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国辉的头像

张国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4/20
分享

我与牡丹结缘

四月是牡丹的花季,观赏牡丹成为人们的一件乐事,而一提起牡丹,人们自然而然地就想起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原本清新脱俗、美丽可人的芍药、荷花,因为牡丹的出现,在诗人的眼里却是稍逊风骚。也正是因为这一流传千古的诗句,让牡丹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花中之王,每每说起花,人们最先想到的总是牡丹

意中的牡丹

对于牡丹的认知,我应该算是很早了,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的我只有七八岁的样子。一部名叫《红牡丹》的电影风靡一时,虽然我还不能完全记住电影的具体细节,但我却记住了电影的名字,知道了有一种花就叫牡丹,并且执着地认为其主要以红色为主。同时,我还记住了电影中的主题歌,虽然还理解不透其中的真实含义,但因为其优美的旋律,还有唱腔的圆润,虽然距今已有四十余年,但歌词却还能记忆犹新:“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啊牡丹,众香国里最壮观,有人说你娇媚,娇媚的生命哪有这样丰满,有人说你富贵,哪知道你曾历尽贫寒,啊牡丹啊牡丹,哪知道你曾历尽贫寒。”

也就是这样,我虽然没有见过牡丹,却是深深地记住了牡丹,知道有一种美丽的花叫牡丹。脑海中总是出现电影中的一些画面,总是为电影中女主角的坎坷命运所悲愤,因此也增加了想要一睹牡丹真实芳容的强烈愿望。

眼中的牡丹

见到牡丹的愿望实现了,但实现的时间过于长了些。随着近几年来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所居住的小县城面貌日新月异,树木葳蕤,花草艳丽。城市绿化美化的水平不断提升,各种原来没有的鲜花,蜂拥着赶着趟似的出现在县城的公园里、街道旁以及角角落落里。更为惊奇的是,县城里专门修建了一处美丽的花园,而就在这座花园里专门设立了一处牡丹园。园子虽然不算大,但错落有致地种植着一大株一大株的牡丹花。因为人们的精心管护,牡丹花的长势茂盛,枝干粗壮,花瓣硕大,色泽艳丽。自从牡丹园建成以后,每年的暮春时节,人们都蜂拥着赶着趟似的竞相聚集到这里,一睹牡丹的芳容,欣赏她的雍容和娇美。父母领着孩子,儿女搀着老人,人们争先恐后。当然这里面总是不能缺少了我,因为我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错过了印证从电影里想象出来的牡丹与真正的牡丹有那些不同。

来到牡丹园里,我一改“走马观花”的毛病,用心赏花,看花,嗅花、亲花,抚花,与久违的牡丹花进行“零距离”接触,仔细地去体味花的形态、色泽和芳香。正是有了“零距离”接触,我被牡丹花的色、香、姿容所倾倒,更为牡丹花的雍容端庄大气所折服。这些美丽的花朵如同长在了我的心里,我在惊艳的同时,深深地爱上了她。妻子的小资情调因为观赏牡丹有了完美的体现,我也总是不失时机地把这些美好瞬间留存下来,每一个细节都有不放过,都以连拍的方式保存在手机里。而妻子最喜欢的POSS就是藏身于一大团牡丹花的后面,笑脸与鲜花相互映照,花中带笑意,脸上开了花,相映成趣,醉人醉心。

画中的牡丹

早早退休的妻子,又把小时候的爱好拾了起来-每天画画。而在这些作品中,妻子最喜欢画的是牡丹,画的最好的也是牡丹。起先是一朵两朵,后来是十朵八朵,纸张也是越来越大,着色也是越来越漂亮,花朵更是越来越逼真。看着画卷上妻子画的牡丹,对照着牡丹园里的真牡丹,我是越看越爱,越爱越看,眼前一片花团锦簇,鼻腔一股香气四溢。也就这样,每天欣赏妻子的牡丹画作成了我的“必修课”,我是春夏赏花,秋冬赏画,一年四季总有牡丹与我相伴。

回想着自己与牡丹相识历程,自己感觉与牡丹有缘,这种缘起于“意”、成于“眼”、落于“画”,而最终归于“心”。这种心缘,让我心中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有机会我一定要到我们的牡丹之都-菏泽,去看一看这“花开盛世”的牡丹“盛事”, 去和那大片大片的牡丹紧紧相拥,去真正体验一下“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盛世盛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