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浪滚滚
好雨知时节。连续几日的细雨,如同美酒佳酿,正处于抽穗阶段的麦苗如饥如渴地吮吸着,由单薄变壮实,郁郁葱葱,生机一片。阵风吹来,麦浪翻滚,空气中荡漾着浓郁的麦子清香,引来布谷鸟婉转歌唱,老农们看着丰收在望的麦苗,褶皱的脸上笑开了花。
勤劳老实的老农们种植出来的小麦也保持着质朴纯洁的品质。麦子偏居乡野,远离都市的繁华与喧嚣,过着简单生活。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在乡下田野里安静地生长着,扎根泥土,才收获饱满金黄,最后又以雪白的面粉形式滋养着我们。
麦苗的生命力很强。农夫们在头一年的秋天把麦种播种后,麦苗历经冬季风霜冷雪的考验,蛰伏于泥土,直到冰雪消融,春暖花开,麦子按捺不住生命的萌动,以饱满情绪,绽放出生命的绚丽。
六月,属于麦子的季节。油菜籽刚好收割归仓,蒜薹和蚕豆也已落幕。而成熟的麦子呈金黄色,麦浪滚滚,把广袤的乡村都装饰成金黄色,呈现一幅特有的田园画卷。骄阳下,壮实的麦子谦卑地低下沉甸甸的头,等待着老农们收割。
站在田埂上,我想起高中毕业那年,焦急地等待录取通知书,正逢小麦抢收之际,父亲把我领到田间帮忙割麦。我顶着毒辣的太阳,挥动起镰刀,刹那间,周围的麦子被我风卷残云收拾干净。然后捆把,挑到船上,再装运到打麦场。一天下来,脸晒得红通通的,全身累得酸痛。
那时农村种田条件简陋,没有收割机,全是人工劳作,劳动强度可想而知。脱粒这一程序需多人合力协作才能进行。家家户户自行组合,互帮互助。整个麦场灯火透明,脱粒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机器喂料的那个人,事关整体效率和安全,所以要求很高,必须是动作麻利,头脑灵活,反应敏捷的男人。解把的两个人,负责麦把的大小,送给喂料人。其中一个人粗分,另一个人细分,若多的话,麦把就脱不清,若少的话,就影响整体进度。而我和大哥、二哥负责从麦垛中拖出一捆捆麦把。另外还有机前理草捆草的,机肚移麦的。通常是这家脱粒完,接着是下一家。一个晚上三四家忙完,天也快亮了。
这段参与收麦的经历,不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以及粮食的来之不易,更使我懂得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人生道理,成为我人生不断前进的动力,令我终生难忘。
——于5月14日发表在《河源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