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张均胜/图-网络 (节选自本人《唐诗宋词皆风流》)
启——:
一、约公元1085年,北宋少年张择端在琅邪东武(今山东诸城)诞生。他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攻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他是北宋末年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其作品大都失传,存世《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为中国古代的艺术珍品。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主义的伟大作品,画面宏伟壮阔,笔法严谨精细,对每个人物的动作和神情,都刻画得非常逼真生动,把社会风俗画推进到更高的阶段。
同时,《清明上河图》并非只是简单的写实了百姓风俗和日常生活,它也如实地揭示了宋朝中后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如:军力懈怠、消防缺失、城防涣散、国门洞开等方面的国家安全意识的弱化问题,商贸侵街、商贾囤粮、酒患成灾等方面的国民萎靡、社会失序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说,《清明上河图》不是一幅歌颂盛世祥和的赞美图,其实,它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现实写实图”。
二、公元108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李清照生于济南章丘明水。其父李格非(“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刚从恽州(州所于今山东东平)任上转调入京。母亲王氏,元丰宰相王珪长兄之女,也是饱读诗书,精通琴棋书画的大家闺秀。在李清照十五岁之前,一直与母亲生活在湖山佳胜的明水原籍。这期间李清照就因诗词佳作频出,已经是蜚声大宋的少年才女了。
直到公元1099年,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薪俸和待遇大为提高,才有了在京都置办家产的条件。于是,十六岁的李清照得以离开故乡章丘,随同全家一起迁往京都汴梁和父亲团聚。从此,李清照才开始进入了大宋京都生活,把她美才女的面目真正地呈现在了大宋文艺界的舞台上,由此拉开了她波澜壮阔一生高潮戏的序幕。
三、李清照与张择瑞是只相差一岁的同龄人,也同样是在北宋的末年生活在京都汴梁。按照张择瑞长大到北宋开始动荡的时间计算,清明上河图成稿的时间肯定就在李清照居京或者其后这段时间。这个时间极度吻合了李清照在京城度过的时光。而且,《清明上河图》所观照的情境物象其实就是李清照京都汴梁生活时期的北宋的社会现实。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清明上河图》作为李清照京都汴梁生活最贴切的背景。假如,把李清照京都十年的生活拍成戏剧或电影,那它就是最恰当的背景幕布或最恰当的外景。
一、这是一幅怎样的现实物象
早在公元1085年,宋哲宗8岁时被推上了皇帝之位,在名义上走上了大宋历史最高舞台的正中央。但是,实际上真正掌权的则是他的祖母太皇太后高氏。高氏是垂帘听政。
此前,宋神宗时高氏就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当她垂帘听政后,她立马召回王安石的反对派司马光、吕公著,先封司马光为门下侍郎后又升为尚书左仆射(即左丞相);先封吕公著为尚书左丞,后升为右仆射(即右丞相),立即展开了对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的围攻。仅用一年的时间,司马光、吕公著等保守派就把推行了16年的新法全部废止了。
公元1093年(元祐8年)9月,高太后病死,17岁的宋哲宗得以开始自己亲政。在宋哲宗的支持下,变法派逐渐重返政坛再度展开了与保守派的斗争。
公元1097年,宋哲宗先后贬斥了保守派30多人的官职,其中包括苏辙、苏轼。但是,这次变法再起并没有从根本上恢复新法的实质,只是取了皮毛而已。因此,此时大宋的政界一派混乱。
当然,大宋在130多年基本和平的外部环境下,生产力已经得到了充足发展,农业、手工业、小商业繁荣兴旺。由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的相继掌握和发明,连带着铸造等其它工匠技术的不断成熟老练,手工制造业甚至还有简单的机器制造业如印刷出版业、织布裁缝业、木器石器制造业、酿酒烹饪行业以及农业养殖业等行业规模也逐步扩大且向精细化方向演变,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且日臻完善,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都得以相对适应同向发展。此时的北宋已经高居于世界文明的高端。
其实,此时的大宋,若抛开国家安全方面存在的疏漏和国家地缘政治的战略失误不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还是基本适应且在相互促进中催动着社会治理的不断变革的。当然,这个变革过程因为是在探索和摸索中的不断实践和不断修正,也是不顺利的。但,无论如何,在经济基础不断充实的前提下,文化艺术发展繁荣,随之相伴的娱乐、演艺行业更加兴起。表面上,大宋社会是歌舞升平莺歌燕舞一派和平安定的景象。
但是,在这样的表象之下,由于官僚阶层腐败成风、渎忽职守,加上接连几代皇帝骄奢淫靡极端追求奢华生活,许多社会矛盾开始产生、积累;地主阶级在统治阶层的惠护下,所掌握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日渐增加,社会贫富日趋分化,农民也逾渐贫困,雇农、贫雇农阶层不断出现,社会阶级矛盾也在暗中酝酿发酵。
于是,在这样错综复杂的政治、社会形势下,大宋社会各种矛盾错综纠缠,就呈现出了一幅畸形的民间物质财富集聚膨胀,但国力渐趋衰退,导致安全意识退化,国防力量薄弱;社会繁华兴旺、国民奢侈、萎靡,忧患意识丧失;国民趋向物质生活,社会处于稳定安详的临界,但统治集团内部暗潮汹涌的形态。
此时的京都汴梁,就是这样一个形态的最典范的缩影。京城商业圈的崛起大大促进了东京汴梁的整个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东京梦华录·序》说:“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日,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
——这就是作为现实镜像的《清明上河图》所诞生的社会土壤,也是其所观照的社会现实物象。
我读这幅作品,竟然在里面看到了正处碧玉年华的李清照的身影。她时而嬉笑雀跃,时而俏眉紧促,时而凭窗远眺,时而愁容满面。紧接其后的,还有其父、其兄、其夫、其公都出现了……
二、李清照从《清明上河图》的边缘一步就走进了画面里。
公元1099年,宋哲宗赵煦元符二年某个春天的上午,亟待由豆蔻少女跨入碧玉年华的十三四岁少女李清照随同家人,乘坐三辆豪华的油壁牛车,从山东章丘辗转济南、恽州(今山东东平县)、菏泽去往京都汴梁。此时,一行人到达了汴梁郊区。
几近市区,寂静的官道越来越平整光洁,但也越来拥挤。随着牛车的缓缓行进,李清照终于走进了历史的镜头,进入了《清明上河图》的画面。
三辆牛车顺着官道,行驶至汴京城郊乡村,李清照挑帘远望,早春的广漠田野河渠纵横,岸边老树杈枒新芽未吐,薄雾轻笼,略显寒意。有一队驮着木炭的小毛驴,沿着河渠迎面而来,走在前面的童子忙将毛驴向路边小桥方向驱赶。慢慢的,她听到了踢踏的蹄声和赶驴的吆喝声,清脆而响亮。随着路边农户家里几声公鸡打鸣声响起,四处的犬吠也此起彼伏,顿时使整个原野活跃了起来。
“淡薄春风却似秋”李清照自言自语道,同座的弟弟李迒俏皮地推了一下姐姐,眨眨眼皮接道:“绿纹溪水趁桥弯”,接着用手指着窗外。
牛车前面是一座小桥。桥头边是一个路边歇脚店,门前搭凉棚摆椅凳,一幅迎接早客的样子。主人在屋后忙活着。店后一带短篱连接着几家茅舍。茅檐低小,大门朝向谷场,大石碾滚闲置在那里,空寂无人。也许是农忙尚未到来。屋后老树成林,树梢上还有鸟窝,也不见鸟飞。可能是到远处觅食去了罢?
牛车走在小桥上,居高临下,看到小溪边一只小舢板栓在树蔸上,几户农家小院错落有序地分布在树丛中。一家农舍饲养着两头牛,它们悠哉游哉的反刍着,远处田里的禾苗正在茁壮成长,农夫正在为禾苗浇水施肥。打麦场上有几个石碾子,是用于秋收时脱粒用的,此时还闲置在那里。羊圈里有几只羊,羊圈旁边似乎是鸡鸭圈,仿佛圈里饲养了很大一群鸡鸭,好一幅恬静的乡村图景。一队接亲娶妻的队伍,徐徐的从牛车旁走过,新郎官骑着一匹枣红马,马后面是一位挑着新娘嫁妆的脚夫、马前一人抱着新娘的梳妆物品盒,前面一乘轿子应是新娘坐的花轿。
牛车又走了一段,就行走在汴梁的主干大道上了。主干道滨河而修建。汴河是朝廷重要的漕运交通枢纽,商业交通要道。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李清照知道,这座特大的桥,因宛如飞虹,故名虹桥,是大宋王朝当时最大的桥。虹桥气势不菲,高大得使汴河流域最大的船舶都能顺利穿越。桥面宽阔坚固得能并排行驶几辆装满货物的畜力车,从桥的结构来看也是一个很大的创造,整座大桥全部由木材修建而成。
桥下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这里是名闻遐迩的虹桥码头区,桥头布遍刀剪摊、饮食摊和各种杂货摊,两位摊主正争相招呼一位过客来看自己的货物。
码头的主航道中一条货船逆水而上,再往河道上游看去,一艘船上有八位橹工摇橹,一位舵手严密注视着前进方向的水情与船情。前面一艘客船正忙着靠岸客运码头。码头上还有不少人向客船上招呼,他们是迎接自己家人或亲朋好友的。
虹桥是京都一河两岸咽喉要道,桥面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行人多人气旺盛,商铺一直延伸到桥头的形成了一个特色的商贸区。李清照不解的是,为什么这么重要的咽喉要道却这么拥塞不畅?她不由得叹了口气。
再看上游不远处,主航道中有两艘船在航行,橹工的汴河号子与纤工的汴河号子两首和声合唱回响在空中,渐渐的远去,渐渐远去。而在河面稍宽处,却骄横地锚定了几条豪华的游艇。她凝神细看,却看到游船显然是改成了“红楼”和赌房。她似乎听到了轻佻妓女招呼客人的轻浮笑声和赌徒们狂野的喊叫。这让涉世未深且对京都一直抱有美好想象的李清照有点颓丧。
恰在此时,几声悍马激烈的嘶鸣传了过来,清照不由得顺声望去,只见一匹惊马呼啸着在闹市里狂奔,人们惊慌失措的躲避逃跑。李清照“啊”出一声,心陡然揪了起来,久久不能平静。弟弟立刻抓住姐姐的衣袖,问道:姐姐,你怎么了?清照不答,但是,心里留下了一个不详的预兆。
有惊无险,惊马跑出了视线,可李清照已经失去了赏看街景的兴致,低首蹙眉间,牛车拐进了一条巷道。李清照的新家到了。
这是一座市中心区边缘的闹中取静的别致花园式官员别墅,看到新家的豪华和舒适,李清照的心情又恢复了欣喜,那惊马所引起的惊悸已经被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所完全覆盖了。
李清照将在这座花园里,在《清明上河图》所呈现的表面祥和里,完成她人生中重要学诗阶段和选夫择婿的重点戏。
三、《清明上河图》作为外景地,演绎了大宋最完美郎女才貌俱全,门当户对的婚配
李清照来到京城汴梁,是当时大宋文坛一件不大不小的事件,在才子佳人们中间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波澜。
早在两三年前,李清照的“天才俊美少女”之名已经蜚声大宋文坛。几乎大宋的文化人都知道李格非家有少女初长成,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随着这个少女的不断长成,她的诗词文章也不断地传进京城文艺圈,关于她的文采、长相就成了京城文艺界的重要八卦新闻之一了。李清照因此也成了许多贵族公子少男心中可望而不可及的梦中情人,天上偶像。
现在,这个即将长大成人的俊美才女来到京城了,这无疑就成了当时京都汴梁少男少女中间流传的重要新闻。许多公子哥们早已翘首以待,想尽办法找个理由一睹芳容。其中就有几个幸运者,得以见到了她的真容。
这一见,更是惊掉了许多人的下巴。这刚及碧玉年华的美女真是名不虚传:肌肤胜雪、亭亭玉立,满身洋溢着一幅秀雅绝俗、清雅高华的气质,双目流盼、环姿艳逸,冷傲中自有一股轻灵之气,让人过目不忘赞羡不已。
李清照的才名早就不是新闻,而貌容美艳却又一次成了新闻不胫而走。一时间,京城的贵族子弟、文坛青年人人都对她魂牵梦绕,成了几乎所有大宋公子少哥们的第一理想佳偶。
而对于女儿寄予厚望的李格非早就计划好了。他已经拜请自己的同门师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作为李清照的诗词师傅。
李清照进京约一年左右的时间,公元1100年三月,宋哲宗赵煦病死,因其没有儿子,只好由其八弟即位,这就是宋徽宗赵佶。赵佶虽然已经18岁,但是他本性追求享受好逸恶劳,神宗的皇后向氏便执掌了军政大权。向氏是新法的反对者,她又开始打击变法派。于是,作为保守派关联系的苏轼及其弟子门徒又一次受到了重用。李清照之父李格非便是其中之一。李格非得以巩固了其在政坛不算高的地位礼部员外郎。
如此而已,时间到了公元1101年,李清照来到京都已是一年有余。优雅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京都的繁华景象,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热情。此后不久,李清照除了作诗之外,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著名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后又结识文坛大老张耒(字文潜)并作《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又写出了、《浣溪沙》(小院)、《点绛唇》(蹴罢秋千)等词。这些在文坛名人指导下所写就的诗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尧山堂外纪》卷五十四)。许多大腕文人也不能为这首词接和或比对一首。
李清照在京城更加走红了,收获粉丝无数。
而且,这美才女恰也长大成人正值碧玉华年待嫁闺中!青年才俊们更加趋之若鹜,原先打定闪存的“娶她为妻”——这个美好而宏大的理想更加坚定。
然而,其中的大多数人,也最终下了紧急刹车急流勇退的决心。原因很简单:综合掂量自身所有条件后自惭形秽望而却步!
但是,还是有几位青年才俊中的翘楚,在涎水直流的围观观望。最终,有一个人勇敢地采取行动去蟾宫折桂了。当然,并非这人年轻气盛胆大包天自不量力,其实,他还是考量了许久,上上下下感觉基本差不离的。
那,这人是谁?他就是时任礼部侍郎赵挺之第三子太学士赵明诚。
赵挺之是李格非的顶头上司,老赵比老李高一个格,且是顶头上司。而且,赵明诚也是知名青年才俊,且英俊潇洒、仪表堂堂,当时也是人见人爱的高富帅才,是大宋当时许多高层次女性的梦中情人。你说,他想蟾宫折桂,算是不自量力吗?
但是赵明诚知道,美才女眼界甚高,不是一蹴而就就能拿下的人物。文人自有文人的办法,赵明诚于是就演出了一出“先攻下当事人,再杜撰一个‘梦签说命’的桥段攻下家父”的小型话剧。(这个故事史料中有明确的记载。作者注。)
挑了一个春和景明的天气,赵明诚就约请李清照长兄赵迥外出游赏,还特意嘱咐要带上其妹李清照。
对于父亲顶头上司之公子的好意邀请,赵迥不能拒绝,就着意照行了。
此时的李清照也已是青春当值,春心萌动。她对于外面因她而起的男人之间的骚动并不会没有察觉,对赵明诚这位翩翩公子,也早有耳闻。其实,在心底她也早已芳心暗许。
李清照是绝顶聪明的女人,她十分明白,现在,在整个大宋王朝,寻遍全国,除了皇子们不可比,所有未婚当婚能比的男人都一一排开来比,排在第一的就是这位赵公子赵明诚。再找更好的,只有到神仙哪儿去了。因此,当她一听到兄长说赵公子有约,她心里就明白了赵公子的计谋。
于是,这异曲同工的三人游不意外地成行。
在汴京繁华的大街,在风光优美的汴河两岸,在那些华丽的游船茶社里,在那莺啼舞炫的戏台前,其实就是《清明上河图》所呈现的外景地里,三人流连忘返,边赏边谈,话语就越来越扯到了文学上面,李迥就越来越插不上话了。后来成了一男一女并排在前,一男则独自跟在后面了。
不知不觉间,李清照彻底征服了赵明诚。同时,李清照也对这位风度翩翩的英俊男子钦慕至极了。赵明诚从李清照的眉眼之间读到了他想要的答案。
翌日早,赵明诚惊惶地跑到父母面前,惊恐地告诉二位高堂,说自己昨天去到相国寺陪人进香,又顺便进了旁边的道观给自己抽了一签。
赵父就问抽了什么签,至于如此惊慌?
明诚便答:签上曰“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
赵父一时被这个谜语般的签搞糊涂了,忙问明诚怎解?明诚假托相国寺大师讲,这其实就是个字谜签,说“言与司合”不就是“词”吗?“安上已脱”就是“女”,“芝芙草拔”则是“之夫”,合起来就是“词女之夫”。
听到这里,赵父已是恍然大悟,一下子就洞悉了儿子的心事,但还是故作不解状又问,那,当今大宋谁算是“词女”?
赵明诚抬头闭眼故作思考状,支吾了一番道:那除了李格非的女儿李清照非他莫属。
就这样,这大宋一百多年间的最美的一桩婚配就这样定了下来。
公元1101年(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京都汴梁,十八岁的李清照正式出嫁到赵家,成了二十一岁的太学生,赵挺之季子赵明诚字德甫的妻子。从此,李清照告别了碧玉年华,步入了人妻的日子。
四、就在《清明上河图》背景里,李清照初尝新婚别离的滋味
初为人妻,初涉爱河,那日子自然是甜蜜的。
婚后,赵氏家族搬入了新的别墅。那是赵挺之官职高升担任礼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正部级干部)后,新配置的别墅。宏大、气派、高大,从院墙到门楼到配房到主房厅廊一律的新式建筑。那或许就是《清明上河图》上的某一处富丽堂皇的高墙大院。
是年,李父格非仍为礼部员外郎,赵父挺之为礼部侍郎。在此期间,新婚恩爱琴瑟和谐的李清照夫妇徜徉在《清明上河图》的祥和背景里,水光山色,朝阳暮霞彩云鎏金,在甜蜜爱情的润色下,李清照写出了《渔家傲》(雪里)、《庆清朝慢》、《鹧鸪天》(暗淡)、《减字木兰花》、《瑞鹧鸪》等词作。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那样的短暂。公元1102年(崇宁元年),亲自执政的宋徽宗赵佶改年号为“崇宁”,先后罢了韩忠彦、曾布的相位,启用奸臣蔡京入朝为相。蔡京据个人好恶既打击保守派,又打击变法派,先是把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党一派包括苏轼、苏辙在内的120人定为“元祐奸党”,然后又把保守派内的500余人定成“邪类”。于是,李格非最先受到牵连。
此年九月,李格非被列入元祐党籍被罢官遣返。此后不久,新婚才一年不到的李清照因是元佑党子女也被遣离京,只身投奔提前半年已回原籍的父母。她被迫第一次和丈夫赵明诚分离了。
李清照第一次淡出了《清明上河图》的画面。
让回到老家居住的李清照感到诧异的是,自己的父亲被革职查办,而自己的公公却得到升迁。六月,赵挺之任尚书右丞;八月,再升任尚书左丞。于是,李清照试图让自己的公公拉父亲一把。清照上挺之诗云:“何况人间父子情”,当为营救其父格非而作,人谓“识者哀之”。但是,新婚不久儿媳的书信到了公公那儿,却泥牛入海杳无讯息。李清照第一次体味到政治环境下,亲情的淡漠。
此期间,李清照的心理况味是极其复杂的,一方面是只有十九岁的她第一次尝到了与丈夫分离的相思苦;另一方面,她也是第一次亲身体验到了政治的险恶;第三方面,她感受到了公公的冷酷自私;第四,在她对新婚丈夫无尽的思念情中还掺杂着惴惴不安的隐忧,那就是怕夫家担心受自己父亲连累,加上她自己未能孕出子嗣而休了她。
内心一直自我感觉良好的李清照,第一次在丈夫面前感到了自己的矮小,从少女时期构建的强大自信和自尊,坍塌了。
在这些错综复杂的情感撞击下,李清照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她首次把“碎碎念”的妇怨情绪,以与新晋少妇不应有的“唠唠叨叨”的形态写进诗词里,却意外地形成了她独特的风格,反而变相的促进了她婉约风格的向前发展,写作《一剪梅》、《醉花阴》、《蝶恋花》(暖雨)、《浣溪沙》(莫许)等。
可是,她此时才只有十九岁。这,本应是一个怀春而向往的年华。我们不禁诘问,那位曾经天真烂漫的李清照,是本来的城府过深?还是过早的成熟了?她是少年楼头强说愁的无病呻吟?还是心有感触的不由自主流露?不用推断,我们或许能从《清明上河图》的暗示中找到答案。
李清照,走出了“画面”,但却无法摆脱“画”所处的时代背景。
五、《清明上河图》的现实物象,对李清照人生性格及创作风格的转变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公元1103年(崇宁二年)四月,赵挺之又担任了中书侍郎,这个职位比之此前的礼部侍郎是又一次被重用了,他进入了大宋政治的核心圈子。赵明诚亦于同年开始走上仕途。
九月,朝廷开恩,允许元祐党人子弟返京居住。公元1104年(崇宁三年)六月,李清照得以回京和丈夫团聚。她,又走进了《清明上河图》的画面里。
我们发现,回到汴京的李清照已经失却了原先的雄心壮志,她似乎不再谋求于文学上有所成就了。她不再想当然也无法继续她的十年诗词学习计划,只能闷在家里静观外面的事态发展,被迫沉心在深深大院几多情里,聊书胸怀作《小重山》、《玉楼春》、《行香子》等。
时光倥偬,转眼接近一年。公元1105年(崇宁四年)二月,公公赵挺之官运更加亨通,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右丞相)兼中书侍郎。
老谋深算的赵挺之深知蔡京的品性,怕蔡京因为自己的不断升迁而嫉妒,六月,以身体欠佳为由上书皇帝请求辞去右仆射之职获得许可。同年十月,赵明诚授鸿胪少卿,其长兄存诚为卫尉卿、次兄恩诚为秘书少监。可见,在纷纭复杂的政坛,赵家还是很顺风顺水的。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刚刚回到京城的李清照又因朝廷派别斗争的反复再一次被迁回故里居住。
此时的李清照非但未因丈夫及其家人的高升而高兴,反而是极度的愤懑。因为此时,自己的父亲并未得到朝廷赦免恢复职务。年轻的李清照表现出的是更加的抑郁。她因此献诗公公云:“炙手可热心可寒”,抒发她为党祸株连而得不到翁舅救援之感慨。同时,也让我们看出,她桀骜不驯、激愤尖锐的秉性并未完全因生活的磨砺而消除。
事情到了公元1106年(崇宁五年)正月才有了稍许的转机。宋徽宗大赦天下,井令吏部李格非与监庙差遣。二月,蔡京被罢免职务。政治品格沉稳的公公赵挺之被重新任命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最终还是由于赵挺之的推动,朝廷销毁了《元祐党人碑》,撤销了政治犯的一切禁条,二十三岁的李清照才得以跟随父亲又一次回到京城。
回到京城的李清照整理心情,重新开始了文学创作,先后写作了《满庭芳》、《多丽》、《晓梦》等。
李清照、赵明诚的短暂京都生活是富足华丽的,但却不是风平浪静的。期间,因为婚后的李清照久久不能怀孕多被公婆诟病,让她在丈夫、公婆面前更加丧失了自信和自尊。这样的心境,也让她此间的作品呈现了别样的语境和情绪。(或许,若果没有其后的赵家失势,李、赵的婚姻会出现什么样的风波也未可知。李清照不孕的困扰,直到其后赵家失势举家回迁故里后,赵明诚接连纳妾两次但都未孕,赵家才明白李清照未孕出子嗣的原因在赵明诚自己,不在李清照后,才使得李清照得以解围。但是,赵明诚的纳妾又让李清照陡增了失宠的怨愤和苦闷。当然,这样的经历也刺激了李清照前半生文学创作风格的奇特转变,过早地发出了幽怨的婉约之声。当然,这是后话。)
谁也未曾料到,北宋末年政治风云的变幻莫测会呈现让人意想不到的形态。纵是韬略精深的赵挺之也没有料到宋徽宗赵佶的反复无常。李清照更是不会料到。
公元1107年(大观元年)正月,大奸臣蔡京又被复任宰相。这一下子,在蔡京被贬时受宠的赵挺之则倒霉了。三月,赵挺之被罢右仆射,此后仅五日便溘然离世,年六十八岁。赵挺之死后三天,家属亲戚在京者被捕入狱,当然,赵明诚也不例外。
赵明诚的入狱,对李清照身心的打击是严重的,但是,她已经欲哭无泪,欲吟无声。经历了累次风波之后,李清照已经变得言语谨慎且迟滞,创作动力也丧失殆尽。幸亏,时间不久,因朝廷找不到赵氏兄弟们的犯罪证据,而被放出监狱,但是却被责令必须于年内离开京城返回故里生活。
显然,这反复的政治动荡所带给李清照的不仅是生活的颠沛流离和由此所带给肉体的困苦伤害,还有生活质量及世俗落差所产生的自卑、自辱,更深更尖锐的则是思想上的错愕不解和无法排解的无奈、愤懑又消沉,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怀疑及由此产生的气馁甚至堕落。这深刻地影响了其文学创作积极性及走向。
公元1107年七月,李清照、赵明诚夫妇随同婆婆郭氏及其所有家人离开了繁华的京都汴梁,回到了老家山东青州居住了。
自此,李清照彻底地走出了表面繁华、奢靡,但也无序,且暗藏旋涡、暗流,酝酿着风云际会、动荡不安的《清明上河图》,从此,她再也没有再走进来。而此后不久,这个画面所描述的繁华京都就陷入了金兵之手,繁华瞬间飞灰湮灭。
终结——
自从15岁离开家乡到京都汴梁,再到23岁返回故乡,李清照在《清明上河图》的物象她的外景里,度过了她人生中最为激荡的13年。这13年里,她还两次返故乡近三年时光。实际上,她在京都生活的时间只有十年不到。此时,李清照才年方23岁。
这并不连贯的十三年的“清明上河图”时光,让李清照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从少女碧玉年华到新婚桃李年华再到婚妇梅之年的重要转折。
碧玉年华应是女性人生中最为天真烂漫青春懵懂的美好时节,她理应是无邪的、憧憬的、向往的,也是单纯无忧的;梅之年理应是女性一生最富激情浪漫幸福安详的甜蜜时节,她理应是温馨的、暧昧的,也是受宠的。
然而,李清照所呈现给世人的,却并非是人们所期待的由天真烂漫到幸福甜蜜的“华丽的转身”,而是由幸福到悲怆、由向往到失望的坠落……
这是与《清明上河图》的“艺术谜语”不谋而合吗?这是李清照宿命的既定轨迹吗?
时隔千年之后,我们惊奇地发现,《清明上河图》这件旷世杰作,真的十分契合了北宋末年的社会真实全景,也惊人的契合了李清照碧玉年华十年的历程:这幅横轴所呈现给我们的绝不是繁华安定富贵和谐,其实是繁华奢靡富贵美丽还包括安详甜蜜的表象后面隐藏着的暗流涌动,以及看似不太危险的风云际会后即将发生的繁华湮灭、幸福消弭。
因此,它给我们的警示是无尽的!也是悲怆的!
后缀:
此之后至1126年汴京陷落金兵之手,1127年北宋彻底灭亡的二十年,一直到赵明诚病死建康(今南京),1155年李清照客死浙江金华,李清照、赵明诚始终再也未踏进汴梁一步。
——写就于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晚,修改于4日、5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