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州现存的园林中,大明寺的西园(又名芳圃、御苑)是较少被人提及的,也很少受到游者的注意。或许是因其“另类”,作为寺庙园林,它既不象私家园林(个园、何园)那样精于人工巧筑,也不象公共园林(瘦西湖)那样具有较大的规模和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而是以树木池水为主,点缀少量建筑,呈现出疏朗、天然的美。
中国园林的风格本是多样的,所谓“园以景胜,景以园异”指的就是这个道理。其实,以造园相地而论,扬州园林中当以西园选址为最佳。明·计成在《园冶》中曾将园林外部环境归为六类,首推是“山林地”,“园地惟山林最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意思说园林地只有山林地区最好,这些地方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高而陡峭的悬崖,有平而广阔的林藪,自成天然的妙趣,不劳人力的加工。而建在蜀岗上的西园,也自有了别的园林所没有的山野气息,清道光两江总督麟庆所著《绿野泛舟》中,曾引阮云台语:“平山园林之胜,在乾隆时为最,嘉庆间已渐零落……幸而林泉俱在也。”从地貌上讲,蜀岗为堆积—侵蚀地貌,是淮阳山脉的余续,《江苏园林名胜》一书中就写到:“江南园林多平地挖池堆山而建,芳圃则开山凿池构筑。”潘宝明在《扬州名胜》一书中亦说:“伏釜式园林常见,而釜式园林却不多见,扬州西园这一釜式园林别有情趣。”
作为园林而言,西园的特色是明显的。除了它建于蜀岗中峰,有山林地形之优。其次,树木成林、池水成片是西园区别于别的园林的又一特色。西园以水池为中心,面积较大,水以聚为主,以散为辅,形成“水随山转,山因水活”的布局特点。建筑则以隐为主,临水建筑都取低矮、近水、空透的形式。而环池四周大部分是起伏的山丘,丘冈之上遍植参天古木,多是高大的朴树、榆树、松树。在构景上,形成了高是树,低是水,中间是少量建筑的布局特点,这使得全园层次分明,充满生机,同时,树木亦有分隔空间、遮掩景观的作用,每当风、雨、雪、雾、朝露、黄昏时分,山石、建筑、水流便在树木的婆娑中表现出“茂林在上,清泉在下,奇峰秀石,含雾出云”的境界。树木除了在造园中有组景的功能之外,更有渲染气氛的作用。四季的瞬息变化,自然界的种种场景,无形的时空之美,都会通过树木的盛衰枯荣,通过树木的万千姿态,通过树木的声、色、味,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西园树多,草亦多,不但点缀了林木,也增添了野趣,草在园林中的妙处,宋·欧阳修《丰乐亭游春》就曾云: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此外,中国园林又极重树木的自然形态,特别是成林的树木,其郁郁葱葱,茂密幽深,更给游人脱尘出世、反归自然的快意。而西园这种入林求意的韵味,作为城市山林的个园、何园,则是没有的。故西园被专家学者评为:“该园开阔而粗犷,有深山大泽的气象,在扬州园林中独具一格。”
扬州大明寺西园重自然的造园手法,当然也和它作为寺庙园林有关。所谓“本色住山人,且无刀斧痕”,佛家追求山深林幽,追求清净无为,追求物我合一,追求在自然中获得心灵解放的意旨,无疑也使得寺庙园林在风格上更趋于简约、天然、浑朴之境。史学大家陈垣先生曾说佛教在中国广为传播的原因之一就是能利用园林,“因为有园林之胜,市朝俗客,偶一登临,便如入清凉世界,是为佛教能传播中国的第三原因。”
在今天,当人们厌倦了城市的钢筋水泥,厌倦了无处不在的人工绿化,“深山藏古寺”的西园,则正以它清佳自然的美,以它 “入山惟恐不深,入林惟恐不密”的景象,勾起观者的游兴,吸引探幽者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