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沿溪溯流寻秘境,林尽瀑出碧山前,静听山歌恍若仙。然而,《桃花源记》问世以来,只闻其名,不见其实,直到人们发现坝美,才惊觉“桃花源”真的存在。
坝美村位于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北部,属喀斯特地貌,亚热带气候,水源丰富,气候温和,四季宜人。村子隐逸于滇东南崇山峻岭之间,深藏于青山古洞之内。
今年暑假,我们慕名自驾前往,要做一回“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出世之人。
从进入云南境内的那一刻起,我们一路享受着云南的清凉,观赏着云南别样的风景。七彩云南直叫我们流连忘返,我们每天都在累并快乐着不知时日。
坝美,是我们这次云南之旅的最后一站。这里与贵州广西相邻,气候和广西接近,在大暑天里还是让人热汗直流。
下午四点半左右,午后的余热还未退尽,我们驱车来到了游客中心,偌大的停车场停了不少车辆。已经提前联系好的客栈老板开着小车前来搭载行李,好让我们轻松前行,因为我们的车不能进村,车只能留在停车场。我们得购买门票,要搭乘电动车走近十公里山路再从水路方能进村。
在游客中心,大屏幕播放着坝美的宣传广告,是令人心神向往的生动画面。在服务台前,我们也看到了一项“优惠政策”,谁若能准确无误地背诵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话,可以免门票一百多元。可惜我们一个都背不出来,不能享受这种优惠,大家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况且事先也不知道有这优惠。
购买了套票,我们乘着电瓶车前往坝美村。这是个年轻的老司机,他自恃驾车技术娴熟,把车开得飞快,嗖嗖的山风让我们直呼凉快,眼前的景致一晃而过。狭窄的山路九曲十八弯,只够两辆车会合,可他镇定自若,快要把车里的人甩出车外了,直吓得胆小的人提醒他开慢一点。
惊心动魄了近二十分钟,终于来到了出水洞村。我们没有停歇,继续前行几百米小路,来到了出水洞口的码头。
码头处停靠着几条狭长的小船,每条小船可以容纳十多个游客,由一位船家驾驶掌舵。大家依次登上小船,船家要我们穿上救生衣,才发动马达启程。嗡嗡的马达声并不刺耳,小船缓缓前行,顿时让人感到山风徐徐而来,颇为舒服。行了几十米的水路,一个宽大狭长的天然石灰岩溶洞竖立在眼前。
不一会儿小船就进入溶洞了。眼前昏暗了,船家亮起的船灯只照亮了前行的一段水路,上面的石钟乳如何美轮美奂却看不清楚,只有靠“最强大脑”去想象了。小船沿着溪流而行,只见溪流时而宽时而窄,宽阔处也有十多米,看不到岩壁,狭窄处仅能两只船通过,让人惊心。
小船在黑暗中穿行了十几分钟后,前方隐隐约约地露出了一点光明。再往前行,洞口就到了,眼前的影像令人豁然开朗:青山、河谷、流水、翠竹、水田、茅舍……都沐浴在金色的阳光里,就像在画中一样。
我们进入了坝美村,尘世的喧嚣顿时便被隔绝在外,秀丽的山水田园风光映于眼前。
据了解,坝美村全村面积六百余亩,有百余户不到一千人,均为壮族沙支系。据有关史书记载,北宋仁宗时期,坝美村的先民因躲避战乱,由广东一路西行来此定居,此后一直在此繁衍生息,与世无争。该村因四面环山,不通公路,进出村子主要靠村中前后的两个天然石灰岩水洞。村民们要搭舟渡船,摸着岩壁趟水、撑竹筏、划独木舟、坐小船方能进入村庄。
此时正值盛夏,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远处群山起伏,小河蜿蜒潺潺流荡。地里种满了玉米,一排排的玉米杆像一个个威武的战士挺立着,身上都插着大棒槌,微风吹过,玉米叶子此起彼伏,像大海中的浪花,掩映着进出的小路。一座座壮乡客舍立于群山之下,溶于绿色之中。
我们找到了预定的客栈。客栈老板早已经把我们的行李搬到了大厅前台。
客栈老板是位爽朗的退伍军人,他有着浓浓的军人情怀,他的两个儿子都在军营并有立功受奖的荣耀,在前台和饭厅四周挂满了儿子受奖的照片,让客人们油然而生一种敬意。他对来客栈住宿或吃饭的现职军人或退伍军人都给予一百元的优惠,也让我们刮目相看。
我们拿了房间钥匙,放好行李,顾不得一路劳累,马上要在入夜之前去外面走走,看看。
只见一条河流由南向北顺山谷纵贯狭长的谷地,其间耸立着笔直的猴爬岩,河水破岩穿行,河谷空旷处散布着块块耕田。山坡上,古榕翠竹间坐落着一个壮乡村寨,村民沿河修造设置的水车和田间的篱笆构成一幅乡村小景。
这里居民世世代代以农耕为生,在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状况下,传承发展着壮族多姿多彩的农耕、礼俗、服饰、饮食等古老文化。整个景区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文特征都酷似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故名世外桃源。
若是春天而来,踩着雨后芬芳的泥土,沿着古老的小径,穿梭于壮乡苗岭间,陶醉在桃源林深处,密林难寻来时路,阡陌交通稻花香,屋舍俨然闻鸡犬;水波之下,鱼虾在自由嬉戏,形成了和谐无声的美妙世界。
从客栈出来几十米往下走,就是一条十几米宽的坝美河。我们步步惊心般踩着不到一米宽的折尺型麻石桥面,激流在脚下穿越,形成一米多高的瀑布哗哗直响,犹如千军万马之势,叫人担心一不小心就会摔倒成为一只“落汤鸡”。
小河边是一大片农田。此时正是稻花抽穗时节,禾叶稻穗齐齐向上,让一群城里人可以近距离触摸,大家不禁驻足观赏留影。不远处的壁画般的群山,苍翠的树木,无不见证着这里壮乡人们的勤劳。
从农田小路上去,就是一条几百米的水泥机耕路在农田边绵延。有一个二三十米长的风雨长廊横跨在河面上。四五个大石桥墩,两边各有七根圆木柱撑着,顶部木条椽子上整齐地排列着瓦片。长廊两头上端是木架叠加成的建筑,颇具壮乡特色。风雨长廊看上去有点古老与沧桑,它见证着坝美村的风风雨雨。两排长凳和栏杆,供壮乡人们劳作后歇息,我想这也是他们农闲时的唠家常之地吧。
坐在风雨长廊,细细品味坝美,不禁让人遐想。立于寨中的古榕树荫蔽着壮乡传统的麻栏楼,房前巨大的木制水车转动不歇,错落有致的房舍上升起袅袅炊烟,隐约相闻的欢乐童声……村民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使坝美祥和优美的田园风光更加平和柔软。
风雨长廊的另一头是桃花岛,这是驮娘江流淌到坝美村冲击后形成的一个三角形河滩,小岛位于坝美河核心,将坝美河隔开,形成男女河。相传,勤劳的壮族人民迎着日出前往田间劳作,傍晚伴着落日的余晖归家,途经男女河时,都要在河里洗净一天劳作的疲乏。而后,相互爱恋的年轻男女会不约而同地走上小岛,相互倾诉一天的相思和劳作后丰收带来的喜悦。岛上遍植桃花,又因桃花自古以来就是爱情的象征,这个小岛见证了很多村里人恋爱的过程。久而久之,当地人就将之称为桃花岛,寓意其是男女爱恋的见证地。
我们在桃花岛里走了一圈。小岛只有一个足球场般大小,四周小河环绕,流水潺潺,里面树木苍翠竹林深深,倒也曲径幽境,只是此时不见有桃花盛开,与桃花岛名不符实。有些旅游公司开发后遗留的斑斑痕迹,可以想象得到曾经的热闹与繁华。
眼看着夕阳已经躲进了山的那一边了,我们也回到了客栈等候晚餐。
夜晚的坝美,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华丽的灯光璀璨,没有穿梭的车流人流,这里只有朴素的村寨客栈,环绕四周的青山,宁静的乡村田野,还有高远的星空,的确不太适宜夜逛。我们在客栈里三五知己小酌一番促膝闲聊也是美事,然后在静听“夜雨”声中安然入睡。
第二天,我们都睡到了自然醒,古朴原始的坝美乡村让我们回味无穷。大家都还想再多逗留一会,可是我们还得赶路,不得不要离开这世外桃源了。
客栈老板和我们进村时一样,先把我们的行李送去游客中心,好让我们轻松地坐船出村。
我们经过长长的栈道来到汤那洞码头,乘船出洞。我暗想着出洞后还要再乘十公里的电动车攀山越岭到达游客中心停车场的,谁知,我们“豁然开朗”下船后,眼前就是游客中心停车场了。大家禁不住欢呼起来。
坝美之行,我深深感受到这里民风淳朴,村民的生活古朴原始,他们乐于农耕,邻里和睦,真应了人们心中自在闲适的桃源念想。我们做了一回“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中人,也不枉此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