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英雄的头像

杨英雄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808/17
分享

“换”衣服

也许你会说,“换”衣服,不就是从这一件换另一件,或者新的换掉旧的。是的,穿衣要根据季节的变换而变换,着装得看场合而选择合适的款样。美,人皆爱之。衣服旧了或者过时了,该换掉就换掉,人靠衣装嘛。

而以前,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也没几件衣服可以轮换。天冷天热,厚薄不分,春夏秋冬,几乎都是那一两件,万能的“四季衣”。

人长大了,衣服穿小了,换做内衣穿;穿不下了,换给弟弟或妹妹穿。我是家中兄长,算是比较幸运的,基本没什么旧衣服轮换给我;但也是不幸的,没有穿小的旧衣服轮换给我,所以我的衣服比别人更少,补丁却比别人更多。

而藏在箱底那件比较新的,却被时光给消瘦了,穿不下,不得不让给弟弟。可能你会怀疑,不是补丁更多嘛,怎么还有那件比较新的?过去,一般是过年前会做一件新衣服,正月初一穿,过新年穿新衣。年节后,就藏着压箱底不舍穿,要外出走亲戚或有客人来,才会拿出来穿一下,撑个脸面。因此,好好的衣服,白白地藏着新,等下一年要穿时,才发现人长高了,衣服瘦了。

七十年代末,农村经济条件低下,有时连买盐的钱都没有,更别说买布料做衣服了。个别稍富有的,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布料。当时,计划经济条件下,物资紧俏,为保证人人能买到基本的生活用品,布料、粮食、煤油、火柴等,需按人口指标分配。购买时,要人民币加票证,缺一不可。“无粮票没饭吃、无布票没衣穿。”

衣服,干净最重要,新旧无所谓。补丁补到辨不出原布色,也不舍扔掉,只要穿着不露肉,就不算破衣服。即便破,贴贴补补,照样穿,也没人会说笑的,因为大家都一样。

新一年,旧一年,缝缝补补又一年……“膝盖处才补了,又穿破了,像牛一样。”母亲一边缝补衣服,一边习惯性地唠叨着,等缝补完,又常常眼眶滚着泪花儿。有时破了,我们也会自己缝补,手艺也不差到哪去。虽没言传,却有身教,母亲缝补衣服,我们看多了,自然慢慢地学会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缝补个衣服算什么呢。

记得,要到镇里读初中那年,也就是86年,才做了一件白衬衫,也是人生中第一件纯白的夏季装。穿在身上,感觉很好,很自信,很帅气。脏了,晚上洗一下,挂着晾干,明早,又拿下来穿。要是能再有一件换洗的,不知有多好,那奢侈的想法,在心底埋藏着……

时间如过隙白驹,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温饱解决了,又过上了小康生活。一件衣服穿四季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四季各有各的衣装。衣柜,二开门,换了三开门、四开门……

衣着,此一时彼一时,今昔非比。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