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秋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诗情画意虽然美丽,我心中只有你……”邓丽君的一首《又见炊烟》优美旋律把我们带进了乡下,把我们带回了童年。
我们的童年时代还是计划经济年代,并不是丰衣足食,而是物质匮乏,缺衣少食,温饱问题尚不能解决。三荒四月之时,经常是吃了上餐没有了下餐,要靠借邻居的粮食来吃,或者吃一些杂粮、瓜菜来充饥。
尽管如此,客家人的厨房(称为“灶下”),倒是非常讲究的,炭灶柴灶秆灶都有,还有一个小灶,正是“大灶小灶灶灶齐全,大锅小锅锅锅齐备。”
新分家的要另起炉灶,换一个地方做厨房的要新砌灶台,遇到家里有老人过世了,这年的灶被称为“孝灶”,第二年也要把原来的灶台拆了请师傅重新砌好。
砌灶(又称“打灶头”)可是一家的大事。老人们说灶头关系到一家人的兴衰福禄,得非常重视。灶台的方位走向都有讲究,一般要朝南或者朝东是比较好的方位,坐北朝南是最多人的选择。
新砌好的灶头开锅首先是要炒谷爆米花,预示着日子花开富贵,人丁兴旺。第一餐也是要用大灶煮肉等好吃的,预示着以后有食禄,生活富足。
新砌好的炭灶柴灶秆灶各拥一席之位,互不干扰,可也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炭灶和柴灶是比较亲密的兄弟,往往连在一起,使用得比较多。秆灶也是大灶,烧大锅,自称老大要另据一方,地位显得尊贵,要有人伺候烧火才行,一般用得也比较少,要在过年时或者有亲戚来,或请人吃饭要煮大餐才动用它,家里人口多的也要经常用。
大灶门口有一条壕沟,烧火时刨出来的灰可以在这里暂时安放,旁边还有一个简易的烧秆的小灶,如警卫一般看守着大灶的门户。大灶台靠里边开了一个十厘米见方的孔,是用来排烟的。用了大灶都会飘烟出来,墙壁里一条烟路特别黑,用了时间长的厨房,周围墙壁都是黑黑的,屋顶也如此。用了大灶,炊烟会飘上屋顶从瓦缝中溢出来,炊烟袅袅的,让人浮想联翩。
我们的许多村屋都是前不傍水,后不依山的,柴火不能自给,柴灶用得不多,炭灶倒是农家人用得最多的。
炭灶灶台约七八十公分高,里面有一个脸盆般大小的空位,是用锅炒菜和铝锅煮水的位置,边沿都会挖三四个空隙,锅放进去后热气可以透出来,让火烧得更旺。灶中间有一个直径15公分左右的圆柱内灶(可买的)直通灶底,在下面离地20公分左右有三四根铁条隔开横垫着,铁条下面成了一个窝,是炭渣的存放处,炭渣满了要及时用废弃的小锅铲掏出来。下面的窝还连着一条通道出口,以保持炭火的通风。通道口备有一个盖子,用来盖住口子,可以阻止通风,让煤炭燃烧得慢一点,但盖子里留有一个可关闭的小孔要开着,如果关闭了不通风,炭火也会灭的。
炭灶和柴灶之间靠里边安放着一个能盛一桶水左右大小的水缸,是用来装温热水的。炭灶空闲(不用煮饭炒菜煮猪食)的时候,就用铝锅煲水,煲到水有声响了用手试试水热了,就把水倒进水缸里温着,再用木盖盖住,晚上洗澡就可以用了,在冬天时用热水多的话也可以有这些热水。
炭灶自然是烧煤炭的了。买煤炭是每家必需的开支,所以烧炭也得省着用。
买回来的煤炭是松散的,不能直接烧,要进行一番“加工”的。大人按着比例,去田里挑些泥回来,和上水,用锄头翻用脚踩,把煤和泥一起搅拌均匀,然后再就着一个圆圈做成炭饼,后来改成用蜂窝煤模具来做蜂窝煤,戴着手套也可以做,手就不用接触煤了,弄得手黑黑的。炭饼、蜂窝煤晒干后收回厨房候着。
炭灶起火时,先在下面用禾秆点燃,再添上木条燃烧,最后才把晒干的炭掰开成块放进去,炭块不能放得太密,要有缝隙,再用葵扇对着下面的通道口用力扇。刚点燃时浓烟滚滚,会熏得人眼水直流,用扇子扇火越烧越旺,把炭烧着。
炭火烧着了,就可以煮水、做饭、炒菜、煮猪食了,人也就自由了,不用经常打理,只是看一下火势就行了。通常煮好一餐饭菜搞好猪食后才去弄炭火,用火钳把烧旺后的炭渣往下面弄几下,炭渣就会掉进下面的窝里,再掰几块炭添上去,盖住下面的通道口,只留一个小孔开着。待要煮下一餐时再把下面的盖子打开,火就会慢慢旺起来。
到了晚上,全家人都吃完饭洗刷完了,炭灶可以休息了,就得进行封火。先把炭渣推下去,加上炭块后,在上面盖一个炉盖。炉盖是用炭渣和泥搅拌,做成可以盖住炭炉一般大小的圆饼,中间留一个小孔用来透气。盖上炉盖后在周围加点炭渣围住,不让炉子通风。同时把下面的口盖住,只留一个小孔。煮上一铝锅水,同时也给灶旁的水缸加满水。第二天早上,最先起床的人会把上下的盖子打开,铝锅里的水很快就开了,给热水瓶装一壶开水,余下的水就可以煮早餐了。
那时粮食不足,许多家庭都是早餐熬粥,午餐蒸番薯,晚餐蒸砵饭。熬粥时要用勺子不断地搅拌,要把粘在锅底的粥搅开,不然会烧糊了,变了味。圆圆的勺子后来变成了月牙,人们也不舍得丢弃。
孩子们都知道,喝稀粥时肚子圆圆的,可是撒几泡尿肚子就空了,就会肚子饿了。大家对吃饭还是比较奢望的,因此对晚餐的砵饭绝不会浪费一粒粮食,都会吃得光光的。
有时遇到晚上封火不当或者炭不争气,早上起来炉火灭了,就得重新生炉子。孩子们赶着吃早餐上学,就会不停地催大人,大人就只好用柴灶烧柴火或者开大灶旁边的小灶,烧禾秆煮粥了。开这个小灶也得专人负责添秆,不能离开。
后来大家的粮食开始有富余了,吃饭不成问题了。为了兼顾让猪和鸡有得吃,就同时煮粥和饭,粥用来拌糠喂鸡,剩下的粥喂猪,饭则是人吃的。
大人先量好米,放在铝锅里一起煮,待米煮开了,就用漏勺捞饭到另一个铝锅里,剩下的米继续熬成粥。捞到铝锅的饭还是不熟的,要进行炙饭才熟。炙饭可是一件功夫活。大人通常在小灶里炙饭,用火钳岔开横着垫着,烧着禾秆,四周炙烤。盖子上面直冒白汽,一会后就飘来饭香,等白汽不冒了,饭也就差不多好了。炙烤到有点泛黄的饭焦,饭是最香的,可不是每次都有这样的本事,有时没有炙好,饭是夹生的不好吃,火太猛又把饭炙成了黑焦,也不好吃。甚至有时没有放稳,铝锅侧翻了,饭粘上了秆灰,只能刮掉一部分给猪吃。
最令人开心的莫过于有亲戚来家吃饭,就要用大灶煮好吃的了。看着一个大人守着大灶在用禾秆烧大锅煮好菜,小孩子会围着厨房不肯离开。孩子们最期盼的就是家里有人来和过年的那些日子,每餐都用大灶煮菜,好吃得很。
小孩子对厨房充满了感情,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往往都会直奔去厨房,揭开锅盖看看里面有什么好吃的,而见到有好吃的,就会手也不洗,五爪擒羊般抓一把来吃,过一下口瘾再说。为了防止孩子们的这一招,大人往往把好吃的放在篮子里挂起来,让孩子拿不到。可这终究抵挡不住吃的诱惑,口馋淘气的孩子会搬一张凳子过来垫着,爬上去把篮子取下来探个究竟,吃一番后挂回去,再做一个没有动过的假象。大人知道了,也故意不去说破,他们也知道孩子们肚子饿呀。只能以后把好吃的藏在更加隐蔽的地方,到吃饭的时候才拿出来。
遇上有红白好事,请好几桌人吃饭,家里的各种灶都要全出动,还是不能满足所需,就要借邻居的大灶到邻居家去煮了。邻居们也非常乐意的,也不会计较人家的丧事会给自家带来什么。除了人要被请去帮忙,还要借出桌子凳子外,连碗筷也要借出去。当然,主人家在归还桌凳碗筷的时候也会给邻居一封利是表示感谢的。只馋的邻居的孩子看着大锅里的好菜净流口水,也没有得吃。
是的,“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人们对灶头充满了崇拜情结,每到过年过节,都要在大灶台摆上几碗好菜和几碗酒来敬灶神。过年期间,要在灶台放一盏点亮的煤油灯彻夜长明,称为点年光火,以预示一年红红火火。遇到有龙狮来,各家各户也要请龙狮到自家厨房对灶神参拜一番,以期盼家庭一切顺利。
几十年光阴眨眼而过,炭灶柴灶秆灶已成为历史,广大农村使用的灶也被燃气灶替代了,燃气灶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方便。
灶台不断变化改进,生活不断变好,不变的是家的温馨和家的味道。童年的稚趣生活历历在目,祖辈父辈们的艰难让我们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而倍加珍惜。邻里之间和睦相处,那种融洽氛围叫人难以忘怀。
又见炊烟升起,诗情画意虽然美丽,我心中只有你,那一股难以抹去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