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感言
(一)
散步回来,我整个人就瘫在沙发上,不想动弹。
两节晚自习,连续一个多小时,上完已经八点四十,觉得自己的双腿好沉。想着孩子一个星期都端坐在书桌前读书、听讲、写作业,很少有活动的空闲。今天考试结束,晚上没有作业,刚好可以出门透透气。虽然现在很累,还是咬牙坚持拉着她顺街道走了一圈,没想到反而把自己累趴下了。
想想,中国的教育大厦其实就是由千千万万个像我这样的,普普通通的小卒撑起来的。教育是个庞大的机构,熊芳芳这样凤毛麟角的人物,是教育界的鹿茸,都是被尊崇着的,更多的却是像我这样的寂寂无名之辈。名师可以引领教育的思潮,真正发挥内驱力的还是我们这些默默奋战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四季更替中,我们早已经习惯了这种披星戴月的工作。累了抗一下,病了忍一下,有困难自己克服一下,身心俱疲的时候偶尔抱怨一下。然后,一如既往的投入到工作去。今年,因疫情的影响,基础年级基本没有开。瞧,我们的队伍中有人正为此落落寡欢。这就是我们的老师,责任时刻谨记在心,使命永远担在肩头。
接到通知,教师水平能力测试在下周举行。我都懵了,还没开始复习。高三复课以后,就进入紧张复习冲刺阶段。学生之前耽误了好几个月,落下的内容都需要恶补。原本以为水平测试会在高考之后,谁知预测完全错误。
水平能力考试,看似一次简单的测试,却让人不得不重视。因为它直接关乎教师职称的晋升。而职称晋升,也算是教师职业生涯中的大事,可是历来是僧多粥少。因此,水平能力测试就成了一道重要的关卡,决定着你有没有资格参加晋升。职称晋级向来竞争激烈,晋升高级,更是难上加难。有人说实力最重要,也有人说还要靠点运气。总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难辨真伪。而我觉得职称晋升,就像唐僧的紧箍咒,上级主管部门每年念叨一次,老师们估计就要头疼好久。
教师这一职业,劳心劳力,其辛苦不是业内人士无法体会。教师的平均年龄远远低于其它行业,这自然与教师的工作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同志,奉献一生,因为许多条条框框局限,到退休还没有评上高级。有些同志,虽然评上了高级,眼看着快要退休的时候,却病倒了。
当然,职称晋升的制度,有它存在的理由。毋庸置疑,这项政策出台的初衷是希望能够使大众受惠,但是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诟病,最终成了禁锢教师的桎梏。就拿论文这一项来说,教师毕竟不是专一的研究人员,沉重的教学任务,日常琐碎繁多的检查,以及花样翻新的学习笔记,能够静下心来写论文的精力是极其有限的,大多数人往往是有心无力。制度之下,为了职称晋升,只能另想他策,论文产业因此应运而生。
两会已经结束,全面的提升乡村教师待遇议题已经通过,具体实施指日可待,可喜可贺。
(二)
众人关注的职考,尘埃落定。
结果在预料之中。这份自信从看到考试试卷的那一刻就有了,只是分数比预想的少了几分。考场上不太确定的几道题目,因为没有记住题目,到现在还是没有弄清楚,有些遗憾。
走进考场之前,我的心情始终是忐忑不安的。职考涉及的范围广,难度大。尤其是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概念多,理论性强,不容易掌握。所以每年参加考试的人虽然多,过关的却少之又少。今年时间仓促,走马观花式的复习,还是有许多内容没有看完。一个星期,整个人惴惴不安,转瞬之间考试时间就到了。
我是第四批次参加考试的,这一批次也是今年职考的最后一场。大约千人的考生排着长长的队伍等着检阅入场。粗略的估算了一下,本年度的考生应该有五千人左右。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可是最终有机会填表的有多少?十分之一,不知道有没有。而最后能顺利晋升的恐怕还要减半啊!这就是职称晋级残酷的现实。
此次考试,估计是从疫情防控的角度考虑,考试时间由以往的两个小时,改为一个半小时。题型较往常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三十道超长选择题,外加两道作文,简直让人大跌眼镜。我们多是按以往的经验进行复习,考试的内容却与此完全不相干。考试结束还没出考场,大家就议论纷纷,怨声载道,说这简直是专门给语文老师出的题目。我知道这次考试,对于习惯于用严密的推理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老师来说,确实具有极大的挑战性。一份调查报告就已经难以应对,还有一篇几百字的漫画作文,真的够呛!况且时间还那么短,稍稍慢点就做不完,质量就不敢更保证了。我暗自庆幸,这些年来如果不是凭着爱好写写文章,走出考场的我恐怕也是垂头丧气的。不过,如果理性的看待这场考试,这难道不是在警示大家?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广泛涉猎,提高软实力,练就一专多能的本领。这样,在各种突如其来的变端前,才不至于心慌意烦,手忙脚乱。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为有才干的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当今社会也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需要我们随时做好应对之策。受疫情的影响,市场经济滑坡,“副业慌”极其严重。有数据显示:不少白领、自由职业人加入兼职大军行业,来缓解经济压力。如果教师停止主业,可以干些什么呢?这个问题恐怕应该引起广大教师的深思啊!
202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