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贫苦家庭,一出生就赶上了闹饥荒的年代,因而他的童年时光,在食不饱肚,衣不遮体的现状下度过,以至于往后他的生活,依旧是曲曲折折,历经了重重的磨难。
成家后靠生产队里挣工分,捉襟见肘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一生勤俭节约,他宁愿自己苦着,累着,熬着,啼着血,也要对子女道一声岁月静好。
那年,母亲饲养了一整年的一头猪拿去收购,卖了40多元钱,父亲高兴万分,留足买猪崽的钱后其实已经所剩无几,他到农村信用社办理了人生第一张存折。其实存折里的那点钱没过几天就去取出来了,大多数时间,存折里的余额一直是零,每年还亏欠许多从别人那儿借来的钱。
小时候,我曾经见过这张存折,它一直被神圣地夹放在父亲“帐本”的抽屉里,这张存折成了父亲一生的“念想”与“珍藏”。
村里实行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后,虽然解决了吃饭问题,可是存折里还是没有余额。直到我长大独立生活后,父亲肩上的担子变轻了,有一年父母到上海我舅舅的工地上去打工,卡里终于有了一点余额,可是到我家修房子时存折里的钱大部分又被取出来用掉了。
一张小小的存折,普通而稀缺、熟悉又陌生。在我印象中,这或许是父亲唯一的一张存折,也可称得上是父亲存了一辈子的一笔“巨款”!
那年,看到年迈的父母经常到村里的老年协会去看电视,下雨天气时很不方便,父亲叫我到存折里取钱想自己买一台电视机,我告诉父亲:“存折里的那点钱你先留着”。第二个星期的周末,我把电视机买回了家,父亲高兴的说:“原来养儿育女才是最大的存折。”
父亲已经走了十几年了,前些日子我收拾陈年杂物,忽然翻出这张已经换了好几代的存折来,我小心翼翼地翻开这本存折,里面的金额虽然只有几百元,但不知浸透着父亲多少汗水和心血,一种难以名状的思绪袭上我心头。
随着这本存折的翻阅,我仿佛穿越了时间的长河,看到了父亲支撑家庭艰难情景,每一次存取的变化,都能反应出父亲对家庭责任的一份担当。
我轻轻地抚摸着这些存折,心中充满了对父亲的感激与思念,这些不仅仅是纸质的记录,更是父亲对我们深沉爱意的物化。
我想把这本存折永久保存下来留个纪念,可是银行电话打来了,让我去取消这个“沉睡多年”的账户,我只能把它拍成照片,建立专门的文件夹将它妥善保存起来。同时,我也打算将这些存折背后的故事记录下来,作为家族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让后代们也能感受到这份沉甸甸的爱与责任。
当我做完这些事,在关闭电脑这一刻,我仿佛与父亲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到了他对我们无尽的爱与期望。
除了两间破旧房子以外,似乎父母没有给我留下可以继承的财产,但父亲留下的这张存折是人生真知与人间大爱的银行,是留给儿孙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遗产。
父亲的存折,没有多少金钱的储存,却是他累积了一生的财富,给了我深重的父爱与人生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