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坐自清新
郑建光
又是采茶季。有人说福建人自带香气,这个香气实指茶香。我家乡在闽中尤溪,也是一块十分适宜茶叶生长的地方,茶树是房前屋后的常见之物。我家屋子后面也有十几株茶树,树高丈许,采茶并不容易。小时候,每当清明前后,都要帮助母亲采茶,一个季节满屋子弥漫着茶香。二〇〇二年,我曾经写过《百年老茶树》以示怀念。记得那些高大的茶树枝蔓纵横,附着苍苍青苔,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曾祖母于一九七六年仙逝,她在世时也说不清是谁栽种的,我便断定它的树龄当在百年以上。如今荒野茶身价倍增,又想起老家屋后那一小片茶园,可惜那些产量极低的老茶树,大多被父亲砍伐了,仅剩下三四株。农业局负责茶叶生产技术的姜工程师说,不一定是百年茶树,更大的可能是迭代生长。经他这么一说,也就没有什么好惋惜的了。
那时候农舍旁的茶树,大多零星种植,不成规模,不用花多少时间侍弄。茶是生活必需品,跟每家每户都要种几畦菜一样,谁家没有几株茶树?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排末位,农民对无关温饱的农事不大重视,因此,这些零星种植的茶树大多疏于管理,成为荒野茶。不施肥,不打药,不剪枝,最多一年劈一次草。清明节到来之前,老茶树依时序抽出新芽。因为老茶树长得高,压低枝条才能采到嫩芽,或者要站到高凳子上采摘,这样就需要两人合作,因此,每年采茶时节,我就成为大人的帮手。采茶是一种细活,清明茶采摘有个标准,一芽带一叶或两叶,太嫩影响产量,太老影响品质。得抓紧时间,农时不候人。如果天气晴好,清明茶可以采两三轮。依据季节变化和茶树新梢生长的间歇,茶可分为春茶、夏茶与秋茶。春茶采摘一段时间后,又可以在立夏、小满、芒种季节采摘新抽芽的茶叶,称作夏茶。八至十月则采摘秋茶。唐代以前的茶农只采春茶,其余季节的茶一概留养。我们家对夏秋茶也是可采可不采,我就没在这两季帮忙采茶。如今已没有这种讲究,大面积种茶是为了产业发展的需要,以效益最大化为目的,清明前直至秋后,都是采茶季。
夏秋季的茶叶比较肥厚,新梢长出三四个叶片时采摘,品质并不差。特别是秋茶,因为降水少,气候干燥,香气尤为浓郁。我们将其称作“老茶婆”。记得当年曾祖母每天在太阳未露脸时,提着一只粗陶茶壶,到井里汲一壶甘泉,坐上火炉,当烟熏火燎的茶壶咕嘟咕嘟冒汽时,投入一把“老茶婆”,略煮片刻,就成为全家人一天的饮品了。后来,母亲接手煮茶工作,直至日子好起来,我们才不喝这种粗茶。其实,经过陶壶沸水煮出来的秋茶,特别香醇浓酽,不仅解渴,也解茶瘾。田间劳作,带一竹筒茶水,足有十多斤,咕咚咕咚一喝一个饱。但是,清明茶炒制好后,被密储于瓷罐,称作“清明茶米”。家人很少喝,专门留着待客,显得身份高贵。我在那篇《百年老茶树》中,曾写下母亲以茶待客的情景:每当客至,母亲便端出胎体厚实、口沿丰润的矮个白瓷茶盅,“清明茶米”在沸水冲泡下,如鱼苗在晶莹洁白的瓷盅里畅游,顷刻间淡淡的茶香溢满陋室。茶水清纯淡绿,透过飘浮的白雾,只见畅游的茶叶慢慢安静下来,片片直立,舒眉展眼,嫩绿可人,似乎要重新长回到老茶树上。此刻,你只需细品一口,微闭双目,整个春天都在唇齿间了,心中荡漾起平和清寂的美妙之感。
茶是一种世俗之物,柴米油盐酱醋茶并列,也是这个道理。但世俗并非趣味低、不高雅,甚至也可以转变为神圣。待客的茶当然要好,它此时的身份不仅仅是解渴的饮品,象征一种礼仪,属于高雅的行为。既然是礼仪,就会有仪式伴随而来,各种各样的茶艺便诞生了。礼仪是刻在一个人骨子里的教养,可惜今天看到的茶艺大多流于形式,不得精髓,达不到修身的高度。时光清浅处,闲坐自清新,人人乐道禅茶一味,可有几人真正能理会喝茶静心、静神、祛除杂念、陶冶情操的功能,还谈何茶道呢?因此,我更关注茶的世俗属性。茶除了饮用价值,药用价值也被民间广泛认识。清明茶加白砂糖嚼烂吞服,可以消食解腻,治疗拉肚子。茶叶加盐捣烂外敷,对疔疮或毒虫叮咬引起的肿痛,具有缓解作用。若被真菌感染,也可以用茶水泡洗。福建是产茶大省,民间有贮存陈茶的习惯,称作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在尤溪某些村子,还有吊梁茶一说。这是指挂在百年老宅大梁葫芦瓶里的茶叶,这种茶叶被视为带有某种神力,可祛邪治百病。茶叶在许多庄重神圣的场合,都有它的身影。供奉祖宗、神佛,供品中少不了清明茶;祭拜灶神,除了年糖年饼,灶台上也要摆一碟茶叶;新居落成举行上梁仪式时,压梁七宝中必然包含茶叶;闺女出阁过米筛,筛中之物定有茶叶……茶的宗教价值以不同方式呈现,远不止于此。每年正月初二,我父亲一大早就要沏一杯清明茶,送到祠堂供奉,内心才会平和。因此,可以说茶叶也是一种神圣之物。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部分乡镇开始大面积种植茶叶,近十年发展迅猛,已成为重要产业。有一次去某公司参观茶园,看到一垄垄齐腰高、树梢被修剪成平冠的速生茶树,像一条条绿色飘带环绕于山腰,满目青翠,延绵好几个山头,绿色向天边铺展,十分震撼。这种规模的公司县内有百家之数,大多以生产绿茶和红茶为主。我们从茶山下来后,走进一家茶庄,听行家说茶。小时候听说过龙井、碧螺春、铁观音、大红袍等不多几种名茶,如今的茶叶品种和品牌如璀璨星斗,让人目眩。小蔡在大学学的是茶学专业,从公务员队伍下海经营茶叶二十多年,不论对茶的栽培、制作,还是对茶文化的理解,颇有心得。从陆羽《茶经》、卢仝“七碗茶歌”,到当代著名茶人,在他嘴里如数家珍。他说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写到“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如今,尤溪绿茶以“早”著称,比江苏阳羡茶早一个半月上市,被苏浙皖茶商誉为华东第一绿。确实如此,地处戴云山脉的尤溪县春茶采摘临近结束时,武夷山茶农才上山击鼓鸣炮唤醒沉睡的茶园。小蔡自豪地说,春天绿茶一天一个价,尤溪绿茶地位突显,一定能够笑傲江湖。尤溪县城不大,茶庄不少,不仅经销本地茶,还汇聚了全国各大品牌茶叶专卖店,包括黑茶和普洱茶。我对这两种茶宣传的保健功效心有疑虑,对生产过程中沤堆发酵工艺的卫生状况也表示担忧,就此请教各位茶人。小蔡说网上销售的茶叶不好鉴别,鱼龙混杂,有些涉嫌虚假宣传。他建议多喝绿茶,茶多酚含量高,有益健康。给我说过吊梁茶掌故的那位小李观点恰恰相反,她说经常喝黑茶和普洱茶肯定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但能喝到真正好茶的没有几人。她曾经开过多年茶庄,跑遍了全国主要产茶区,对各种茶都有所了解,至少够得上评茶师资格。她所说的真正好茶是指顶级普洱,价比黄金那种,据她所知在省城里也只有寥寥数人有缘品尝。不可否认世间有很好的茶,但一斤卖到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已经不是茶的自身价值,也不是文化附加值,而是受到伪文化污染了,是被权贵操纵的畸形市场所导致。一个下午喝掉一部小汽车,还有平和清寂的心境吗?老余对中国禅宗情有独钟,是一位素食倡导者,对茶文化的理解融入了更多的悲悯情怀。他多年前去云南普洱茶产区考察,当地人不说是民国以前的茶,都不好意思请他喝。他说我看到那些喝了半辈子茶的人,一脸褶子,容颜晦暗,不知道是不是茶把他养成了那副模样。话题回到茶叶的卫生安全和绿色环保问题上来,他说如果人心肮脏了,哪能做出好茶呢。
如果没有好茶,茶道就无从谈起。简单地说,茶道告诉人们饮茶可以修身养性,让人体悟到生命的真谛,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我也常去茶庄,迷恋茶香,在平和清寂的氛围中消磨半日时光。茶为涤烦子,闲坐自清新。中国茶道指怡、清、和、真,与日本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相类似。怡,指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清,指茶道修习的法门;和,指中庸之道,以和为贵,是茶道的核心;真,指真诚守信,是终极追求。人们正因为有各种各样担忧,才对荒野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茶人如果不把真诚守信当作终极追求,好茶从何而来?文化可以包装茶,也可以污染茶,因此,回归茶的世俗属性,还原茶的本来面目,尤为重要。如果对茶本身带有疑虑,何来的闲坐自清新,更谈不上茶人和茶客自带平和清寂的茶香了。
写于2021年5月25日
《泉州文学》2023年第六期刊载,《岁月》2023年第十二期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