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甲
每当我看到央视播放的《舌尖上的中国》,总是抑制不住回忆起在农村老家吃的流水席来,那种味道,缠绕舌间,历久弥香,总是令人难以忘怀。
20世纪70年代,农村普遍很穷,在我的记忆里,除了过大年的热闹,另外就是村里有人结婚,跟着父母喝“喜酒”了。
结婚办喜事是乡村最隆重的事,尤其是男方娶媳妇,哪怕家境不富有,也要倾尽财力把喜酒办得体面、风光些。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都要随上个情意,叫“随喜礼”,收了钱,喜主就要请喝酒,这酒就叫“喝喜酒”。一年四季唯有冬季是农闲,所以,农村青年人结婚一般都安排在腊月农闲时节。结婚这天,喜主在午后就安排专人,拿着礼单和请柬先挨个请一遍,接着请二遍三遍,有的人请一遍就去,有的人请几遍他也不去。有的人不去无关紧要,像村干部或者是在村里有威望的“重量级人物”不去那是万万不可的,要想尽办法把他请去,他若不去,喜主就会觉得没面子、不光彩。
喜主家头三天就摆开了“战场”。这个时候,自家的厨房显然太小,必须搭建一个露天“厨房”才能伸展手脚。于是,主家请来帮手搭棚子,砌炉灶,架案板,不一会儿,一个露天厨房就建好了。
最早的炉灶还是泥巴灶,后来有了青砖、红砖之后,人们才开始用砖头砌一些临时性的灶。再后来用油桶炉子,那时候,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这样的油桶炉子,易搬放,挡风,导热快。柴禾都是就地取材,烧木柴,那火叫一个旺呀,其实不光是火旺,更重要的是用木材烧火做出来的菜就是香。
准备一个长条的简易“案板”也是不可或缺的步骤。由于菜太多,通常都会架块木板或者拼几张桌子,充当厨房操作台。而且菜必须分门别类的摆放好,开席的时候直接端上桌。然后是锅碗瓢勺、桌椅板凳了。农村办一次酒席,需用好几百个碗盘,所以,需把村里各家各户的碗盘集中到一起。其实在那个年代,农村人那种互帮互助,充分利用资源的美德真是发挥的淋漓尽致。
办酒席是个大事,需要做平常难得吃到的大菜,而且主人家还必须考虑菜的味道,所以一定要请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厨师掌勺。虽说这大厨没“厨师证”之类的身份证明,但是他做菜的味道和风格,大家都心知肚明,因为做这一行靠的都是口碑。所以说,能被主家请来帮忙的肯定都有两手绝活。如今,这种乡村土厨已经渐渐消失。相反,一些在城里打工的新型厨师慢慢走进乡村,做起了“农村酒席一条龙”的生意,主人家只需出钱和场地。那时候酒席上的大事小事都是亲力亲为,光自己一家人肯定是忙不过来。遇上这种大事儿,本家或邻居都会自发过来帮忙,这已是约定俗成的事。现在,有了红白理事会了,主家什么都不用管,只要给红白理事会的大总理说声,都会主动过来帮忙。他们也早已习惯于这种排场,驾轻就熟,按部就班,分工负责,把事情办得妥妥帖帖,只等亲友到时开宴。有人择菜、有人洗碗盘、有人切菜、有人配菜、有人烧火,有人盛菜、装盘,有人端菜,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累并快乐着,脸上也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主人家要提前准备好食材。那时候,农村婚宴的菜肴主材有几个基本大件是不可少的:鸡、鸭、鱼、猪肉、蹄髈,所以主家一般都会准备很多,一般都会把辛苦养了一年的猪杀了待客,不过杀猪可是个体力活,必须要几个彪形大汉才能搞定。处理干净后,大厨会好好加工一下。鸡、鱼是必备的菜,寓意大吉大利、年年有余。农村人家里都会散养一些鸡鸭,平时是绝对舍不得吃的。可到这个时候就会大方的拿出来,刚刚还活蹦乱跳的鸡鸭这时候都将变成美味。酒菜香伴着喜气满村子萦绕,馋的喜鹊领着一群鸟绕着村子“喳喳”地叫来叫去,看家狗也摇着尾巴围着厨房转来转去……
太阳落山,人基本到齐,“喜宴”就要开始了,主家请来的大总理开始安排座位。大总理一般都会说:“来者都是客,大家互相礼让。”有的总理巧说会道,说几句幽默的话,逗大家一笑,增添点喜庆气氛。一般都是八仙桌,这种四方桌,一桌八个人。“坐席”的时候按照辈分来区分位置,有的地方称一席(上席)、二席,有的地方称主席、陪席……找座位也是一个学问,不能随便乱坐,按辈分高低入座,否则就会被人说没有家教。一般的小辈或者自家人,总会自觉地坐下席,有时候还会把拘礼的客人按在上席,客客气气的。八仙桌、太师椅是贵宾的标配,都是为女方娘家人准备的。安排完娘家人,就是普通客人了,一般都是地八仙桌子、长条凳。这种凳子窄窄的,长长的,每个凳子可坐2-3个人。来宾找个位置坐下来。那时,村里没有通电,照明用的是借来的汽油灯和保险灯。点上灯,挂在庭院里,照得庭院如同白昼。
等到大家都一一落座,真正的“喜宴”就可以开吃了。菜肴是当地乡村传统的“十二八”,鸡鸭鱼肉等应有尽有,是最高级别的了。对于当今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不算什么。那时,大家生活都很窘困,“十二八”算是美味佳肴、饕餮大餐了。上菜也有顺序,先上什么菜,后上什么菜,每道菜如何摆,都很有讲究,不能乱套。一般都是按照“一鸡、二鱼、三丸子……”的顺序,象征大吉大利、年年有余、圆圆满满…… 最后的一道“压桌菜”,一般都是猪肉肘子,肉质肥嫩、香气浓郁,据说没有这道菜都会觉得主家不好客。也有的地方是清蒸五花肉片,吃到嘴里,肉肥而不腻。这道菜上完,客人就知道“菜齐”,就该上饭了,主食一般都是馒头。
有些佳肴,不知是“时位之移人”,还是现如今物质极大丰富了,至今总也找不到曾经的味道。如令我垂涎欲滴的清穿丸子、拔丝山药、白菜肉卷……真是“余味绕舌尖,三日不绝”啊,那叫一个真香。特别是田黄镇宋家的烧鸡,更是令人拍案叫绝,那烧鸡是用松木熏烤而成,既有鸡肉的香甜,又有淡淡的松香味,那种味道,世上绝无仅有。再就是红烧肉,肥瘦相间,香甜松软,入口即化。花生米一定要有,有时候是油炸的,有时候是煮的,这是难得的下酒菜,是喝酒人的最爱。
吃菜也有规矩,不是你想吃就吃,想怎么朵颐就怎么朵颐的。每张桌上都有威望的长辈当桌长,其他人要随着桌长吃,桌长带头吃你才可以吃。桌长没动过筷子的菜,其他人一般不能吃。夹菜每次只能夹一小筷子,夹得太多太频繁有人会笑你没吃相。喜宴间,大家互相招呼着吃菜,喝一口酒,夹一点菜,最多夹两次,便把筷子放下来,毕竟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讲究的是“礼多不伤人”,个个显得客套礼让。即使可口的菜,也不能一扫而光,要剩下一点,意味着菜吃不了,主人热情好客,招待丰盛。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喜主家来敬酒了,敬酒先从首席开始,按长幼高低的辈分一个一个来。敬酒的人必须先喝完碗里的酒(有时是水,心照不宣),然后把碗底朝上,给被敬酒的人看,以示“先喝为敬”。
喜主家敬过酒后,“喝喜酒”的高潮来了,新郎新娘开始敬酒,这时一些小青年们开始出节目、游戏闹“新人”,都说“喜酒不醉人”,但“喝喜酒”没几个喝醉的不行,要想办法喝醉几个才好。时间长了村里人都知道,就那么几个经常喝醉的,当然偶尔也有例外,大伙一齐心,想把谁灌醉那人准醉。兴致来了,猜拳“高手”们坐不住了,站起来,一对一的行令,吆五喝六的,挽袖子瞪眼,谁也不服谁,谁输谁喝,有好喝酒的就故意抢着输,直到喝成“泥人”不醒人事,喜主再安排人把他送到家……
虽然乡村 “喝喜酒”之事渐行渐远,但是那热闹场面,那份快乐,那份乡情,让我念念不忘……那时候,感觉吃的不是酒席,是那个幸福的氛围和那股热闹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