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砂树的头像

砂树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07/21
分享

幸福晚餐——对幸福的感受与理解

人的一生不知要吃多少顿饭,有过多少次倾情的奉献,有过多少次倾心的交谈,但是对于我的有生之年来讲,已经享受到最富有、最丰盛、最深情、最难忘的一次,我给他起名叫“幸福的晚餐”。幸福到底是什么,我说不清楚,我只知道,当我们相聚在一起,在我们最惬意的地方,吃着可口的饭菜,喂食我们的友谊和畅想,这就是最珍贵的“幸福”。这份幸福前所未有、来之不易,所以最值得我们去一点一点地去品尝、去回味,去铭刻在心,永志不忘。这份幸福还使我们的生命为之熠熠生辉,变得不再平庸和昏耗;变得对一切人和事、一切世俗和现状不再那么计较;使我们的胸怀和视野变得异常辽阔,把灿烂的阳光和晴朗的天空始终写在脸上,记在心里;纵使遇到什么阴霾天气,或者心灵的抑郁和惆怅,幸福的阳光一旦普照,其他一切都要遭遇驱逐,都要被赶去见鬼;都要把再多不过的悲天悯人和愤世嫉俗化为云烟和淡雾,成为绚丽风景的袅袅衬托。

每个人都终将有“最后的晚餐”,就像达芬奇描绘的基督教盛事,但是未必人人都有“幸福的晚餐”。套用托尔斯泰的名言,是否应当演绎为:“幸福的晚餐都是相似的,不幸的晚餐各有各的不幸”。而“幸福”总是对忠诚于它、信奉于它、追求于它的人发出灿烂的微笑。

我不知道“幸福”的敌人是什么,是“痛苦”么?不,有时我们沉浸于幸福之中却会感到莫名痛苦;是“残忍”么?不,有人为使幸福变成永生会选择逃避;是“眼泪”么?不,曾几何时,多少人让幸福牵动出泪水,名曰“喜极而泣”;是“牺牲”么?不,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幸福甘愿牺牲自己,谢绝变节和苟且……。还有还有,太多太多,迄今为止,我还没有从泱泱国语的词海中找到过任何一位“幸福”的敌人,所以我要说:“幸福”没有敌人!如果我们硬要为“幸福”找到一个对立双方的话,只有那些对“幸福”视而不见的人,那些对“幸福”冷漠到刻薄、麻木,甚至走形、变态的人,才会自愿成为“幸福”的敌人。

“幸福”会嫌贫爱富么?当然不会。金钱、物欲和财富,它们的剧增和膨胀,从来未使“幸福”蜂拥而至,而这时的“幸福”根本不愿意去凑那个热闹,说不定正跟乞丐来一顿饱餐,跟偎冬的老大爷和老大娘在晒太阳;跟牧童骑在吃得肚儿滚圆的牛背上吹起悠扬的牧笛;跟仙气十足的老翁择水垂钓;跟青春靓丽的女孩去商店买到一件最称心最满意的时装;甚至在陪伴即将谢世的亡灵最后听到与自己心灵的真正对话……。“幸福”就这样超然和流浪,不分地域和阶层,而且每每与那些起死回生、失而复得的人们一一握手,使穷困潦倒变得异常富有。

“幸福”还讲究缘分和天意,倒行逆施和作恶多端者常常最终跟幸福无缘。天常有道,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知足者常乐,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等等,这里边所蕴含的善与恶、真与假、有和无、取与舍、大与小、少与多、贵与贱、远与近、苦与乐、此与彼、冷与暖、成与败、福与祸、柔与刚等辩证观,不再那么泾渭分明、铁板一块,它伴随着“和谐”与“中庸”理念的复兴,化多少干戈为玉帛,让几多不可思议成为美谈,并开设“百家讲坛”,让《论语》和《庄子》,都成为关于它的经典注释和深情文本。

面对“幸福”,我们永远没有最后;而晚餐对于幸福者而言,是一场刻骨铭心的盛宴。

                                                                     砂树写记于2007年4月6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