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长征的头像

周长征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6/16
分享

登龙启山

我们这个平原小城本无山,然因为清理拓挖老城池四湖淤泥,就在其东南方向堆起了大小不一的四座土山,因堆积的脉络似龙形状,故美其名曰龙启山。

住处距离龙启山附近。所以爬山就成了我每天晨练的固定项目。

真乃七月流火,八月流汗。先是爬了第一个海拔较低的土山,脸上已经挥汗如雨,后脊也已汗流浃背,体恤衫和后脊背紧紧的粘在一起。今年的夏天特别七月以来,天气的炎热程度超出往年。据气象部门预报,最高气温达到38度的情况成为常态,高温橙色预警几乎天天见。每登上一步石阶,都有几滴汗水啪啪的落到石面上。双颊的汗腺感觉就像一个个泉眼滋滋的冒出……

流火的热浪并不可怕,比如东北边陲或坝上草原午间直射的阳光,干干的热风吹着,尽管晒的皮肤毒辣辣的,心里和身体上也是清爽爽的。但身居内陆,我们感受到了橙色的高温,更感受到的是潮潮的,闷闷的,气流不通畅的压抑,即便是五六点的清晨,也难寻一丝丝凉爽。

汗水顺着脸颊密密匝匝的滴落而下,用力快步蹬了几个石阶,就爬到了第一个山的山顶。站定山顶的平台,四周都是密密匝匝的各种绿色植被,透过枝叶间隙可见山下的湖水和廊桥以及绕湖晨跑的市民。

静止站定反而不如运动着。立定稍息,满脸的汗水和脊背后的粘性越来越多、越大。于是用手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甩向前方,继续迈开脚步下坡再蹬第二座山。

第二座山比第一座稍高一些,道路也较窄一些。但草木植被十分茂盛,枝枝丫丫交错横生,把本来不宽的山路挤得更狭窄。通过时,树枝会划到衣服或裸露的腿部,空气更显得湿浊,感觉气闷喘气不顺。一边攀登一边用手拨开挡在前面的枝丫,越往上爬道路反而越开阔,也少了横叉过来的树枝叶蔓,可以张开大口呼吸潮湿的空气了。

爬攀过程中,期间有两三个年轻的男女轻松超越过我,还有一个牵着小狗的小伙子,“噔噔噔”的一路小跑,玲珑小巧不知名的玩偶狗,甩着尾巴紧跟在主人的身后,看它毫无疲累的意思。

爬过约十分钟左右,就来到了山上的六角亭。亭子下面有石凳石椅供游人休息。已是气喘吁吁的我,看到石凳感觉遇到了救星,可以歇歇脚喘喘气了!刚要落座,但见透过亭子宽阔的平台下面有那么多漂亮的景色。山的东北正东和东南三个方向,半弧状的一条河渠环绕着三座相连的山,河渠的水在晨曦里泛着微微的光亮,像一条银腰带在束缚着山脚。河渠两岸的木槿花盛开得正艳。

收回欣赏美景的视线,粘湿贴背的体恤衫也渐渐离身,呼吸匀称了许多。不达山顶非好汉,继续攀登第三个山头!需要往下走三四百米,再往上攀登。感觉身上清爽的我,于是加快了登山的步伐。但下山路,有劲也使不上。难怪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啊,的确有它的道理。尤其是比较陡的台阶,下山时需要掌握好左右脚落地的节奏,用力过猛,会损坏膝盖的,甚至有跌落的危险。

谨慎走过下山路,接着直上攀登。攀爬了数十米后,坡度越来越陡直,真有点泰山十八盘的境况。有的地方还必需手脚并用才能攀爬而上。刚刚清爽的衣背又慢慢粘湿起来,眉头双颊又开始滋滋冒汗。艰难匍匐攀爬向上,左脚用力踏在上面的石阶固稳,然后提起右脚再踏上另一个台阶。循环攀爬了二三十个台阶后,坡度开始平缓起来。我于是突然想诅咒设计爬山路线的人来了。一个人造的土山刻意把爬山路弄得这样陡峭何必呢?

重新迈开平缓的步伐逐阶攀登,海拔越来越高。身上的汗虽不见少,但随着山高度的增加,细细的山风渐渐感觉出来,所以少缺了闷热湿潮的感受。气喘吁吁的又爬了五六分钟功夫,就眼见到山顶的八角亭了。看到了希望,脚下也平生出力量,快速蹬着石阶,昂起胸脯,很快蹬到了山顶。踏在实实在在的山顶平台,远远望去,真有点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尽管收入眼帘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或矮楼或商店。

八角亭下的廊亭对应着东西南北和东南西北、东北西南八个方向。从每个方向看去,映入眼帘都是不一样的风景。北侧四个方向,是碧波荡漾的鱼邱四湖。四湖据说是宋代迁移高唐县城至此,所挖城池而形成。城居中央,四面环水。古城遗址尚有柴郡主官邸——柴家花园,《水浒》中柴进的居所。湖畔另有李逵井景点,据悉是当年李逵奉宋江之命救柴进之处。另有现代所建国画大师李苦禅艺术馆以及气势磅礴的大觉寺。古址、古人,故事,名人、名寺、名城在这这里聚焦。

自山顶远望南半部,则是耸立着几座高大的建筑物。中间那个体量大些的是县政务中心。西南方向那座建筑是检察院。东南方向的那座中间高两边低平,顶部似天平状的楼宇就是我们的审判大楼了。于是我的视线盯住那,凝视了好大一会儿。因为十年前我作为基建负责人之一,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付出了很多的汗水和心血,十分难忘。越过法院审判大楼,可看到前方那片烟波浩渺的双海湖,两千三百多亩水面,颇有点西湖的味道。

正在顾盼自恋于眼前的景物,直听到一声大嗓门的”啊,我来了!”喊声。顿时收回目光,落到眼前,却是一位老者,穿短式运动休闲套装,手持一拐棍,精神矍铄的攀到山顶。老人悄悄走近我,轻声说:小同志,麻烦你个事儿。你看看我这个手机,咋没有动静啊!有十几个电话打过来都听不到呢?叫我小同志,我顾盼自身,都知天命了,还是小同志!自己有些自嘲起来。我拿过手机,看了看,是老人的老年手机设置了静音模式,所以来电话也没有铃声。我告诉老人造成无声音的原因,并调整好递给他。老人试了一下,确实有了铃声,随口谢谢起来,我婉言拒绝了感谢。随后和老人攀谈起来。经了解,老人今年八十二岁,县实验中学退休职工。他说出年龄后,我真的有些诧异!真的看起来也六七十岁的样子。他每天早上坚持爬山,基本雷打不动。他告诉我,爬山关键要注意要领是保护好膝盖,他手中的拐杖就是保护器,缓解减轻身体对膝盖的重压力量。

我纳闷的问老人道:”咋不围绕着平坦的四湖沿岸走步,那里还设有塑胶跑道,安全又轻松?”老人笑呵呵的回道:”爬山和走平路那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受益也大不一样。登高能望远,能看到更有深度广度的景色。心胸也感到豁然开朗呢!”老人炯炯有神的眼睛盯着我,最后补了一句,反问我:”年轻人,你说呢?”随后发出一阵朗朗的笑声,又轻松的走下山去,这笑声环绕亭子后,接着飘向山下,且回声余音袅袅……

"登高能望远,能看到更广度深度的景色,心胸也豁然开朗……”老人的话始终萦绕在我脑际,突然令我这个五十多岁的”年轻人”醒醐灌顶:人生何不如此啊?思想、理想的高度,决定一个人境界的宽度和人生精彩的程度。也能对应汪国真那句名句: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