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虞勇波的头像

虞勇波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07/04
分享

我的“红色”情结

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我一直对具有鲜明时代印记的“红色” 情有独钟。

我是一名“70”后,掐指算来,到今年参加工作已经20多年了。我小时候,流行一种读物——连环画,俗称“小人书”,深受人们喜欢。每到课外时间,我和小伙伴们都会争着抢着看它。这些“小人书”,有很多是歌颂党的领导和英雄人物的,如《南征北战》《四渡赤水》《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张思德》等等。它们像一粒粒红色的火种播进了我幼小的心田。从此,我对红色题材的读物就产生了一种特别的感情和喜爱。

1996年参加工作后,我有10多年时间从事企业党务工作,并于1997年6月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工作的关系,使我有机会和时间阅读了许多以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祖国、歌颂社会主义为内容的的红色书籍。在我的书柜里,至今还珍藏着有许多我读过的红色书籍,有歌颂革命领袖丰功伟绩的《毛泽东传》《红墙内外——毛泽东生活实录》《大地的儿子——周恩来的故事》《百年小平》;也有反映革命先烈英勇事迹的《李大钊》《杨开慧》《红岩》;还有记述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不断壮大的《日出东方》《建国大业》,等等。每次捧读这些红色书籍,我的心都会被革命前辈、革命先烈的事迹所打动,可以说使对我的一次心灵洗礼,一次精神“补钙”,使我受益匪浅。

从小到大,我最喜欢看、看的最多的电影也是红色电影,《闪闪的红星》《烈火中永生》《英雄儿女》《烈火金刚》《南昌起义》《开国大典》《大决战》,每次观看这些影片,一下子就把人带到了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革命先烈为了人民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让人深受教育。上世纪80年代,电视机走进寻常百姓家里后,各种题材的电视剧亮相荧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并且相继掀起了武打热、言情热、清宫热,但我却没有随波逐流,沉迷其中,而是选择观看自己感兴趣的红色题材的电视剧。进入新世纪,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兴起,更为人们观看电视剧提供了方便。通过上网,我系统完整地观看了许多耳熟能详的红色经典电视剧,如《开天辟地》《井冈山》《长征》《八路军》《新四军》《延安颂》《杨靖宇将军》,等等。通过观看红色经典电视剧,进一步充实了自己的党史知识,也让我的业余生活变得更加充实而有意义。

读红色书籍,看红色影视,自然而然,我就对和主人公及事件有关的地名逐渐产生了兴趣,我经常翻开地图寻找它们的具体位置,搜索相关资料,对它们不由心向往之,并在10多年前有计划地开启了自己的“红色之旅”。我自掏腰包,不怕遥远,利用假日,先后拜谒了毛主席故居,杨开慧故居,刘胡兰纪念馆,革命摇篮井冈山,遵义会议旧址,革命圣地延安,歌乐山革命烈士陵园等革命旧址,实地感受“红色文化”,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增进了对党领导人民群众经过28年的浴血奋斗、建立新中国光辉业绩的了解,加深了对党和伟大祖国的感情,坚定了自己理想信念。

上高中一年级时,我被班上选送参加全校歌咏比赛,当时唱的歌曲是《我的中国心》,从此爱上了唱歌并坚持数十年,而且特别喜欢演唱积极向上、铿锵有力、激情澎湃的红色经典歌曲,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浏阳河》《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我的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我和我的祖国》,等等。通过唱红歌,一方面充实了自己业余生活,另一方面也传递了正能量。为此,我积极利用参加各种歌咏比赛和演出之机和同学、朋友聚会之时,引吭高歌红色歌曲,让听众从红色经典歌曲汲取精神力量,激发大家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进入新的历史时代和新的征程,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我更加坚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为党工作,利用自身的“红色文化”阅历和知识,做一名“红色文化”的传播者,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红色文化”,让红色理念和基因得以传承光大,使之成为人们砥砺前行、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