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映铮的头像

映铮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4/26
分享

饭困

有两个关于吃饭的故事,让我印像很深。

先说古代的一位吝人,从不请客。邻人借其家设宴。有见者,问其仆:“汝家主今日请客乎?”仆曰:“要我家主请客,直待那一世来。”主人闻而骂曰:“谁要你许他日子?”

再说当今。小女孩不爱吃饭,常常把大人折腾得够呛。有一次,妈妈没办法,拿了根筷子吓唬她:“再不吃饭就打你了!”小女孩抬头看了一眼,委屈地说:“不要用有油的那头!”

一是粒米必争,一毛不拔。一是见油反胃,饭成累赘。夸张乎?未必。改革开放以前,物质匮乏的程度是现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一九四二》里的情景,许多人会觉得很“科幻”很“玄迷”。那时候“一步一跪,为了那张嘴,一走一拜,就为那夹菜”,还真不是说笑的。既爱面子,又要饱肚子,让国人纠结出许多故事。就说30年前。土地下户,风调雨顺,嘴是“为”得了,但还不能饱。于是,赶着人家的红白喜事去大快朵颐。为了表达自己对亲戚邻里的看中,杀条猪都要一起分享“刨汤”。半真半假中,倒真有“吃别人的汗流浃背,吃自己的伤心落泪”现象。

在改革开放前,中国饿死很多人,现在却撑死了很多人。目前,中国男性的平均腰围,从1985年的63.5厘米增至76.2厘米。足足粗了20%。40-50岁男性的平均腰围甚至达到了86.2厘米。什么血糖高,血脂浓,血栓堵,都从一张嘴吃进去了。庞大的肥胖群体所带来的病变,也造成了上百亿的经济负担。这个数据并不是吓人的,看看周围,想想自己。过度“投资”的身体,先是以亚健康来抗议。得不到重视才用无休止的病痛煎熬和手术之约来造反。可面对无穷花样的美味佳肴,又拒绝不了舌尖上的诱惑。小孩子崇拜外来文化,什么热狗,烤肉,汉堡,和冰激凌等等成为他们的食物新宠。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部分年轻人也习惯了一边对着电脑,一边啃汉堡。久坐不起,缺乏锻炼,加之饮食结构和习惯的冲突,造成身体上的困惑越来越大。一些食品加工企业,把良心揣在娘肚子里,只管把这些快餐和速食弄得花俏,做得色香味全。为这种新的饮食方式助纣为虐。过度甚至非法的添加,烂用化肥农药,以及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等,造成的“终生遗憾,半身不遂”,更是当下饭“困”之深疾。

那时之困在于“难”,而今之困却在于“繁”。吃饭对一部人来说已经是负担,饭局让很多人看一眼就想吐。你看会议餐,生日宴,结婚酒,侨迁、晋升、升学等等都会大宴宾朋,并且该上的能上的可上的,全都得上。桌上的碗碟必须得码三层以上。否则,不足以表达主人的好客之情。等客人散尽之后的桌上还有大部分食物,这些剩下的粮食据说还可以养活2亿人。因此造成的垃圾,又成了城市清洁的主要问题。而处理食品垃圾所释放出的甲烷气体会产生温室效应,也破坏了环境。

按马斯洛先生“人的需求”排序,“生存、安全、社交、自尊、自我实现”等五种需对一个人来说,同时存在,但强度不同。这个时代似乎更需要我们在“自尊和自我实现”上下功夫。十八大以后,领导带头吃工作餐,确实是一个很科学很生态的举措。中国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与社会卫生处处长施小明表示:“改变饮食习惯,需要政府出台政策,各部门共同创造支持性环境”。我们实在不能再过度追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了。换个主题吧,不要再问“吃了没”,换种方式吧,不要有事无事以“请你吃饭”来谈判和增进友谊了。生存真的可以简单到吃“七分饱”,但生活却可以丰富得眼花缭乱。

民以食为天。我们的父辈不会想到他们曾摸不到边的天,如今让我们疲累不堪。更不会想到“粗茶淡饭,棉布麻衣”,居然会是最健康的生活享受。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吃也成为一种品质生活。大鱼大肉偶尔为之,能把七色素菜做得精彩,才算得上精致手艺。一碗米饭,一碟小菜,外加一碗汤。或者一些蔬菜沙律就是一餐。简单的,才是接地气的品质生活。

享受现代生活,找回杨枊细腰,就得抵抗饕餮大餐的诱惑。东坡先生当年克制食欲时,就曾悟得:“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心,三曰省费以养财。”这恐怕比当今一些专家大谈养生,要简单实用得多。真期待有一天清早开门,满大街都是神轻气爽,体态轻盈的俊男靓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