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依恋着故乡。无论走到哪里,故乡的山,故乡的水,始终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我依恋着故乡的云。故乡的云,洁净优雅,棉白纯朴,寄托着许多梦想。
白云悠悠,飘走了故乡一个又一个美丽的岁月......
美丽的新生
走进黄龙村项园村民组,只见一座座小洋房优雅端庄,一盏盏太阳能路灯温婉新潮,一条条水泥路蜿蜒洁净。整洁的村庄和美丽的田园交相辉映,勾画出一幅美丽的乡村振兴画卷。
项园村民组由伍畈和项园两个自然村庄合并而成。伍畈源远流长,伍姓是黄龙村早起的姓氏之一。相传,一千多年之前,南唐雅士伍乔和友人何秀才(枞阳县白柳镇何山村人)一路游山玩水,来到伍畈对面的一溪流处,见此地山色秀丽,流水潺潺,于是二人诗兴大发,在此吟诗作赋。伍乔眷恋这里的山水,便在此附近生活住居了一段时间,后到了九华山,在高僧的指点下又到京城赶考,终于成为庐江历史上唯一的状元。伍乔高中状元后,为民间作了不少好事。为了纪念伍乔,人们把他生活的地方叫做“伍家畈”,当年吟诗作赋的地方叫“伍家塥”。元朝,伍公泰六从婺源迁到无为州,后又从无为州迁到伍家畈。经过不断繁衍,人口增多,伍畈当年拥有的田地山林较多,对面的山叫伍家叽,杨榜前至伍家隔一带的田曾属于伍家。后有刘姓迁到伍家畈。伍姓一门勤劳诚实,低调做人,在当地口碑极好。为让世人缅怀伍乔,伍正贵兄弟三人捐资在伍家塥处建石碑一块,上书“伍家塥”三个红色大字。
伍畈历史悠久,项园也不逊色。
传说以前有项龙、项虎二兄弟同在朝廷为官,告老还乡时二人路过这里,见此处锦天绣地,风水绝佳,便留住于此,大兴土木,建造起一个很大的庄园,人称“项家园”。四、五百年后,项家渐渐没落,后继无人,于是有杨姓、陶姓、刘姓先后迁居到这里,后又有徐姓从当地龚庄迁到项园。据说项园过去地下文物丰富,古董较多。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就有人从地下挖到许多古代的大砖,每块砖十多斤重,上面刻有花纹。“文革”期间,当地居民徐光启从地下挖到一个古董,上面写着古体字,当时正在扫“四旧”,徐光启不敢将此东西拿出来,后经过印泥翻版辨认,上面刻着“湖州真正石家--练铜照子”的字样。徐光启瞒着别人偷偷地将此古玩卖给店桥供销社,得人民币1.2元。当时项园一个工分值是0.13元,也就是说这件文物能抵上一个劳动力十天的劳动。如今人们对文物古董越来越重视,要是在眼下这个年代拿出来,此宝贝肯定价格不菲。现在每每提到此事,徐光启总是后悔不已。由此想象到项园当年的辉煌和繁华。2021年,项园搞“五清两改”,在安装太阳能路灯时,根据施工单位介绍,在好几处罗盘指南针被吸住,由此当地人猜想地下肯定有矿藏。
项园地处过去黄龙村的中心,村里常在这里搭戏台开会、唱戏、放电影,戏台的北面有一个宽大斜斜的山坡,可以容纳很多人。
在项园,以前有两大技术绝活。
一是烧窑技术,主要是烧制砖瓦,以窑师傅陶龙高为代表。装窑垛砖坯、点火烧窑、观察火候,都是技术较高的活路,必须由窑师傅指导并亲自参加此事,同时也是十分神秘的事,在观察火候过程中任何人不得陪同,只有准备接班的儿子或即将出师的大徒弟,可以跟随其后,当场面授“机宜”。
据说陶龙高年轻时在江西拜师学艺,很勤奋,深得师傅喜欢。俗话说:“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尤其是烧窑这门绝活,一般师傅教徒弟总是要留一手,不肯把关键性的一步讲出。两年后陶龙高终于出师,一般在徒弟出师时,师傅除交待徒弟要好好做人外,还特意嘱咐:“从此江湖不见”。意思是从此各奔东西,互不影响。师傅交待完毕后准备过江,陶龙高送了一程又一程,到江边时,他拿出早为师傅准备好的好吃的干粮,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望着即将离去的师傅,陶龙高热泪盈眶,依依不舍。师傅被深深地感动了,在上船前终于教了他最后一招,从此陶龙高烧窑技艺精进,名声大振,周围几个省烧窑都来请陶龙高现场指导参与。
另一门绝活是篾工,以杨兴起为代表。篾匠其实就是用竹子或者是芦苇编织生活用品的人。以前用的家具,除了木头制品、铁器外,还有很多是用竹子制作。篾匠这门手艺难度系数很高。木匠经常使用工具,篾匠却主要用手编织。所以要求编织的手艺人不仅心灵手巧,而且还要心思细腻。所以篾匠很受人尊敬。竹子的边缘很锋利,稍不注意就会被竹子划伤。所以,学篾匠更要吃苦耐劳。
杨兴起,17岁开始学艺,19岁出师,20岁父亲去世,他兄弟5人,为了生计,他先后教会了三个弟弟,兄弟四人都做篾匠。杨兴起属鸡,因小时候头发卷曲,别人就给他绰号“翻毛鸡”。在黄龙村以及周边几个村,知道杨兴起的人不多,但一提到“翻毛鸡”,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叫他“翻毛鸡”。好在杨兴起性格开朗,不管别人怎么叫,他都不生气,而且他喜欢唱,边干活便说唱着《罗成招亲》、《瓦岗寨》、《杨家将》等故事。
“翻毛鸡”是天生的说书人。他只有小学文化,但很有天赋,他喜欢听收音机,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后运用地方唱腔,把故事揉合在一起,“我的乖乖隆的隆,罗成瓦岗去招亲......”,唱腔乡土气息很浓,一般人很容易接受。“翻毛鸡”上门干活,不仅要交付劳动成果,而且还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人们很喜欢“翻毛鸡”,因此他的手艺活也越做越远。除本村外,县内店桥、杨楼、鲍店,县外小街、翼青、孙畈一带,他都常去干活。除了双抢农忙几天外,他一年几乎无闲,最高峰时他一年做了327天工。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种种原因,项园的生产积极性得不到发挥,生产队集体经济在黄龙村倒数第一,村民们住的草房又矮又暗。项园人尽管饿着肚皮,起早歇晚,但挣来的工分值只有0.13元。当时的猪肉价格是每市斤0.73元,也就是意味着项园人一日三餐不吃不喝,劳动6天,才能挣来一斤猪肉。贫穷和疑惑困扰着项园人。
俗话说:穷则思变。1980年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到黄龙村,项园人坐不住了,他们纷纷走出家乡,有的挑卖窑货,有的贩卖竹器,有的补锅修伞,有的卖苦力打工挣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智慧和汗水挣回了自己的收入。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蝶变”后的项园人不仅精神大振,而且每户的住房经历了不少于三次的改革。第一次是由草房改瓦房,当时就有一段顺口溜:“草房一翻,翻个合六间;抬头一望,霞光赤亮(指亮瓦)”;第二次是瓦房改楼房;第三次是由混凝土结构改为框架结构。现在有一半以上的项园人住进了小洋房。
为了让自己的村庄变得更加美丽,项园人抢抓乡村振兴的机遇,大力推进“五清二改”。拆掉猪圈和厕所,挖除杂树十万余斤,换种风景树。为接通通往各家的水泥路,村民组长杨大虎捐赠了自家的4个老房屋基场地。在上级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村民们纷纷捐款,村民组自筹资金,完善配套。家家门前都安装起时尚新潮的太阳能路灯,户户接通了水泥路。夜晚,项园灯火通明,四十多盏明亮的路灯将整个村庄照得如同白昼。
物质生活丰富了,人们开始重视教育。项园现有博士生2名,研究生4名,大学生若干名。如今的项园,经济正在转型,由原来的劳务经济为主向现在的公司化经营转变。
丑小鸭终于变成了美丽的天鹅。现在,在项园村民组流行着这样一段顺口溜:“党的政策就是好,改革开放都富了。过去草屋都要倒,无吃无穿无法想。现在住的是楼房,有的盖起小洋房。到了二〇二一年,乡村振兴到项元。家家通了水泥路,户户生活比蜜甜。日子过得年年好,永远不忘共产党。”
如其说这是打油诗,不如说这是发自项园人内心深处的声音!
生命之水
黄龙村地处山乡,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带,清浅溪水潺潺流过。在村庄或离村庄不远处的田野里分布着一些老井,这些老井几乎是用笨重的青砖砌成,口径大,井底比较宽敞,井筒是圆形的,大块鹅卵石铸就的井壁早已布满森绿的青苔,四根厚长的麻石条拼成了一个大大的“井”字,搭就了一个简易坚实的井台。圆井方口,就像一枚铜钱,寓意“流金淌银”。
老井的水源丰润,经年不竭,打出的水清冽纯净,犹如泉水般的甘甜。它们旱天不枯,雨天不涝,无论春夏秋冬,风雪雨霜,都清清甜甜,像一位青春永驻的母亲,滋养了一茬茬鲜活的生命,滋养着村里的一辈又一辈。
百姓的日子,离不开“柴米油盐”,更离不开被称作“生命之源”的水。寒来暑往,这些老井清凉着人们浮躁的生活,滋润着枯竭的心田。正是这些老井帮助家乡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艰难岁月。
墙壑老井,井壁是用砖砌成的,显得古朴、老式、沧桑。据了解,此井已有近千年历史。据说元朝时,有鲍姓从歙县迁到这里住居,建此井,后鲍姓后代出了十八代县令。这口井的水源来自地下山泉,水质较好,历史上从来没干涸过。遇到大旱年份,它缓解了周围几个村民组的吃水困难。这口老井不同于其他老井的特别之处就是圆井园口。墙壑村庄出了几个清华、北大的大学生,人们说与吃这口井水有关。直至现在,周边还有很多人在此井吃水。
项园老井,已有四百多年历史,2米多深,井底为麻黄石,有7个泉眼,向上喷水的高度10公分,周围是石头砌的井栏,一直没干过。民国23年,黄龙村遭受了历史上最大的旱灾,全村很多人来这口井边排队等水吃,说是等,其实是因为水井的容量有限,最多三担水。1978年黄龙村再次遭受严重的旱情,项园老井再次保障了周围几个村民组的吃水。那时,井水贵于油,人们日夜在这口井旁排队舀水。四岗村民组有个老妪好不容易排队舀满水后,挑着回家,路上不慎跌倒,水泼了一地,她坐在地上大哭,直到别人把自己的水给她时,她才止住哭声。现在项园村民组还有5家在此吃水。
倪庄老井,马洼老井,这些井的造型和项园老井差不多,但究竟产生什么年代,现在已经很难说得清。井水的共同之处就是水质好,煮粥吃起来有绿豆香味,老井之水清冽甘甜,煮沸后无半点锈垢,用来泡茶,色味俱佳,常引得不少茶客远道而来汲水泡饮。盛夏之际,上下工的人们,看到新汲出的井水,每每向前,按住桶沿美美地灌上一气,清水下肚,顿有通体舒泰荡气回肠之感。尤其是倪庄老井,地势较低,水源丰富,1978年大旱,它帮助周围8个村民组度过吃水难关。
那时的井水,可谓黄龙人的真正生命之水!
这些老井很神奇,如果细细观察,不难发现项园老井、倪庄老井、马洼老井竟在一条直线上,由此推断这三口井属于地下同一个水系。老井也很有灵性,据说这些井水只能供人饮用,不能有任何亵渎。一次,一位老妪带着木盆来到项园老井边,从井里取水倒在盆里洗了衣服,从此后这井水煮粥就没有以前那种绿豆香味了。
党的富民政策为农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如今,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这些老井虽然结束了使命,但人们无法忘记它在自己生命中留下的那些美好的回忆,无法忘记它一生一世对自己的哺育与付出。为了纪念它们,人们纷纷出资将这些老井修缮保护起来。
众星璀璨
在美丽青山湖的后梢有一片“水乡泽国”,每到夏天,这里荷叶田田,清莲朵朵,微风吹过,荷香四射......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在黄龙村,有这样一些乡贤志士,他们心灵美丽善良,大爱无疆,如一朵朵圣洁的莲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教育着周边的人。
刘年华,黄龙村刘洼村民组人,中共党员。1972年任黄龙村文书,1975年任黄龙村党支部书记。为发展黄龙,治理好黄龙的山山水水,他“舍小家、为大家”,放弃家庭利益,放弃对孩子们的教育,披星戴月,一心扑在工作上。为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在他的带领下,全村男女齐上阵,先后建造了青山水库后梢大埂、沈湾到岭头支渠、徐洼水库、下洼水库。1978年大旱,刘年华发动全村劳力从青山湖进行十级站提水,有效缓解了当时人畜饮用水困难。1979年他又带领全村人民大修当家塘,为保障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在治山方面,为消灭荒山秃岭,刘年华决定积极引进林业新品种,用村里集体经济购买苗木,发到各村民组栽插,他经常深入第一线检查督促,并完成了全县林业“三定”的试点工作。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1976年刘年华被县委授予“全县优秀党支部书记”称号,后他的事迹曾被整理为讲话录音,在全县广播电台反复播放。
洪梅开,女,黄龙村项园村民组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她任项园生产队妇女队长,以队为家,热爱集体。当时生产队有头母牛产下牛崽后不久就死了,为救活牛崽,洪梅开竟挤出自己的乳汁喂养牛崽。此举不仅反映洪梅开热爱集体、视队为家,更彰显了一位伟大的母爱情怀。她的事迹感动了乡邻,感动着社会。洪梅开被评为全县“三八”红旗手,出席过全县劳模表彰大会。
徐凌梅,女,黄龙村鲍榜组村民组人。徐凌梅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姐弟3个,父母身体差,她在家里是老大,从小就是在邻居和亲戚的救济中长大。为感恩回报社会,每年冬天,徐凌梅都会亲手做好20多双的棉鞋,送给村里独居老人。除了送去棉鞋,她还在生活上给予老人关怀,经常到老人家中走动,嘘寒问暖,陪老人谈谈心、拉家常,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春风化雨,润物无声。2020年以来徐凌梅累计为黄龙村孤寡贫困老人送棉鞋、送温暖、环境卫生打扫等志愿服务活动20多场次,累计服务时长400多小时,受益群众黄龙村孤寡贫困老人31人。徐凌梅的事迹先后被多家媒体跟踪报道。2021年度她被庐江县评为“最美志愿者”;2022年被评为合肥市四季度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优秀典型志愿服务项目;2023年徐凌梅被评为被庐江县全县道德模范。
刘庆国,男,黄龙村刘洼村民组人,中共党员。1969年元月任黄龙小学民办教师。当年珍宝岛事件发生,为保卫祖国他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退伍后刘庆国继续当民师,他干一行专一行,把校园当作自己的家。看到课桌坏了,就找来锤子钉子把它修好;屋漏了,就扛来梯子上屋捡瓦。他热爱学生,在教学中他除了苦干,还善于巧干,如把解数学难题的方法骗成口诀,让同学熟记,然后达到熟中生巧。1979年他带的黄龙小学五年级数学考试成绩在全公社排名第一,上级发给奖金金25元(那时民师每月津贴12元)。1987年9月,刘庆国调到店桥中学,先后任教导主任、副校长。从教几十年,他无怨无悔,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由于教学管理有方,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刘庆国多次被评为全县先进教师,首批晋升为中学一级教师。1992年,县政府给刘庆国记功一次。退休后,为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国粹,刘庆国开始诗词创作,写诗中他注重宣扬真善美,上至中央政策,下至家乡人文,先后出版过《流清河诗集》、《刘庆国诗集》和《柳情歌集》三本诗集,被庐江县图书馆收藏。2021年组织上颁给他“在党五十年”奖章。
当然,黄龙村的优秀人物和为黄龙村作出过贡献的人远远不止这些,他们中有的为家乡的发展殚精竭虑,呕心沥血,默默无闻地作出自己的奉献;有的虽身在异地他乡,但是时刻关注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在不同的岗位上用不同的方式报效家乡,为祖国填彩,为黄龙增辉。刘年华、洪梅开、徐凌梅、刘庆国只是他们从中的缩影。他们,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星星闪耀在黄龙的历史星河之中。相信历史会记住他们,黄龙不会忘记他们。
时代在发展,乡村在振兴。有党的坚强领导,有各级政府的有力支持,有社会上方方面面的关怀,相信美丽的黄龙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