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车站路往翔金垟去的路口边,有个摆摊炸灯盏糕的,是儿子同学的母亲。他们是从永嘉山区来的,父亲是木工,这来里干室内装修,一家人租住在这个老村里。
说是摊子,其实是一个移动的铁架子,架子下面放着一个煤球炉,上面是一口铁锅,铁锅上面放着一个网架子,放着炸好了的灯盏糕,焦黄油亮的灯盏糕,是诱人的活广告。
边上有个台面,放着两个盆,一个盆里盛着腌制好的萝卜丝,另一个盆里盛着搅拌好的米浆。另外还有一个小盆,盛着调好的肉馅。
底下装有四个胶皮轮子,可以推着走。上面还有一根铁管,安放着一把大伞,雨天可以遮雨,太阳天可以遮阳,无雨也无太阳的时候也可以拆下收起来。
灯盏糕因为是圆形的球体,形似旧时的煤油灯盏而得名,是温州有名的小吃。
“灯盏糕,膨膨起,没铜钱,馋得死。”这首童谣在儿子记忆的光影里回响。
那时他和他的同学放学后,便在小巷里穿梭打闹;上河边尼姑庵的养生池里抓乌龟,到李家祠堂里看演员翻着水袖唱着咿咿呀呀的越剧;去大桥上看到河里的轮船突突突地开过来,又突突突地开过去,渐行渐远,消失在天边,那凝望的眼神里不知有没有对故乡的遐想。
那时候的老村,静默在柳林江的柔波里,西下的夕阳把老村镀上了一层瑰丽的金色。
他们熟悉老村的角角落落,从这个同学的家里跑到另一个同学的家里,约要好的同学去尼姑庵的大殿里观摩慈眉善目观音菩萨像,看她赤足立在莲花座上,一手托着净瓶,一手拂着柳枝,好像心中的尘埃也拂拭干净了。
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少了威严与肃穆,多了生活的顽劣味,在他们看来更接近真实的人间百态。
佛音袅袅,木鱼声声,一些善念便也跟着种下了。
庵中有棵高大的银杏树,夏天浓绿,秋天金黄。那种黄,黄得透亮,有奶奶蒸蛋的质感。风一吹,树叶款款而落,和着尼姑的诵经之声,飘得很远很远。
柳林江的江水滋润着他们的心田,大榕树的倒影立在水中,教堂的钟声从对岸飘过来,悠远而清晰,不知谁家的屋顶飞出了几只鸽子,沿着河边,向教堂的塔尖飞去,随后消失在云中。
暮霭是先从河面升起来的,接着慢慢扩展,漫漶,暮色便如大锅一样地罩住了整个老村。
路灯亮了,工厂下班的人群,便陆陆续续往家里赶了。
这时,巷口热气腾腾的灯盏糕便成了温暖的抚慰。九0后的他们,父辈们的口袋都鼓起来了,他们的口袋里也有了零花钱,不会像童谣里唱的因为没有铜钱买灯盏糕,馋得口水直流。长身体且贪吃的他们,没少给他同学的母亲做生意,因为这个地方人流量比较大,灯盏糕摊子的生意也蛮好的。
灯盏糕的浆是用黄豆和糯米用手推磨磨出来的混合浆,还加了他们老家的红薯粉。在圆形的勺子里挂一层浆底;在上面铺上萝卜丝,萝卜丝事先切好了,用盐腌过,从硬棒棒变得软绵绵了;再铺一层肉沫馅,肉是五花肉,肥瘦相间,有的是加鸡蛋;再盖一层萝卜丝,拍平;外面浇一层糊浆,盖住;下到油锅里去炸,油也是他们老家带来的菜籽油。
漫溢的浆糊在沸油中迅速受热,变硬,脱离了勺子,浸在油中,冒出嗞嗞嗞的声响来,待一面炸得差不多了,便用筷子翻转,让另一面浸进油中,继续炸。只见她左右挪腾,有条不紊,气定神闲,把一个个炸好的灯盏糕夹到网格里,等油滴尽了,用纸袋包着给食客。
咬上一口,外焦里嫩,裙边是脆脆的,里面却是鲜嫩的,浓香满溢,豆香、糯香、甜香、肉香、油香打开味蕾,舌尖上便流淌出幸福的味道,萝卜丝水灵灵的甜与黄豆浆在油中炸出来的焦香互相映衬,让里面肉质变得嫩而脆,形成一种丰富而饱满的口感,人们要的便是这种鲜香松软的热乎劲。灯盏糕虽然是油炸出来的,却不油腻,大概是被萝卜丝的清甜爽脆的口感盖住了,他们讲究料与料的搭配。
儿子吃过多少灯盏糕,他自己也无法说清楚,我只知道他现在还记着这道小吃。也许,是灯盏糕温暖了他的少年,带给了他许多温暖的记忆吧。
儿子上小学时,便把《美的历程》和《上下五千年》两本书翻烂了,不知看了多少遍。他的泥塑和绘画功底不错,大学毕业后又去了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估计那两本书和老村尼姑庵里的那些神像,给了他艺术的启蒙。
他那同学后来考上川美,毕业后就留在重庆,还在那里安了家,他们有十多年不相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