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叶微岚的头像

一叶微岚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10/20
分享

友谊的共鸣

在一份保存了多年的《新民晚报》上,看到了作者杨亮的《琴瑟诗话》一文,现在读来仍有感慨与收益。因为友谊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好文也如好酒一样,愈存愈香。

作者引用了不少古人话友情的诗句,夹叙夹议,娓娓道来,阐明了友谊应该是纯洁与真诚的感情,友谊的共鸣如琴与瑟的和谐变奏。透彻的说理与深刻的见解使我对友谊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

文中引用的第一句诗是陈子昂的名句:“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诗句将好友之情比作琴与瑟,可谓巧妙。就如另一位唐代诗人杨衡所吟:“同声若鼓瑟,合韵似鸣琴。”两者都道出了友人之间所思所言之不谋而合、同道谐调的心灵共鸣。

这让我想起古代非常有名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就是讲了俞伯牙从小就酷爱音乐,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有一天,俞伯牙遇到柴夫钟子期,钟子期感叹他的音乐“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这就是著名的“高山流水”。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身不再鼓琴。友谊之所以可贵,在于知友之间能够倾心吐胆,灵犀相通。

高尔基曾说过:“友谊不是蘑菇,可以在树林里找到,它是在心中生长着的。”真正的知友不是靠寻找得来的,而是一种心与心的碰撞与相吸。知友之间,可以无话不谈,也可以心存默契,无须多言。

朋友不是随从,不是阿谀奉承的客人,也不是仰人鼻息的依附者。真正的好友,同甘共苦,互相鼓励,又敢于当面指出对方的缺点错误。就如古人云:“结交淡若水,履道直如弦。”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奠基者马克思与恩格斯,他们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而在讨论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问题时,经常一连谈上好几个小时,各抒已见,滔滔不绝,有时候还进行激烈的争论。我想,这就是“履道直如弦”吧。合作了40年,他们共同创造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现实生活中,尤其在物质越来越发达的当今社会,一些人认为,所谓友谊就是互相利用,得到物质上的好处,它是建立在金钱与地位上的;而在精神上,几乎是空谈。这些人之所以会这样想,是因为他们把友谊当作了商品,用来互相交换,一旦对自己失去了价值,就可以分道扬镳了。的确,友谊并不排除与人方便,为人帮忙。不过,那是建立在平等、真诚与和谐的感情基础上的。假如只把友谊当作一种交易,便是一种糊涂而自私的观念。以这种方式择友,是永远不会获得真正的友谊的。

文末还引用了《五卷书》中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是谁创造了朋友这个词?这两个音节是一块宝石!”是啊,高山流水遇知音,人生能得几知己?愈难得就愈显得友谊之珍贵。人与人之间只有付出真诚与良知,方使友谊产生和谐的共鸣,就如琴与瑟的和弦变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