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曾福来的头像

曾福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0/26
分享

岁月如歌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硕果满枝。深秋的黄龙村在艳阳的照耀下,到处闪耀着丰收的光芒。我行走在这片热地上,努力地追寻它曾经已往的岁月。

黄龙先锋

黄龙村历史悠久,文脉绵长。千百年来,人们用勤劳的智慧和双手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不朽的业绩。无论是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建设年代,黄龙村总不乏一些名人志士站在时代的前列。

徐伯埙,沈桥湾人,他自幼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与董必武私交甚谊。青少年时期的徐伯埙,目睹清朝政府的腐朽专制和西方列强对中国人民的欺压掠夺,立志救国救民。他追随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加入同盟会,参加过辛亥革命和反对北洋军阀袁世凯的斗争。徐伯埙文学造诣很深,写过出名小说《小茶馆一席话》。他在担任《北平时报》总编期间,为追求民主与各民主党派及爱国民主人士进行广泛深入的接触,坚持为真理而斗争,为争取和平民主、制止内战,做出了许多杰出的贡献。徐伯埙讲究清廉,“出污泥而不染”,国民党曾经欲委任他出任山东省主席,他看清了国民政府的腐败,坚辞不就,堪称是一位进步的民主人士。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的形势风起云涌。为追求民主和幸福生活,英雄的黄龙人满腔热血、前仆后继地奔向战场。除蔡修云、黄小春、黄光斗三位烈士外,还涌现出以徐军、徐盛太、黄胜发、徐叶海等一批英雄。

坐落在丛林竹海中的彭冲村民组,至今还传颂着两位同窗以不同的形式参加和支持革命的佳话。

刘和贵、徐伯均从小出生在彭冲,二人曾是私塾同学。刘和贵14岁时就背井离乡,到枞阳县汤沟一家药铺当伙计,他私下帮助红军解决了不少药品短缺难题,后这一行为被老板发现,遭到一顿毒打,因忍受不了压迫,刘和贵于1937年11月在一个月黑风高夜偷偷地跑出,去皖南参加了新四军。由于他作战勇敢,又有文化,不久被提拔为连长。他遭遇了皖南事变,为带领下属突围,他和战士们在丛林覆盖的大山涧中埋伏了几天几夜,后在当地老百姓的引导下,终于脱离险境。他先后参加过皖南一带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解放福建漳州战役中,身为团长的刘和贵冲战在第一线,在和敌人砍杀中,右手伤断三根手指,后转业任漳州市民劳局局长,被评为二等甲级伤残。

徐伯均在国民党庐江法院任书记员,他利用其特殊身份多次掩护新四军,为新四军的衣食住行提供过许多方便。一次,有四、五名新四军被当地国民党部队追得无处可走,万分危急中,徐伯均将这些新四军引到家,好酒好菜招待,国民党部队闯进门后盘问这些人的来历,徐伯均说是自家来了亲戚,就这样糊弄搪塞而过,化险为夷。徐伯均虽然以前为国民党做过事,但因多次帮助过新四军,在“三反”、“五反”以及文化大革命中,没有受到牵连和冲击。晚年的徐伯均常与乡贤们作诗吟赋,得以善终。

天生我材必有用,家乡处处有能人。

杨则能,黄龙村杨榜人,1964年高中毕业于安庆中学,成绩优秀,当年参加高考后在政审中受其舅父地主成份影响没有被大学录取。1964年12月杨则能在店桥中学任民师,他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刻苦钻研,除精通教学语文外,还攻克数学、物理、化学,是一个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全通老师,他从教四十二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现“桃李满天下”。杨则能2005年退休,其子杨文涛继续父亲的路,现任中学高级语文老师,曾发表过诗歌多篇。

倪建书,黄龙村倪庄人,1954年在刘店小学读书,他虽然只有高小文化,但勤学,肯于钻研,他根据《算盘书》,大胆创新,研究成算盘《十六遍乘》和《三十六遍乘》口诀,会双手同时打算盘。由于他工作效率较高,为人诚实可靠,同时出任村食堂、饲养场、综合厂会计。在村内手工统计和账务出现为难时,只要倪建书一出面处理,自然“手到病去”。现年85岁的倪建书精神矍铄,提起往事,他怕我不相信,就从墙壁上拿下一个陈旧的算盘打起来,边打边念口诀:“一六二五、二一二五......”

曾道旺,黄龙村曾院人,他为人办事热情,肯动脑子,先后任杨楼大队综合厂会计兼采购员、店桥矾矿销售员兼采购员。他极善勾通和外事活动,“举重若轻”,别人搞不定的事,到他手中往往是迎刃而解,他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过不少贡献。

峥嵘岁月

巍巍龙王山,见证了黄龙村不平凡的发展史。

1965年,为修建青山水库,需要移民7个生产队,涉及195 户,牵涉人口1680人,大牲畜 58 头。分别以曾泽民、刘能鸣和曾道余、徐成达为首的两任黄龙村党支部以及以徐永清为主要代表的杨楼村(后并入黄龙村)党支部,经过连续几年的奋战,先后完成了移民、安置和善后处理任务,他们为黄龙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青山水库投入使用后,由于配套不能及时到位,给处于后梢的黄龙村部分生产队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

黄龙大冲面积500余亩,每遇到大雨滂沱的日子,这里泛滥成灾,不仅庄稼淹没,而且人行也很困难,尤其是鲍榜、曾洼、黄院的学生们上学,往往要绕水经过大塥(伍家塥),最远的鲍榜学生每天来回路程二十余华里,为解决学生上学行走难问题,鲍榜、曾洼两个生产队只好买船只,摆渡上学,遇有风高浪急,随时都有船沉人亡的危险。以刘年华为书记、徐光华为副书记的黄龙村党支部一班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顶住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横下一条心,发动全村劳力挑土,在7天内完成土方量1万余方,完成青山水库后梢大埂工程,接通东西交通。接着他们又马不停蹄地发动全村劳力开展大协作,完成近万方土石方,修建了长达2公里的岭头到沈湾的支渠。现在的青山湖后梢,一桥飞架东西,黄龙大冲支渠涝能排,旱能灌,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

那是在1978年,庐江县经受了4个月的连续大旱,黄龙村地处青山湖后梢,无法引水灌溉,不用说塘坝和田里无水,就连人蓄饮用水也发生了困难。为解燃眉之急,黄龙村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发动全民抗旱,举全村之力,调运柴油机十台(本村7台,还有3台从外村调入),炸山开石,修建疏通渠道,没有测量员和测量仪,刘年华就自己带着木匠杨则树,用木工用的水平尺一点一点测量延伸。所用水泵、柴油由村统一购买,架十级站从青山水库提水,垂直扬程合计八十三米,修建整治渠道五千余米。由于是渠道,水无处库存,这就要求每个站人机昼夜不停,不能出任何纰漏,全村共配备机组人员三十多人,披星戴月,昼夜奋战。抗旱站途经乌龟桥、鲍榜、曾洼、黄院、马洼、四岗、公庄、刘洼、岭头,再向西引水覆盖全村,经过4个月的奋战,终于渡过了难关。

“十级站”抗旱提水的成功,堪称黄龙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和杰作,它彰显了黄龙儿女在党的领导下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这一杰作必将载入史册。

乌塘佳话

庐江、枞阳两县交界的矾母山北面山脚下座落一个大村庄,名叫乌塘。庄名因村庄南首有一口大乌塘而得名,据说开始叫乌鸦塘,后来人们觉得“鸦”字不太好,又见塘内常有成群的大雁戏水,故又改称为“乌雁塘”。时间一久,人们觉得“乌雁塘”念起来觉得有点别扭,于是就干脆去掉中间一个字,简称“乌塘”。大雁戏水后常到山下岸边的平地栖息,形成黑压压地一片,于是人们把大雁在岸上栖息的地方取名叫“雁门岗”。

早在明末清初时,乌塘就居住着皖桐小岭徐氏后裔。徐氏一脉是书香门第,名门望族,出了数位乡贤俊士。尤其徐大恩是种植烟叶、制作黄烟的能手,他经营的烟行远近闻名,每年都要将黄烟、烟叶雇人挑运至舒城、六安、霍山、固始等地出售。

乌塘是个出英雄的地方。

钟玉祥,早期受进步思想影响,十几岁时就参加了红军,在当地打过不少游击。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所在的部队被改编为新四军,开往无为一带,在与日作战中,钟玉祥九死一生,凭着机智勇敢,他脱离了一次又一次的危险。后钟玉祥参加过解放战争,离休后在合肥干休三所休养。

徐其明,11岁父亡,后在堂伯徐大恩关助和照料下,读书成长,不久考进国民党军校,毕业后成了飞行员,抗战期间,为支持在缅甸作战的远征军,他曾驾驶飞机飞越喜马拉雅山山脉,当时参加这批飞行的有106人,由于航线和身体等方面的原因,幸存者只有5--6个人,徐其明是幸存者之一,后成为一名伞兵教练员,授少校军衔。抗日战争胜利后,他荣归故里,受到家乡人民的欢迎,后随国民党去了台湾。1988年徐其明率子媳经香港辗转回到老家乌塘,见到家乡变化很大,百感交集,后又回到台湾作古。

乌塘人杰地灵,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接通了公路,现在的浮山高速从村庄后面而过;乌塘山林资源很好,水利条件得天独厚,上可以从乌雁塘放水,下可以从青山湖引水灌溉。

乌塘是一个很包容的村庄,村庄共有徐、许、钟、倪、洪等十个姓氏,邻里和睦。1965年因修建青山水库,有8户移民到这里,乌塘从不欺生,多年来与他们一直和睦相处。

乌塘在店桥矾矿发展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徐来友为首的爆破组积极改进爆破方法,生产多年没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此外,在运输中乌塘还承担了大量的肩挑、抬运等运输任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的春风吹拂着神州大地,乌塘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人才辈出,不仅有许多经济能人,而且涌现一批教育工作者,还有出色的医务、军警人员,乌塘先后出现两任村党支部书记,孕育过一位乡镇党委书记,孕育过一位正厅级干部徐光太......

彩虹总在风雨后。经受过不平凡岁月的黄龙村,现在正以奋斗者的新姿奋进在乡村振兴大道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