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曾照芳的头像

曾照芳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5/10
分享

钢铁印象

遥记小时候初次对铁的印象便是妈妈每天做饭的大铁锅,虽然当时并不知道家家户户为什么都用大铁锅做饭,但眼晴看到的却是大铁锅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在大火亦或小火烧烤中为一大家人盛熟一日三餐的饭食,并伴随着我们一天天地长大。在时日的变迁中,人们家里的钢铁产品越来越多:生活中的铁锅、不锈钢碗瓢盆等,农耕生产中的锨锄犁铧、播种机、收割机等,出行的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在乡村、在城市随处可以找到钢铁的影子。

上学期间,从课本及老师的讲解中获知——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时对钢铁作用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并无深刻的印象。带着好奇和一探究竟的心理,去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曾想却与钢铁冶炼毫不相干。但保尔·柯察金钢铁般的意志和精神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想必冶炼钢铁的人也如保尔·柯察金一样。

参加工作到龙钢后,铁水奔流,钢花飞舞,在人们惊艳的目光背后,是冶炼钢铁人艰辛地付出——炉内炼钢、炉外炼人。在新中国成立70年周年之际,回顾中国的发展强大,离不开钢铁工业的发展壮大。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当年钢产量只有15.8万吨,而现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的粗钢产量达9.28亿吨、钢材产量11.06亿吨,粗钢产量创历史新高。钢产量从万到亿的突破,翻了好几千倍,岂能同年而语呢?

在1958年“大炼钢铁”的运动中,龙钢的前身龙门铁厂顺应时代的号召在荒山野岭中开创建炉炼铁的局面。在61年的发展过程中,龙钢人冲破困境,逐梦百年伟业,虽历经“三起三落”,但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钢产量逐年递增,钢材产品由线材、棒材发展到板材、带钢,“禹龙”牌钢材销往大江南北,为祖国的建设提供优质建材。今日的龙钢正以日新月异的花园式钢城迎接祖国70年华诞的到来!

追溯钢铁的起源,中国古代最早是用于战场上的兵器,且由战争而不断研发创新,而后用于生活,用于国家建设的各个方面:住房、道路桥梁、农田基建、水库水利、交通运输、港口航运、航空航天、网络通讯等领域。中国桥(如港珠澳大桥)、中国路(高速公路、高铁、城市轨道)、中国车(如“复兴号”动车)、中国港(如全球最大自动化码头——上海洋山港四期)、中国网(光缆线路、5G时代)一张张靓丽的名片令世界瞩目,令国人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中国70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得以见证和实施,使新中国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走上了繁荣富强之路。再回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光阴而悔恨,也不会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我想:这应该就是钢铁人生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