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人说“你怎么这么慢,简直像蜗牛一样”,可见蜗牛的慢,已成了一个经典。久而久之,蜗牛也就成了慢性子或者反应、做事特慢者的代名词。
蜗牛的确很慢,背着那张沉重的壳,摇摇晃晃走上一整天,也不过人类的一小步。幼小的孩子也是如此,他们学习走路,每天都要摔倒上百次;学习说话,一个字咬无数次都咬不准;学习吃饭,更是好几年都学不会,有的甚至上小学,还动不动就用手抓,大人美其名曰“五爪虎”……可见,无论教一个孩子什么,你都必须有十足的耐心,而且千万不要对他们抱有太大的期望,更不必期待他们一次性学好。什么都得慢慢来,每次如能前进一小步,那他们就给了你足够的惊喜。不然,有哪来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呢?
适应了孩子们的学习、成长速度之后,我们就知道陪着他们成长,正如是一个牵着蜗牛散步的过程。这,也成了我们陪着孩子慢慢长大的最贴切,也是最经典的比喻。
不错,教育更是如此,它就是一个陪着蜗牛散步的漫长过程。
学生小L常被同学戏称为“比蜗牛还蜗牛”的孩子。做什么事情总得比别人慢了很多拍的他,刚开始学习成绩与别的同学,特别是跟那些教育资源丰富的同学根本无法比。诸如有同学的父母是中小老师,有同学的父母虽不是老师,但亲戚中有老师、领导的也不少。相比之下,小L可算是同学中的弱势个体。
不过,小L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舍得学,舍得问,舍得记。别人上课做笔记时,一般跟着老师有选择性地记,可她认为自己很多地方不如别人,包括写句子,都不如别人的写得好,更何况老师在课堂上还得补充很多知识及相关资料。每当老师问他们:这些要不要记下来时,他总是第一个回答:“老师,您慢点讲,我得记一下。”每当老师叫他们选择性地做笔记时,他总是大声地说:“老师,我不能选择性地记,因为我基础比他们差。”每当遇到他们学过的,或者讲过多次的东西,老师总是很明确地跟他们说:“只要听一下,跟老师回顾一下就行”,她却慌了,总是说“不行不行,老师,我不行的,您得说慢点,他们记忆力好,接受能力也比我强,我得再记一遍……”。他总是这样,即使是学过的知识,也会不厌其烦地记、问、想,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相关联的问题。
每当老师强调,“只要记要点,要点”时,强调“那些熟悉的、已经理解了的东西”只要跟着老师回顾时,他会坦诚自己很多东西都不熟悉,不理解,更记不得。他的书本上密密麻麻记下的,全是上课时老师讲的,包括课件上没有,老师偶尔补充的,或者老师围绕课件上的要点,做进一步阐释,或者深层次挖掘的东西……总之,他把自己放到了很低的位置,别人说他笨,他也不反驳,反而很大方地承认自己真的很笨,比一般同学要笨很多,他说自己像蜗牛一样慢,像猪一样笨。每当听到这里,我就觉得他实在太可爱了。每当这时,我就告诉他,他即使像猪一样,但也应该是一头聪明的猪。因为只有聪明的猪,才如此可爱,如此认真且勤奋。没有优势或特长,就去挖掘,或者以勤奋和认真来填补自己人生的某一空白,这正是聪明的表现。
也许正是因为他愿意放低自己的姿态吧,别的同学自然不会讽刺他,挖苦他,反而愿意等待他,愿意帮助他。有好几次,我看他跟不上时,他周围的同学就会告诉他,给他解释,或者借笔记给他抄。当然,如果还是弄不清楚,下课后,他会在第一时间堵住老师,或追在老师的屁股后面问个清楚明白。
有同学说:自己跟他基础差不多,小学甚至比他强多了。可为什么到了中学就感觉吃力了,就觉得自己跟他的距离越来越遥远了呢?是不如他聪明吗?或者不如他勤奋吗?他们自己也找过很多原因。经过反复讨论、思考,深入挖掘思想根子,终于找出了造成他们之间差距的根本原因:“老师,其实我们很多的时候,没有他真实。自己不懂的地方也不敢承认,不懂装懂。我们还没有他认真,他生怕自己遗漏一点点知识,我们却生怕自己多做一点笔记,多学一点东西,多做一点作业,即使老师布置的任务,我们能够完成60%左右就已经很不错了。还有,我们也没有他脸皮厚,他在课堂上没搞懂的知识,即使老师怼他,说课堂上讲过了的,他也不怕丢面子,总是厚着脸皮缠着老师问,一定要弄懂弄通才放手……”他们最后的结论是:这个L同学,的确是一只爬得很慢的蜗牛,同时也是一头特聪明的猪。他们愿自己也像他一样,能做一只走得很慢的蜗牛,同时也能像他一样,做一头有智慧的猪。
我脑海中突然涌现出十万个“为什么”,明明都是很聪明,思维很敏捷的孩子,为什么又愿意做蜗牛,做猪呢?
孩子们最后为我揭示谜底:“蜗牛虽然走得慢,但他有自己明确的方向,他每天都在不断地努力,他从来都不会放弃自己;他喜欢积累每一小步,这样长年累月地爬,一定会爬上金字塔的顶端。如果像我们中的某些人一样,连一小步都不愿意迈,又怎么能迈一大步?更不要痴心妄想能够超越他人,甚至一步登天了。
所以,向一只蜗牛学习,每次走好一小步很重要;承认自己像猪一样,然后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才是真正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