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帆的头像

张帆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2/24
分享

儿时的记忆

                                      儿时的记忆

岁月渐行渐远,随着年龄的增长,儿时的记忆愈来愈清晰,往往一个人,一件事,一个小小的物件都能勾起小时候的回忆。

                                          地坑院

打我记事起,我们一大家子就住在地坑院里的窑洞里,一家一只窑洞,每天吃饭都要端到爷爷奶奶窑里吃,从不间断,院里孩子多,窑洞挤的满满的,一个个比谁吃的快,吃的多,吃完还要在手腕上捏一下,出现几个疙瘩就说明吃了几碗饭,我是院子里的老大,娃娃头,每天吆五喝六的,耀武扬威,终生难忘的1976年,连续下大暴雨,频频地震,我们只要看到窑顶上挂的煤油瓶瓶晃动了,就迅速撤离,一村人挤在生产队的一个小房房里,安全了就回到窑里,我家的窑顶一到下雨就漏水,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最后水都和炕沿一般高了,听妈妈说窑顶漏水,是邻家人在使坏,他故意把树栽在我家窑洞顶上,为此,我大伯,三叔,小叔拎着镢头、锨和那家人文争武斗了一番,直到现在,我对那家人还耿耿于怀。

院子里有一口井,没打井之前都去别家院子打水,那时候就盼着我们院子有口井该多好!最后这个愿望在三叔他们的努力下终于实现了,上学的时候每周三背馍的时候总要帮妈妈把水打满才去上学,当时的井水透亮透亮的,口渴了,舀一勺那个甜至今难忘。

地坑院早已被填平了,爷爷,奶奶,大妈,妈妈,小叔相继都去世了,平了院子,平不了记忆。

                                          看电影

那时候条件有限,看一场电影要跑到四五里路的外村去看,甚至更远,我们屁颠颠就跟着大哥哥、大姐姐们东奔西跑,一点也不觉得累, 到了放电影的地方,人家本村的人早已聚集在那里了,好位置都被他们占了,我们只能在边上找个空隙坐下来,尽管这样,心里还美滋滋的,直到再见两个字出来了,才意犹未尽的离开,记得有一部电影《喜盈门》我看了好几遍,剧情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老大媳妇虐待年迈的公公,他们一家正在吃饺子,公公回来了,她立马把饺子藏起来,端上窝窝头,小孙子对爷爷说,饺子比窝窝头好吃,孙子去厨房给爷爷端上了饺子,爷爷老泪纵横,我也跟着哭了,我特别痛恨那个恶毒的女人,恨不得上去踹她几脚。小时候,只要知道哪里放电影,我们就一场不落的去看,乐此不疲。

                                              碾麦子

每到夏季收麦子的时候,我的活也就随之而来了,帮着爸妈捆麦子,拉麦子,我和弟弟一块拉麦子,他懒于干活,就为这,我们两个经常干仗,在麦地里,在院子里······干着干着就打起来了,拉完麦子碾麦子,站在摊的麦场上,一手牵着续长了的牛缰绳,一手执鞭,不停的吆喝着,牛拉着碌碡在摊开的麦层上“咯吱咯吱”一圈一圈地转着,我人小力气不大,动不动就转到外面去了,反反复复进行碾压,手里还要拿个“粪笊篱”,转着转着,牛尾巴就翘起来了,我赶紧把“粪笊篱”伸过去,接住牛的屁股,以防牛粪拉在麦子上,我小心翼翼的碾着麦子,不然辜负了爸妈一年的辛苦。

                                              玉米秆

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我们小孩子是极少有零食可吃,我们皮实,什么东西放进嘴里都能咂巴出滋味来,所以最令我怀念的还是吃玉米甜秆的场景。那一棵棵卸下玉米棒子的玉米秆,不仅是我们孩子们手里追逐打闹的“金箍棒”,也是啃在嘴里汁液四溢、爽美无比的甜秆,那种甜甜的味道,就如甘蔗一样,足以甜润整个童年。记忆中,每年玉米收割时,我可不会一直安安稳稳地蹲在地里掰玉米,甜秆对于我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在地里干活是带着吃的私心而来的。所以在掰玉米的过程中,我时不时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寻找着那种可吃的玉米秆。凭我的经验,一般叶子翠绿,秸秆尚青的,是可以咂出汁水的,先用牙啃下一小节尝一尝,如果不太甜,就扔掉继续寻找,如果非常甜,那就是今天的美味了。

吃甜秆,得先剥皮,这是一项技术活。用镰刀砍掉结穗儿往上的部分和最下面的根部,只留下中间较粗的一段,因为玉米秆的外皮既坚硬又光滑,咬开之后的边缘还很锋利,稍不留神就会割到嘴和手。由于从小在泥土地里长大,早就摸透了玉米秆的习性,练就了一副铁嘴钢牙,掌握了识甜秆、吃甜秆的技巧。我会用牙齿从玉米秆的茎节处先咬开一条口子,然后用手捏住啃开的外皮成倒八字形撕开,这样既可避免外皮折断又能撕得干净利落不留残皮,如此反复将一条一条外皮全部剥掉,直到最后只留下里面水灵灵、鲜嫩嫩的秆穰为止。咬上一口,嘎吱嘎吱咀嚼一下,那甘甜汁水便会立刻在口腔里流淌开来,顿时将我浑身上下的燥热和疲惫一扫而光,只留下清凉甜爽,余味无穷。就这样,席地而坐手捧着玉米秆,边啃、边嚼、边吐,吃得不亦乐乎,既混时间又解渴,不一会儿眼前就会有吃剩了一大堆碎玉米秆渣。

                                             空玉米

每当大人们把玉米掰完了,我们小孩子就挎着小篮子找找漏网之玉米 ,顺着玉米行子一排排,一溜溜排查,寻下一个了就欢呼雀跃,继续接着找,那种兴奋愉悦难以言表,掰累了就把玉米胡子拽下来贴在下巴上装老爷爷玩,有时在玉米地里还有意外的收获,能撞到梨瓜,吃着乐呵着,累并快乐着,从玉米地里出来一个个都蓬头垢面了。小孩子的世界大人们永远搞不懂。当我是大人的时候,也似懂非懂吧!

                                             扫落叶

每到秋天,枯黄的树叶洋洋洒洒就落下来了,我就带着弟弟妹妹们扫落叶,一堆堆树叶被我们归拢在一起,我们就开始数,分摊到人,这时候我的优越感就来了,因为我扫的堆堆不光大,而且数多,一个个扫完后大汗淋漓,那时候一点也不感觉苦累,我们依次用架子车拉回家。冬季用树叶烧炕,炕不温不热,刚刚好。

                                            拾羊粪

小时候学校有任务,必须上交几斤羊粪,于是乎我们就开始捡,一边走,一边捡,大路上的基本上让人捡光了,想多捡必须跟在羊群后面,不等羊粪干我们就一哄而上,一抢而光,小手立马变得脏兮兮的,想到任务还未完成,又提着篮子找下一波羊群了。

                                           三寸金莲

记忆中的奶奶总是盘盘腿坐在草垫子上,望着爸爸回来时的方向,爸爸回家的日子如果耽搁了,她总要哭。奶奶的小脚是我们村最小的脚,她走路的时候摇摇晃晃。奶奶说:“那时的旧社会,小姑娘都要把脚裹成“三寸金莲”。不把脚裹起来就嫁不出去”所以那时的姑娘很听父母的话都把脚裹的很小。解放后,就没有裹脚的风俗了。我们村子里只有几个老人是“三寸金连”,可算得上“古籍”了。奶奶很爱干净,虽然家中经济困难,但是她穿的很整洁。首先把脚洗干净,洗脚的时候,我在旁边看着都感觉疼,洗完脚,再用一条条长长的布裹在脚上,裹的时候要用点心,把布拉的紧紧的,这样算是裹好了。

奶奶说:“刚裹的时候非常的疼,把五个脚指都压在脚板底下拿布裹的紧紧的,穿上一双很小的鞋,走起路来很疼,只能忍受着疼,时间久了就好多了”。庆幸自己,没生在那个年代。

                                             旱烟袋

每到夏忙的时候,爷爷就背着铺盖卷,带上他心爱的旱烟袋去当麦客,赶麦场回来晒的黑黝黝的他总能给我们带回来些许好吃的,所以每到农忙的时候,我们总是有所期盼。

爷爷整日不离身的旱烟袋是由烟锅、烟布袋、打火工具三部分组成。烟袋的烟嘴是金黄色的,那似显非显的痕迹是爷爷长期咬含的见证,烟袋锅是由黄铜制成的,而这个烟袋杆是爷爷用沟边多年生的枸杞子的杆杆做成的。爷爷把烟杆打磨得油亮光滑,爱不释手。烟布袋是奶奶用一块黑布手工缝制而成,还绣上花,上窄下宽,呈梯形状,这种形状便于多装烟沫,烟布袋上端口用绳子穿着,装完烟后用手一勒,可以把口勒紧,防止烟沫洒出,烟布袋平时总是拴在烟杆子上,两者真可谓一对完美的组合。打火工具更是必须的,那时候没有打火机,火柴也很少,爷爷抽烟通常用“火镰”取火,打火时,取一点硝纸,紧挨火石,用火镰擦击火石,产生的火花使硝纸燃烧。为了携带方便,爷爷平时把火石、硝纸一并装进烟布袋的夹层里,而火镰和掏烟屎的小铁钩挂在烟布袋外面,爷爷抽烟时,它们吊在烟杆下面,自由摆动,偶尔碰撞,会发出轻微的叮当之声。

小时候常听大人说:“饭后一锅烟,赛过活神仙”。怪不得当年爷爷每次放下饭碗,就蹲在地上,从腰间拔出烟袋锅伸进烟布 袋里装烟末,一手摁在烟布袋的外面压实装满,然后把烟嘴叼在嘴里,用牙咬住烟嘴,取出火镰,撕一小块硝纸摁在火石上,“砰、砰砰”,火镰飞舞,火星四溅,溅起的火星会点燃硝纸,爷爷把点燃的硝纸摁在烟袋锅上,“叭哒、叭哒”猛猛地吸上一口,随着烟锅里的红光一闪一闪,那独特的烟叶味儿随着缕缕青烟飘散开去,他双目紧闭,那神情真有点“不是神仙,胜似神仙”的感觉。经常抽烟的爷爷活到83岁从没咳嗽过一声,香港回归那年他溘然长逝了。

回不去的童年,抹不掉的回忆,我常常以为,记忆是最容易模糊的东西,在时间的流逝里,它会一团团消散,但儿时的记忆却是一辈子的记忆,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