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易秋的头像

易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2/05
分享

乡村行

每年暑假回到家乡,我总喜欢早起,步行到附近走走。

这天,我来到了城郊,来一次乡村行。

早上六点半,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太阳已经升得老高,开始发威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热气。

我走出小区大门,只见小区门口旁边早已摆满了小摊,小贩们拉开了架势,扩音小喇叭也开启了吆喝不断。挑着菜担子的老农妇,也在占据着还是阴影的有利位置,她们要赶早乘着凉快把新摘的蔬菜卖掉。

肉店铺前围着一群早起的买菜人,因为只要稍微起晚一点,上等的好肉就会被销售一空,只能买到次一点的肉了,所以大家都抢着早起买肉。

家乡的人们就是勤快。

我穿过小区附近的小巷,迎面而来的是一个围龙屋。围龙屋前的禾坪里空荡荡的,还不见有人出来。半月风水塘风平水静,偶尔见到鱼儿游动,泛着涟漪。一位老妇人在风水塘前的菜地里开始了劳作。这些都与我们老屋的别无二致,都是那么熟悉的场景,只是他们离城更近罢了。

我沿着围龙屋前的小路继续前行。眼前是一条几百米长的巷道。这条巷道是两三米宽的水泥路,两边都是附近的村民在自留地或农田上建起来的楼房,有些还是豪华的别墅,里面停放着小车,大门对着巷道。还有些建成了厂房、仓库,自成一体。

其间也见到几小块菜地,有几棵龙眼树,龙眼果坠满了枝头,伸手便可摘下几串来。

小巷的尽头是近几年刚建成的环城公路。这条公路东西走向,中间隔着绿化带,种满了花草树木。从这里可以穿过公路,虽没有红绿灯,但设有护栏,告诫村民不能随便穿越,以防造成交通事故。这条公路的开通,有效地缓解了市内的交通拥挤,特别是避免了春节期间长时间的堵塞,深受家乡人们的赞誉。

时间尚早,来往的车辆不多,我左顾右盼,穿越过去,继续前行。

依然是村间水泥小道,一辆小车勉强可以通行。这里不见有小店,大都是村民自建的宅居楼房,可也难见几个人影,只是偶尔见到一两个早起的老人闲坐在家门口,张望着过往的行人。

年轻人大概都是向往都市生活,都在城市里打拼安家落户,只留老人孩子在老家吧。虽然是郊区,可这里留下来的大多是老人孩子,甚至还是空巢。

周围静悄悄的,能听见远处疾驰而过的车声。在一个老屋出口处,有两棵上了年纪的老树,高大的树冠苍翠浓密,遮天蔽日。树上还藏着几只小鸟,正叽叽喳喳快乐地鸣唱。一群母鸡在村道旁觅食,有几只还在悠闲地哼着歌。一只公鸡讨好似的加入了进来,一会儿又亮起喉咙“喔喔喔”地打起了鸣,好似在催人快快早起。

道路旁边有几块用篱笆隔离的菜地,种植着当下季节的一些蔬果。几处圈地尚未起楼的矮墙,里面长满了杂草。一条三米多宽的小溪,缓缓地流淌着涓涓清流,显得有点干涸。几墩翠绿的麻竹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真是一派田园的农家气息。

这又是一幅多么熟悉的场景呀。

这里离我家老屋仅仅几里地,都是熟悉的乡音,都是熟悉的土地,都是熟悉的气息,可在这里我见到的都是陌生的脸孔。

再往前深入,只见一块写着“军事重地,不准随便拍摄”的警示牌,我才恍然,旁边就是我们的军用机场,告诫我们不能轻举妄动。

我只好就此打住,沿着旁边的大道,按照公路的方向折返而去。

的确,这些年,家乡在变,越发变得我都快要认不出来了。

村村通公路,汽车开到家门口,到处都是水泥路,人们出行不用再担心小路的泥泞,都是那样的方便快捷。村民生活富裕了,衣食无忧,家家建起了楼房,成为了独立门户。家乡的人们正朝着幸福的康庄大道前进。

同时我也在慨叹,这里的农田都不见了,村民将何以为生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