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客家老乡,在都市里专卖客家特产。他每天叫人从几百公里的老家,托运一些蔬菜、熟食及家乡特产出来卖,生意甚好。
这天下午,我光顾了他的店,看到了有狗爪豆卖,于是买了一些回来,我尝到了一道久违的家乡的风味菜。
狗爪豆,又叫虎老豆、古佬豆,是客家地区乡野间一种不起眼的野菜。因果实(豆荚)形似狗爪,故名“狗爪豆”。
狗爪豆虽然不太起眼,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狗爪豆不会埋怨土地的肥瘦,不太计较环境的恶劣。春天里,人们在山坡路旁、房前屋后播下种子,它便汲取雨露甘霖,破土抽芽,或缠绕树木,或攀附篱笆,泛着生命的绿色顽强向上。
狗爪豆的叶片跟其他很多豆科一样,羽状复叶具三小叶,它的叶片很宽大,跟人的手掌一般大小。
它们夏季开花,一簇簇白色或深紫色的花儿排列整齐,甚是好看。花谢后便会长出成串的排列有序的肥硕的荚果。
成熟的狗爪豆的豆荚长约十至十五公分,豆荚外身颜色为暗淡的草绿色,长满细细的灰色柔毛。
狗爪豆不用怎么管理,只需偶尔施点肥便很高产了。
当人们见到大串的狗爪豆的豆粒刚鼓起和颜色浓绿时就开始采收了,一摘就是一大盆。大家都知道摘回去要处理后才能食用。
据《中草药大辞典》中“狗爪豆”解释:狗爪豆,性温,味甘微苦,有小毒。尤其豆仁含毒素多,食前需先焯水后用清水浸泡便绝对安全了。
摘下新鲜的狗爪豆后,大人先用开水煮熟,煮出的水是黑色的,豆荚从青绿色变成了深褐绿色,捞出来后,把豆荚掰开,放进水桶里浸泡,反复换水。
为了省却麻烦,有人干脆把煮熟的狗爪豆放到大菜篮里,在菜篮上面绑一条绳子拴在一根柱子上拉着,把整个菜篮拿到村屋前的池塘里浸泡一两天,而且要拉上来搅拌几次,又放回池塘水里。
在食用前再用井水浸泡一番,洗干净,就可以炒来吃了。
狗爪豆一般都是吃它的豆荚,豆荚比豆粒爽脆多了。烹饪方法很简单,切小段与蒜末等调料油锅里爆炒至熟,一道令人回味无穷的菜肴便可上桌。
吃不完的就从清水里捞出晾晒,晒干的狗爪豆呈褐色,密封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可炒可煲汤随时享用。在过去,它是家里青黄不接时桌上的下饭菜。
狗爪豆的豆荚和豆粒有微毒,这让很多人忌惮。可但凡有毒性的食物,味道大多具有独特的鲜美,这又让人爱不释手。
有人说,狗爪豆是“穷鬼菜”,很久以前,狗爪豆就是社会底层的人们餐桌上的宝贝东西,它与皇宫贵族无缘,不能登大雅之堂。但是人们却越吃越爱吃,越吃越想吃,豆荚爽脆,味道独特。爆炒过的豆粒粉腻幽香,是以前人们难得的下酒菜。
可又有老人说,狗爪豆是“旧病菜”,有过大病的人不能吃,吃了会旧病复发的,所以吃狗爪豆又有不少的禁忌,不能轻易吃。
老一辈人还说狗爪豆嫩荚或豆干煲汤补肾。传说先前在客家乡村,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劳累了一整天,回到家里,将就着吃顿狗爪豆米饭或稀粥,晚间无娱乐节目,小俩口做完“功课”后各自蒙头大睡。一觉醒来,双双神清气爽,精神抖擞,丝毫没点腰酸骨痛的感觉,于是,又牵牛背锄到田头地尾劳作了。
其实,乡下人不知其中之奥妙所在,药典中称,狗爪豆有治脊酸腰痛的明显功效。明白其中之缘由,城里人倒羡慕肩负繁重劳作的乡下人,不用巴戟杜仲炖猪腰来补腰肾了。闻说,狗爪豆晒干后,放的时间越长,补肾、祛湿的功效越大。
也不知从何时开始,狗爪豆就是客家人餐桌上的抢手货了。也许是现在,大家的生活好了,酒桌上鸡鸭鱼肉多,容易腻味,像狗爪豆这样的“粗菜”反而越来越受欢迎。家中宴客,席间上了一盘狗爪豆,顷刻就会被大家抢光!
或许苍天赋予了狗爪豆特殊的禀性,它虽不起眼,但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让人感悟之余,足以对狗爪豆那种乐观生存的情怀和艰韧不拔的毅力由衷钦佩。
如今,嚼着爽脆的狗爪豆,对付着一碗稀粥,我感到惬意不已,我仿佛又回到了乡下,看到母亲种下的狗爪豆,在绿叶衬托下的一串串荚果挂满枝藤。
是呀,乡土,乡情,一股抹不去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