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桃花,春光盎然,应同事之邀,有幸参加南安仁宅小学校本课程观摩课。本以为只是听听课,做做交流,家常便饭式的。走进仁宅,签到,看活动安排,方知半天听课研讨,半天由学生小导游队,带领与会者走进灵应寺。
小导游队,统一学生裙装,身披绶带,头戴鸭舌帽,手持小红旗,携带小蜜蜂扩音设备。学生带领老师,小孩导游大人,煞是新鲜。
随着小导游走进巍峨玳瑁,群山幽幽,绿树葱茏,千年古刹的独特气韵和文化积淀,油然心生。“小心台阶。”小导游提示跟行的大人,一路前行,一路介绍,游目灵应寺的堂廊亭殿,聆听亘古恒今的传说故事,感受灵应圣地的清雅幽静。
灵应寺始建于五代后唐年间,迄今逾千年历史。历经宋、元、明、清各代维修扩建,殿堂雄伟,楼阁典雅,塔林流水,青山环抱。
灵应寺位于南安市洪梅镇玳瑁山南麓半山腰,东临大崎,西至水云洞,南至梅溪水系,北至玳瑁山尖。海拔660米,山峦连绵,青翠碧绿,紫雾缭绕,酷似一顶大帽子,因而得名玳瑁山。
抖落一身红尘,沿着石板台阶拾级而上,慢慢走近群屋中间的肉身殿,门厅正上方“真身法界”,四个金色大字跃然眼前,蔚为起敬。方形建筑,五开间,雕梁画栋,飞檐翅脊,颇为壮观,极具闽南建筑特色。殿中供奉着灵应祖师李文愈肉身像,右边供奉其父母的神主灵位,左边供奉观音菩萨等。
李文愈系闽南“三真人六祖师”之一。生于唐代仁宅,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生产力水平低下,家庭生活困难。据传,李文愈仅出生两天,就能“唉唉”地应着父母,于是其父给他取名李应,希望他将来读书有出息,就给她取字“文愈”,当时的男丁既取名,又取字。李文愈出生的第二、六年,父母相继去世,六岁的文愈跪在父母的坟前,哭得天昏地暗,伤心欲绝,仁宅的姑母看着他可怜,才把他领走。
李文愈天生神异,在姑父母家每天到玳瑁山放牛间隙,读诗诵经。有一年,姑母家当值“公祭”,姑母交代文愈每天上山放牛,顺便带些柴草回来,文愈只顾潜心研究诗文,没有拾得一片柴。姑母只好向乡邻买柴,却天不作美,接连下雨,柴被淋得湿漉漉。祭祖那天,宗亲们到文愈姑母家“食公祭”,姑母望着淋湿的柴草,无法起火,大骂文愈:“这下没柴烧了,用你的脚筒骨烧吧!”文愈笑嘻嘻地答应着,走到灶前,坐在凳子上,把两脚伸进灶口,只见双脚到处,火焰熊熊,文愈神态依然,惊奇不已的姑母忐忑不安地炒菜煎汤,宗亲准时吃上热腾腾香喷喷的酒席。宴毕,文愈撤下双脚,灶膛里的火灭了。而姑母发现,外面那堆湿透了的柴草已经没了。直到此时,人们才悟出这是文愈急中作法,解决燃眉之急。
玳瑁山的半山腰有一株笳吊藤。文愈放牛期间,喜欢爬到上面荡秋千,文愈非常喜欢这里,曾多次与同伴说过:“半山腰这地方地理真好,像把金交椅,我愿永远坐在这个地方。”坐化那天,他尘缘已尽,佛功已成。于是,爬到笳吊藤中大呼“我坐此地也”,蓦地一道七彩光环腾空而起,转瞬即逝,文愈便羽化于此,祥光四射,坐化成佛。他的放牛鞭倒插在旁边地上,而后长成一丛竹子,四季常青,高风亮节,竹梢倒挂,于是便有了天下奇竹——倒拋竹。
天王殿,真身塔,放生池,护届亭,千年油杉,形鞭赶瓮,空筐收茄,飞笠渡溪,弘一法师和灵应寺……一处处建筑,一个个传说,一个个故事,在小导游的引领下、介绍中,让人感同身受,出神入化,穿越唐代,身临其境……
灵山,灵水,灵应寺;童真,童心,童导游。灵应孕灵童,灵童照灵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