家进鄂北”活动,10多名湖北文艺名家走访鄂北5个水利建设工地,为水利基层单位送去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
2016年1月,他与来自全国水利系统16名书法名家和新闻记者,参加了由中国水利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水利文学艺术协会、省水利厅、省水利文协和鄂北局联合主办的“全国水利书法家走基层送文化进湖北”活动。向全国人民展示了湖北水利建设者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水利书法名家们踏飞雪、冒严寒,分赴随州、枣阳、襄阳等地,为水利建设者们现场书写春联,现场赠送书法作品并进行精彩的文艺表演。尔后,又于9月在秋高气爽时节第三次率"湖北文化名家进鄂北”,为鄂北水利工地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文化氛围。
2017年和2019年,先后在“水院”开展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繁荣校园文化生活”活动,赢得了“水院”8000多在校师生的青睐。师生们对书画展反响强烈!即陶冶了师生的文化情操,又收到了“让高尚传统文化教育人”的效果。特别是一些书画大家现场讲座和泼墨演示,成为一场场珍贵的视觉盛宴。那一帧帧画卷,一幅幅书法将“丹心谱就育才曲,朱墨绘得兴邦图”情怀展示出来,描绘出干净清澈的“无瑕人品贵如玉,有德诤言贵如金”的人生品质;又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用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线条吐露出厚德心声。那雄劲的笔锋如“云鹊游天,群鸿戏海”;那秀媚的架构又如“虎卧凤翔,龙跳天门”。仿佛山峦青翠可掬,山径蜿蜒天地之真吾的乾坤幻境;又用溪流清碧曲折把“别具一格、龙腾虎跃、端庄秀丽、气势磅薄”景物跃然纸上,仿佛集大成而金声玉振。
读者朋友如果亲临现场,就会被“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铤,不作张芝作索靖”的飘逸之气与雅秀之美所倾倒,更被那些笔断意连如“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景致所迷恋。那五彩缤纷的端庄作品如盛开的百花争奇斗艳;那遒劲有力的犀利笔锋似千姿百态的艺术尽态极妍。它不仅仅在挥毫中倾情出激浊扬清,而且弘扬了水文化内涵,颂赞了民族的文明精华,让师生们树立了文化自信,明确了民族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天人合一”的生活态度,把“实事求是”的敬业标准设定在诚信的天平上。
2019年11月22日,沈伟民参加的中国水利文协“送文化走基层”小分队完成在重庆、万州等地的书画展活动后,从万州水利局出发,经过5个多小时的山路跋涉,来到重庆市巫山县三溪乡。下车后,在三溪乡政府大院前,因陋就简用小桌子拼起的写字台,即刻为前来观赏的库区移民写字作画。随着求字的群众越来越多,竟然排起了长队。在有的要写“心想事成”,有的要写“志存高远”、“知识就是力量”的叫声中,有两个男女小学生来到沈伟民面前同时求写一个“龙”字让沈伟民非常感兴趣。
沈伟民问男生为什么要写“龙”,男生大声说道:“我姓龙,我要“龙”赋予我“龙马精神”;沈伟民再问女生“你们是兄妹吗?”小姑娘摇摇头说:“我们虽不是兄妹,但都姓“龙”,我要“龙”赋予我“龙飞凤舞”。小学生的话让沈伟民感动。他看到了山里孩子们的朝气蓬勃,看到了他(她)们的积极向上,他为孩子们的精神所打动!
沈伟民心底喷发出一股暖流驱散了山里的寒意,他脱下厚厚的棉衣奋笔疾书,将一个刚劲有力的“龙”字写给了男生,又将一个秀媚的“龙”字写给了女生。他深知两个不同的“龙”字一定能给这两个小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沈伟民从孩子们的渴望中深感文化走基层活动的重要性。也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库区人民对文化的渴望和未来的憧憬他定格在了脑库中。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成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三
打开沈伟民在秘书长岗位上的获奖证书,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沈伟民退休后从事水利文艺工作获得的奖牌和证书可谓是琳琅满目。它不仅仅是沈伟民个人难以忘怀的美好时光,同时也记录了湖北省水利文协一段精彩的光荣历史。
在这些奖牌和证书中,有省水利文协获得的优秀组织奖,有“文艺小分队”活动奖,有送文化走基层进校园的组织奖,有配合水利部文协巡展书画作品贡献奖和水利部文协授予省水利厅、省水利文协优秀组织单位的双重荣誉奖。除了集体和单位的奖牌证书外,就是目不暇接的沈伟民个人的奖牌和证书。
这些奖牌和证书从层次看,有国际性官方的、有国际性华人组织的,有国家级官方的、有国家级、省级艺术团体的;有全国水利系统的,有本省水利系统的;
从奖牌和证书的级别看:有国家级的新春杯全国书画大赛优秀奖。有全国水利系统颁发的优秀组织奖和个人作品奖,有省级和省水利系统的书画大赛奖。有个人作品的金奖、银奖、入围奖,提名奖,有工作的优秀组织者奖,有省优秀志愿者奖,有全球华人书画大赛奖,全球华人书画名家金奖。
从奖牌和证书的类别来看:有摄影、书画、篆刻奖,也有散文、诗词、歌曲奖。
还有一些聘任证书,有湖北省产(行)业文联副秘书长聘书,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秘书长、《荆楚报告》杂志社副总编聘书,荷兰皇家艺术学院荣誉博士聘书,中国水利文协书法分会副主席聘书。
2015—2020年中,沈伟民参与文学创作、书法、摄影和小视频制作的各种文艺赛事。先后获得全国的、省部级的、各文化团体和省直单位的奖项50多个。
2018年他应水利部文协邀请,参加了水利部举办的“全国水利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巡展”的组织工作,他赴广东省水利厅、珠江委、湖南省水利厅、长江委等单位开展书画交流活动,获得了参展单位的高度赞誉和水利部文协的高度评价。
在第九届湖北产(行)业文艺楚天职工创作表演类文艺作品评选活动中除推荐的作品获多个奖项外,厅文明办、省水利文协被授予优秀组织奖,
在水利部新闻宣传中心、中国水利文协举办的“砥砺奋进 水惠民生”征文活动中,他出色的工作让省水利厅和省水利文协获双组织奖,他个人获优秀组织者奖。
在厅文明办指导下,他圆满完成了196篇抗洪救灾作品和236幅(组)记实摄影稿件的征集、评选工作。编辑出版《考场》湖北抗洪专集。
在庆祝党的“十九大”书画展中,他推荐的作品斩获一、二、三等奖。十多名作者获奖,省水利文协被中国水利文协授予优秀组织单位,他个人获优秀文艺家荣誉称号。
省水利文协2016至2018连续三年被省人社厅、省文联授予全省文联系统先进集体,他个人2次被授予湖北省优秀文艺志愿者荣誉称号。
2019年,在全国水利“绿色颂歌水美中国——水利改革发展辉煌40年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上,省水利文协选送的作品中有18幅书画、摄影作品获奖,省水利厅和水利文协分别获美术、书法和摄影两项组织大奖,为湖北省水利厅争得荣誉。
2020年在抗击新冠病毒战疫中,在厅文明办领导下,他积极组织水利文友开展“抗疫情,湖北水利人在行动”活动,运用厅党建网阵地,组织发表抗疫战地日记、记实文学作品、诗歌、散文400多篇;自制《美篇》编发诗稿、书画23期,还组织编辑出版了《湖北水利抗疫诗词选》。真实地反映了湖北水利人抗击新冠病毒,砥砺前行的战斗战况。这些用笔抗疫的水利人获得了中国水利文协表彰的优秀水利作家、优秀水利文艺家,优秀水利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湖北省水利厅获得中国水利文协授予的优秀组织奖;沈伟民本人也获优秀艺术家荣誉称号。
读者朋友,如果您有幸能够去目睹一下沈伟民的奖牌证书,您就会觉得他是一位非常敬业的水利文艺工作组织者,也是一位爱好广泛、精力充沛、颇有成就的水利文艺家。在这里,如果有更多更好的词语来加以描绘和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四
他为人热心快肠,不遗余力地培养后备力量让花蕾绽放。每隔一段时间,他总是将会员发给他的文章向更高的平台推荐。一次,一篇略带稚气的散文《幸福的味道》引起了他的注意。直觉告诉他这是一棵沐浴在阳光下的小树,只要雨露滋润就能茁壮成长。他迅速找到了作者王静并辅以“真挚情感略显平淡,文笔清新不显隽秀。再努力挖掘升华之后就是一篇好作品”的真诚点评。沈伟民的见解让初涉写作的王静犹如 排沙简金。随之他又指导王静要“多看书,看好书,用心去领会,用心去创作。创作要注意急缓有序,讲究层次和景深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让王静受益匪浅。王静经过多次挖掘、提炼,一篇极富感染力的《幸福的味道》喜获省水利厅征文活动三等奖,并在多家媒体上转载。从此王静更加自信、成熟,潜心创作出散文《成长路上》在《中国水利报》上发表。
荆江分蓄洪区工程管理局的万杰也有相似经历。在一次精神文明调研活动中。万杰作为调研单位的新闻写手,调研活动之后迅速写好了新闻稿,在发稿前给沈伟民打电话征求意见,沈伟民看到稿样后,亲自为新闻稿增色点晴。这篇新闻稿不仅被省刊《荆楚报告》采用,还被《水利作家》公众号转载。事后,沈伟民以自己的真知灼见,从文章的立意,意境的锤炼,毫不保留地给万杰“写作要保持激情,纵是千里马,也要奋蹄才能驰骋”的指点。沈伟民的话让万杰在成长的路上豁然开朗,使他将自己内心的感受凝练成了一句“认识您,真好!”来向沈伟民倾吐表达。
沈伟民爱才惜才。无论是金钱还是精力需要付出时毫不吝啬。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公安分局的陈建平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曾有报告文学《小艾》《老牛休烟记》《老牛的那些傻事儿》和韵文《荆堤赋》分别在省、市水利系统内征文获奖。2016年6月因意外事故造成身体瘫痪,思想极度萎靡。沈伟民得知后,经常给他寄书寄墨宝,并以一个长者鼓励他振作精神、战胜困难。这些亲切话语和感人的举动不仅让陈建平恢复了人生自信,还树立了继续写作的信心。他用口述由老婆代笔以一篇《病隙碎笔》获荆州河道局“书香河道•魅力堤防”读书征文一等奖。在被《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吸收为会员后,2019年他的散文《回眸崎岖江岸那毅然前行的脚步》获水利部庆祝建国70周年优秀征文奖。2020年春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战疫中,他的报告文学《抗疫战士汪东波三十六小时剪影》获省水利厅文明办抗疫征文三等奖。
笔者在采访沈伟民的事迹中,还收到了洪湖东荆河张俊霞的《老师,认识你真好》;天门汉江李兰凤的《难忘师恩》,荆门市漳河张少华的《人生灯塔沈老师》,荆州长江河道局陈建平的《这辈子忘不了的师恩》,宜昌水文局徐诗玚的《良师益友沈老师》,长江洪湖分局徐光亚的《老师,感谢有您》和省汉江局商鹤的《后辈的真良师》,随州摄影家协会副会长靳云山的《真心朋友》等10多篇颂扬沈伟民的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赞颂的是他们的良师益友,也是在歌颂这个伟大时代和他们心中可敬可爱的人。
沈伟民就是以崇高的精神,高尚的品质、淳朴的谦逊、博大的胸怀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为水文化奋斗的人。他以超凡的协调能力、诚实守信和乐于助人的亲和力把一大批水利文艺爱好者紧紧的团结在一起。几年来,他先后将朱白丹、李广彦、谭成举、曾峥、李少武、陆剑、华平、熊先春、张圣东、李文山、徐诗扬、冯祖稳、陈义华、张少华、程勇等几十名文学作品推荐发表在全国和省市级报刊、杂志和网络上;将杨少平、李良松、李光明、侯树民、覃维华、李广彦、郭先进、高道国、刘剑、杨盛华、邓定悦、陈砚文、靳云山、张生、徐光亚、张先堂、张强等几十名书画、摄影作品推荐参与全国、全省水利系统和省市级的书画、摄影比赛中获奖、入编、入展。
在全国水利系统2017年度优秀思想政治工作及水文化研究成果中,汉江局商鹤的《青山绿水织楚绣,人水相亲促和谐》获一等奖;丹江口市水务局程勇的《传承和发展沧浪文化 促进秦巴山区绿色发展很有必要》获二等奖;鄂北局李广彦与省汉江局舒晓红合写的《汉江与清江水文化之比较》、省水文局魏秀珍与袁勤坤合写的《关于加强机关党员思想动态分析研究的一点思考》分别获三等奖。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光辉历程▪书香筑梦”有奖征文活动有7篇作品入编出版。
他把全部身心奉献给了“秘书长”这个岗位,他为作家们排忧解难。先后联合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省文联今古传奇传媒集团在武汉、荆州等地举办了长篇文化散文《沧桑百湖》《走遍湖北》《走遍宜昌》研讨会。省总工会、省作协、中国水利作协、《长江丛刊》、《中华文学》等单位领导、专家出席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湖北日报》、《中国水利报》等十多家媒体予以报道,在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熊先春的诗集《太阳底下是故乡》的推荐倾尽全力,为作家华平的诗集、刘源的诗集出版不遗余力。
省水利文协工作点多面广,无疑给他的工作压力很大。为了将工作很好地开展下去。他焚膏继晷地努力坚持。他的坚持体现出自强不息,体现出他对工作的珍惜,更体现出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社会!
他就是这样跋涉在水利文化建设的路上,吃力地迈动着耄耋的步履。有时还招致一些无聊的非议,也有一些善意的误会传入他的耳道。但他总是一笑了之。他没有时间来分辩,一心只想用他的辛勤劳动将湖北省水利文协抢占在全国水文化建设的前沿!
“不管工作多么繁重、辛苦、艰难,我经常提醒自己要坚持、努力。因为我热爱这项工作,我不能辜负上级和文友们的期望。”这是沈伟民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一席话。写到这里时,他攻苦食淡的精神也让笔者感动得眼圈中热泪滚动。是啊,这就是我们水利文化人为水利事业磨不薄、染不黑、不磷不缁的坚贞身影。
五
沈伟民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不仅热爱摄影、书画、文学,还对音乐颇感兴趣。他母亲受过高等教育,有较深的艺术修养,在母亲的细心指导和潜移默化下,“神秘”的音乐面纱在他的努力耕耘下被慢慢揭开。
在只有广播的那个年代,爱好音乐的他好不容易在朋友手中能得到一本薄薄的简谱。他如饥似渴的学习起来。先后学会了口琴、二胡、吉他等乐器,并经常和朋友们一起交流,一起享受美妙的音乐和青春快乐。
同时,因为对音乐的爱好也使他收获了至诚至爱的爱情,寻觅到了知心爱人。
那是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他到宁静的东荆河畔去赏月。晚上,堤岸边轻风拂柳,水面上渔火闪耀,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色呀,让他兴会淋漓一时兴至,情不自禁地吹起了口琴。琴声时而悠然舒缓如流水,时而急越如飞瀑,时而清脆如珠落玉盘,时而低回如呢喃细语;这是一种洁净的琴声,载着人的心灵驶向音乐深处,寻找着精神的玫瑰。吹着,吹着!一个附和的女高音传入他的耳道。这声音似乎来自很远很远余音袅袅,又似乎拖得很长很长让人如痴如醉;那种人没见面歌撩人的感觉,使他有些热血沸腾。
他难耐的激动开始循声追人。当发现亭亭玉立的女孩是东荆河管理段的舒爱珍时,俩人的共同爱好便开始了若离若即的接触。舒爱珍也喜欢工作之余将那玉润珠圆 的歌声撒向原野,撒向烟波浩渺的东荆河,还常常一个人在烟雨缥缈、苍松翠竹中寻找创作灵感。她遇上他,从此生活中不再有寂寞;他遇见她,犹如忧郁的小生碰见落入凡间的精灵。俩人便经常在一起用歌声将情操陶冶,又将内心的挚爱用琴声传递。那种“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的强烈倾慕,在经历“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之后的思想感情更加契合在了一起。
他们用“高山流水”表白知音,用“二泉映月”向往光明,用“真情就在那儿苏醒”体验感情真谛。用“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来享受翩翩起舞的魅力。每每陶然其间,每每怡然自若,都是一种花儿盛开的二人世界。这种彼此间的心心相印,让他们走进了志同道合的殿堂。
婚后的志趣相投,俩人常常在郊外散步将那些如诗的歌词揉进曲谱里,也常常关在小屋精雕细琢进行创作。为寻找灵感,东荆河畔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洪湖岸边留下了俩人的身影。
有一次,他俩漫步在家乡的小路上,优美的田园风光突然让他们心中那诗情画意般的句子似泉水涌出,俩人便你一句我一句朗诵开来:“朋友们,我们喜欢车水马龙的城市生活,是否还怀念家乡的水乡园林?多少次梦回水乡,想逃避尘世的喧嚣,躲开那些争名夺利的烦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着小溪静静流淌。小船划过水面上荡起粼粼波光。来吧,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水乡,泛舟在洪湖上。让阵阵荷香的轻风送来放飞情思,那些鱼儿戏湖鸥作迷藏的美景令人神怡心旷。湖岸边的垂柳沐浴春风霞光,好似俊俏的美女在梳妆。迷人的园林水乡,这里珍藏着我儿时的记忆,是我永远怀念的家乡。”
他俩把这些文字又细细地咀嚼了一遍,觉得不够过隐,干脆写成歌词《梦回水乡》:
轻轻地划起双桨,小船儿在波光里摇晃。摇进了童年的岁月,摇进了梦里水乡。鱼儿在绿荷下游荡,湖鸥在水面上飞翔, 碧波上飘荡着荷香,牛羊在长堤上牧放,轻风拂柳呀似美女梳妆。啊!我的故园,我的家乡,水乡园林的秀丽风光,珍藏着我儿时的记忆,是我永远不能忘怀的地方。
轻轻地划动双桨,小船儿在波光里摇晃。摇进了童年的岁月,摇进了梦里的水乡。 清泉在屋檐下流淌,小鸟在树林中歌唱,情哥在河岸上眺望,渔姑在小船上心慌。漫天红霞映照着绿色村庄。啊!我的故园,我的家乡,水乡园林的秀丽风光,珍藏着我儿时的记忆,是我永远不能忘怀的地方。
这首朴实的歌词谱上旋律后,它就像“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一样不胫而走,传遍了祖国的四面八方。也让故土牵动了多少游子的思乡情!
当这首歌经中央民族乐团优秀青年歌唱演员薛雷抒情演唱后,那缀玉联珠的歌词被幽缓旋律托出时形成了与听众共鸣的音符。如诗如幻的感染力,也把著名音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陶醉。情有独钟的金教授欣然为薛雷题写了《梦回水乡》歌名。
《梦回水乡》的成功,让他们俩一发不可收拾。他们夫唱妇随,结出了天道酬勤的果实。紧接着,《请你别再说永远》《诗魂》《中秋思亲》《汉江之歌》等10多首歌曲见诸于报刊,没公开发表的《与往事干杯》《东荆河水清又长》《游子吟》等10多首歌曲被广泛传唱。
六
60年代,文化生活比较单调,春节写春联深受群众喜爱。他父亲能文善书,每逢春节都会为街坊邻居书写春联,那出口成章的对联和挥洒自如的书法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他从小就喜爱书法。
沈伟民孩提时代,勤奋好学的他在父亲的熏陶下写得一手漂亮的方块字。因练字手劲大,且收放灵活,得到了当地书法家李良贵老先生指点,并赠帖传授指书特技。尔后,又经洪湖画家徐汝南老先生指点学习画技。但终因年青时忙于生计而荒废。生活环境有所改善之后,才慢慢开始潜心书道。
夜深人静是沈伟民读书写字的习惯,万籁俱寂是他曲径通幽、浓盛之气爆发神妙能力的时刻,他将感知和灵感尽情发挥出来,进入鲁迅笔下的“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潜入在聚精会神中。
书法是表情达意的艺术。无论何种表达形式,都将作者的艺术追求与感悟显现出来。也表现出作者的人格操守、思想境界和学识修养。沈伟民在书写作品的时候,常常要对书写心态、书写环境进行适应与调整。他认为心态与环境对作品的影响很大,往往因为笔墨工具的书写环境与心态不匹配,书写出的作品很难达到心与灵的契合。
为了将每个笔锋出神入化,每个字体架构与每件作品达到应有的境界效果,他常常一个晚上写不出一个满意的字。他的办公室,他的书房都被他的书籍和文稿所塞满。
他在写“高山流水、明月清风”的时候,一个“水”和“月”让他几天几夜睡不着觉。
他查阅了“水”字的多种写法,把行、草、楷、隶、篆和其他的书体都看了个遍。还把唐寅、欧阳询、赵孟覜、顾德育、祝枝山等人的写法搬上字贴,总觉得在整体的美感上有些别扭。写了两个晚上不见效果。人写累后准备休息时,突然发现篆刻上的“水”如清流,他便潜心写上去看看效果怎样,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写“月”字的时候,他便从500多个篆书体中找出了字体,觉得还不错,于是写了出来,结果这个字帖在全国书画名家邀请赛大展中获得金奖。
随着年龄增长,沈伟民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以及审美取向又有一些新的变化。他一改过去那种大开大合、跌宕起伏、左摆右动的章法,而是比较平和、中庸地把意境表现出来。彰显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艺术效果。
他连续几年应邀进京写春联,根据有的喜欢雄浑粗犷;有的喜欢大气磅礴,有的则喜欢婀娜多姿的不同特点,创作出了一些极致美感、并让大家喜欢的作品。
庄子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把篆刻视为“壮夫不为”的雕虫小技,一些想追名逐利的人也看不起这方寸之地能够安贫乐道。但对沈伟民而言,却对篆刻充满特别感情。他把篆刻视为方寸之地能表现万千气象、书体之美能容雕刻于一炉的传统艺术,方寸之中有励志的充实与快乐。
篆刻对创作者在艺术上要求很高。不仅要具备较深的书、画艺术功底,而且还要创作者掌握文字学、金石学、印史学、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因此是一门学其形易,会其意难的艺术。如想通其圣道,涉足妙顶风光,其难度恐不下十年寒窗。
沈伟民在这门艺术上虽然起步较晚,却在探雅中颇有收获,出现了一些乐不可支的进步。因为他心中的激情和强烈的创作欲望把他带到了一个十分美妙的艺术境地。
他总认为自己功力尚浅,因而,在艺术的道路上所花费的是一般人的成倍时间。把对篆刻艺术的那份爱好作为一种情感和艺术熏陶,一种在很小空间就能将艺术成就体现出来的艺术门类。他在这个门类上一点一点的积少成多,把方寸空间的臻品奉献给这个伟大时代!
七
走进沈伟民的生活,如同踏入一条奔腾不息、激情澎湃的生命河流。这条河汇聚着一个在艺术道路上探雅人的艰辛求索历程,也是一个艺术家追求理想的辉煌人生。
他要求自己必须把每一件事情做好,把每一项活动开展得有意义,让每一个参与的人都留下美好的记忆。他上山下乡时对音乐的兴趣成为文艺宣传骨干,参加工作后是单位文艺宣传的组织者,既是导演也是编剧。他竭尽全力把爱的艺术,美的享受和快乐带给大家。他是单位文化活动的领头人;更是汉江堤上护堤的拓荒者。遇到突击性的工作总少不了他;同事们遇到困难他总是乐于助人。他曾经被派到分局去当过“救火”队长,把一个关系不顺的单位打造得上下同心,为汉江局领导巧解了一道难题;他也曾经率队历经艰苦岁月的激情洗礼,投身到轰轰烈烈的改革中燃烧自己,他的工作履历既有忧患,也有沧桑。
沈伟民走过的人生足迹,是他把信念和理想扎根在这片沃土上。艰苦的环境没有动摇他的信念,工作的挫折没有折损他的追求。他在汉水的浇灌中茁壮成长。一清二白是他的本色;执着探求是他的奋斗写照!
他一生虽然贫穷、艰难,但从不向困难低头。哪怕艰难险阻,哪怕暗礁险滩,他义无反顾、无私无畏为理想奋斗。他不求名,不图利,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工作。退休后,仍然以饱满地热情走上了为艺术奉献、为水文化燃烧自己的“秘书长”岗位。
那一笔笔书画的感情世界里,那篆刻的字里行间里,那为水文化爱好者们服务的工作日程里,都倾注他的那份真情、友情和对党和国家的感恩情怀。在他质朴的外表里,深藏着一颗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宽厚之心。
他总是面带微笑,在党的阳光照耀下,将他所追求的事业进行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位已经耄耋之年的退休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他已经将理想追求转化成了一种坚定的执着和奋斗不止的精神。以他平凡的工作来绘制出水利人的精彩。用他的激情来谱写出一曲荡气回肠的艺术之歌。
伟人们的哲学辞典里有这样一些话:生活的真谛在于执着,生活的理想在于远大,生活的乐趣在于追求。这就是沈伟民在艺术道路上探雅的奋斗人生!
2020年11月26日第五稿于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