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博文的头像

周博文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406/27
分享

“幺妹”和她的那本“养老护理证”

幺妹,是江西小山村中一位年青、善良、纯朴、清秀、现年四十七岁的女村支书。“幺妹”,是村民送给她的一个亲切小绰号。父母亲给她取的原名叫戴花梅。因她出生时,那天刚好是初春梅花朵朵开良辰美景之时。村中,有一排大山、一座古桥、一段红史。这山、这桥、这史,就象村中山青水秀、绿树掩映的群山峻岭中,散发出亘古历史幽香的三块玛瑙宝石,让村里的人世代为荣,让骄傲的国人永久敬仰、难忘!

(一)

一年一端午,艾莆送安康!

决定对“幺妹”这位年青女村支书的采访,全要归功于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历史的天空》的作者徐贵祥老师。

2024年4月11日,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徐贵祥,共同在江西巍巍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脚下的永新县县立永新中学,开展一场“与希望同行”图书捐赠仪式活动。

徐贵祥主席曾部队服役,军人出身,早就想实地拜访我党历史上的“三湾改编”和“龙源口大捷”这两个军事大亮点。第二天上午八时许,天空仍暴雨如注,公车前头挡风玻璃的雨刮器换到最高档,不停使劲地刮,但车子前头的路可视距离仍是三米左右,车前面的乡野路面就是一个个大雨帘。

徐主席对县平台公车这司机说:“大雨怕啥,当年毛委员冒着敌人的炮火枪林弹雨还要前进,难道今天外面下的这些大雨,比当年毛委员所面临的枪林弹雨还危险吗?去!去三湾!去龙源口大捷桥!瞻仰瞻仰,崇敬崇敬当年毛委员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车子,在一层层如泼雨幕中艰难穿梭慢行。

当天上午近十一点了,徐贵祥主席结束了对“三湾改编”纪念馆的参观,再次冒雨驱车,不辞辛苦来到我军历史上革命战争时期,典型的“以少胜多”,活捉敌军“两只羊”的“龙源口大捷”战役发生地,龙源口村实地拜谒。

雨越下越大,龙源口大捷桥的旁的两侧山峰白云飘飘,水气迷蒙。人在山下,向周围的山上望去,看不见山上的树,山峰也不见踪影,一片白茫茫雨水的世界。

车子在一阵雨帘中大捷桥村部的路旁缓缓停下,徐主席走下车子,一把黑雨伞,不顾暴雨溅湿衣裤,仍精神奕奕地徒步来到大捷桥上,逐景、逐石、逐物仔细游览,并雨中与我们拍照留念,和蔼可亲,最后在该村女支书“幺妹”戴花梅的邀请下,来到路旁村部里一楼接待厅一长条形简易办公桌前坐下。

徐贵祥主席详细地向眼前的这位年近五十、风华正茂的女村支书询问村情。戴支书如数家珍,竹筒倒豆子地逐一详细地向徐主席道来。

听后,徐主席爽朗而又欣喜地向身旁的戴书记叮嘱道:“你们这个村,全村到处都是宝啊!山清水秀的空气啊,是自然生态之宝!这里历史红,毛委员、朱总司令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红色资源,红色教育,是红色记忆之宝!这座龙源口大桥建于清道光年间,少说也近200年了,仍在这条山间小河上巍然屹立,风雨如磐,这是文物之宝!还有龙源大捷精神之宝!总之你们这个村浑身是宝!身在宝山之中啊!真可贵和难得口罗!,你这个女村支书,要好好地做活这篇文旅大发展这个新文章、大文章喽!”

(二)

龙源口村,明清时只是一个十几户五十多人口的小山村,交通极不便利。它位于龙源口桥的北侧五十米左右远的河边。村居前,一条蜿蜒的羊肠小道与这座桥紧紧相连。这小道,过桥后迅速折向北,伸延向前面的莽莽群山。

这条小道,古时是一条交通要道,咽喉要塞,是那时永新通往宁冈、井冈山三县的一条古驿道。过桥向北,有两条绵亘四百多公里长的山脉新老七溪岭,两岭中间相隔五华里。

古诗曾云:“上有千仞岩,势欲压人顶,下有万丈溪,清欲摄人影。楼空石凳悬,延缘曲如蚓,自下而上上,仰视难引领。自上而下下,深疑入眢井。惟第七岭雄,曲折赴危岭”。

纵是未亲临此新老七溪岭其境地者,读此诗后,也可揣想它的险势异常了!

龙源口古石桥,建于清道光1837年冬季,龙源口村旁的这条小河上,是一座单孔的半圆形石拱桥。桥的两边各十四级台阶,石台阶上下与其平整而又宽阔的桥顶相连。桥顶上面没护栏。上下桥的台阶的两端各有一条曲折弯弯一米左右宽的鹅卵石古道相通。古道上的鹅卵石已光滑平整,早已被岁月磨平了它们所有的棱角,叙说着此座桥几百年来的人间袅袅烟火色。

在电话中,戴支书与我相约,今年端阳节过后的第三天上午九点,在龙源口大捷桥旁的村部,新时代文明服务中心一楼大厅,见面相叙。

这天上午,天空仍是雨丝霏霏。

九点五十分,戴书记终于身披一身雨衣,骑着一部家用小型电动车,一溜烟地赶到村部门口,熟练地停下车,支起车架,取下头盔,脱下雨衣,一脸歉笑,和我们俩人一起快速走进路旁的村部新时代文明服务中心一楼办事大厅。

戴支书坐在一旁,头发点点雨丝。一阵简短的礼貌寒喧后,她便从她的家庭、身世、婚姻,十几年来在村工作的种种身心感受,村中的各个红色革命故事,特别是她的都张滚烫的“养老护理证”等问题依序话来:

说,作为一个农村最基层的干部,她现在的心中至少有已“三本帐”:一本家庭负担帐,一本村情工作帐,一本村老年护理台帐。前一本帐,丈夫说不用她管了,你安心去干好村里工作就是,家里的一切事就全交给他。后两本帐,村情帐中诸如村民户数、人口数、稻田数、早中晚耕种数、低保人口数、边缘人口数、留守儿童数、党员数……,特别是村里的那段红色革命历史,早已烂熟于心,熟记于脑,倒背如流。每天接待县内外各批次参观者应接不遐,人从早到晚忙个不停。第三本帐,老年人的护理帐,从2016年开始,时任村计生专干、村妇女主任时,就已经超前意识村里老年人,特别是留守老年人疼痛护理、生活护理这两个沉重的社会稳定问题,已着手对村里的这群人员进行了详细地摸底调查和掌握。

她打开话的匣子,话语沉着,有序,娓娓道来。亮丽的话语,犹如村部外大捷桥下这条小龙河的哗哗河水,滚滚流淌。我在采访本上记个不停。

(三)

青春光彩夺目,每个人都有他生命的斑澜底色。

席间,戴花梅向我爽朗地谈到了一个话题,村里群众如何给她取名“幺妹”这个亲切绰号的那段精彩往事。

戴支书的家乡,是一个名叫厚山的小山村。村后有一座低矮的小山。门前一条出入小道。村腰,一条终年清水绿波长流的垅间小渠。溪水终日唱着欢歌,无私地、幸福地滋润着村前村后平坦肥沃的这片片祖辈农田。

戴花梅在家是孩子中的老大,1979年春月生,还有两个妹妹。父母亲是老实巴交,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地道农民。爷爷是一名老党员。一家人,全挤在几间老土瓦房里贫困艰难度日。

家境困顿,为缓解父母亲扶养压力,1995年8月,戴花梅16岁初中刚毕业,就随家乡在外的打工仔,一路南下广东深圳,在一制衣厂做时装流水线工。

在外打工刚满一年。命运给年小的戴花梅送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晴天霹雳。雨漏偏逢连夜雨。1996年9月,65岁的母亲被上级医院查出重型尿毒症,急需住院治疗,或在家休养,干不了苦力活。

那年,最大的妹妹15岁,最小的妹妹13岁,分别在读初中和小学;父亲也已年老体衰,整日悠闲不理事,全家的生活重担一夜之间全落在戴花梅这副稚嫩的女孩双肩上,陡然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2001年8月23日凌晨,戴花梅病重的母亲终于离她而去,撒手西归。

2000年6月的一天,正是村里乡亲忙于赶插中稻秧的农忙时节。戴花梅的爷爷下午晚饭时分,在自家的养鱼塘塘口,用手去扒泥堵塘口时,右手虎口处,不小心被一条银环蛇咬伤。毒蛇咬过后的两个小血口,正不断向外渗出滴滴血液。爷爷当时没感觉到痛,以为是被石头或茅草刺擦破,没在意。

没过多久,爷爷就不行了。家人很快雇人把爷爷抬到邻村一蛇医处开中药救治。结果中药刚开好,在郎中家赶时间煎的中药还没煎成,爷爷便不幸被蛇毒夺取了他年老劳累的性命。

一家人悲痛欲绝。前后两年,戴花梅顿失了两位亲人,心如刀割。

其母亲未过世前,曾听母亲说过,她的姨娘、奶奶也都是被癌症夺取了她们的生命。医生说,她俩的病,都是由不良的生活习惯、贫穷,没有及时治疗拖累招致的。

其实,在年幼的戴花梅心理,面对农村的乡亲那种对生命、对健康,对急救措施常识如此奇缺的现状,时刻常有一股巨痛在拷问着这位年青的女孩。

我还能学医吗?我工作之余,能不能学一些简单的护理知识,说不定工作之时,对村里的父老乡亲有用!”

“上大学,肯定没希望了。但工作之余,自学、自考,应该可以吧?”

从此一个学护理的念头悄悄地开始在她心底萌芽。

这时,她突然想起到一首名叫《彩云伴海鸥》歌曲里的几句好歌词:

“去不了星辰大海,就在家乡的河边也能看到海鸥,是不是也很美……”

从此,戴花梅每天村里工作之余回到家后,家中的床头柜上多了这样两本书:《养老护理基本操作规程》、《护理员的职业道德》。

晚上每天工作归来,再苦再累,她也要翻上它几张书页。如若一天没翻看,反而睡不着觉了。看后,伴随着书香,回味着这几本书里实用的科学医护知识,她才会沉沉地、美美地进入梦乡。

1997年9月,正值全县脱贫工作集中攻坚期。村中坪里组的贫困户史根清家里,一家三口人,因病致贫。其家三口人共住在一层水泥砖混平台三间小房子里,其房子也是政府危房改造的项目全额资助建造的。过去,她家旧房快倒塌。户主老头子史根清时年已82岁,是一名老党员。妻子张龙春81岁,前一年脑溢血,虽抢救及时,但现终日躺在病床上动弹不得,说话吞吞吐吐,口齿不清,喊一个人的名字也喊不清楚。夫妻俩只一个儿子,53岁,未结婚,智残,身体差,并且还哮喘等多种慢性病。一天上午,张龙英老人在戴花梅例行对她进行生活护理时,她双眼昏花的眼中突然流出泪水。口中不住喃喃地口齿不清,躺在床上很含糊地想亲切地叫一声戴花梅。“花梅”,两个简单汉字,在这名患病老人的口中,就是不能清楚地呼喊出来。“花梅”“花梅”,两声,全喊成“幺妹”“幺妹”,两声喊音全跑调了,正被在一旁的另一邻居听到。当这名老人最后喊一声“幺妹仔”时,戴花梅眼里也感动得流出了泪花。尽管这名病床的老人呼喊自己的名字出了点小错,但她知道是想在呼喊自己,想对自己一段时间对她的护理表示感谢。

自从戴花梅母亲去世后,村里还没有一个老人,如此亲切地像妈妈一样喊她一声“仔仔”、“崽崽”,呢称她,她仿佛从病床上的这位老妇人身上又重新找到一份宝贵的失去的母爱。尽管自己那时学得的一些护理知识还很肤浅,但她觉得自己付出的这份辛勤劳动很值得!很有用!她需继续去学!去考!

(四)

2014年1月,戴花梅任村支委纪检委员、村计生专干、妇女主任,身兼三职,小官衔越来越多,每天需处理的事更是千头万绪。虽然是农村最基层的一个“小父母官”,但她每天终日忙得象一个被顽童用软布条使劲抽似的罗陀,时刻转个不停。

吃中饭前,又一个话题被谈完。说完这些,戴花梅坐在对面座位上,吃了几块醋姜,喝了几口水,润了润嗓子继续向我回忆其考这张养老“护理证”的前后往事,话匣子再次被打开。

2015年“五·一”劳动节假期刚过,她被镇敬老院提名推荐,镇党委、政府研究同意,去吉安市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脱产养老护理技能专程培训,培训期一个月,培训课时50个课时。

“五·一”假期刚过,全县同期前去吉安培训的共六人,四女二男。这六人接通知后,电话联系,相约在县城中心广场集会,自己出车费统一租车,前往吉安这所学校报到。

车子是一部七座的中型陈旧小面包车,车子面漆有些脱落。

出发那天,六人相互见面后,才知参训人员的身份有敬老院的护工,有培训后想找工作的社会青年,就她一个人是村干部。年龄最大的已五十多岁,最小的也三十五岁,戴花梅不大不小。

到校后,戴花梅一头困在培训教材里,学得如胶似漆,整日扎在教室,图书馆,两头跑,使劲为自己今后工作技能忙“充电”。

那年,戴花梅参训的人员是全市第二批。市里为提高无业人员就业率,这年,要完成1000个养老服务培训指标。

培训时,学员有时是上大课,有时上小课。一天,他们这班45个学员在一楼103教室上课。上午上课前,全班学员全都按教师课前布置,在聚精会神地预习本天所学课程。教室静得可听到地上掉下一根小针声响。

突然,戴花梅在预习《养老护理基本操作规程》一书第123页,关于“给老人护理洗澡合适温度”这一个小题目时,教材课本上的准确答案显示为35℃。

戴花梅这时心里头对之猛然一想:水温35℃,平常人的实际体温在36-37.2℃之间。这洗澡水温度,显稍低于正常人的体温。这个水温放在夏天季节还可,如时值严冬或春寒秋凉时,35℃的热水,一停止加热,或一端出水房,给老人洗澡时,水的热量肯定还会丢失,水温还会下降,下降后,洗澡的最后水温肯定还没有35℃高。年老病人,对此水温身体肯定适应不了。稍不慎,这水温还会酿出事故。所以,她认为书本上的这个答案应是错误的,至少也不那么科学,必经纠正……。

想到这,戴花梅向边上的一名同桌女同学说。女同学对她不理睬。

戴花梅拿起书本,从座位上起身,向左侧后排的班长走去。班长姓袁,四十五岁,一名来自邻县泰和的女同胞。

袁班长听后,建议待会儿上课时一起再向上课的教授老师反映。

全班45名学员,一边预习,等了许久,还未见上课教授的踪影。这名教授,还是一名大夫,是该市一市立大医院的教授级主任医师,医院常常有许多病人找他看病。说不定他今天有病人须及时诊治,耽误了点给学员上课的时间。

这时,戴花梅远远地看到上课教授的男助理向教室走来。男助理年轻,刚从一医科大学毕业,在学校实习。

戴花梅迎上前去,认真地向这名年轻助理又把这个问题详情反映。

年轻助理仔细听后,谁不想,从他嘴里,硬硬地飘出一句:“书本上怎么会出错,书本上题目怎么出,你们这些做学生的就怎么学。书本上的题目,怎么可能有错误呢?”

双方四目相对。时间仿佛此时静止。

“我们这些学员,挤出时间,集中精力,花费财力,一齐来这里学校,学习这些养老护理知识,肯定要学一些科学、正确、有用的东西。再说,我们以后护理时,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的宝贵生命。人的生命可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迟钝。你说,助理,是不是?”

“要不,等下教授来上课时,你再向教授反映反映下,看他是什么意见?”男助理口中迅速地从其中口飙出了他的第二句话。

教室前面墙壁的圆形大挂钟,时钟已指向九点,平常是上午八点半上课,今天教授来上课已足足迟到了快半个小时。

终于看到胡教授来到教室门口。胡教授五十岁左右,一副宽边金丝眼镜,浓眉大眼,一身学者风度,中等身材,上课时知识面很广,全班学生都喜听他上的课。

那天,他脚穿一双黑皮鞋,一身西服很得体。

开始上课了,班长喊起立,教授喊坐下,一阵上课前常有的礼貌程序。

这时,戴花梅不知从哪来的一股神秘勇气,突然从座位上嚯地站起来,向胡教授反映刚才在书本上发现的这个问题。

戴花梅知道,这名胡教授上课一开讲,口中常常滔滔不绝,左右逢源,妙趣横生,深入浅出。学生们都会听到津津有味。到那时,课间,她根本没有插话的机会。

她还是赶在胡教授开课前把这个问题解决好,最后想听听这名胡教授的意见。

“胡教授,你好,今天你上课前,我先有个问题想听听你的意见,如何?”

戴花梅先声夺人,又把这题目从头到尾向胡教授详情复述一遍。

胡教授左手扶着眼镜,右手用一块白布不停地擦拭眼镜镜片,仔细地听。

听完后,胡教授用手捋了捋脸上那副金丝眼镜,一边欣喜地站在教室前面的讲台上向全部学员大声说道:

“这位同学刚才反映的问题提得好!不错!”

“这名女学员你姓什么?哪里人?来自哪个县?”

“她来自永新县,永新县那个龙源口大捷桥旁的那个龙源口村,是一名村干部,她姓戴,名叫花梅,平常学习很用功”。

袁班长这时站起来,向胡教授进行了上述助力回答。

“你们这批学员不错!不错!很认真,勤思考!还能在书本上及时发现问题,而且还敢积极地大胆提出来,向老师反映,这很好!至少下一批学生学习时,再不会出错了。你们这次培训用的教材讲义,出得很仓促,没有仔细审核,难免有点暇疵。这个题目是错误的。只可惜,上一批学员谁都没有发现这个大问题。你们这群同学,特别是戴花梅要提出表扬!”

(五)

一个月六十个课时满负荷的强化培训时光,转瞬即逝。

有时白天上课,下午上课,晚上学校还安排学员之间的交流和常见护理疑难问题讨论。学员都感觉到培训教师课堂上课很负责,讲台下的同学也学得满脑是货。戴花梅更感觉到,知识就是力量,参加培训是一把金钥匙,更是一个通向人生高处的阶梯,有助于她培训回村后,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继续尽情攀登。

根据培训日程安排,这期所有参训学员在课堂上集中培训课程结束后,须有两场严格的过关考试:一场“养老护理日常知识”文化考试,一场“养老护理日常实例操作演练测试”。这两场考试成绩都合格后,参训学员才能颁发毕业证和上岗证。

参训学员听后都很紧张。人人每天都在紧张备考,没日没夜。

5月29日上午九点,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大楼一楼108教室,戴花梅培训这班45名学员,都将在这集中进行第一场“养老护理日常知识”文化考试。

这考场教室比较大,前后两个进出门都已打开。考场布置得井井有条,每张桌子间的间格最少有半米宽距离。教室室顶的六个吊扇在不停地旋转,扇风。

室外的学员在门口等候监考老师的到来,都不许进考场。人群中叽叽喳喳,像一群小麻雀,吵闹得很。

马上就要进考场考试了,戴花梅这时的心口口平口平直跳,开始有点怯场现象。尽管她平时学得很用功,但她因是第一次参加这样正规的考试,再加上看到考场今天如此严肃规范的布置,心里其实还有点怵和心头发麻,额头上的虚汗不停地向外冒。她不停地有手中的小纸资料扇风,但虚汗还是不停地从额头上渗出来,甚至头脑还有点发晕。

离进考场还有十五分钟。这时一名50岁左右女考官夹着一沓试卷,从教室过道的远处渐走到戴花梅这群学员身边。这女考官走进教室,把这沓考卷平放在考场前面的讲台上,返身走出教室,来得戴花梅的身边。

这名考官,戴花梅认识她,她平时给学员上过护理知识课。人挺和气,姓李,吉州区人。

“这名学员,你今天是不是考前有点怯场。别怕,正常发挥就是”。

戴花梅知道这名李老师是在说她,因为李老师的眼睛正直望着她。

“你是哪里人?家中几个人?在家里干啥工作的?为啥参加这期培训?培训后准备去干什么?……?

李老师一连用十几个日常问题向她问来,她都抓紧时间用简短地语言一一向这名女老师回答。

不知怎地,待她回答李老师这近十个日常问题后,戴花梅紧张怯场的心理渐渐放松了,心情轻松了许多,心也不口平口平直跳了,额头上也停止冒汗,头脑似乎立刻也不发晕了,很清醒,莫非李老师考前是在巧妙地帮我如何克服怯场。

离考试开考只剩5分钟了。

李老师见戴花梅的神情渐渐平静下来,又和另一男老师,分守教室两个考场门,在逐一检查学员的身份证,防止有人冒名顶替代考。

学员们都从手中拿出自己的身份证,逐一接受这两位老师的仔细查看,鱼贯而入进入考场,找到自己的座位快速座下。

戴花梅也拿出身份证,李老师细细地例行看过,右手握成个小拳,举起来朝她示意,并轻声地向她说了一句:“好好加油,相信你一定能行!”

感天谢地,这天上午二个小时的文化考试下来,戴花梅感觉特爽,考试发挥很正常,如顺利过关了,这得首先谢谢这位李老师。

(六)

第二天上午九点考“养老护理日常实例操作演练测试”,考场换成了教学大楼二楼的208室。

虽然平常培训时,戴花梅每次顺利过关,但有了李老师对她的上一场文化考试鼓励后,这场技能考试,她变得很从容了。

这场实际操作技能考试与昨天的文化考试不同,考官有5名,三名男考官,二名女考官,考试时没纸质试卷,全是实际操作。每个学员的考试时间是二十分钟。考试题目每个学生不同。一名主考官,四名评分官。主考官随机在桌上的电脑里抽题。参加测试的学员首先是用五分钟的时间快速完成对主考官题目的口答,口答后,再来到有一排放有各种养老护理器具的桌柜旁,检测你根据刚才主考官的题目,选用你须护理的日常用品,如何进行护理实际现场操作。

轮序到戴花梅进行现场技能测试了。

她清楚地看到昨天上午的这名李老师也坐在这群考评老师中间,并冲她又送来了一个微笑眼神。

男主考官向戴花梅清楚严肃提问:“一名年近八旬的卧床老人,生活不能自理,你要开展哪些日常护理,请你现场演示操作一下。”

戴花梅仔细听完这名男主考官的题目后,脑海里立刻熟练地、详细地闪现出了出对这类老人日常护理的最基本护理项目。

床上洗头:老人头要用好防水垫,头不能垫得太高,水温不能太高,脸盆大小合适,至少换洗三次水,毛巾轻擦,用哪些洗发水,洗完头后及时用吹风机帮老人吹干头发,吹头发时温度不能太高……

床上洗澡擦身:平躺、侧卧、倚坐好身子都可,先拿好换洗衣裤,选好水温,查看好室温,冬夏春秋,洗澡都不能让老人着凉……

如何换床单:拿好备用已洗过的干净干燥床单,先打招呼告诉老人需换床单,一侧一侧慢慢来,平稳的方式……

考场旁,盛放护理平台上的牙膏、牙刷、洗头垫、毛巾、卫生纸、脸盆等护理器具,戴花梅却很熟练地,一一按规定动作,操在手中,进行一番高标准的演练,天衣无缝,滴水不漏。现场参评的几位考官目睹她这一系列测试高标准完成情况,纷纷不住地对她点头。

那天,上午这场技能测试结束时,赣州一大型/民营医院的招聘人员正在门口的教室通道里,准备从今天这批学员中应聘二名素质较好的护理人员。

考场上的考官大力向赣州这民营医院的招聘人员积极推荐戴花梅。

只见招聘人员,一男一女,来到戴花梅身前,温和地向她询问,并开价每月工资六千元。去后,工作如表现优秀,今后还可向上提升。

酬薪比村里明显高出了许多!很有诱惑力!

戴花梅仔细冷静地想了想,向这名医院招聘人员微笑着说:

“谢谢你们的好意,我还是回到自己的故乡去吧,你们另选他人,很对不起!我去不了!我不能去!”

声音很干脆,斩钉截铁!

当天下午,考试后的戴花梅婉拒了赣州这两名招聘人员的盛情厚意,搭车回到家乡,回到在生活中不知陪伴了她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这座龙源口大捷桥旁,回到这群熟悉的乡亲们温暖的身边。

(七)

树的方向,由风决定。人的方向,由自己决定。

2000年12月15日,镇党委段书记在镇政府二楼会议室找戴花梅谈话,要她开始担任龙源口村的支部书记。

“给你一个更好的平台,更好地服务乡亲。龙源口村,是全国一个有名的红色文化村,毛委员,朱德等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工作过,并且龙源口村支部的前身就是秋溪党支部,秋溪党支部是毛委员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亲手创立的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发展了许多农民党员,你要好好挖掘和利用好村里“龙源口大捷”、“秋溪党支部”这两块红色瑰宝,搞好文旅开发,关爱老年的生命健康,铸造工作品牌,更好地服务于当下的乡村振兴时代课题,我相信你能行!我期待你!”

镇党委段书记的殷切期望,又象是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李老师一样在鼓励她,鼓励她继续一路前行。

戴花梅更迫切地感觉到:身挑村支书这幅重担,不是前几年去吉安考一张“养老护理证”那么简单,这实际是一场党员干部工作的“赶考”之路,任务更艰巨,肩上的责任更重,要求更高,

上任以来,每天工作过后,戴花梅浑身都象散了架,每月每日,她人就象一只上足了发条,时刻被人拧得紧紧的小闹钟,终日转个不停,嘀哒嘀哒在村里这千千万万父老乡亲的身影中来回忙碌。

2016年1月26日,后山组78岁的留守老人史圣,女儿外嫁,儿子在外打工,右手肘部摔跤时受伤,伤口大面积溃烂,无钱医治,急需处理,戴花梅知情后,赶去清创、消毒、消炎,一天二次换药,接连两个星期,不收任何费用。最后一次替老人的伤口换药时,还拿自己丈夫的公费卡给老人开了许多后期服用的消炎药。

2016年8月6日,戴家组65岁的龙吉仓老妇人,二个儿子在外打工,她在老家照看孙女读初中和小学。那天是星期天,中午炒菜给孙女吃时,锋利的菜刀从灶台上不慎掉落下来,重重地砸在其脚背,很深很长的一条伤口,鲜血直流,戴花梅接到求诊电话后,放下村部的工作赶忙前住。

2017年5月20日,史家组的87岁史宝玉老妇人,下午6时左右,在自家新房旁的菜园里被五步蛇咬伤了右脚背,急需救治。戴花梅立即嘱咐其丈夫戴弋现场进行紧急救治,并立即送附近的专治蛇伤的医院血清治疗。待这名老妇人愈后,为表感谢,嘱其女儿专程上门来到戴花梅的家里,送上300元感谢费礼金。戴花梅说:“你们的心意我领了,这300元钱,你还是拿回去,让老人补补身子吧.....!

室外的雨还在下,简单的中午工作餐后,不午休,我们的采访继续进行。我桌子上的采访本已记得厚厚一本了。

快二点了,戴花梅的手机里又从史家村一群众打来求援电话,说,一个年近八旬的老翁在家上厕所不慎摔跤,现动弹不得,离医院又远,没车子,一家人正团团转。

我坐在戴花梅身旁,从她手中的电话声中清晰传出,这一家人家属正紧张焦急的神情。

采访又不得不中断。

戴花梅朝我歉意地笑了笑,轻呷了一口桌子茶杯的水,匆匆出门,披上一身桔红色的雨衣,骑上她自己来时的那辆电动“小毛驴”,远去的身影,又渐渐消失在前方那水濛濛的雨帘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