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曾言:“创作冲动的发生就是情感表达的需要,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因为情感丰富,人就具有情感表达的需求。家国大事气干云天需要诗意表达,个人情感悱恻缠绵需要诗意表达,喜乐需要激情释放,愁苦同样需要情绪宣泄。凡此种种,人生的情感抒发与诗意表达相伴相生相偎相依。
说到家国情怀,诗意表达比比皆是。“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滕王阁序》千古名篇中最具豪气的诗意表达。而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总是在河山飘零的时候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为中华之崛起而甘洒热血、为国赴死。再如,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陈毅的“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等等,这种以诗言志的境况,繁若星海,不胜枚举。而对于用诗意表达家国情怀的最高境界者莫过于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了,他的一篇《沁园春·雪》,其意境之高远,其诗意之绮丽,震古烁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历数他的名篇佳作,无一不是志向高远与诗意表达相融合的精品典范。
而对于烟火生活中的“展其义、聘其情”,诗意表达则更是无处不在,无不淋漓尽致。无论是达官显贵、文人骚客,还是平民百姓、山野村夫,他们的喜怒哀乐都融入了诗词的意韵,出现了人生处处皆可诗的景象。这样的例子,信手拈来。就比如说被后人奉为千古第一文人的苏东坡,在坎坷的人生历程中,始终有诗词与其相伴,因为诗词的酣畅表达,不但没有使其因坎坷而沉沦,反而成就了他人生的精彩辉煌,让其青史留名、名垂千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艰涩中的洒脱;“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是平淡中的诙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无柰中的释怀。抛开这些文人墨客,那些平民百姓,对于情感的表达,虽然不能出口成章诗句翩跹,却也总能假以乡间小调或是顺口编几句打油诗甚或借用他人的诗词名句,与内心情感相唱和,让原本粗粝的生活不再单调乏味,从而有了温情,有了光亮希望和岁月的沉淀。
于是乎,这种歌咏情、诗言志的意韵表达成了芸芸众生中一种必不可少自然而然的常态。不管你会不会写诗,懂不懂词律,只要情感到了,总会有了读诗诵词表达心意的渴望和激情。
顺境时,自会情不自禁、引吭高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心花怒放、神采飞扬的心境溢于言表。这样的诗句感染了世世代代的后来人,每当情志所至,自会引颂一番。
逆境中,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的凄苦,同样也让太多的人黯然神伤,虽然没有多少人真的去抽刀断水,却真的有人去用伤心的酒抚平受伤的心。然而,以酒忘愁,消除的不是愁苦之事而只是短暂的时光,一旦酒醒却落得下了眉头又堆积到了心头,全然就是愁更愁了。这种愁苦也只能用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聊以抚平了。
工作中的起起伏伏是最能激发诗意的,付出多,回报少,努力了,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都会让人神伤。这时,一些直抒胸臆的激荡语句自是涌上心头。“大鹏扶摇之日,必定直上霄汉。”虽然有模仿先贤的嫌疑,却是内心情感最贴切的映照。
夜晚与妻子散步,虽然寒风凛冽冷气逼人,一想到在不远处,有一个温暖的家可以为自己遮风挡寒,看到身边与自己相濡以沫、对自己不离不弃的妻子,一股幸福、知足的暖流涌上心头。“执子之手、与子携老,执子之手、夫复何求”这样的诗句自然而然在脑海中闪现,握住妻子的手不自觉地更紧了一些。
清晨,一轮朝阳出在东方,朝霞满天,与广场上的五星红旗组成一幅极美的图画,让人不禁联想到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以及我们美好的生活。诗意的话语从内心发出:“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朝霞、红旗和满天的红,象征我们的祖国蒸蒸日上,象征我们的生活欣欣向荣,象征中华民族山川锦绣,象征中国人民吉祥安康。这些饱含深情的语句,不一定能算得上诗也不一定称得上词,却是每一名中国人发自内心的赞歌。
有了诗意温润的生活,就有了柔韧性和包容心,就多了一些宽容和醇厚,就能消除极端和歇斯底里,就有了一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宽度和厚度。整个人生就会在一定的轨道内伸展,就有了一种向上向前的动力。多彩的生活因为诗意的温润更加绚丽,生活就会变得更加有滋有味。有诗意的生活,韵味悠长,风清云淡,幸福绵长,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