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兴甲的头像

李兴甲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7/28
分享

寻美峄山

这世上的风景多半在山水间,峄山亦如此。

早已听闻峄山是中国古代九大历史文化名山之一,素以山奇、石奇、洞奇而著称,享有“邹鲁秀灵”“岱南奇观”“灵通泰岱”等众多美誉。峄山成为集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华山之险于一身的AAA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地质公园。

某个地方的风景与风情,除了道听途说,或许还得走近了看才行。岁月流逝,年岁渐长,但峄山特定的味道和景象恰如河床底部凝润的石子般固守,必须得拨开茂密的水草,好好寻上一番。

峄山,每个季节,都有着不同的特色和风情。无论是春天的花海、夏日的泉水、秋天的云海还是冬日的雪景,登峄山都是一种视觉和心灵的享受。

寻春·花

花是峄山春日里最美的风景。站在山顶看,那抖掉了一身沉重后层层叠叠深深浅浅的绿啊,顺着山脊蔓延,弯成一个摇篮,看起来柔软弹韧,直叫人想不管不顾地一跃而下,然后屏住气蹦到高远的天空中,抖着嗓子长啸。

春日山里也不仅仅是绿,而是万紫千红,是萌着芽发着花拔着节的一切。山中所涂抹的每一笔,看似潦草无意,实则精致入里。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的映山红啦,一片红艳,灿如云霞,热情奔放。而最美的当属漫山遍野的桃花,灼灼其华,争相怒放,唤醒了人间最美的季节。穿行于峄山的桃林花海间,桃花与奇丽秀美的山石,一道绘出春天最美的样子。柔美的粉色花朵与山石相伴又透出一股雄浑的气势。桃树隽秀的花瓣间挂满晶莹的露珠,微风吹过,花影绰绰,萦绕着淡淡花香。

看到桃花如此卖力,梨花也不甘示弱。梨花如雪为人开,花瓣似雪,纯洁无瑕,秀而不媚,香而不艳,美而不俗。它可以是惆怅一株雪,也可以是故乡一溪月;它可以是院落梨花月,也可以是深宫梨花雨;它可以是梨花一枝春带雨,也可以是梨花枝上层层雪。它能让人相思断肠,也能让人自得清明。

远眺,漫山遍野的叫不上名字的野花儿,犹如一颗颗繁星点缀着山间,宛如大自然的调色板,汇成了一片片美丽的花海,它们争奇斗艳,各展风姿,每一朵山花都有独特的美,从破土而出的那一刻开始,便奏响了生命的旋律。每一朵山花都像一位优雅的舞者,在风的指挥下,翩翩起舞,把生命的旋律融入到大自然的乐章中。那绚丽多彩的山花,一丛丛、一簇簇、一层层铺满了沟沟坎坎、坡顶谷底,使春天的原野不再孤独而单调,不再寂寞而荒凉,它们以不屈的精神顽强地抗衡着这料俏春寒,满怀信心地迎接着春天的到来。那鲜艳的色彩,像是大自然的画家用最美的颜料为寂静的山谷添上了无尽的生机。

近观,峄山深处的野花,犹如少女的脸庞,娇艳欲滴,散发着难以言喻的清香,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要靠近它、保护它。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花朵在春风吹拂下,轻轻摇曳,仿佛仙子在舞蹈,宛如诗意的仙境,使人沉醉其中。山花盛开的季节,是自然界的盛世,更是大地的恩赐,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灵感,让人心生敬畏,感叹不已。

寻夏·泉

水是必须跟夏天在一块儿的。春、秋、冬不是凉就是冻,这水就显得不亲人。夏天就不一样了。在夏天看到清凌凌活泼泼的水,一准想一头扎进去不起来。

而峄山之水则与众不同。

峄山之水在于泉。其他山中之泉一般因雨而生,雨大泉盛,雨小泉枯。而峄山之泉则不同,不受制于雨水却受制于风。每当东北风或西南风起,各泉同时涌涨,山涧顿时流水潺潺,珍珠乱舞;而随着风力的消失,泉水立刻偃旗息鼓,令人啧啧称奇。

“路入峄源花满川,远瞻殿阁在云烟。层层洞底皆通径,各个山头都有泉。”峄山之泉,泉出石根(眼),汩汩不竭,生生不息。在峄山八卦石东侧有一大片石地,石地上方有一石眼,泉水不停地从石眼中汩汩涌出,如涓涓细流,永不枯竭。

峄山之泉在甘露池。五华峰下,白云宫后,有一石坊,此坊建于清代,坊额刻有“甘露池”三字。甘露池深藏在石坊后面的洞中,水面直径一米半,水深两米,池水清澈见底,不盈不竭,味道甘冽,据说可供千人饮用。甘露池也叫“仙源”,意思是神仙居住之地。唐代诗人王维有“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的诗句来描述甘露池的奇妙。

峄山之泉在莲花池。莲花池也叫莲池,过去有半亩方塘之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为供游人观赏,古人在池上架起一座小石桥,又在桥心建了一个亭子。有碑文曾描述莲池:“倚山作壁,凿石为汀,铺青天为潭底,缀明月于波间;凡山之高,云之浮,水之流,鸟、兽、鱼之遨游,回巧献技于阁下,诚圣地也。”寥寥数语,勾画出了一幅有山有水、有动有静、情景交融的美山妙水图。这正是“云间玉露池,万丈青莲起。会当东风发,馨香飘万里。”

峄山之泉在鱼池。鱼池在南华观逍遥亭南二十米,真武殿东南八米,清代康熙年间重建。鱼池约四米见方,深两米,水从石缝中涌出,源于桃花源桃花仙池。鱼池还有个好听的名字——“玉女渊”,传说渊中有神鱼。当地民谣说:“神鱼跃,年景鲜。神鱼跳,甘霖到。”为求风调雨顺,虔男信女来此烧香磕头者源源不断。后来因为大地震,渊涸池废,废渊中常出白云,白茫茫如纱似练,纷纷扬扬如雨丝般飘洒。

峄山之泉在凉水盆。“凉水盆”位于南华观西北的滴翠涧,也叫天关,在涌雪溪之上,实际上也是一个洞。凉水盆洞里水凉、洞凉、风凉,无水更凉,号称神奇五凉洲。微风而不热谓之凉,凉则舒心、爽身、坦怀、适意。“夏日步步凉送爽,风从水化凉心间。”凉水盆洞里的凉源,来自仙源桥下的神女洞。神女洞孔窍百间,洞洞有水源,间间有凉泉。洞中央有一池清水,名叫仙源池。凉水盆与神女洞紧密相连,洞里的涓涓溪流昼夜不停地流淌。这些清清溪水,由冰融雪消、玉露云气汇集而成。这些水气隐藏于深山幽洞之中,滴淌在石缝丛岩之间,年年月月长流不断,喝一口,甘甜清凉,沁人心脾。

峄山泉水众多,仅在有“神泉圣水”著称的金甲环洞中,就有圣水泉、响水泉、金鸡鸣天泉、空中清泉、清凉泉、混元泉等等,这些泉水清清冽冽、晶晶泠泠,据说喝了有去污浊清身心的作用。

圣水泉在白云宫玉皇殿西,二十四景碑右面的幽洞中,洞中用石头砌了一眼井,这眼井只有一尺多深,但井水甘美,千人饮之不涸。水很清,俗称“三眼对”,即人眼看井眼,井眼对泉眼。人的眼睛可以透过一尺多深的井水看到井底的泉眼。据说,用“圣水泉”的水洗目,可祛除眼疾;喝了圣水泉水还能使不孝顺的人变得孝顺。可见,在人们的心目中,峄山是神圣的,泉水亦是神泉。

寻秋·云

在峄山西有个村庄名叫望云。峄山对于望云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地理坐标,当地村民常说“三天看不见峄山就想家”。在漫长的农耕社会里,峄山也是村民们观测天象判断阴晴的主要依据。人们每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手搭眉梢,翘首东望,若是能看到峄山上清晰闪亮的山石和苍郁的松柏,便知道今天是个响晴的好天气,就准备做晴天当做的农活;若是云雾弥漫,山体若隐若现,那么这天很可能是个阴天,做什么农活都要掂量一下;若是山上云雾缠绕或云团裹住了山头,看得两眼昏花仍看不清峄山的面容,十有八九会有一场大雨。“峄山出云,下得满盆”,“峄山戴帽狗吃草,这场大雨跑不了”等谚语,就是当地村民千百年来智慧和经验的总结。每天先望望峄山出没出云,然后再决定当天的农活,“望云”的村名就逐渐被叫响了。

而在峄山望云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秋日是赏云的最佳季节。此时,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气温适中,空气清新。峄山的树叶也开始变黄,整座山呈现出一片金黄色的海洋。

峄山白云历来令人神往,峄山古称“峄孔”,千孔万窍,一脉通达,白云从千孔万窍中涌出,白云洞里里外外,白云宫上上下下,顿时一片云天雾海,出云时出的快,令人称奇,收云的时候又是一大奇观,其势万马奔腾,似流星疾驰,转瞬之间,漫天云雾一丝不见。古人曾赞曰:“万转千回路不平,行来足下白云生。白云散尽人归去,山自苍苍月自明。”

峄山云海是难得一见的美景。

初秋的清晨,从空中俯瞰,峄山宛如大地这片树叶上的露珠,萦绕在缥缈的云雾中,仿佛置于瑶台上,溺入云海间,恰似“雨雾迷蒙山色远,正如仙境在人间。”不一会儿,阳光穿透云层,破晓的曙光刺破天穹。一片浩渺的云海在山顶涌动,与蓝天相接,宛如一幅极具诗意的画卷。当第一道阳光洒在这片翻滚的云海之上,瞬间,万道金光闪耀,照亮了整个世界,温暖了人间。

行走山间,移步换景,只见山间千岩竞秀,万壑纵横,或意象新奇,别有洞天;或草蛇灰线,横云断岭。加上雾气迷蒙,似招魂如梦,恍如仙境。穿云海,入松林,迎面拂来清爽的山风,它轻轻地诉说着情话,云顷刻间羞涩地散去,只留青山望苍穹。那云海之上,苍穹之下,你不由地心生腾云驾雾扶摇而上的感觉,仿佛只是幻觉。

登至山顶,俯瞰四周,村庄点点,云蒸霞蔚,仙气缭绕,云卷云舒,如人间仙境。茫茫云海里冒出的小鲁台从沉睡中醒来,在云雾中,或隐或现,时而像豆蔻少女,披上了神秘的面纱,等待心爱的人去揭开,惺忪着双眼看向大千世界;时而像昨日少年,搅动云海,超度凡尘,足登青云,恍恍然若在九天。

一轮红日突然从天而降,坠入云海,此情此景,让我想到了一句话:远赴人间惊鸿宴,一睹人间盛世颜。我想纵有千言万语都不及看到峄山日出云海的浪漫。一直以来,峄山印在我脑海的标签只有苍翠与深沉,而今天它的娇羞又颠覆了我的想象,“日破云海出,人间皆浪漫”,我想,这份日出云海便是专属峄山的浪漫吧!

如果可以的话,一定要来峄山看一次云海,那“半山烟雨半山晴,几分朦胧几分清。云遮雾绕终何处 ,丝丝缕缕入人心”的体验值得你奔赴。

寻冬·雪

再没有比冬雪更珍贵的馈赠了。

我对冬天本身并没有什么好感,实在是冷,跟粽子似的一层裹一层,还是冷,山上尤甚。

北方的冬天单调乏味,好像世间突然失去了色彩,黯淡、阴冷。冬日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仿佛褪去了血色,失去了意义。而我被城市温暖的废气感染后,愈发对冬天失去了抵抗力。

能治愈这一切的,唯有雪。

下雪了,一切都笼罩在银装素裹中。

每逢下雪,我总期待着峄山雪白的模样。当雪花纷飞,飘落在树枝上,那宛如白纱轻舞的峄山,让我心动不已。那里的每一片雪,都如诗如画,宛如我心中无尽的思念。我喜欢站在峄山脚下,抬头仰望那银装素裹的山峰。一片寂静中,只有雪花在空中翩翩起舞,轻轻地落下,给大地铺上了一层柔软的白毯。此时,我会深深地呼吸,试图将那股纯净的雪味儿吸入心脾,感受这世界的美好。

下雪了,峄山的美就藏不住了,漫天飞舞的雪花为峄山覆上洁白的“盛装”。峄山以半山亭为界,常有山上雪花山下雨的奇观。弥漫的雾气给寂静的冬天添上些许神秘,连绵的山峰和冰洁的白雪联袂装饰着秀灵的峄山,雾气弥漫、雪花晶莹,仿佛笼罩在白色的童话世界中。

除了雪景之外,这里的雾凇奇观也是一绝,峄山植被丰富,山峦叠翠,簇簇松针盖上雪霜,似银菊盛开,晶莹剔透,又像是少女戴上了银色的发饰,更加娇美动人,千姿百态美成了仙境。“浓霜中夜零,千林成雾凇”,这个冬天,一定要来峄山看一次雾凇才不会辜负这份来自冬日的惊喜!

峄山的美远不止我笔下的这一些,我还想说峄山奇石的万千形状,峄山石洞的七窍玲珑;我还想说四大书院、五大奇观、八段锦、九龙洞、十二福地、二十四景、三十六洞天等景观的错落有致、交相辉映;我还想说峄山日出的壮美,峄山月光的柔美,峄山故事传说的优美;我还想说峄山珍贵的碑刻,和众多帝王将相、先贤圣人、文豪巨擘留下的遗址遗迹……

可我说的这一切,大都已在古诗文中淋漓尽致的得以体现。我只好将这些悄悄地躲进了记忆深处、更深处。

斯人已去,背影渐远。

且让我将这背影折好收藏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