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金辉 歌原的头像

杨金辉 歌原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005/25
分享

小关爱大温暖

“一晃四十五个春秋,几十年来,每个夜晚我都在卫生室度过,直到深夜才开始休息。这样村民找我不是方便嘛。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夏夜,一个外地人在山场打工,可能是半夜上山作业被石头砸伤,我得知此情立即赶到山场时,天已快亮。当我看到伤者情况严重,便立即联系车辆送伤者去市中心医院就诊,那天也多亏处理及时,伤者果真是腿部骨折。后来患者感激地来向我致谢,我在外打工,能遇到你这样的热心人,真是福气,要不是你的帮助,我不知要受多少罪呢……”

63岁的邢兆汉一边清理着房内的卫生一边说。邢兆汉告诉我们,1975年,他18岁,那年村里要推荐一名“赤脚医生”去区里培训。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心情特别高兴,其实他做梦都想成为村里的一名“赤脚医生”。那时“赤脚医生”在乡下是乡亲们心中的白衣天使,也是家家户户驱赶病魔的“福星”。如何在村里当好这个角色,这让他思考很多向往很多。因为这不仅需要他在进修中好好学习,关键还要在进修中如何加强业余进修。任何学问,你不用认真去对待,你学到的知识也只能是表面上的“水上浮萍”。为了学好自己的专业,他先后到新华书店购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医书,利用夜晚来细读。记得有位老人曾这样对他说:“学习之理,如同农夫耕种,田地的每一份收获,都体现你每日的用心。”朴实无华的叮咛,往往是一份最真诚祝愿,邢兆汉深受启发。记得那时为了买一本医书,他曾和母亲说过多次,可最终还是在大哥的帮助下如愿以偿。为了学好业务知识,他还利用周末时间到张店区人民医院向大夫取经,在他的默默努力下,自己的业务知识才日趋丰富。

军屯村在四宝山一带是个大村,全村600余户,近两千口人,要当好这个乡医可谓任重道远。村南头有个邢大娘,年老体衰,刚开始看病时她还能走动,可不几天就卧床不起。为了给邢大娘看病,邢兆汉每天都要入户送诊。有一次天色不好,刚出门就下起了大雪,在这个上下坡较多的村庄,一遇坏天气人们行走就是个大问题。那天他不慎摔倒了,刚开始没发现脚腕有什么异样,可回到诊所就肿起来了。他赶紧为自己进行自疗,先是热敷后是上药。第二天邢大娘发现他走路的姿势有些颠簸,就知道是怎么回事。邢兆汉忙做解释:“不小心扭了一下,不碍事,几天就好……”邢大娘听后眼睛潮湿。

最难忘的应该是那个除夕之夜,村里有个中年人突然休克,邢兆汉得知情况后,赶到一看,情况不好,便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本来救护车把病人接走,他就可回他的卫生室,可他不放心,还是跟随病人家属去了医院。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回来。后来病人家属说,这次还真是多亏邢大夫,要不住院治疗很多事就不会处理得那么及时。孩子看到父亲回来的那么晚,曾这样诙谐:“爸,这个年初一,你过得可真有意义。”。

现在女儿也是村里的医务人员了,他常跟女儿这样说:“在乡下行医,就得锻炼一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待患者就要像待亲人那样,这很重要。要不这个工作你干不好!有时为了患者的治疗,该尽义务时这个心你也得操。”

女儿记着父亲的话,对每位乡亲都像对待自己的家人那样热心。一次,一位老大爷来告急,说有付草药去了几家药店都没买到。邢兆汉二话没说就安排女儿去城里药店购买,后来还是邢兆汉亲自出马才把药买来。当老人看着邢兆汉为他买回的草药感动不已时,邢兆汉却笑着说:“老人家,我去的这家药店并不远,以后有什么事尽管吩咐。”

岁月不居,时光如梭。眨眼邢兆汉已在卫生室度过四十余个春秋,四十余年来,他并没有感觉出岁月的漫长,反而感觉时间的短暂,现在是他被返聘的第三个年头了。几十年来,他曾先后荣获全国及省市区优秀乡村医生荣誉称号多次,面对荣誉他从未心存一丝骄傲。他常说:“做事要从点滴做起,你才会发现这点滴之间的微妙和重要。现在我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越来越感到做事注重细节的关键。”

阳光爬进窗,邢兆汉戴好听诊器,在为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看病时,一张笑脸立时凝重。显然老大爷的病情有点意外,当他为老人做完血压测试的时候,不得不说:“老人家,今天你的病情有点严重,我必需和你去一趟医院了…… ”

老人说:“有那么严重?”

邢兆汉说:“那是,你在此先不要动,救护车很快就赶到。”

果不然,不一会,一辆救护车急促而至。当老人被扶上车时,邢兆汉又对女儿说:“你在卫生室值班,我和老人去医院……”

此刻,救护车在奔驰,邢兆汉的心也在奔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