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从记忆中闪亮划过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是中国青年人的节日。说实话近十多年来,对这个充满青春火焰、胸怀昂扬激情、举行特别活动的节日,正在从记忆中淡出或封存,澎湃的心绪连同近代史末的红色经典,开始归复寂寥,特别是新世纪后风靡的黄金周长假,更使此节在休闲度假中淹没,于是想起“青年”,从记忆中闪亮划过。
曾几何时,仿佛就在昨天,“青年”那是一个怎样充满向往、神圣,肩负责任和使命的社会称谓,与之匹配的,不仅有共青团员,还有“新”字,还有“革命”,还有“知识”,还有“时代”,比之于“青春”、“生命”什么的,“青年”要厚重得多、坚强得多、庄严得多。那时我还是一名学生,总觉得未来社会,就是对青年万般呼唤的社会;明天,定当是“青年人”的天下,就像雷锋、保尔和卓娅一样,不仅永远年轻,而且还会有成千上万的他们会成长起来,站立起来,在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说起来也不算错,只是由于自己,在似水流年中像匆匆过客;蓦然回首,却只能徜徉于成年时光。
在我看来,“青年”还不仅仅是年龄时段的简单称谓,特别是在“五四”青年节,考量其中的“青年”寓意,不能不在记忆中闪光。无论岁月怎样久远,传统怎样逐渐淡漠,但是,“五四”青年所倡导的“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至今没有年迈,就像雷锋、保尔永远不会衰老一样。如果说,那时的青年跟理想、意志、时代性、生命力等等这些“含金量”附加在一起,那么我们每一个从青年时代走过来的人是否要扪心自问:我们要背叛青年么?我们会对青年的火热与激情大泼冷水么?我们会对当今的青年(包括“愤青”)所谓的离经叛道横加指责么?我们会因更年的到来,并且常因自身视角和思维定势所限,而对越来越比自己年轻的青年说三道四、品头论足么?
不管怎样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觉得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都会珍惜和留恋自己的“青年”,因为,没有那时的“青年”,就没有现在的我们。于是,青年,从记忆中闪亮划过。
砂树写记于2007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