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有爱
周碧麟
2020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旷世疫情席卷中华大地,疫情中心武汉,更是山呼海啸,地动山摇。这种后来被命名为新冠病毒的肺炎其来势之猛,传染之剧,治疗之难,始料未及。长阳,这个地处鄂西的民族县,山区县,贫困县,老区县,34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四十二万土家儿女,同样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严峻抗疫考验。
一
去年腊月的长阳土家山寨,和往年并没有什么两样,大家忙着准备年货,期盼远方的亲人归来,过一个热闹祥和的新年。对于武汉疫情,仿佛还只是一个遥远的传说。
但它真的不再是一个传说!
2020年元月19日,第一个发热病人走进了县中医院发热门诊。这位来自咸宁的殷姓小伙子,准备来长阳亲戚家过年。来长阳之前,自感身体不适,呼吸不畅,于是自觉隔离,然后主动去县定点发热门诊就诊。一天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
随即,县中医院被定为长阳收治、留观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
说起长阳中医院,人们习惯称呼有三个,实际是一院三区。一是新桥中医院,这是长阳二十多年前初组建时的中医院,地方虽然狭小,但当时条件还算不错。后来中医院迁到四冲湾,规模扩大,条件有较大改善。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2017年,由国家投资,地方政府贷款和扶贫支持多方结合,投资两点六个亿,在津洋口建起了占地面积35亩,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500个床位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医院。中医院是长阳民生工程的大手笔,年前刚刚投入使用。
经济基础薄弱的长阳,医疗事业的发展也相对落后于周边县市,而长阳恰恰又是宜昌县市疫情重灾区。长阳从武汉返乡的有近18000人,他们分散在全县各个角落,可能就是一颗颗定时炸弹。艰难的流调排查,从全县几十万人中筛选出发热病人。乡镇医院无法进行有效检测,更谈不上救治。乡镇离县城最远有100多公里,救护车很少,要将发热病人接到县定点医院进行再筛查,对疑似病例留置观察,确诊病例实施救治,其工作难度绝非等闲。据3月19日统计数据,全县累计筛选出发热病人530多人,其中100多人居住在乡下。
随着住院病人的激增,发热病人不断被确诊,一场大考就在眼前。
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是战时的最高权力机构和指挥中心,疫情防控,疾病救治,吃喝拉撒,生产生活,凡民生的大事小事,此时都在指挥部的工作责任范围之中。疫情期间,县指挥部共签发命令、通告、请示、通报、方案等各类文件达七百二十多个。
这是一段惊心动魄的日子。指挥部自成立到疫情解除,灯火常是彻夜通明,会议开到深夜凌晨一两点是经常的事。疫情前期,领导们的眉头从没有舒展过。“划开手机屏,先祈祷,不愿看到那个阳性指标,那是我父老乡亲的生命符号......”这是指挥长赵吉雄书记《战疫情》中的诗句。随着疫情一天天加重,困难一天天增多,特别是当第一例死亡病例出现以后,领导们的脸上更是写满忧郁,双眼布满血丝,指挥部被一种不安笼罩,氛围特别凝重。
疫情来势凶猛,谁也没有做好准备,县防疫指挥部开始将定点发热门诊放在最早的新桥中医院,那里原是县中医院的感染病区。
新桥中医院条件简陋,只有21个床位。从1月19日接诊第一例新冠病人,到1月31日,这里发热病人就满员了,我们显然低估了疫情的凶猛。指挥部迅速决定将肝炎结核病人转移到四冲湾院区。1月27日,也就是正月初四,指挥部征用龙舟坪镇老卫生院备用。发热病人增势迅猛,仅两天时间,龙舟坪镇老卫生院发热病人再次满员。指挥部再次决定,将四冲湾中医院的病人转到新中医院,用一天一夜的时间改造四冲湾中医院。没想到的是,到2月6日,四冲湾中医院病区再次爆满,并且出现了重症恶化和死亡病例。
2月3日,县委县政府最后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作出了最为艰难的抉择,将刚投入运行的新中医院病人全部转到县人民医院,让轻症病人回家治疗,职工全部放假,然后在36小时内对新中医院进行改造,设置了五个重症监护病房,作为新冠肺炎医院。新中医院新冠开诊期间,没有参与一线救治的中医院职工被安排到道路卡口、社区留观点工作。
相比抗疫初期武汉病人一床难求,长阳患者的住院条件算是奢侈了。但是,住院环境改善,疫情并没有出现向好的迹象,相反,病重和危重患者还在不断增加。病毒肆行无忌,领导和医护人员束手无策,忧心如焚。
危急时刻,以宜昌市二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王庆海为组长的宜昌市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专家组驰援长阳,为长阳疫情防控及患者的医疗救治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和科学的业务指导,大大提振了战胜疫情的信心,长长的隧道似乎见到了亮光。指挥部及时调整救治管理部署,县卫健局副局长龚亦学由原来的疾控组组长调整为医疗组组长。龚局长刚做过肛肠手术还没有完全恢复,临危受命,冲上一线。
专家组每天对所有患者的血常规、CT、超声、心电图等进行认真梳理和筛查,分析研判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疫情很快出现转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大大提高,重症病例逐渐减少。
专家组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理念,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职业操守也深深濡染和薰陶着长阳医护人员,胡滨、龚万宝、黄小宇、李俊锋等一大批专业骨干在抗疫一线迅速成长,成为抗疫的中坚。
来说说那些在抗疫中用血肉之躯阻隔病毒的女同胞吧!卫健系统参与这次新冠肺炎抗疫人员共1114人,其中女性704人,而战斗在最危险前线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187人,其中女性139人。这些女医护人员,从走进病区的那一刻起,就抱定向死而生的决心,以纤弱的身躯掮起生命之重,她们所表现出来的临危不惧和坚韧不拔,让人仰视。
秦艳杰,长阳县人民医院内四科护士长。2月4号晚上,她接到赴新中医院担任新冠救治四病区护士长的通知。当她提着行李走进电梯,与父母挥别,电梯门缓缓关上的那一刹那,对前路未卜的担忧和恐惧,对父母的亏欠与不舍,一时涌上心头。那是一种生死诀别的悲壮,她的泪水夺眶而出,相信所有一线的医护人员都有共同的情感经历。平时,她们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为了抗疫,她们收藏了美丽和亲情,剪去漂亮的长发,给心爱的宝宝断奶,再也没有时间去恐惧悲伤,儿女情长,从此就是战士,只有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对病人的艰辛救治细心照料和心灵抚慰,太多的细节,感人至深。护士覃丹,发现68床的奶奶大便又失禁了,她二话没说,开始为奶奶更换衣物,擦洗全身,然后将脏衣服默默清洗干净。医护人员一进隔离区,穿上防护服,六小时不吃不喝。女人若遇上生理期,那种尴尬与难受不好启齿,只能隐忍。有一位叫覃欢的小护士, 平生第一次全副武装进入隔离区。由于戴着多层口罩透气性差,她一穿上防护服浑身就开始冒冷汗,最终还是忍不住吐了。为了不耽误病人救治时间,不浪费紧张的防护装备,她把呕吐物又咽回到肚里了。后来,只要饭点离接班时间近,她就只敢吃很少的东西。
与病毒周旋,其风险像是走钢丝。县人民医院内科四病区副主任长阳新冠肺炎隔离一病区主任秦荣说:“我告诉自己,凡事细心再细心,要做到极致,我不愿意团队的任何一个人暴露在不安全的环境里,我带着健康的他们进来,也要带着健康的他们走出病区!”护士长秦艳杰暗暗嘱咐自己:全身心地守护救治那些无辜生命的同时,一定要精心呵护好自己和战友,全身而退。
抗疫任务结束,所有医护人员毫发未损。
王宋珍,长阳县榔坪镇中心卫生院医生,她从来没有想到此生还会得到“生命背姐”的美誉。2月2日晚上6点多,医院接到梓榔坪村发热患者杨某夫妇的求助电话。梓榔坪,海拔1800多米,与秭归县接壤。院领导安排王宋珍和司机陈相及一名护师陈姗姗去接病人。天寒地冻,路面冰雪,救护车在一陡坡急弯处打滑,差点坠入山谷。3人下车用车灯照路,然后用双手清理路面冰雪。危急时刻,听到喇叭声的附近村民赶来帮忙,冰天雪地里终于刨出了一条“生命通道”。平时3个小时的车程,竟用了近6个小时,午夜才回到医院。病人杨某已高烧到39.5度,身体极度虚弱,且患有严重的类风湿病,已经没有力气迈开双腿。情急之下,王宋珍毫不犹豫将他背上二楼登记,然后又将他背到一楼放射科检查。检查完后,再将他背上二楼病房,之后又陪同杨的妻子做检查。当安顿好病人回家,天就快要亮了。
且不说一个小女人背一个大男人需要多大力气,疫情期间,在没有确诊的情况下,去背一个发热病人,对于一个医生来说,需要怎样的勇气!“如果说连我们医生都怕感染的话,那这些病人谁去管!?”王宋珍这样说。
王宋珍和她两位同事救援病人的感人事迹在中国大地传扬,2月1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作了报道,之前已递交入党申请书的王宋珍火线入党,并被推荐为荆楚楷模。
中医院作为长阳抗疫救治的主战场,中医药在防控救治中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中医院内部,在疫情防控指挥部,在抗疫一线工作人员中,普遍服用长阳中医院熬制的预防汤药,所有人员无一感染。治疗期间,医院对所有新冠患者提供中药缮食,不仅让病人感受到心理慰藉,对病人后期治愈康复效果也十分明显。长阳新冠肺炎住院167人,确诊病例50例。除四名危重病人因基础疾病等原因无力回天以外,其余患者陆续治愈出院。
长阳中医院4月5号恢复生产,是全宜昌市最后一个复产的医院。全院职工参与消毒,检测采样200多个点,对门把手等任何一个敏感点都不放过。经市检测中心检测,无一阳性标本,全部合格,达到了消毒复产的最高标准。从元月19日第一个新冠病人走进中医院,到3月22日最后一个确诊患者治愈出院,历时两个多月。县中医院为长阳抗疫贡献出全部的人力和资源,医疗业务全面停滞,全体员工做出了重大牺牲!
随着疫情一天天消退,全县人民的心开始逐渐放晴。 3月22日,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副指挥长裴新颜副县长发出了一条令所有人欣慰的微信:3月22日,永远记住这个日子。长阳最后一名确诊患者治愈出院!长阳确诊病例清零!千言万语汇在三个字:不容易!
答卷提交,且成绩不俗。真的,胜利来得太不容易了!
二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疫情不断上升的那几天,国人对《国歌》的理解从来都没有如此真实而深切。《国歌》所激起的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悲壮的爱国情怀,形成了万众一心的强大抗疫力量。
武汉的疫情,牵动着长阳人民的心。在没有疫情的乡村,淳朴的老百姓总在想,能为武汉做点什么?
长阳磨市镇三口堰村最早在全县发起了集体捐赠活动。三口堰村是长阳东南紧邻宜都市的小山村。2月初,一次偶然的微信聊天,三口堰村书记江峰从在武汉卓尔万豪酒店工作的老乡陈晨口中得知,他所在的酒店紧缺新鲜蔬菜。
万豪酒店就在武汉金银潭医院附近,酒店住着上海医疗队、中国北京中医团队、陆军部队医疗队共370多个医务人员,主要负责火神山医院和金银潭医院的医疗救援,酒店为他们提供生活服务。
得知这一消息,江书记立即想到,一定要想法帮他们度过难关!于是与几位村干部一合计,在村微信群里发出了向武汉捐送蔬菜的倡议,约定两天后统一收取运至武汉。
倡议一发出,应者云集。通过自送和志愿者上门提货,几个小时就收集到鲜菜干菜腊肉等近二十个品种共十吨。76岁身高仅1米5几的彭家秀婆婆用木背架送大白菜的照片发在网上,一时成为网红。
菜收够了,运输却成了难题,因为风险太大,原先联系的司机不想去了。然而武汉告急,此时送菜就是雪中送炭。决不能辜负百姓的一片爱心和武汉同胞的期待!江书记暗下决心,一定要把事情办成。几经辗转,终于联系到县清江市场的百誉智慧物流公司,他们正好在开展免费运送抗疫物资的爱心活动,公司派司机刘池武来帮忙。
根据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命令,早在1月25日,长阳全境交通停运,主要交通干道就封闭了。可刘池武师傅此时在长阳乡下大堰亲戚家,他的大车钥匙又在县城家里。大堰离县城好几十公里,沿途要通过好多道关卡。刘师傅沿途不仅要不断出示相关证明,还要反复解释。终于到了县城,又遇上了麻烦,小区不让进。经反复说明原由,出示健康证,并让小区门卫陪同,保证进门取了钥匙就走,问题总算解决了。
疫情期间,出行太难,去武汉更是难上加难。如果现在不想去武汉,找一条理由足够了;如果真要去武汉,还要找好多条理由。出县必须乡镇党政一把手签字才放行,但这个字不好签,谁要真被感染,签字的就成了千古罪人。
有人劝江书记不要去武汉,就送宜昌医院算了。磨市镇乡镇党政一把手却是坚决支持:“如果都这样想,那武汉人吃什么?”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刘师傅做好了一切防护措施,在车上备足矿泉水,方便面,并带上一件军大衣,以便困了裹着打个盹。2月9日晚上10点半,他一个人出发了。沿途没得吃,没得喝,没得住,天气寒冷,这都不是事儿,怕的是病毒。他就像是个生化部队的战士,把防护服裹得紧紧的。连夜奔突,第二天清晨,一大车蔬菜就送到了卓尔万豪酒店和万科君澜酒店。他不敢稍作停留,然后拼命往家里赶。然而,家回不了了,须隔离14天。
百姓支援抗疫一线的踊跃,就像当年抗日后方支援前方,紧接着其它几个村也迅速行动起来。
救师口村得知入驻浙江省、江苏省援汉第二批医疗团队230人的武汉四季鑫宝来大酒店蔬菜出现困难,村委会迅速组织近200户村民参与,筹集到农特产品15吨,另外将募集到的现金购买了2000斤清江活鱼。2月12日,由刘万照、刘万桂、高登明3名本村志愿者送往武汉。日夜兼程,报酬分文不取,回来自然也要离家隔离。
村民张昌顶,六十多岁,与八十七岁的老母亲和一个手有点残疾的儿子共同生活。精准扶贫中,政府给他儿子安排了一个保安公益性岗位,他感激不尽,此次捐赠活动,执意要捐一千元。村干部看他困难,劝他少捐点,他急了:“政府对我这么关心,国家有难,我怎么就不能做点贡献呢?”
2月11日,花桥村农民也自发组织捐菜活动。微信群一吆喝,仅三个小时就捐出蔬菜25吨!安置点一个只有三分地菜园的搬迁户把田的里菜全部捐了出来,有一个村民还捐出了自家做的香肠。
60多岁的张开梅婆婆端来一脸盆刚磨的魔芋豆腐。张婆婆才从山上搬到安置点,实在没有什么可捐。村干部劝她:并不要求人人都得捐,您就留着自己吃吧!她急得要哭,反复说:“我没啥别的,魔芋是我自己种的,豆腐也是我亲手磨的,绝对干净。”魔芋最终没收,在场的人却是被她的真诚感动了。
罗成是花桥村网箱养鱼专业户,为保护清江,清网行动把网箱全撤了,他家损失不小,生活有了一些困难,本人有一些怨气。听说要送菜到武汉,他自告奋勇,主动请缨:“让我去,我家有大车!”他独自开车将菜送到同济医院和部分武汉社区,既没要车费,也没要工钱,沿途生活也是自己解决。随后他跟镇政府办公室高主任打电话:“以后疫情防控用车,你们只管喊我”。
乌缽池村是县中医院扶贫帮扶村,也组织了向县中医院的捐赠活动,一位养鸡专业户杀了自家120只土鸡。
磨市镇是长阳移民大镇,清江电站库区淹没了他们美丽的家园,肥沃的土地,他们为国家建设做出过重大牺牲,这次自发捐赠的村都是贫困村。
工人日报客户端、人民网、三峡日报等媒体报道了他们的捐赠事迹。
中溪村是长阳西南边陲一个与五峰县相邻的小山村,离县城近两百公里。其实中溪的溪很小,中溪的山很大,几百户人家散落在三十多平方公里的几面山坡上。近两千号人,多数长年在外讨生活,平时村里见不到几个人影子晃,贫穷是山村的底色。县人民医院对口帮扶中溪村,过去几年,医院职工为中溪捐款,上山为乡亲们义诊,中溪人在人民医院住院费用减免等,桩桩件件,老百姓全记在心里。疫情正值年关,在外打拼的人回了家,以覃卫国为首的几个年轻人便发起向县人民医院的捐赠慰问活动。倡议书一发出,整个山村立马火爆起来,捐款捐物,远嫁他乡和在外地成家立业的中溪人也纷纷解囊。村民李承池夫妇两人用两天一夜的时间,打了十七箱豆腐。覃守亮家里开糖果作坊,捐了300斤糖片子,他不无歉意地说:“自家产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也不晓得他们喜不喜欢”。
两天时间,共收到捐款50000多元,还有腊肉、豆腐、鸡蛋,土豆、白菜等生活物资几十种。捐款买了10头肥猪,1000斤菜籽油。清江轮渡早已停开,听说是送慰问物资,二话不说,立马开船。车辆下河再上山,翻过白雪皑皑的火烧坪,经过数道关卡,七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送到了县人民医院。县城里宾馆没有开业,吃住有问题,好在先有准备,自带了干粮。然后连夜往回赶,一天一夜,来回跑了四百公里山路。
采访中,被更多的事感动。过往,人们眼中的吝啬人,人见人怕爱扯皮的人,抗疫中都深明大义,热心支持,彰显出人性的善良。
当了解到百誉智慧物流有限公司为三口堰村义务运输蔬菜去武汉的事迹后,我就想见见这家公司老总。没想到原来是一个年仅31岁非常有进取精神的小帅哥,他叫吴鍪,别人都称他“鍪哥”。
疫情爆发,全县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受阻。团县委通过微信、电话等多种形式发动联系青年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吴鍪迅速响应共青团号召,第一时间站出来主动担当起青年的责任。县防疫指挥部下达封城命令的当天,吴鍪就主动联系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承诺提供4台箱式货车、1台冷藏车、8台仓栏车、1台依维柯,负责全县城乡生活物资、农村畜牧业生产物资配送,并免费运输医疗物资、募捐物资和指挥部物资。
公司共抽调17名工作人员坚守在抗疫一线,物流车队从1月25日全面封城到3月10日生活秩序逐步恢复,40多天来,在大山里穿梭不停,通过公司旗下的43条线路,148个县、乡、村三级站点,连续保障全县生活和防控物资运输,累计运输农村基本生产生活保障物资200余批次3000余吨;为农村向外运输销售农产品30余吨;因为他们的周到服务,全县无一个村物资匮乏。同时公司义务运输疫情防控物资120余吨,给医院、疾控等一线单位募捐蔬菜20余吨,给困难群众募捐蔬菜10余吨。
鍪哥,你真棒!
三
抗疫千头万绪,简单说也就两件事,救治与防控。救治在医院,防控在社会。
阻断疫情,专家开出的方子是物理阻断,空间隔离。封城,禁足,是无奈选择,也是最佳选择。元月23日,也就是腊月29,千万人口的大城武汉封城,大年三十子夜,十万人口的长阳县城封城。
曾经看过一部灾难电影叫《全球风暴》,讲述未来气象灾难来临,天气奇寒,全球瞬间凝固,海浪在瞬间也被冻住了。封城,意味着交通停运,百姓禁足。每个人封城时在哪里就被固定在哪里,甚至在哪栋楼宇哪层房间都不可随意挪动。
然而封城和大海凝固并不完全一样,封住的是鲜活的生命,被封,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活着。一旦封城,他们的吃喝拉撒,疾病救治,政府就要承担起责任。这样的封城,中国几千年也没有发生过,要让一座哪怕只有十万人口的小县城瞬间完全安静下来,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长阳是劳务大县,乡下人在外务工挣了钱,就来县城置房。年关到来,大山交通不便,部分返乡人就滞留在城里,很多人是第一次在城里过年,县城里的人陡然增多。因为人口密集复杂,疫情蔓延迅猛,全县60%发病在城区,城区成为长阳抗疫的重点。
枫竹园社区是疫情重灾区,已确诊3例,并出现了第一例死亡病例,情势非常危急。枫竹园是长阳县城的大社区,一是面积大,接近四平方公里;二是人口多,12000多人;三是居住分散,4000多户,散居户有552个;四是倒闭企业多,人员结构复杂。平时社区8个工作人员,日常事务已忙得辫搭子搭桥。
2月6日,县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要求干部下沉基层,参与社区疫情防控阻断工作。
从老城区到津洋口,有近十公里。公交停运,如果没有私家车,他们就只能骑车或步行。常委会晚六点半结束,晚八点钟不到,下沉社区的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覃红就与其他几位县级领导带领下沉的257名县直干部职工赶到枫竹园社区开展工作。
枫竹园社区防疫工作的难处一是人数不清,登记在册的一万多人去向不明,外来没有登记的也不清楚。为了摸清住户情况,头三天真是没日没夜。有一个住户,儿女们都在外工作,只有老人在家。为了不让老人受感染,儿女们嘱咐老人,无论谁敲门,都不要开门。工作人员无论怎么坚持,敲门,喊门,老人就是不开。志愿者就一直坚持,直到把门打开。三网格有1200多户,为了找人,晚上就去楼下看灯,家里有人,就去拍门。如果门不开,就在门上贴上封条,打上社区二维码,并附上一封信,让住房主动入群,以提供后勤服务和每天的观察登记。一天门拍下来,工作人员的手都是肿的。
二是隔离困难。辖区共69个单位,只有15个有物业管理。封楼封不成,就加做铁门;散户多,就用塑料网子隔离;没有帐篷,就在屋檐下或梯间过道上坚守。
隔离,就是老实在家呆着,睡觉就是做贡献。然而要睡得安稳也不容易,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解决。下沉干部县政协副主席田玉宇说得好:“要想隔离好,先要服务好。”县扶贫办20多个干部组成的志愿者后勤保障团队负责对各家各户实行物资配送。一万多口人的生活物资供应,还要保障食品多样性,只要有需求,什么都得送,每天配送两千多单,其工作难度可想而知。物资运送困难,县公交公司撤去公交坐椅,无偿提供服务。
县职教中心工会主席覃孟提是负责皇家一号小区的包保干部。有一个姓高的资丘人,在小区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乡下亲戚年前来贺喜,被封住了。本来在宾馆订了客房,没想到宾馆被征用为疫情隔离观察点,他们住不成了,12个人只好在80多个平方的房子里搭地铺。没有被子,就和夜而睡。疫情期间,冻病了可是大麻烦,细心的包保干部发现后,立即向指挥部反映情况,民政局迅速送来10床棉被,让他们渡过了难关。
封闭时间久了,就会出现心理焦虑。清江山水小区一住户,儿媳在外打工,两个老人带一个五岁的孙子在家。婆婆有抑郁症,总有想死的念头,甚至还多次说想要把孙子带到阴间一起去享福,两佬经常矛盾不断。有一天,覃孟提老师突然听到楼上大喊:救命!他冲上楼一看,原来是婆婆要跳楼,老头劝不住。经劝阻下来以后,社区专程把她送到厚丰溪女婿家里去了。
又过了几天,还是这家,覃孟提再次发现异常。这家房门紧闭,孩子一直大哭,都快一个小时了。拍门不开,只好请来派出所警察和开锁师傅。门打开后,眼前一幕让大家惊呆了:冬天天气,小孩子在客厅一丝不挂,老人倒在沙发上,不省人事。初步判定是脑溢血,迅速送医院抢救,终于转危为安。社区联系孩子的姑妈来把孩子接走,然后打电话通知他的儿子回来,一场家破人亡的危机在包保干部的关心下化解了。
有一个叫李羽的上海人,去年腊月,他来长阳连襟家里过年,没想到疫情把他隔在了长阳。有一天家里来电话,说母亲病危。疫情高峰,回上海不太可能。过了一天,家里再次来电,母亲去世了!他母亲是穆斯林,穆斯林习俗,治丧一定要儿子到场。再说他的家庭关系极为复杂,儿子不在场,很多事难办。社区帮他把情况反映到省里,由副省长亲自签批,上海方面出具证明,终于放行。据说,疫情高发期,宜昌放行唯此一例。当他见到省里复印件,流下了感激的泪水。社区为他做好防护措施,派专车把他送到湖南长沙坐高铁回上海,到家后,他再次打电话千恩万谢。
位于老县城的湖口社区,有5000多户14000多居民,流动人口多,排查和管理任务大。
在“敲门行动”中,包保清江瑞景小区的人社局干部发现小区楼下临街一家“兰州拉面馆”关着的卷闸门内有人说话,一查,里面竟住着人!经过仔细询问,工作人员从面馆老板那里了解到,他们接手经营这家面馆才两个多月时间,过年前老家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读初三的侄子侄女一起到长阳来看望他们,也想顺便游一游美丽的清江画廊。没想到疫情突然爆发,湖北全省封闭管控,哪里也去不了,就只能住在面馆里了。
听到这一情况,社区指挥部立即确定一名干部包保联系,负责他们的日常体温监测和基本生活保障服务。之后湖口社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指挥长胡学君专程带着大米、水果和一包口罩来到拉面馆,看望慰问这七位甘肃回族群众。
“谢谢您们的关心,我们是开店的,米面油都有,就是缺蔬菜。这里网络也好,上网课没问题,只是没有书本和文具,弟弟妹妹今年初三了,要是能回临夏就好了......”,面馆里的一名小伙子腼腆地说道。
“1把青菜?”2月26日,湖口社区1网格的包保干部钟爱民在统计居民代购信息时,发现有些蹊跷。最近几天,有一户每次下单总是只买一点点:1把面条,1把青菜,1斤大米……
每次都买这么少,够吃吗?钟爱民决定上门探个究竟。“说出来蛮丑啊,我们身上的钱快用完了。”面对询问,老人有些不好意思。
老人名叫田明政,其叔伯兄弟田明果年前从乡下赶来陪他过年,没想到碰到疫情袭来,被困在了县城。田明政老人家里囤的物资本来就不多,钱都存在折子上,身上仅有的现金买菜快用完了。钟爱民迅速将情况上报,社区指挥部决定先解燃眉之急,安排工作人员购买一批生活物资直接送到老人家中。
“抗击疫情,我们企业也要献爱心,这点小事包在我身上。”长阳新农超市总经理陈泽听说是给老人捐赠物资,当即表态免单,并亲自为两位老人挑选了大米、粮油、鸡蛋和青菜。
老人多是药罐子,住在乐龄福利院的李绍甲老人今年九十六岁,吃药品种达三十八种之多。平时吃药都是住在福园小区的儿子代买,疫情期间,买药的任务就落在人社局下沉干部刘宗列身上。今天买这种,明天买那种,有一次为给老人买几种药跑了三家药店,买回来后,老人说买的药与原来吃的药不是一个厂家的,刘宗列只好再次往返。
“隔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协调与配合。为了那份神圣的责任与担当,那些风餐露宿,风雪严寒中日夜值守在各个道路卡点、隔离点、劝导点的工作人员,奔波在大街小巷配送生活物资的志愿者,遍布全县的流调人员,下沉到社区、村组的包保干部和警察,他们从疫情告急上岗直到疫情解除,一天都没有休息过。有的人出门时大雪纷飞,回家时已然春暖花开了。他们每天的神经是紧绷的,每个觉是囫囵的,每顿饭是凑合的,尽管身心疲惫,面容憔悴,他们依然以坚定的意志坚守使命。厚丰溪村驻村第一书记是外地人,去年年底回家过年,疫情爆发,他马上从老家赶回厚丰溪,但按要求需要隔离14天。村长黄支芹因为砍柴摔断了四根肋骨,危急时刻,他毅然带伤指挥全村抗疫。
抗疫的日子艰苦卓绝。
土家族是个看重生死的民族,把死看得同生一样重要。“周岁制板,百年受用”,出生时就制作棺材也不算忌讳,亲人去世打一场丧鼓是铁定的规矩。打丧鼓又叫跳丧,或叫跳撒叶儿荷,是土家族的祭祀舞蹈。土家人认为死亡是生命通向另一个世界的路口,老人自然死亡是走顺头路,因此丧事又称白喜事。丧事办得隆重喜庆而体面,是死者的造化,也是生者的荣光。疫情期间,一切规矩都要让行,打丧鼓自然也不例外。我儿时的朋友田贞凯的爱人因病去世,尽管平时谁家老人去世他都少不了到场帮忙,但非常时期也只能丧事简办,甚至只请同组的几个人来帮忙把她抬到山上掩进土里。天灾降临,大家得一起扛住,他们没有任何抱怨。
86岁高寿人称“老县长”的刘光容老人疫情期间去世了。他是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任县长,为官几十年,清正廉洁,一心为百姓谋福祉,赢得了长阳人民广泛的爱戴与敬重;他为土家文化的传承鞠躬尽瘁,被誉为土家民族之魂,是长阳人民心中的丰碑!如果不是因为疫情,一定会是长阳最为热闹的丧葬盛事,可最终葬礼只有少数亲友参加。那几天,网络上悼念诗文雪片似飞扬,传颂和缅怀他一生的感人事迹。
“喜事停办,白事简办”,疫情期间,长阳共取消红事500多场。
谁也不会想到一场局部疫情会演绎成为人类的灾难。每逢难处,总有人会说一句:上帝保佑!欧美教堂林立,上帝并没有特别眷顾,人依然像火柴头般倒下。这场旷世疫情中,党和政府表现出了超凡的智慧和勇气,强大的应对力和指挥力,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和生命至上的治国理念,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最高人权——生命权。优越的社会制度,人民的风雨同舟,是我们胜利的保证,这作业是西方国家照抄不了的。
我们已经走出了阴霾,很快,我们就会走向快乐的新生活!
(本文发表于《民族文学》2020年第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