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先秦时代,楚地就已遍种芙蓉。相传唐宋年间,湘资沅澧沿岸多植芙蓉,故称楚地为芙蓉之国。五代诗人谭用之有“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的诗句,已直接将湘楚之地称为芙蓉国了。
1961年秋天,毛泽东在《七律·答友人》中写道:“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写出了作为湖南人的骄傲。现在,芙蓉成为湖南的省花。湖南也就有了“芙蓉之国”的美誉。
湘中有座名山,亦称芙蓉。此山由五大主峰组成,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布局,七十二峰环抱而成。其主峰之一的云雾峰挺拔峻秀,高耸入云。四面群山朝拥,宛如众星捧月,状若出水芙蓉。山多寺庙遗迹,林径幽深、鸣泉飞瀑、危崖耸立、势若腾龙。山巅终年云雾缭绕、鸟语花香、气候宜人,仿如人间仙境。有民谣云:“清清流水青青山,一步一望一层天。白屋云深不知处,仙茶芍药忘流年。”
芙蓉山中心由极易风化的花岗岩构成,形成一个面积不大的盆地。相传中央有一池塘,长着莲花长年不凋,常有仙女于莲花丛中沐浴,人花相映,貌似出水芙蓉。故称芙蓉山。这里,是相传几千年前瑶民集居地,曾为沩山脚庵广化寺僧侣统治。这里,群山起伏,层峦叠嶂,地势险要。元末明初,陈友谅鄱阳兵败率部潜入山中。建立大小山寨十多个,从炮台上,封山坝,关坳上,三关上,穿天界等地名,仍可以看出它的历史渊源。明末清初,重臣尹三聘因不愿做吴三桂的走狗,隐入烧山尖,此山又名烧香尖,削发为僧,避世隐居直到圆寂。
清初乡贤黄国香游历到此,见此山气象万千,状若芙蓉,曾撰联曰:“自衡岳九千仞而来,推开一朵芙蓉,仿佛花中藏世界;望洞庭八百里之外,踏破几重云雾,依稀海上现蓬莱”。从此,芙蓉山声名远播,加之山上“云雾庵”香火日盛,已成为当时古梅山的一座“圣山”和旅游胜地。
芙蓉山上多仙女,采的仙茶带露香。上芙蓉,大多是为了到茶山吃最地道的芙蓉土菜,品最地道的芙蓉仙茶。芙蓉仙茶,清香飘逸;推窗见山,山外瀑布溪水,美不胜收,一簇簇杜鹃花开在岩上,染红了这绿色的山峦,点缀了这仙境,让人心旷神怡。如遇大雾,群山忽隐忽现,或犹抱琵琶半遮面,于雾霭层层中,这无垠的楚天隐藏着无数仙女,仿佛在跟你捉迷藏似的,那花容,那月貌,俏皮中略带羞涩,羞涩中又有好奇。让人恍然大悟:为什么这高山云雾里染就的绿色如此诱人,为什么这深山老林中能飞出那么多俊鸟。
仙境出仙女,仙女采仙茶。这芙蓉山上,不仅有众多关于仙茶的神奇传说,更有“自古芙蓉出贡茶”的诸多史料。唐宋时期,安化芙蓉山之茶被定为仙茶;明朝,朱元璋钦点芙蓉山芽茶二十二斤御贡,称“四保贡茶”;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采用芙蓉山原料精制的安化红茶获得金奖,惊艳全球。
芙蓉山高路险,弯多且急,一路盘旋而上,一路风景无限。若非芙蓉山人,或许很难一鼓作气爬上山巅,只能走走停停。如有熟人作向导,则可以边走边观赏美景,边欣赏边聆听那些山水甚至飞禽走兽们的絮语与故事。恍然间,自己不再是游客,也不再是山民,而是真的成神成仙了。
不要担心误入白云生处,更不用担心自己迷途而不知返。这里,不仅仅是深山老林,她更是天上人间。白云深处有人家,白云生处更有赏不完的美景,听不完的传奇。潺潺流水会召唤你趋步前来,或许是一线清泉从竹林深处,如一位娴静的仙子,踏着掩映的绿苔,凌波微步,款款而来;泠泠清泉诱惑你快快追寻,追寻着她的声音,或许会发现,那是一悬瀑布,豪情万丈,沿璧崖倾泻而下,敲击岩石,溅起串串水花,让你忍不住张开双臂,拥她入怀。
山路两旁,时有岩石像刚从山上滚落,或斜或立,或兀或躺。岩石下,那些不知名的小黄野花一簇簇,一丛丛,有时还一树树,从上到下,从下再向树的四周辐射;而有的树却故意伸出热情的枝叶挑逗着那些娇美的藤蔓,演绎着“世上既有藤缠树,也有树缠藤”的经典与创新。
极目远望,偶有零星花朵掩映其中,点缀其间,煞是迷人。遥望对面山崖,透过一树素樱,但见一棵石间柏绝处逢生,傲然于挺立。真是奇了,那么坚硬的岩石,它的根也扎得进去,还不停地往岩石深处扎,扎得岩石都露出一丝丝缝隙,一阵阵生疼,也扎得岩石无可奈何,不得不屈服于石间柏强大而坚韧的生命力。静静挺立的石间柏,迎着呼啸山风,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淡定与镇定自若的气度。或许,他已经在那里站立千年,历经风雨,见证了这山的成长与成熟。似一尊坐化的大佛,世间来者自来,去者自去,这来来去去间,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然。
白云生处有奇景,白云深处住奇人。据说从牛角塘向上800米处,名叫向家里,是芙蓉山上最早的居民区。宋代梅山开禁时,就已形成了一定的街景。只是一场意外让其所剩无几。仅有的一家也已搬离了原址,迁到了近1000米的山林深处。如今沿小路走去,仍有依稀可辨的古石级蜿蜒而上,以及零星散布于山间草丛中的一座座坟茔。它们似在记载着什么,又仿佛在诉说着什么。我猜想,那应该是繁华落尽的沧桑岁月中,我们无法读懂的梅山古文明吧。难怪,人们又说,芙蓉的花语为拒霜,无论是多么贫瘠的土地,多么恶劣的环境,它都能顾自生长。既耐得住寂寞,又受得住繁华。
那么现在1000米处,又有哪些人群呢?顺山势而上,路边停泊着一艘小小渡船般的建筑,是一个木材检查站。检查站的对面,有几座古旧的木结构房子,那是曾经林场的一工区。再往上,大概1100米处,有一个叫黄泥塘的地方,是二区,也是林场场部。这林场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的一批国有林场。三工区黑泥田,则是一块平地,有近千亩高山古茶园。据说当年毛泽东与萧子升来安化考察之时,由此处到云雾山,然后经高明,抵达宁乡的必经之道。
如今,场部仍矗立着一栋办公楼和两栋平房。都是砖木结构。从场部转过去,它的后山则有一个小小的村落,那里应该是芙蓉山住得最高也是最早的居民了。据说原土著只有13家,解放前曾有一个中队在上面活动。据考察,曾是安化著名的革命家熊邵安先生领导的一个中队。这黄泥塘就成了游击队员们最早的据点。
那时的芙蓉山与世隔绝,是一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界。听说有工人红军,听说有游击队,山民们只是听说而已,并没有亲眼所见。所以,一旦真的来到山上,山民们一律带着老婆孩子躲进更高更远的山里。他们不敢躲到穿天界,因为那里曾是陈友谅的古山寨,也是很好的瞭望台,容易被发现。他们只能躲到后面高高的玛璜山上,大多数人则躲到了对面的烧山尖。因为烧山尖曾有著名的御香庵,是明代皇帝烧香拜佛的地方。在他们眼里,那里有神仙保佑,是强盗都打不下的地方。后来,经过反复做工作,他们才回到自己的居所,但他们把自己最好的卧室留给游击队,拿出最好的食物招待游击队。可游击队员们既不要他们的粮食,也不要住他们的卧室。倒还担心打扰他们,给他们足够的生活费用。至今,他们的后人对游击队,对共产党仍念念不忘。
建立国有林场后,林场职工的条件也非常艰苦,供应物质也非常有限,但他们为保护原始植被和物种,不惜冒着风霜雨雪,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无私地抛洒在这一片热土上。他们扎根于这一片森林,包括他们的子女,无论学习条件多么简陋,无论择业就业如何艰难,他们总是在狭缝中求生存,把自己和后辈奉献给了这博大的山林,且无怨无悔。
山路看似很近,因山势太高,走起来其实很远。古语云:“望见屋,走得哭。”一点也不夸张。而巍巍烧香尖上的御香庵,曾为沩山道教圣地,香火最为旺盛。当地曾有顺口溜:“头枕烧香尖,脚踏石磅船。葬得此地到,代代出官员。”可见,人们对于芙蓉山的虔诚与信奉,不是一时,而是一世,他们渴望世世代代驻守芙蓉山,无论繁华,还是落寞。
高高伫立的蚂蟥山,因常年风力太大,不宜建庵建寺。但上世纪七十年代,芙蓉林场的一百多名知青,在蚂蟥山向阳坡上,留下了他们独特的创意与心意——用华山松栽种出一个“忠”字,以示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和无限忠诚。随岁月的流逝,那个“忠”字虽不见全貌,只能凭那些断断续续的树影与依稀的痕迹,任后人去想象,去揣摩,去猜测。但当年知青们的耿耿忠心,有天地为证,日月可鉴。
爬上芙蓉山颠,顿感山风拂袖,伸手即可捞取白云轻雾。清玄池,采茶女,仙茶,仙水,白头翁,那些遥远的故事;封神,聊斋,狐仙,鬼怪,那些最原始的科幻;云魈,山魈,寨主,喊魂,画水,称傩,那神秘的梅山法术,俚语,山歌,顺口溜,口头禅,那些山民日常的应用,都在这山谷清凉的风中,在那蒲扇的扑打中代代的传承,改变,直至消失。
用嫩柳枝编的游击帽,柳枝剥皮后的摸鱼棍,柳树上的鸟窝,也都成了回味无穷的记忆,随着时代的変迁而消失殆尽。老柳树像是完成了传承的任务,在高高的芙蓉山巅所见不多了。代之而起的,是高大挺拔、直指蓝天的华南松,留下些许空白、枝叶偏向一面的华山松,还有那些葱郁而高挑的水杉。只有楠竹,这芙蓉山上最古老的植物,成片成片飘摇着,像一面面碧绿的旗帜,像是一排排坚定的卫士,如这勤劳聪慧的芙蓉山民一样,始终守护着自己这古老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