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曾福来的头像

曾福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2/03
分享

天际蔚蓝

飞雁南迁连白露,层林尽染映瑞雪。

雪后放晴的黄龙村景色愈浓,仿佛一幅浓重的山水墨画,漫山遍野增添了灿烂和辉煌。冬日暖阳不仅给人妩媚,更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蔚蓝色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清澈如碧。我凝视着天空,心灵默默地与时光对语,思绪飞得很远很远......

千年古村

黄龙村起源于何时,现在已经无法探究。但其历史确实悠远,人文厚重。综合现存的记载、文化遗址和传说,黄龙村至少经历了千年之久。

见证一:古界碑。在合肥市和铜陵市的“分水岭”处,有一沧桑古碑,此乃古界碑,此碑南北向,南面的“庐州府”(今合肥市) 三个字已经风化严重,字迹模糊,北面的“江南安庆府桐城郡”八个字,字迹尚清晰可辨。了解我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从秦始皇开始改周朝分封制为郡县制,即县之上是“郡”,县由郡管理。历史上出现了几次撤郡,几次又复设郡,最后一次撤郡的是唐肃宗,在德元载(756年)十二月十五日,又改郡为州,郡太守为州刺史,自此之后,再也没有皇帝去把州再改回郡了,由此推断此碑立于公元756年前。当年的庐州府和安庆府南部疆界长达300多华里,唯此一块界碑,自古至今,黄龙村是庐州府、安庆府交界的第一村,说明在公元756年前黄龙这块土地上就有人迹活动了。

古界碑在风雨中默默地坚守了千余年,它见证了黄龙当年历史的辉煌。2022年5月,合肥市人大常委会二级巡视员司胜平任市驻黄龙村乡村振兴指导员,在很短的时间内他就跑遍了黄龙村,发现这块碑极具文物、观赏和保护价值,于是就动员社会团体募捐保护,现初步协商由合肥市建筑质量协会投资三万余元,在此建界碑亭,并用钢化玻璃将古界碑罩盖。合肥市楹联协会会长张家安为“界碑亭”创作楹联一副,上联:“山青水绿春无界”,下联:“民朴风淳德有邻”,并由老书法家方茂鸿书就。

见证二:伍家塥。在黄龙村审桥上游不远处,有一文物名叫伍家塥。追溯及它的来历,与庐江县历史上唯一的状元伍乔有关。

伍乔自幼聪颖异常,且好学,他不满足当地的师资和学习条件,到处求学。据传当年,伍乔曾与同窗好友何秀才(枞阳县白柳镇何山村人)结伴,游览到现在的伍家塥一带,赏其秀水青山,即兴赋诗《晚秋同何秀才溪上》:“闲步秋光思杳然,荷藜因共过林烟。期收野药寻幽路,欲采溪菱上小船。云吐晚阴藏霁岫,柳含余霭咽残蝉。倒尊尽日忘归处,山磬数声敲暝天”。此后,他潜居此地用功数载,后在僧人的资助下只身赴京城赶考,结果不负众望,名列第一,荣登皇榜之首。当朝南唐皇帝李璟也是一个大诗人,见伍乔文字清丽精炼,逻辑结构严谨,便钦点他为状元。

伍乔常居民间,知百姓之痛苦,钦点为状元后,朝廷要为他树牌坊,伍乔上书皇帝,建议用树牌坊的银两为民间建桥,获准后根据伍乔的建议,在如今黄泥岗一带的地势低洼处(现店桥养老院对面)建桥一座。为感其功德,当地百姓把这坐桥叫“伍功桥”,现仍存有遗址。为纪念伍乔,人们把他在黄龙村住居过的地方叫伍家畈,赋诗的地方就叫伍家塥。据了解,伍姓是黄龙村早起的姓氏之一。从南唐到现在,历史在这里已跨越了一千多年。为保护伍家塥,当地政府会同水务部门在此修建了拦水坝。拦水坝起调节水流的作用,丰水时可以排水,枯水时可以蓄水,这样伍家塥就永远不会被破坏,这充分反映了人们对伍乔以及文化遗产的尊重。

见证三:黄龙庵。现存的黄龙庵碑文刻载:“黄龙庵开基于唐,中兴于清”,推断一下时间,说明佛教文化在黄龙这片古老的土地已传播了一千多年。黄龙庵原坐落在黄龙村王庄村民组和杨榜村民组之间,在李兴塘的南头,庙宇恢宏,僧众云集,香火缭绕。解放初期因两次失火,千年古刹被毁,后剩余材料被拆,运到杨榜盖大食堂。现在,在黄龙庵原来的遗址上至今还见到一块石碑,上面刻字记载此碑立于乾隆二十年,还有具体到个人为建黄龙庵捐纹银的姓名和数字,这就是“中兴于清”的见证。2010年佛门弟子释本花率广大信徒在倪庄村民组重建黄龙庵,现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天王殿、龙王殿。为方便信众,释本花在信徒的支持下,耗资二十余万元,自己和信徒以及弟子出工出力,修建了通往黄龙庵的公路、台阶,还有停车场。

见证四:相关矾母山的记载。矾母山古称崑山,根据明正德《安庆府志》和《无为州志》记载,早在唐朝中叶矾母山就开始有人开采明矾,从唐朝中叶到现在,时间已过千年之久。

北宋元丰年间,无为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位状元焦蹈。焦蹈考中状元后衣锦还乡,谁料回乡以后身染重病,请来名医,名医束手无策,家人只能求神问卜,说是昆山(今矾山镇)有人开矿伤了地脉,差人前去查看,发现此处确在开矾矿,便责令立即停工,停工五日后焦蹈身体仍不见好转,于是派人继续查找,最后按图索骥,查到现在黄龙村的矾母山,果然有人在此开矿,别瞧矾母山不大,矿脉却直通矾山的大小矾矿,因此称为矾山之母,随即将此情况报于焦蹈,但焦蹈已是病入膏肓,无心再过问此事,到第七日焦蹈撒手人寰,历史上无为的第一个状元就这样夭折了。

见证五:千年古树。据相关部门考究,黄龙村现在存有的千年古树至少有七棵。悠悠古树,是对黄龙历史最好的记录和守护。

黄龙村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景观丰富,如梦如幻的传说,引得一批批文艺工作者和远方的游客纷至沓来。为保护历史文化,现在的黄龙村正在申报千年古村。

春风化雨

龙,是中华民族图腾的象征。炎黄子孙被称作为龙的传人。

在黄龙村,龙王山、龙形地、龙王塥、黄龙洞、黄龙庵等名胜古迹及相关龙的遗迹遗存遍布境内。相传很久以前,有一条黄龙在黄龙村杨家榜献文山中修炼,修道成术后从洞中飞出,在青山湖后梢的竹枝墩对面的小溪旁进入东海。现在,在杨家榜献文山还能看到黄龙出洞的遗址。

这条龙进入东海,与地面的入口处千百年来不旱,无论大水还是大旱年份,这里水位稳定,而且水质较好,冬暖夏凉,矿物质较多,据说患有一般皮肤病的人只要在这里沐浴几次,皮肤病立刻就有好转,因这里常年不旱,人们认为这个地方与东海相连,于是就把这个地方称为龙王塥,把附近的山取名叫龙王山。2022年庐江县遭受了六十年未遇的大旱,青山湖直线水面下降了五米,龙王塥的上游和下游很远的地方以及周围的土地一片干涸,但龙王塥中依然水汪一片,堪称一奇迹。

龙王山,山势不高,但风景秀丽,山上树木葱茏,站在龙王山顶,美丽的青山湖尽收眼底。山下有一学校遗舍,叫黄龙小学。黄龙小学历史上一次迁址,数次更名,风雨七十载,风流数十春。

黄龙小学创建于1951年,开始校名为“庐江县黄龙小学”,民办全日制小学,同年底被庐江县批准为公办小学。校址坐落在龙王山口与曾家洼之间的竹枝墩上。曾家洼的小溪经高山流来,从学校操场边流过。一进大门是照壁,从照壁两头进入后面教室,校内有两棵千年的桂花树,常年枝叶茂盛,花开季节,校园内外遍地花香令人陶醉。

竹枝墩是个古老的建筑,它一开始是黄龙徐氏家族的享堂,民国年间,这里办过多年私塾教学。1951年全县部分乡镇规模调整,增设黄龙乡,乡址设在竹枝墩,隶属矾山区,于是就有“庐江县黄龙小学”校名的由来。黄龙乡辖管以前的黄龙和杨楼两个大队范围,当时没有村级和大队,黄龙乡直接管辖到村民组。

1966年10月,泥河区组织力量兴建张院水库,竹枝墩属淹目区,学校必须迁移,考虑新校址的合理位置,经黄龙大队与杨楼大队磋商,决定选择在龙王山南端山洼内。

1967年底,黄龙小学由竹枝墩迁移到龙王山南端的山洼内,这里是黄龙大队与杨楼大队交界处,便于两个大队学生上学,在此,黄龙小学更名为“东方红小学”,小学学制由六年级改为五年制。1968年,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为扩充师资力量,经店桥公社党委同意,并报泥河区批准,东方红小学开始聘用首批民办教师,有曾勋达、刘庆国、查秀明三人。到了1971年底,“文化大革命”高潮已过,又重新恢复黄龙小学校名。1972年,黄龙小学开设黄龙附中班,好景不长,1973年底关停。1975年泥河区委批准店桥公社各中小学成立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大队干部徐成达任黄龙小学管理委员会负责人。1978年,黄龙小学二度开设初中班,直到1991年底,因中学规模扩大,停办黄龙附中班。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黄龙小学虽然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很差,但老师们教学却极其认真负责,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里学风浓厚,师生关系融洽。求知好比渴思水,教学犹如蜂恋花。这里有几位舍弃功名利禄、一心扑在家乡教育事业上的老校长;这里有许多只拿极低薪水、主要依靠农事维持生活却没耽误孩子一节课的老师们,他们在无数个默默无闻的日夜中,在平凡的岗位上,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无私地传授给学生,教育出数不清的的骄子,他们无怨无悔,常常是一个人教几门课,为国家建设不断培养和输送人才。由于教学成果好,有远在枞阳县的白梅乡和白柳镇以及方圆几十里路的学生都赶到黄龙小学读书。

2020年由于生源缺乏,黄龙小学结束了历史使命。为追忆当年的辉煌,承载对黄龙的记忆,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司胜平带领村两委旨将原黄龙小学筹建为“黄龙乡愁博物馆”,著名美术家郭因为博物馆书写了馆名,现正在征集藏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的黄龙人特别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好山,好水,好故事,吸引一批旅游开发商来黄龙村论证考察,他们意向开发龙王山,将其与青山湖、龙王塥、黄龙小学、还有情人岛连在一起,打造旅游观光线。还有部分文旅商欲来黄龙投资开发民宿项目。

黄龙,我永远的家乡,振兴可待,辉煌可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