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双顶春燕的头像

双顶春燕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203/27
分享

成功逆袭的底层知识分子形象 ——从另一个角度看范进

范进是吴敬梓笔下的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读书人。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论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说:“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1】因为吴敬梓能秉持公心,坚持利用切身的经历和体验来看待世界,塑造人物,所以他笔下的人物并没有失去生活的本来面目。而生活中的人并不是平面的,所以他笔下的人物也不是平面的。加之“其文戚而能谐,婉而多讽”,因此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就会看到具有不同形象的范进。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指摘时弊角度看,他是一个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迂腐可笑的形象。可是如果换一个角度,从当时社会底层读书人欲彻底改变自己命运的角度看,范进又是一个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终于完成从社会底层到高层成功逆袭的形象。关于范进的前一个形象历来论著甚多,本文不再赘述,只就范进的后一个形象试作探索与分析。

一、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心怀梦想苦志笃学。

范进生活在贫富两极分化十分严重的封建社会末期,当时的社会财富高度集中在官僚地主阶级手中,底层百姓生活极端困苦。毫不夸张,富裕的黄金如土,一掷千金如同儿戏;贫穷的家徒四壁,斗米难求命悬一丝。这种情况,从原著所述张乡绅和范进的经济状况可见一斑。

举人出身做过一任知县的张乡绅,在范进中举后首次登门坐着轿子来,“头戴纱帽,身穿葵花色圆领,金带、皂靴”【2】。他送给范进的礼物,出手就是“贺仪五十两”,“空房一所,就在东门大街上,三进三间”(p23)。

这五十两银子在当时是什么概念?作为范进的考官周进,中举前在申祥甫家做馆,“每年馆金十二两银子”。可见张乡绅手中该有多少银两?“空房”三进三间,挥之若丢弃一件小儿玩具,他又该有多少房产?他仅仅是一个只做过一任知县的乡绅,由其往高层去,又该是一幅幅什么样的富贵情景?

而范进呢?直到五十四岁还是个穷书生。院试进场“头上戴一顶破毡帽”(p17)。虽在广东,地气温暖,但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他“还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p17)。上来交卷时,“那衣服因是朽烂了,在号里又扯破了几块。”(p17)尽管他是一个进场考试的读书人,但他的穿戴与乞丐并无二致。“家里住着一间草屋,一厦披子,门外是个茅草棚”(p18)。一间草屋给母亲住,他和妻子只能住在披子里。他要去参加乡试,但是连路费都拿不出来。去跟胡屠户借,被胡屠户一顿夹七夹八骂了个狗血喷头。回来后只好跟同案几个人商议了,瞒着丈人跟着人家一起去,才把乡试考了。“出了场,即便回家。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p19)。这还不算,“到出榜那日,家里没有早饭米”,母亲“已经饿的两眼都看不见了”(p19),他只好按着母亲的吩咐,把母亲的“一只生蛋的母鸡”(p20)拿到集市上去卖,以图“买几升米来煮餐粥吃”(p19)。

他这是在死亡线上挣扎啊!和张乡绅两下对比,穷富是何等的悬殊!

当时贫富两极分化的程度还可以从王冕的生活状况中得到佐证。

王冕十岁就因贫困而失学。母亲为生活计,没奈何,把他“雇在间壁人家放牛,每月可以得他几钱银子”(p1)。一个月的放牛工价就那么“几钱银子”,而那时的进制是十六钱才一两。每个月几钱银子的工价和张乡绅出手就是那“五十两”纹银相比,他要挣够这个数,要挣多少年?更不要谈张乡绅那东门大街上一所三进三间的房屋价值了。说那个时代富裕的富得流油,穷困的穷得抽筋一点也不为过。

范进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贫富两极分化的社会的底层,穷困潦倒到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连维持自己和家人的生存都很艰难。然而,他心存梦想,要读书取仕,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他从二十岁应考,一直考到五十多岁,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常人难以忍受的。然而他一次一次地在艰难困苦中如痴如狂的去应试,始终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充分展示了他“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的不屈不饶的精神。

二、在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应试中自省完善不断进取。

范进是一个具有不断进取精神的读书人。他在求学的过程中不但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生活上的艰难困苦,还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忍受了屡战屡败的精神上的折磨。考了二十余次连个秀才都中不了,若是换做他人,不是骂天骂地也早就歇歇去了。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困兽犹斗。这种底气和动力是从哪里来的?除了梦想太诱人,就是他屡战屡败从不怨天尤人,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努力去完善,不断进取的精神。

原著中,范进回答主考官周进对总不进学原因的问询是这样回答的:“总因童生文字荒谬,所以各位大老爷不曾赏取。”(p18)可见,他没有把“总不进学”的原因归责于科举考试的腐败不公,想到的总是自己文章有缺陷,要提高、完善自己的学识水平。知不足而后进。正是因为他严于责己对自身所学不足的认识,把一次一次失败的原因都归于自己,所以才能在学习中不断地弥补自己的不足,最终成就了“一字一珠”之天地间之至文。

三、在腐败的科举制度的残酷摧残下困兽犹斗不懈拼搏。

范进所处的时代,科举制度已经腐败透顶。学识,在金钱与权力面前一文不值。范进在谋求改变自己命运的过程中,不仅要忍受贫困的折磨,一次又一次应考失败的精神上的打击,还要忍受腐败的科举制度对他的残酷摧残。他从二十岁应考,考过二十余次,直至五十四岁总不进学,其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

虽然原著中范进对主考官周进问询的回答,把“总不进学”的原因归咎于自己“文字荒谬”。可是他总不进学的原因当真是他的“文字荒谬”吗?

我们仍然从原著中去找答案。周学道第一次看范进卷子,“用心用意看了一遍,心里不喜。道:‘这样的文字,都说的是些甚么话!怪不得不进学!’丢过一边不看了”(p18);第二次看范进的卷子,“从头至尾,又看了一遍,觉得有些意思”(p18);直到第三次,“看罢,不觉叹息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p18)

除了周进,难道以前二十多个考官当中,当真没有一个人能看得懂范进的文章吗?

我们不妨再回看一下范进应考时的穿着:进场“头戴一顶破毡帽”,“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p17),上来交卷时,“那衣服因是朽烂了,在号子里又撕破了几块”(p17)。在科举制度极端腐败的环境里,这样的一个衣衫褴褛的叫花子一样的穷书生的卷子,哪一个绯袍金带位高权重的考官大人愿意去认真地看?

再看周进是怎么看范进卷子的!

原著中写周进第一次看范进的卷子,虽说是用心用意看了一遍,但范进的才识学问并没有入他的眼,“心里不喜”,“丢过一边”不看了,并发出感叹:“这样的文字,都说的是些什么话,怪不得不进学!”(18)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周进第一次看范进卷子的“用心用意”,其实也不过是走马看花敷衍塞责,所以才有上述的感叹。吴敬梓在这里活脱脱地勾画出了那个时代的科举考试主考官的代表性形象。以往那些主考官至多就是这样看范进卷子的,甚而一眼不看的恐怕也大有人在,范进考了大半辈子连个秀才都中不了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学得再精,文章再好,考官不认真看,甚而不去看,又有何用?原著写周进第二次看范进的卷子,是因为周进“心里又想道:‘何不把范进的卷子再看一遍?倘有一线之明,也可怜他苦志。’”(p18)因为周进“可怜他苦志”,欲从他的文章中去寻找闪光之处,才“从头至尾,又看了一遍,觉得很有些意思”。这是因为范进的“苦志”感动了周进,“苦志”的范进也就入了周进的眼。因为这时范进的“人”入了眼,所以他的“文”才入了眼,周进的心里才肯定了范进是有才华的。原著写周进第三遍读范进卷子时,周进才以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范进的文章。这一看,便觉得范进的文章“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并发出由衷感叹,“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p18)。由肯定其人到肯定其文,周进三读范进卷子的过程揭示了当时考官们普遍的心理病态,他们把一个为国家选拔人才主持公正的神圣的职务看成了任其喜好看人取文、营私舞弊的资本。这种心理病态造成的恶果,还是用周进的话说,就是“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不知屈煞了多少”,一语揭示了当时的科举考试制度已经腐败到不可救药的程度,特别是“院试”这一关,已经成了穷苦读书人的鬼门关。

然而,为什么周进能够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去看范进卷子,以往的那么多考官中就没有一个呢?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周进在范进的身上看到了自己进学前的影子。

原著告诉我们,周进和范进一样出身贫寒。他年过花甲,“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p16),因而跟着做生意的外甥金有余进省城,看到贡院,痛不欲生,连撞号板,“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p16)因这番痛不欲生,博得众人同情,帮他凑了二百两银子捐了个监生,他才得以进得贡院参加乡试。“上京会试,盘费、衣服都是金有余替他设处。”(p17)周进无才吗?且看乡试,“直到放榜那日,巍然中了。”“到京会试,又中了进士。殿在三甲,授了部属。荏苒三年,升了御史,钦点广东学道。”(p17)倘若不是众人帮忙,凑银子替他捐了个监生,逃过了院试这一关,他也被“屈煞”了。

周进是幸运的,范进和周进一样也是幸运的。周进的幸运在于得到了众人的同情与帮助,范进的幸运在于得到了周进的同情。而那些不知多少的,没有他们幸运的穷苦读书人,即使是英才,也只好自叹命苦,做一辈子童生。

由此可见,当时的科举制度已经腐败、黑暗透顶。底层知识分子靠读书取仕改变命运的渠道已经被严重堵塞。在这样的情况下,范进深受摧残仍能不信邪,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不屈不饶的精神就难能可贵了。

四、在污浊的社会风气中含垢忍辱委曲求全。

范进所处的时代,社会风气已经极度的污浊化。由于贫富两极分化,科举制度的腐败,人们讥笑贫穷,谄媚富贵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像范进这样一个底层的读书人,为了实现彻底改变自己命运的梦想,一心走科举取仕这条已经被严重堵塞了的道路,不但要忍受物质上的贫困,屡战屡败的精神上的打击,腐败的科举制度的摧残,还要忍受莫大的人格上的屈辱。

在科举这座象牙塔里,状元是塔尖,进士是塔顶。只有考中了进士才能被皇家录用,走上宦途,在人前扬眉吐气。未考中的举人,只能授以小京官或外地教职。举人以下,秀才、贡生、监生、廪生,一律都是不能被皇家录用的。即使以其它什么方式做了官,也不是正途出身,总会被人瞧不起。然而,举人、秀才,虽然得不到皇家录用,还可以坐馆,最苦的是那些秀才都中不了的童生连做官的资格都没有。当时的读书人,他们大都从小就读书,不从事生产劳动,本人没有经济收人,读书还要花钱。如果经济上不富裕,是一般仅能温饱的人家,坐吃山空,时间一长,很难招架,所以大多要靠坐馆赚点钱湖口。而在塔底的最下层,不知多少的那一群童生就悲惨了。他们中不了秀才,又没资格坐馆,经常地都要面对生存问题。因此在当时污浊的社会风气中,他们是最受人瞧不起的一群人。因为有钱的,捐也要捐个监生,怎么也不会被卡在童生这里。周进就是得众人相助银两,捐了个监生的。

范进是个老童生,馆都坐不了。为进学,从二十多岁一直考到五十多岁,在世人眼里简直就不算是个人的。且看他的丈人胡屠户在他院试中了秀才后对他的态度,“手里拿了一副大肠和一瓶酒,走了进来。……道:‘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穷鬼,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积了什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亲家母也来这里坐着吃饭。老人家每日小菜饭,想也难过。我女孩儿也吃些。自从进了你家门,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可怜,可怜!”(p19)在胡屠户眼里,范进就是个“现世宝穷鬼”,女儿嫁与他就是“倒运”,尽管他的女儿是个烂眼边,直到三十多岁才出嫁。他把范进中秀才的原因归功于他“积了什么德”,这是对范进的蔑视、欺凌和侮辱,也从客观上道出了范进为了进学苦读,在进学前的几十年里一直过着三餐不敷的被世人瞧不起的屈辱生活。在自己丈人的眼里尚是如此,在别人的眼里当然更是一个下贱的异类了。考一次老一次,物换星移,少年不再。谁还相信他有向上攀登的能力?谁还相信他有平步青云的时候?一个老去的童生,苟延残喘在金字塔的最底端,谁的眼睛还能看得到他?在那个苍蝇竞血、蝼蚁争穴的社会环境中,范进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而已。所以,面对胡屠户的蔑视、欺凌和侮辱他只能打躬作揖,唯唯连声;面对胡屠户狂妄无理的教导:“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比如我这行事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又是你的长亲,你怎敢在我们跟前妆大?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p19)他也只能道“岳父见教的是”(p19),不作半点分辨。

因为没有钱去乡试,“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道:‘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来!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喝嗑西北风!’一顿夹七夹八,骂得范进摸门不着。”(p19)

但范进并没有因此而灰心,瞒着丈人到城里乡试去了。出了场即便回家,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被胡屠户知道,又骂了一顿。

这还是一个人过的日子吗?再者,在胡屠户辱骂的背后还不知道有多少冷酷的目光和无情地嘲讽呢!

可是,范进为什么还要这么固执地去应那已经腐朽透了的科举考试呢?他不能做生意发财致富吗?做生意是可以发财致富,但问题是,钱呢!一个穷困潦倒的读书人去做生意,本钱从哪儿来?如果他有钱,他早就会像周进那样去捐个监生,也不用一次一次地去考场上活受罪了。那么,他不能去种田吗?种田即使发不了财也可以谋生,不至于时不时就断顿饿肚子啊!可是,范进有田吗?且看上述所引用的原著中叙写范进初进学时胡屠户教导他的那番话,以及范进要去乡试,胡屠户又教导他说:“趁早收了这心,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p19)”字里行间,可以清晰地看到范进是没有田的。否则,范进即使进了学,也不能把田丢弃了不种。既然自己的女儿女婿还要种田,胡屠户说得出这样的话来吗?所以,范进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只有走科举考试这条路,尽管这条路上黑暗沉沉,还是要坚持走下去。因为范进并不是像胡屠户辱骂的那样一钱不值,因为唯有在这一条道路上,在那一张考卷面前,他还有一线去求得公平的希望。范进后来进京会试,最终中了进士,授职部属,考选御史,数年后又被皇帝钦点为山东学道,就说明了范进的选择是对的。在胡屠户的谩骂声中,我们既看到了当时社会风气的污浊,看到了范进在世人冷眼下的屈辱生活,也看到了范进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不畏他人讥讽、嘲笑和侮辱,委曲求全的精神。

五、结论

综上所述,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形象,是一个栩栩如生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多面体,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形象。从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与摧残角度看,他是一个迂腐的穷困潦倒的读书人;从底层知识分子改变自己命运的角度看,他又是一个在贫富两极分化,科举制度腐败,社会风气污浊化的环境中,心怀梦想,不懈拼搏,最终成功逆袭的底层知识分子形象。

【注释】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北京:中华书局,2016.6

2.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10(2017.11重印)第23页(下文中凡引用该书者,只标明页码,不再重复标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