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兴甲的头像

李兴甲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0/28
分享

望云归来常看云

李兴甲

望云之行,在暮春四月。

缘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济宁市散文学会会长、邹城市作协主席孙继泉先生在邹城市望云书院举办的“春天送你一本书”活动。

由邹城市区驱车西南行15公里,便来到东汉悬鱼太守羊绪故里石墙镇,由镇政府驻地东北行3.5公里便是望云书院所在地望云村了。

望云,一个极富诗意的名字,望云村名的由来也颇为讲究。民间流传的说法是与峄山有关,峄山对于望云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地理坐标,当地村民常说“三天看不见峄山就想家”。在漫长的农耕社会里,峄山也是村民们观测天象判断阴晴的主要依据。人们每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手搭眉梢,翘首东望,若是能看到峄山上清晰闪亮的山石和苍郁的松柏,便知道今天是个响晴的好天气,就准备做晴天当做的农活;若是云雾弥漫,山体若隐若现,那么这天很可能是个阴天,做什么农活都要掂量一下;若是山上云雾缠绕或云团裹住了山头,看得两眼昏花仍看不清峄山的面容,十有八九会有一场大雨。“峄山出云,下得满盆”,“峄山戴帽狗吃草,这场大雨跑不了”等谚语,就是当地村民千百年来智慧和经验的总结。每天先望望峄山出没出云,然后再决定当天的农活,“望云”的村名就逐渐被叫响了。

这是当地村民比较流行的说法,据学者考证,“望云”其实另有含义。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园情。”古时以“望云”指思念父母和家乡。那漂浮不定的浮云像极了漂泊在外的游子,离家愈久,思念家乡、思念父母之情愈发浓烈,此时的“望云”饱蘸着游子对父母深沉的思念,这便是乡愁了。据原村碑记载,望云村是一个千年古村,最早成村在唐朝初年。卓、冯、马三姓先后迁此定居。因卓姓有人在朝为官,取村名为卓家庄。元末明初,由于战争频繁,原住民大都逃散而去,经历了明代初年的大移民,后有孙、高、司三姓相继迁入,繁衍生息,从此,他乡变故乡,才逐渐形成了今日望云村的规模。

“望云”也指仰慕帝王的意思。语出《史记·五帝本纪》:“帝尧者,……就之如日,望之如云。”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序:“因仰长安而就日,赴帝乡以望云。” 张方平《乞致仕表》:“精骛紫宸,犹结望云之恋”。这些古籍文献都道出了“望云”的此番含义。

因此,望云村名的来历,不能排除游子思念父母与臣子仰慕帝王之意。

这里,我并非考究“望云”村名来历的真相,单就名字来讲,“望云”这个村名就引人遐想、令人神往。因地处平原,一马平川,进入人们视野的除了广袤的土地和生长不息的庄稼,看不到其他的能够遮望眼的东西,真可谓“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平原中。”

也许钟情于自己的家乡,也许是喜欢自己家乡的名字,从望云村走出的著名作家孙继泉就把“望云”作为自己的笔名。作为土生土长的望云人,他不仅把对家乡的爱融入笔端,更是主动地为家乡的文化事业发展做着积极的工作。

2016年7月,孙继泉自筹资金近百万元在自己的家乡望云村倾力打造望云书院,工程历时十个月,于2017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正式投入使用。作为基层农家书屋,发挥着推进村居文化发展、传递农民致富信息、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作用。在这里,望云已经不再是一个名字,更像是照耀四方的一盏明灯,一个著名的文化符号。正如孙继泉在自己的作品《家在平原》所描述的那样:“从平原走出来的人,他的胸怀就像大平原一样的坦荡,绝没有狭隘和固执,当然也可能不如江南水乡人那样机巧和精明;从平原走出来的人,大多豁达、大度,能包容万物,从平原走出来的人和每一个地方的人都能融洽地相处,因为是平原容纳了高山、河流、湖泊、沼泽甚至海洋……”望云,这所坐落在平原上的村庄,名副其实。

现在,望云书院已经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读书阅读场所,也成为邹城、济宁乃至鲁西南地区广大文学爱好者的聚会沙龙,为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以及全民阅读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孙继泉也被评为“全国书香之家”荣誉称号。

此时的望云书院,春风拂面,芳草如茵,阳光和煦,群莺翩飞。各种花草树木开始筹划着灿烂一年各自的生命旅程,文学之花也在这里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美丽。

望云归来,不知不觉四个多月过去了。时常仰望天空,那天上的朵朵白云,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望云,想起望云书院的书香。(原载《鲁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