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在单位餐厅吃饭,大家一起聊起端午节。
我随口问起几位年轻人,问他们端午节走不走亲戚。
一个说,现在丈母娘跟他们住在一起,也是老人在帮他们带孩子,在家里会特意准备一顿饭菜,大家一起吃着饭,聊着开心的事儿,过端午节。
一个说,工作忙,有时会调休,但无论怎样,一定会挤出合适时间,或周末,或假期回趟老家看望父母的。也就是说,无论是早是晚,端午的礼节是不能少的。
听了他们的回答,我也感同身受,不由自主想起小时候在老家过端午节的事情来。
我家乡是豫西山区的一个小山村,那时候虽然穷,但端午节的种种习俗,是一样都不会少的。
细细想来,从里到外,从头到脚,吃的穿的,在端午节好像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端午节是从农历五月初一就开始啦。
在我心里,记忆最深的是走亲戚,那时叫“瞧夏”。
最隆重的“瞧夏”,是订过婚但未成亲的青年男子要到女方家去。选择的日子一般是初一到初五之间的一天,必须提前,不能靠后。男方要带给女方几件上好的布料,大概意思就是,夏至到了,衣服要更换,所以买几块新布料送到女方家去。很多情况下,男方会提前跟女方商量好,到镇上合作社购得几块布料。上衣裤子要配套,买好几套夏季衣服布料后,到端午节前恭送到女方家中去。
这其中有很多道理,也包括双方父母最想促进一对新人的更多接触,逐步了解。那些年,并没有现成的衣服,新衣服全是买好布料,自己做。
起初双方订下这门亲事,大多是媒婆撮合的。陌生的一对新人在家人的陪伴下,一起到镇上的合作社去选布料,女方选择,男方主动购买,算是婆家给新人添的换季衣服。
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也处处体现出互相尊重,和谐相处,礼尚往来的美德。
男方带着厚礼初次到女方家是比较谨慎的。在家父母会交代孩子到未婚妻家里,要懂得礼貌,稳重得体,不能随便说话,以免言多必失,会给女方父母留下不好的印象。同时特别提醒,饭是不能吃的太多的,未来的丈母娘会给女婿做很多好吃的,要把控好自己,适可而止。
现在想来,无论什么时候,哪有父母不关心孩子的,况且是婚姻大事,大人们是不会放过任何一次考查未来女婿的机会的。
这其中的道理和曲剧《风雪配》的情节也是很相似的。
婚后的女子,一般选择端午节当天回娘家的。第一年新婚要给娘家的近亲都带上礼物的,后来主要是带女婿和孩子到娘家“瞧夏”。与民歌《回娘家》的内容十分贴合。
在老家,如果生了女儿,别人问你生了啥,说生了“马糖”,是说你有福气,到了逢年过节,女儿女婿都会带着礼物回娘家。早些年,农村还缺吃少穿,条件有限,多是给爹娘送来一篮子油条,老家说叫“马糖”。生的女儿多,节日收的“马糖”就多,也是爹娘端午节很自豪的事情。
现在说端午安康,不得不说端午给孩子戴的五彩绳,早些年还有香草布袋。记得娘配的五彩绳,是把一股股的彩色细线编制好,粗细长短合适,戴在孩子的手脖子,脚脖子上,甚至腰上也围着。这样做说是辟邪,特别是说蛇怕见到花色的,见到戴着五彩绳的人后,就吓的逃跑了。香草布袋是大红的绒布做成心形,里面装满谷物、芝麻等,样子很可爱,下面还吊着三个垂链,挂在孩子脖子上,是一件非常漂亮的装饰,和现在汽车前面的挂链也非常相似。
这些小配饰戴过一段时间后,是不能随便扔掉的,要把它们收集好,放到房子下面的下水道里,才是完好的结局。如果乱扔,它们会变成小蛇咬人的。
初五的端午节是最隆重的一天。母亲要提醒我们初四晚上早点睡,初五早起,要赶在太阳出来之前,到河边洗手洗脸的。说这样洗过后,一年都不会生病的。在河边洗过手后,在端午节趁太阳未出来,可以采集很多植物的叶子,晒干后泡茶喝。父亲采的最多的是竹叶,可以喝一年的竹叶茶。这些习惯,在村子里很多人至今还保持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端午节和其他中国传统节日一样,被赋予更多的文化含义和更丰富的象征寄托。这些美好的节日,需要一代代的传承下去。它们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勤劳优秀的中国人辈辈留存下来的美好习惯。
如今的中国已经今非昔比,但这些古老节日里蕴含的文化内涵,在新时期的逐梦征途上,将会焕发出更鲜活的生机,会传递给青年人更多的自信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