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长勇的头像

张长勇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2/25
分享

子有泪——读柏祥伟《归来》

月亮升上楼顶,夜,深了。

放下杂志,躺下休息。耳边响起一个老年男子的哭声——深沉、苦痛、锥心刺骨。

哭声来自报告文学《归来》。

《归来》,2023年《人民文学》第7期头题作品,济宁市作协副主席柏祥伟新作。是他继去年6月,同刊头题发表《亲爱的小孩》之后,再次荣登国刊头题的作品。

《归来》讲述了地处泗水县、紧靠孔子出生地夫子洞的“尼山圣源书院”,与周边村民一起,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实践的故事。作品一面世,便引起读者关注,共鸣。

发出哭声的老年男子,叫陈修福。泗水县小城子村儒学讲堂的一名义工。《归来》“义工” 篇中的首位人物。

多年前,陈修福的父亲去世,正在外地打工的他,没能回来见老人最后一面,送老人最后一程,感觉对不起父亲。而今返乡,在小城子村儒学讲堂听王春讲《弟子规》,心生愧疚,懊悔之情如万马奔腾,洪水决堤,不能自己……

不由想起久远的“皋鱼之痛”。

皋鱼因“子欲孝而亲不待”放声大哭,觉得没脸见人,即使先师大儒孔子,也没能劝得住他,他毅然决然地死去了。

今读《归来》,方觉皋鱼大可不必死去。因懊丧而死,未免有点轻率、残酷了。若父母上天有灵,得知孩儿为已而死,心底又会生出怎样的疼痛?

“弟子识之,足以诫矣。”重孝的孔子,开始提心吊胆。外出做事的人,大多事不由已,难免不能及时尽孝,若个个跟学皋鱼,天下将变成什么样子?于是劝导门生,回家事亲,以免悲剧在弟子们身上发生。

曹魏时候的阮步兵,鲁迅夸他诗文写得好。母亲咽气时,却在外对棋不归。直至决出胜负,饮酒二斗,回家面母。见母亲已逝,便高声号啕,吐血数升……当年读到这一段,心中五味并生,不由走到院子里,望月,踱步,唏嘘。

后来明白,对弈本如兵马交战,岂有因亲人离世而停止战场厮杀者?心中块垒,渐然消失。

皋鱼与阮步兵,事类质同,结局却不一样。后者未“立槁而死”,且照常吃肉喝酒,参加各种活动。给人的启示是:只要心里爱着父母,便是最大的孝。

陈修福呢?一个普通人。

他坐在小城子村儒学讲堂的后边,抱头痛哭,孔子听不到,鲁迅不知道,只有讲师王春听见了,在场的村民听见了;后来作家柏祥伟听见了,所有读者都听见了。

陈修福自认是个罪人、不孝子。讲师王春请他上台诉衷肠。这一举动,四两拨千斤,改变了他的后半生。他听劝解,得理解,懊悔变动力——做讲堂义工,认孤寡、留守老人为父母,自愿为他们做实事,好事。将亏欠父母的,在这些老人身上补回来!

文中说:

陈修福来讲堂听课,平时不爱言语,听王春讲伦理孝道,内心认同……他对王春说:“王老师,您是来行善的,是教我学好的,我没能对父母尽孝,以后村里的老人就是我的父母,我要像对待父母一样照顾他们。我愿意给讲堂做义工,为咱们讲堂服务。”

说话砸坑。陈修福与几名义工,在王春、钱玉珍讲师的支持、资助、参与下,带老人逛县城、观孔府、游北京;帮助老人收庄稼、修房子、剃头理发……凡老人遇到的困难,提出的愿望,一一帮着解决,实现。

转眼十几载。陈修福不叫苦,不喊累,乐此不疲。有老人说:

“大侄子,你干吗对我这个老妈妈这么好呢?”

陈修福说:“我说过,我爹娘去世了,村里的老人就是我的父母。”

——读到此处,心情不由激荡起来。皋鱼和阮籍,如若还生,定会自愧不如,自矮一头。

《小戴记》说,哭和泣,乃两种不同的哀伤。有泪有声,为哭;有泪无声,为泣。

细看《归来》,有声有泪的地方,四处;有泪无声的地方,两处。陈修福是第一个当众大哭的人,而第一个“有泪无声”者,则是时任中科院儒教研究中心秘书长的赵法生。

赵法生,青州人。乡村儒学讲堂的开路先锋。

文中“学者”篇写到,2012年底,接任尼山圣源书院秘书长的赵法生,与副秘书长陈洪夫,去北东野村走访,吃惊的是,这个村紧靠夫子洞,本该民风淳朴,家人和睦,却存在不孝敬、不尊敬,甚至虐待老人的现象。村里有户老人,靠捡拾垃圾补贴家用,还要替外出务工的儿子、儿媳抚养两个孩子,说到伤心处,竟请求赵法生领走一个孩子,赵法生当场泪目……

泪目,无声的哭泣。

韩愈遭贬谪,途经南山,风雪中想起家人,悄然落泪;朵拉被弃,画作中泪流如长发,口中却紧咬手帕,声息丝毫未露。二人皆为个情而已。

赵法生不然。他的泪,别有天地,另有情怀。

尽管资助了那户老人,帮助了两个孩子,一场调研下来,他的心,依然在疼。

——新世纪,新生活,孔子点灯的地方,孝道文化消失殆尽,正如村中一老者所说,“社会风气变了,很多人只认钱不认人了。”细想,这仅仅是经济和物质层面的问题吗?不,这是“子女放弃了对老人的日常照顾和赡养义务”。

孝,这盏光亮人心的灯,熄灭了吗?这面映照心魂的镜子,尘封了吗?作为儒教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教授,对此怎不心痛?那么,如何帮助这些老人,走出灰色地带,再现乡村文明呢?

“重建尼山书院,就是要让传统文化从‘象牙塔’走进民间……如果在乡村设立一个讲堂”,“教育村民讲礼仪,行孝道,知廉耻”,重塑乡村人生价值观,应该是一条不错的破题之路。赵法生心里,终于有底了。

有了泪,有了思,便有了决定和决心;

有了领导认同,各级支持,便有了新编《论语》精选、《弟子规》《家训》等等通俗教材。赵法生亲自上课,摸索经验,而后组建、培训了一支高素质讲师队伍;有了故事化课程,有了讲师的真诚奉献,便有了北东野村、小城子村等众多儒学讲堂的建立和儒学教育实验基地的兴起。尔后,方有了村人们一次次感动至深的哭泣!

赵法生的泪,没有白流。假若孔子活过来,将会发出怎样的感叹?

……

讲师王春,文中第二个“有泪无声”者。

当泪水盈满眼眶,他已在小城子村工作十年。

他的泪,是在记者采访时流出的。文中说,村民们称他“王大善人”,记者问他对此有什么感想,王春“擦了擦被泪水浸湿的眼角,浅笑不答”。

曾经读过戈特弗里德的文字,他说他在乡间遇见过几名学生,送别一位老师,学生说老师是个大善人,他们会想念她的。老师忙举起右手,压住自己的嘴唇,没有说话,但眼睛里已蓄满激动的泪水。戈特弗里德,德国哲学家。他说,泪水是这位教师最好的语言,也是对身边学生最好的回馈。

王春内敛,爱诗,爱文,爱儒学。坚信“以文化人,是乡村文明教导的可行之路”。十年前,尼山圣源书院招募讲师,刚从泗水园林管理所退休的他,积极参加,做了自愿者。十年后,村民喊他“王大善人”,“那满脸的真诚”告诉他,这不是调侃,这是“对他的信赖,一份沉甸甸的亲情和友情。”

此时的王春——被泪水浸湿眼角的王春,看上去平静如一泓秋水,但内心,却似一场张力十足的夏雨,激荡万分。

王春去小城子村讲课,第一次六个听众;第二次只一人听到最后;第三次,借用的教室门打不开,便转移到村北一老皂角树下开讲。那时天气尚冷,村民深受感动,才呼啦啦来了一些人。

王春坐在马扎上,众人围坐树下,他以“孝”字为题,从结构、含义讲起,引申到什么是“孝敬”“孝顺”与“色难”,触动了村民的心扉,引起了村民的思考。老人们纷纷起身,向他倒苦水,诉悲愤,讲心愿。提出年轻人不能只顾自己挣钱、享受,也要管管老人的生活。“一时间,众人七嘴八舌,有人说着说着,忍不住低声哭了起来”。

村民知道“做人要孝顺”,“没想到孝还有这么多学问”。那以后,听课的人渐渐增多,气氛越来越活跃。课间常常有掌声出现,有时还有人大哭不止(陈修福便是一例)。

王春不仅课讲得好。村民说,他“在俺村里做的好事,三天三夜说不完,一火车皮也装不下”。农忙时,他开设劳动实践课,帮助困难老人收庄稼;过年时,他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组织志愿者陪伴老人过除夕。很多时候,他掏钱看望独居生病的老人,为老人购棉衣,贴春联……

文中“讲师”篇5000言,4000余字叙述他做讲师的经历和付出,可见作家柏祥伟,对讲师的敬重之情。该篇末尾写到:

“以小城子村为代表的乡村儒学讲堂,从传授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精神层面,转换到改造村民的言行身心……出现了村民互助的和谐景象。”

王春成功了,儒学讲堂成功了,书院成功了。

此时,村民喊王春为“王大善人”,他怎能不泪水盈盈?

古人讲“孝安天下”。孝是国人血缘结构的最佳表达,是情感的加强与延伸。

没有孝,即没有爱。孝爱结合,浇铸了国人特有的泛血缘基盘,焊接了天下人皆有缘的紧密关系。

作者以深厚传统文化智慧为内核,以“归来”为题,对家风、民风、乡风等文化建设实践,展开了一次宏大叙事,演绎了一个“老我老,以及人之老”的新型“传奇”故事,绘就了一幅新时代下农民义务帮扶的动人画卷。体现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

柏祥伟,山东泗水人。中协会员,资深作家。他以儒家思想发祥地为精神原乡,创作出版了《孔府民间档案》《仲子路》《闯》《活到死》等四部长篇小说和纪实文学。尚有大量中短篇小说发表,多篇被《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新华文摘》等刊物选载。有作品获泰山文艺奖。

《归来》是他首部报告文学作品。一出手,便显示出其精深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紧扣时代的选材能力。有人说,柏祥伟是现实主义作家,也有人说,他是先锋作家。其实,他的作品常常因内容而异。《归来》一部,既有现实生活的述说,又有先锋意识的呈现。二者的结合,彰显出作品特有的艺术魅力。

《归来》分“学者”“村民”“讲师”“义工”和“公众”五个篇章。五个篇章,似五片巨大、斑斓的树叶,生长在传统文化这棵大树上,摇曳多姿,声振心弦。这便是作品的结构意向图。

说到结构,非虚构作品结构是很难出新的。而《归来》独树一帜,它以时间为主线、以“树叶”为空间,这种时空结构,看似自然、随意,其实深藏奥妙:作品以三人之泪——即赵法生为老人失缺的爱和孝,落泪;陈修福为未尽到自己的孝,恸哭;王春为孝与爱的回归、重现,泪水盈盈——构成了文本内部的主动脉,缠绕成一棵扎根千古的巨“青藤”,使看上去松散、平常的作品架构,具备了深沉、缜密的基底和逻辑,令人耳目一新,体现了作者独异的审美意识。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和同道亲人,找到她,亲近她,连接她,维护她,发扬她,便可光耀天地,温暖情怀。窃以为,这便是作者赋予《归来》的内涵。

《归来》,慈心之归来,文明新风之归来。

子有泪,赤子之泪,仁人之泪。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