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情思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端阳节又称端午节,是我们中国四大传统佳节之一。她,从历史深处一路走来,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田上都留下了深情而又深刻的印记。
近段时间,走到街上,常见流动摊位上悬挂的花花绿绿,形状各异的香包香囊,满满当当地风里摇摆,送来一阵阵浓郁扑鼻奇异的芳香,直入肺腑,提示着你端午节近了。
我们平舆这儿,称端午节叫五月当午。
小时候,五月当午是一年当中相当特别的节日,有许多相关的习俗,留给我们经久难忘的美好回忆。
地里割,邻里借,街上买,家家户户总要想方设法弄来艾草,草绳束了,悬于门楣之上,整整的悬上一年。
艾草悠悠的香气据说有神奇的魔力,可驱蚊虫湿邪。农村环境差,夏天,破门旧窗阻挡不了无孔不入的蚊虫,滋扰之苦难以想象,往往在挨晚时分,和了柴火点燃上几根艾草,蓝白的微雾袅娜飘散,空气里弥漫着草药的奇香,嘤嗡的蚊虫逃之夭夭。
雄黄酒是另一种威力强大的端午神器,大人们要把它小心的涂在孩童的耳朵,额头,胸部及手足掌心,还要四洒于墙角屋根,一边口中念念有词,蝎子蚰蜒蜈蚣毒蛇们是极怕雄黄酒和那些听起来模模糊糊的咒语的。
大人们显然对这个事情不敢也不愿掉以轻心,丝毫不肯马虎。
小孩们小心翼翼配合着。
后来才明白呀!大人们用心涂抹的,小孩们默默接受的何止是酒,其实是无尽的爱意呢!
这些工作完成,似乎将要奔赴战场的勇士披挂上了一层刀枪不入的铠甲。
然而还不够,还要在手脚的腕里缠绕上五彩的丝线,吉祥五彩线栓住了福寿绵长。
最后要佩戴上花样翻新的别致的香囊,大概相当于勇士手中无坚不摧的利器吧。
这样终于可以保的住孩子一年的安康。
食物自然与往常不同,村中的老井里取来午时水,煮鸡蛋和蒜瓣,鸡蛋象征着圆满和合,蒜瓣任然是败毒的佳品,人人都要吃上一些。
我小时候,不知道有粽子的存在。那时候的印象里,没有粽子的影子,白面尚不足够,何来珍珠般的米粒,也就不可能做出香糯茹口的粽子来。
后来进城参加了工作,经常能听到沿街叫卖的卖粽子的人悠长嘹亮的叫卖声,在宁静的清晨,或接近午晚饭时分,响彻促狭幽曲的里巷。
然而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当是端午时节的粽子,早晨街边临时的摊位上,大小的超市里,陡然多出了各色的粽子,粽子渐渐成了端午节的重要符号。
可是最能给人节日美感的,是自己亲自动手包粽子。
这几年,端午节前夜,妻就会早早的泡上米料粽叶,调出不同的味道,小心的包裹出形状,细细的紧上棉线,蒸煮出来,完全是别样的味道。分享些给居家美邻,也会得到他们的回馈。
看,所有这一切,都是满满的爱与美。
千百年来,中国传统节日一代代延续着的虔诚繁琐的程序里,蕴含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绵绵不尽地向往和渴望,是艰难岁月里生生不息跳跃的生命火苗,是对上天好生之德发自肺腑的崇高谢意。
又是一年端午时,四处的飘香里,隐约可见智慧勤劳善良勇敢的远古先民们在历史的深处久久凝望的深邃眼神,亲切随和,坚定执着。
端午节像是一条流过千年历史的河流,穿越过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千里沃野,高原幽谷,渐流渐宽,从涓涓弱水到浩淼洪流,孕育出神秘神奇的华夏文明。
今天,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就立于这洪流的潮头。
让我们满怀豪情,用中国智慧,中国形象,中国表达,继往开来,劈波斩浪,奋勇前行,创造出辉煌的中国世纪,缔造出世界大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沙泉 随园 2020年6月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