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从远古的岁月上路,带着或浪漫或唯美的故事,轻轻敲打我们的记忆。我们的视线停留在丝织品的锦绣繁华中,想起根植在往事里的那些桑树,心里蓦地生出感动。
顺着桑的枝蔓望过去,会看见《诗经》里散着浪漫气息的桑园,去沫邑割麦的男子,心里想着那个约他到桑林中相会的女人,美滋滋地走在路上,身影轻快,口中哼着小曲。这时候,劳动成了借口,约会变成头等大事。他和她在桑园相会,在淇河岸边依依不舍地惜别,她的手被他紧紧地握着,满面娇羞,说:“过几天我们老地方见!”这老地方就是桑园,也是《诗经》里的伊甸园。寻着那些深情美妙的诗句找过去,感觉《诗经》里的桑园可真是个滋养爱情的好地方!偌大的林子,背山面水,极幽静,采桑养蚕的女人和割麦、割草的男人走向那里谈情说爱,情思堪比缠绵的蚕丝,任人想象和评说。
那时候,该是桑林遍地吧。在棉花植入华夏大地之前,人们的穿衣问题主要靠缫丝织帛来解决,所以植桑养蚕和种庄稼同等重要。养蚕的女人守着家里的蚕宝宝,桑园在野外,她每天都出去采桑叶。一片风情美丽的桑园总是少不了采桑女子妖娆的身影。瞧,美少妇罗敷身穿杏黄色的罗裙,著紫色的绸缎小袄,正挎着篮子袅袅婷婷地走在去桑园的路上。她一走出来,就像时空隧道里刮来的浩浩仙风,惊艳得空气都快凝固了,所有的男人都忘情地望着她。每当想象这惊鸿一现的画面,我就猜想这位大美女身后的桑园一定是个神话一样的地方,那是鸟唱虫鸣,有声有色的一片桑林,树木茂盛,不一定高大,而罗敷女刚好够得到那些郁郁蓊蓊的叶子,这些桑树多么的可人可意呀。蚕儿等在家里,罗敷在路上,桑叶也在路上,走在路上的罗敷勤劳、聪明、忠贞、美丽,玉手纤纤。桑叶的品质也配得上这样的一双手来采摘。因为桑树是神树,它来自宗教,代表母亲或英雄。
说桑树象征母亲,我想,桑树该是蚕的母亲,蚕由卵成为幼虫、吃桑叶长大、吐丝、作茧自缚、成蛹、再破茧而出、变为蚕蛾、蚕蛾交配产卵、然后死去。蚕的一生靠桑树喂养,桑树像母亲一样将蚕养大,桑树付出的甘苦养蚕人是知晓的,也是感恩的。这从古人对桑的热爱和重视就可看出来。《诗经》里唱“维桑与梓,必恭敬止……”之所以给予桑梓这么高的礼遇,因为看到桑和梓就想到了父母。由此桑梓还作了故乡的代名词。孟子也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衣帛矣。”是啊,有了一片桑园,再养些蚕,穿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国人对衣食的敬畏历来神圣。《山海经》里和桑有关的蚕被誉为蚕娘娘,是虔诚供奉的神,而且这位神还来自民间。这也是民女和神马最富传奇色彩的故事。据说,因为民女的母亲许诺:谁能救回被绑匪掠走的丈夫,就将女儿许配谁为妻。结果家里的马动了心,可是当它救回主人时,非但没娶姑娘为妻,反而因为这一想法太执拗、顽固,遭到了屠杀。但马皮最终还是裹挟着姑娘一起飞走了,并且让她羽化成仙,做了蚕娘娘。我在惊诧故事的跌宕和离奇时,常常会记起小时候,母亲养蚕的一些画面,就在院子西面的偏厦下,案板上的大笸箩里,胖胖的蚕儿鲜活、健壮,而母亲走近它们的时候,又是那么的悄声静气,举手投足都显得小心翼翼。“可别惊动了蚕宝宝!”这是她总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母亲虽然不知道蚕娘娘的传说,可她对蚕的敬畏之心并不逊色于文字里的传说,那也是养蚕人对这个充满神奇生灵的呵护与感恩之心。
我们把丝织的料子叫“桑蚕丝”。因为是桑养大了蚕,蚕吐出丝,丝被织成布,才有了这轻柔华美的料子。所以我在抚摸一块桑蚕丝布料的时候,就看见了它身后的那片桑园。那是根植我们的血脉,对华夏儿女有着舔犊之情的树木,她在远处,也在近处,像一个胸怀博大的女人,魅力,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