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姚毅的头像

姚毅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5/26
分享

端午节记忆

小时候,节日的仪式感总是很浓,因此总盼望过节。虽说端午节是由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而来的,想来不免伤感,但于我们小孩而言,在那个缺粮少米,没什么好吃的年代,在端午节,能吃到散发着芦叶清香的粽子,这成了一种企盼和美好的享受,也带给我许多童年的回忆。

传统意义上,扬中的粽子离不开这几种主要材料:竹套、芦叶和糯米等。

淡竹套韧性较好,是扎粽子的上好材料。淡竹可卖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扬中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块淡竹园。那时竹子是扬中人家庭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长了几年的淡竹可制作成多种竹器。新生淡竹,每一节都有一个竹套包裹着,长到一定程度,竹套就会自然脱离竹子。清晨,竹子带着晨露,三四月份,我们小孩子都会带着长竹竿到竹园里拈竹套。太成熟的竹套会掉在地上;还有未完全剥离竹子的,我们就会用竹竿拨下来。等拈到一把竹套,我们便会把竹套扎起来,插在门前菜园的竹障上晒干。这样,包粽子用的绿色环保的扎绳就有了。

芦叶是包粽子时用来装米的。小时候,我家西埭头有一块滩涂地,那里长满芦柴(芦苇)和柳树。那里是我小时候的乐园。我们小孩玩过水,挖过芦根,捉过迷藏,还在那里打过芦叶。

四月,芦柴见长,节节拔高。片片芦叶,绿色可人,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我们追着芦柴的长势,瞄准一根根大芦柴,认真地挑拣叶片大的芦叶采摘,此谓“打芦叶”。我们小孩子做事往往是无耐心的,大人也不指望小孩打的那么一点芦叶,大多数芦叶还要靠母亲去江滩打。关键是我们小孩子在打芦叶时,会用芦叶编成小船放到港里玩耍,有时还会用嫩芦柴管给小船装上烟筒,谓之“小汽艇”。我们把做的小船放到港里,让它随风漂行,随潮而游,甚是欢喜……打完芦叶回家,我们会把一把把芦叶折起来,中间留一大孔,再用竹套一扎,穿在竹子上,放在外面晒干或屋檐下晾干待用。

每当端午节临近,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裹粽子。裹粽子用的芦叶和竹套先要放在量子(木水桶)里用水浸泡,等芦叶舒展开来,再放到锅里煮一下,然后捞出来方可使用。

那时裹粽子,大多用“腰子盆”(长形像猪腰子的木盆)搁在两张高板凳上操作。芦叶放在盆里,淘洗浸泡过的糯米放在“烧鸡篮子”里,篮子也放在盆中,便于操作。粽子外形分五角和四角。因五个角的粽子像斧头,又称“斧头粽”;四角棕的裹法叫“一把抓”。粽子有纯糯米粽、赤豆粽、红枣粽和面粽子。大概过去大米金贵,而糯米更甚,我还吃过母亲裹的面粽子。和面时,加了新鲜的豌豆,配以糖精调味,煮熟后,吃起来又甜又香,风味独特。面粽子很特别,是用一张大竹套裹的。粽子裹好后,一般放在土灶的铁锅里用柴火烧煮。后来也有用煤炉煮的。煮粽子时放上一些鸡鸭鹅蛋同煮,煮熟的蛋就有一种特别的清香。吃粽子时蘸以绵白糖或红砂糖,又是一种别样的享受。

那时,粽子不仅是一种美食,也是过大忙时农民充饥的绝好食物。粽子煮好放凉后不久,母亲就要用煮过粽子的水,把粽子养到坛子里。这样,粽子常常可从端午、过麦忙,一直吃到栽秧结束。

扬中人吃粽子的风俗,不仅在端午时节盛行,平时有人家里砌房造屋时房屋上梁,或者有人生日满月,也都会裹红枣粽子,此时一般只裹四角粽。我想,大概是因为这粽子谐音是“宗子”,又是四个角,又加了红枣,于是它便有了一个美好而丰满的寓意,意即传宗接代,子子孙孙,生生不息,延绵不断,事事如意,红红火火。

(原载于2022年6月6日《京江晚报》《扬中日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