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易秋的头像

易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1/13
分享

蒲扇纳清凉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传说中的一把扇子,诸葛亮羽扇纶巾,扇出了许多人间智慧;济公的一把破扇,扇出了多少人间美丑;铁扇公主的一把扇,既可扇来一番风雨,也可扇出一座火山。

然而,在现实中,扇子却是我们生活的必须,可以说我们是在扇子中扇大的。

有一首童谣:“扇子扇凉风,扇夏不扇冬。有人问我借,要过八月中。扇子扇凉风,时时在手中。谁要来借扇,请问主人公。扇子扇凉风,打马过桥东。要问我是谁,扇子老公公。”正是我们小时候生活用扇子的写照。

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的农村,在我十岁左右村里才通上电。电也只做照明之用,家用电器如电风扇、电视机那是八十年代以后的事了。

炎炎夏日,村民只有靠手摇扇子来纳凉。

村民劳作回来,满身是汗水,用毛巾擦擦汗后,再随手拿上扇子一阵猛扇,瞬间驱走了热气,舒爽不已。家里有人来聊天,奉上一把扇子既是一种必要的礼貌,也是要为人送上清凉,轻摇着扇子拉家常,也多了自家人的亲切。小孩子拿着扇子扇风,吹嘘着“一人扇风二人(‘爱人’)凉”的境界,也在嬉笑中显露出无忧无虑的童真。

农村人用的最多的是蒲扇和竹编扇。蒲扇就是葵扇,就是由一片蒲葵叶裁成的,扇边用布包裹着,叶柄就是扇柄。竹编扇则是把竹子切成篾片交叉编织而成,篾片染成红色和绿色,红绿白相间让竹编扇富有色彩美,扇边也是用布包裹着,用一根二三十公分长的扁竹棍插进去就是扇柄。

那时乡下人还不知电风扇是何物,可各家各户扇子倒是有几把的。

扇子在每个家庭的厨房里是必备的。大家都在烧炭火,最初生炭火时,要用扇子在炉底猛扇,以让火势猛烈快速烧着煤炭。浓烟滚滚既呛人又刺眼叫人难受,用扇子扇一扇也好把腾绕身边的烟雾赶跑。

和了泥的煤炭有时烧着了也不太听话,时明时暗的不赶活,就得扇风来催一催。炭火不旺,炒出来的菜也不好吃,这时也要扇一扇让炭火猛一些,让菜更有锅气。

有一次,八十多岁高龄的爷爷看到炭火烧得不旺,而我那两位兄长都去了外面玩只有我在家,他行动不便,就叫我过去扇炉火。小小年纪的我虽有点不太情愿,可也是很卖力地扇啊扇啊,一会儿后火就开始旺起来了。爷爷嘉奖了半块油饼给我——这是大姑妈孝敬爷爷的油饼。我的兴奋难于言表,简直要蹦跳起来了,乃至以后看到炉火不旺了,都想抢着去扇炉火,也盼望着大姑妈能常来,以得到爷爷额外的赏赐。

村民各家的睡床上都备有一把扇天热用,或插在床背,或放在蚊帐上面。人躺在床上先扇一扇,凉一凉,待“心静自然凉”后也就酣然入睡了。

爷爷去世后,我们兄弟三人和一位二哥的同屋同学四个人睡在爷爷的睡床上,两边各睡两个人。夏天天气热,没有风扇,只有一把蒲扇,我们就共用。小伙伴们轮流扇,等扇凉了,就睡着了。二哥在四人中他最大,通常也会一个人照顾我们几个,他扇得也最多。我最小,有时候轮流到我也得帮他们扇。自己扇完了,就等着被人扇风,那时是特别惬意舒服的。

夏夜,乡下人没有什么娱乐节目,又不想早睡,不少村民就凑在禾坪里纳凉聊天。就近禾坪的人家搬几张长条凳出来供大人坐,不够坐时,有人也从自己家里拿张竹椅出来坐,自动围成一圈,也不知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大家拉着家常,谈论着道听途说的新闻,倒是一处和谐的风景。

宁静的夜晚,满天繁星,习习的凉风吹来,又有故事还有传说,小孩子也难移脚步,似乎要把这份静谧和趣味带入梦乡。没有风时,村民们便自带一把扇来扇风纳凉,又有另一种情趣。这时,蚊子也会趁着天黑来凑热闹,不声不响地对人发起袭击,于是,扇子成了“啪啪”奏鸣曲的敲打乐器。不过村民只把小虫的骚扰当成小插曲,继续着未了的谈兴。

几十年过去了,可是这温情的一幕幕依然活在我的脑海里。

后来,五花八门的电风扇开始进入了千家万户,人们开始享受不用手摇扇子送来的清凉,人们的双手解放了,而且享用的不单是一人凉、“二人凉”,而是更多的屋里人凉。

再后来,空调又涌了进来,从而彻底消除了炎夏室内的酷热,让人们每天如同沐浴春风般的凉爽。

只有那些老人,也许是对扇子有种难于割舍的情愫,推着孙辈的摇篮出门,也不忘要带把扇子,在树荫下为孩子扇风、驱赶蚊虫,留下了许多温馨的画面。

在许多老人的床头,依然会放上一把扇子。老人睡觉前轻摇扇子,清凉来得快,再扇一扇,扇去一天的劳累,也扇去一天的烦恼,好安然入睡。

的确,随着电扇、空调的普及,炎炎夏日中人们手摇蒲扇纳凉的情景已经很难看到了,但源远流长、瑰丽多彩的中国扇文化,却一直传承至今,成为人们记忆中绚丽无比的一道风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