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妩媚青山的头像

妩媚青山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007/24
分享

  余音袅袅话结尾

多数人都属外貌协会的,相亲第一次见面,眼缘很重要,这个眼缘,说的俗一点,主要是看对方的长相,长相好,入了法眼,就是有缘。长相百分之九十看脸蛋,几乎没有人第一次相亲,不关注脸蛋,只看脚面的。所以,为了美一点,所有人都在拼了命捯饬那张脸,拼了命的投资,美容,整容。而在这美丽的外表下,有一颗怎样的灵魂,却少有人关注了。不管怎么样,先自己看顺眼了,争取再让别人惊艳。其它的,再说吧。

读书也如此,看看书名,看看开头,觉得有意思就看下去,没看上眼,就弃之如草芥。这就逼着写作的人投其所好,在题目和开头上面狠下功夫。于是就有了,题好文一半,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等等创作经验。这原是无可厚非的。圣人都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但真正美的文章一定是文质彬彬的。

美文如美女,光有天使一样的面容是不够的,还得有魔鬼一样的身材,女神一样的气质。真正的写作大家,对自己的作品,每一部分都是倾尽心力的。这里,暂且抛开脸蛋、身材,只谈他们在腿脚上下的功夫。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口收不好,前功尽弃。好的作品,其结尾不是结束,而是让人既回味无穷,又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让人心痒难耐。甚至让好事者去为它续一续二。

特别佩服沈从文大师,你看《边城》的结尾,太绝了!

这个人也许永远回不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

这样的结尾,给了读者最大的空间去自由想像,如果你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喜欢悲剧似的结局,你的目光肯定盯在了前半句;如果你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你的目光必然关注到最后半句。是啊,必须的,明天一定回来。而且,巧妙的是,作者这两句话的顺序很有学问。先说“也许永远回不来了”,山重水复,似乎是绝望了;蓦的,跟一句“也许明天就回来”,柳暗花明,让人看到了大片的阳光。绝大多数读者都会觉得,翠翠的爱情一定是圆满的,有情人终成眷属。作者可能也希望有这样一个完美的结局。可是,如果反过来说呢,“这个人也许明天就回来,也许永远回不来了。希望的开始,绝望的结束。完了,永远回不来了。不知道当年沈从文先生写到最后的时候,是否犹豫过这两句话的顺序,我估计是犹豫过的。

不管怎样,每个读者都会觉得现在这样一个结尾是唯一的,最好的。

特别佩服老舍大师,《茶馆》第一幕的结局,也是经典中的经典。

“将,你完了!”

铿锵简洁的四个字,如晴空中突然响起的一声霹雳,震荡着所有人的心灵,“你完了”!

“你”是谁?是茶客乙,还是昏过去的康顺子?是卖女儿的康六,还是庞太监、刘麻子?是老裕泰茶馆,还是更加老朽的大清国?

“完了”?是一局棋结束了,还是一出戏落幕了?是剧中人物的命运就此定了,还是这个茶馆,这个没落的王朝,这个惨无人道的时代要彻底结束了?简单的四个字,暗示了无数种可能性,也为后面两幕埋下了伏笔。这就是典型的言简意赅,这就是典型的以少胜多。这个“完”字用的堪称完美,如果用“输”或“死”字,表面好像意思差不多,但整体的艺术效果差了何止十万八千里!

整个《茶馆》都是老舍先生的得意之作,但我以为,写完这四个字的老舍先生一定会提笔四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为自己大叫一声“痛快”!

老舍先生的另一部惊世之作《四世同堂》的结尾也让人佩服。

“等您庆九十大寿的时候,比这还得热闹呢。”瑞宣说。小羊圈里,槐树叶儿拂拂地在摇曳,起风了。

八年的抗战终于结束了,小羊圈似乎风平浪静,又要回到曾经的太平安宁,人们对此充满了期待。可是,“起风了”却又给人感觉,一波刚平,一波将起,有山雨欲来之势。忧国忧民的老舍先生对于国内的形势是敏感的,抗战是结束了,但每一个结束都意谓着新的开始。三个字,结束了百万字的巨著,结束了苦难的八年,但又给人以新的担忧,也给人以新的期待。言已尽而余味无穷,对于读者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结局呢?

令我敬佩的还有路遥先生,他的大作《平凡的世界》已经成为最年轻的经典之一。这部大作的结尾同样漂亮的不像话。

他上了二级平台,沿着铁路线急速地向东走去。他远远地看见,头上包着红纱巾的惠英,胸前飘着红领巾的明明,以及脖项里响着铜铃铛的小狗,正向他飞奔而来……

这个结尾和《边城》有一些相似之处,一个省略号,为读者留下了无尽的相像空间,少平的未来会怎么样?是终老于矿山,还是矿山只是他生命的一站?他的爱情婚姻会怎样?会和惠英结合,还是和金秀的故事并未结束?甚至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妙就妙在,一切皆有可能。高明的艺术家们会努力表现这样的多样性,像维纳斯的断臂,正因为她的不完美,才有无数的可能性,无数美的想像,给了欣赏者再创造的空间。

有人觉得路遥先生太残酷,尤其是给了少安少平兄弟婚姻爱情这样一个结局。我觉得,我们不能怪罪路遥先生。作品中人物的命运最好由他们自己决定,而不是作者大包大揽。《平凡的世界》本就是路遥先生献给那片沉重而博大的土地的一曲悲壮的赞歌。作为故事中的主角,少安少平自然要比其他角色承担更多悲壮的分量。这是故事发展的必然,也是艺术规律的必然。试想,如果哥俩的爱情婚姻都是大团圆似的结局,那这部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会打很大的折扣。所以残酷的不是作者,是生活本身。这是兄弟二人最好的结局,也是《平凡的世界》最好的结尾。

不太喜欢欧 亨利式的结尾或者莫泊桑式的结尾,过于追求意料之外而失自然之美。太做作,就会脱离生活。我们今天很多小小说的创作者还在拼命模仿欧亨利、莫泊桑,我觉得多数都有东施效颦之嫌。

结尾不是结束,好的结尾,一定如余音绕梁,三月而不绝。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